“吱呀——”,燕王府的大門被推開。

一群燕王府的衛兵魚貫而出,將門外的明軍隔開。

燕王朱棣身穿金甲,手提兩顆人頭大步走到門外,朗聲說道:“張昺、謝貴已死,本王奉太祖遺命,清君側,靖內難,兵峰直至南京,順我者生,逆我者亡,諸君皆乃大明將士,本王不願與你們為敵,願意追隨本王者,改旗易幟,打亂隊伍由燕王府衛士統領,不願者現在儘可離去,本王也不會痛下殺手。”

雖然外面計程車兵人數遠遠多於燕王府的衛士,但如今最高的兩名統帥的人頭都被朱棣拿在了手中,朱棣常年身居高位,那種毫無畏懼、威武霸氣的樣子還是將他們震懾住了。

一些士兵本來就是燕山三衛打亂後被重新整編的燕軍士兵,現在他們群龍無首,自然是更傾向於倒向自己的原“主公”。

“燕王萬歲!”

明軍士兵中不知是誰吼了這麼一嗓子,一下子這一萬多士兵便紛紛倒戈,原本不是燕軍計程車兵也一齊加入了進了倒戈的陣營,這就是裹挾的力量,因為你也不知道你旁邊的人是不是已經倒戈,萬一你不願意,他突然出手砍你怎麼辦?

門外的十幾名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千戶對視一眼,紛紛下馬說道:“末將願意歸順燕王!”,不管是不是真心歸順,現在只能先歸順了再說,不然容易被士兵們剁成肉醬,大不了之後再找機會溜掉。

接著燕王朱棣將王府八百衛士分成八個百戶所,把外面計程車兵加起來總共是一萬六千多人的軍隊重新打亂分成十六個千戶所,以燕王府衛士分出的百戶所為核心,重新構建新的軍隊體系。

朱能、徐平安各領一個百戶所,下轄兩個千戶所,作為燕王朱棣的親衛隊。

邱福領一個百戶所,下轄五個千戶所,為燕山右護衛。

張玉領一個百戶所,下轄四個千戶所,為燕山中護衛。

張玉本身軍事才能就不錯,於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被調遣到朱棣麾下,受到朱棣禮待,朱棣甚至娶了對方女兒做側妃,自然也屬於燕王府核心人員之一。

譚淵領一個百戶所,下轄四個千戶所,為燕王左護衛。

譚淵的父親就是燕山右護衛副千戶,屬於根正苗紅系列,他當然也能統領一衛。

朱棣之所以讓他們都親領一個百戶所,自然也是不放心那些歸順計程車兵,萬一有個什麼意外情況,這百餘名士兵也能護衛住他們的安全。

這十六個千戶所,朱棣幾乎裁撤掉了一半的千戶軍官,三分之一的百戶軍官。

這些人如今失了兵權,在這種動則就是死的時候,也沒人敢造次,紛紛跑掉,還不忘到處宣揚燕王朱棣造反了。

朱棣整編好這一萬六千多人的軍隊之後,便隨即下令,邱福、張玉、譚淵率領所轄軍隊,務必在天黑之下拿下北平九門,並清剿城內剩餘的敵對軍隊。

邱福、張玉、譚淵領命而去,剩下由朱能和徐平安統率的兩千多人則與燕王朱棣共同守衛王府大本營。

北平城各處傳來廝殺的聲音,徐平安與朱能站在燕王府門口,時刻注意著各個方向廝殺聲的變化,並不斷地派出士兵前去查探情況。

在此期間有幾波亂兵想要衝擊王府,都被徐平安和朱能二人以留下對方几十顆人頭的結果給打退。

到了傍晚,燕軍基本上已經拿下北平全城,各處的廝殺聲也漸漸弱了下來。

徐平安和朱能也將手下計程車兵化整為零,派出去清剿殘餘敵對士兵。

直至深夜,城頭變幻大王旗,邱福、張玉、譚淵三人渾身是血地順利回到燕王府,此次奪城之戰才算告終。

但所有人都知道,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它很快就會到來。

應天府,南京,皇宮。

奉天殿。

高臺之上,朱允炆一把將朱棣的傳來的靖難檄文丟在地上。

底下的群臣面面相覷,朱允炆走到臺階前面憤怒地說道:“朱棣他反了,他反了!”

群臣們見皇帝如此憤怒一時間誰也不敢插嘴,連忙跪下。

朱允炆走到檄文前,用腳重重地踩在上面,大罵道:“朱棣這個逆賊,說朕是不明事理的幼主。”,接著他又指向臺下跪著的群臣,說道:“說你們都是欺君罔上的奸臣。”

朱允炆怒吼道:“朕自繼位之初,輕徭賦,寬刑獄,行聖君之道,興仁義之舉,到了燕賊口中卻成了殘害親族,違背祖制的昏君。”

朱允炆怒火中燒,一屁股坐到龍椅上,怒聲喊道:“齊泰!當初你說的三萬人馬就可確保北平不失,如今燕賊不僅奪了北平城,還攻下了北平周邊的府縣,這個情況你怎麼說?”

齊泰趕忙出列跪在大殿中間,誠惶誠恐地說道:“回稟皇上,燕賊在北平深耕多年,勢力盤根錯節,可能是張大人和謝大人二人一時大意才被其鑽了空子,奪了北平城,至於北平周邊府縣,這些地方深受燕賊恩澤多年,會響應燕賊也不足為奇。”

齊泰見朱允炆臉色變得更加難看,趕緊低頭又說道:“這些附從之民只要皇上施以恩惠,想必他們定能醒悟過來,看破燕賊的詭計,一心歸順朝廷,至於燕賊那兩三萬人馬,完全不足為懼,朝廷有百萬大軍,等朝廷天兵一至,各地一定望風歸降,燕賊也定會被碾為齏粉。”

其他大臣也是紛紛附和道:“是啊,是啊。”

黃子澄這時候站出來說道:“啟稟皇上,如今不是追責齊尚書過錯的時候,更重要的是選定大將軍,組織大軍征討朱棣。”

方孝孺此時也是站出來說道:“不錯,兵貴神速,越快越好,如若拖延下去被燕賊得了勢,後果可想而知。”

朱允炆冷哼一聲,問道:“那你們認為誰比較合適?”

眾臣議論紛紛,過了一會,才終於給出了個建議——長興侯耿炳文。

耿炳文此人屬於朱元璋時期的早中期人物。

首先,其父耿君用甚至在朱元璋都還沒有金陵(南京)作為根據地時就已經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了,耿炳文這出身屬於妥妥的根正苗紅,其忠心毋庸置疑。

其次,耿炳文此人的戰功也不比其父差,他自至正十七年,也就是1357年開始,就屢立戰功,主要的敵人就是張士誠,他在永興這塊地方對抗張士誠長達十餘年,經歷戰事大大小小十幾次,常常以少勝多,致使張士誠無法向西進一步,其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最後就是耿炳文此人打法保守,屬於偏防守型人才,對於大軍團作戰來說,防守型人才比進攻型人才更重要,對於人數規模龐大的軍團來說,進攻不是最重要的,如何管理這幾十萬人的吃喝拉撒才是重中之重,耿炳文擅長防守,則證明了他有著一定的管理能力,這麼多人在他手下至少不會出什麼亂子。

綜合來看,耿炳文確實是目前來說比較合適的統帥大軍的人選。

1399年,建文元年七月,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統率副將軍李堅、寧忠北伐。

另一名洪武朝的名將顧成則被任命為左軍都督,隨耿炳文北上禦敵。

顧成的任命實際上有一定的原因也是建文朝廷擔心耿炳文防禦有餘,進攻不足,把顧成調給耿炳文當副手,一定程度上是想用顧成的激進打法與耿炳文的保守打法中和一下。

顧成此人的履歷也非常牛逼,可以說也不比耿炳文差,只不過他更擅長進攻,這位可是親手殺敵百餘人的猛人啊。

朝廷的大軍於河南開封開始匯合整備,一個針對朱棣的主要打擊集團正在形成。

大明,這臺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緩緩啟動。

............

............

北平西北方向。

“啟稟殿下,我軍距離敵軍已不足十里。”,一名斥候快馬來到朱棣身邊稟報。

朱棣點點頭表示已經知道,便命令大軍列陣,準備迎敵。

隨著時間的流逝,天地的邊際逐漸出現了人影。

朱棣此次只帶了八千士兵出來,主要是為了應對北平都指揮使俞填的反攻,雖然張昺、謝貴已經死了,但還是有漏網之魚跑掉,在居庸關集結了潰兵。

這次只要擊敗俞填的部隊,燕軍就能獲得一絲短暫的喘息機會,朝廷短期之內不會對北平府發起進攻。

兩軍相隔一里地左右列陣。

俞填與宋忠坐在馬上,看著朱棣那寥寥的八千人馬不禁都笑出了聲。

俞填這次借來了宋忠所領的兩萬開平衛守軍,合計人馬總共有三萬多人。

他這次就是想趁著朱棣剛剛奪取北平,立足未穩之際,反攻北平,平息掉這場叛亂,這樣既能彌補他丟掉北平的過錯,又能立下平定叛亂的軍功,簡直是一石二鳥的妙計。

俞填笑著說道:“敵軍不足一萬人,我看直接全面進攻就好。”

宋忠搖搖頭,說道:“朱棣用兵多年,為人喜用奇兵,還是謹慎一點為好,若是有埋伏,搞不得你我會把命丟在這兒。”

俞填想了想,對方說的也在理,便也沒有反駁。

宋忠怕自己剛剛的話駁了俞填面子,於是又說道:“俞大人不必擔心,我已派出斥候騎兵巡查四周,若確定周邊沒有燕軍伏兵,我等再發起全面進攻就是。”

兩軍對壘,誰也沒有率先發動進攻。

半日後,宋忠派出去的斥候騎兵全都回來,帶回訊息,確定周邊沒有燕軍伏兵。

俞填和宋忠心中大定,隨即下令所有部隊全面進攻。

朱棣坐在一匹黑馬之上,看著對方急不可耐就要吃下自己這批人的樣子,冷笑了一聲,對旁邊的一名士兵說道:“馬和,人都帶來了嗎?”

馬和騎馬來到朱棣身邊,恭敬地說道:“回稟殿下,人都帶來了。”

朱棣笑著一拍手,說道:“好,你把他們帶到陣前。”

接著戰場上便出現了神奇的一幕,本來還在好好衝鋒計程車兵居然在朱棣陣前停了下來。

開平衛原就是朱棣手下的燕山三衛和一些朝廷軍組成的,而這些原燕山三衛士兵的親屬基本上都在北平府的管轄範圍之內,如今朱棣奪了北平,控制住了他們的親屬,又曾經做過他們的舊主,這些人沒有直接倒戈反攻回去就已經很有良心了。

朱棣的情報機構早就把俞填和宋忠那邊的情況摸了個透徹,自然知道他們的軍中有許多都是自己的燕山舊部。於是朱棣毫無心理負擔地讓馬和召集了這些舊部的親屬,讓他們去陣前勸降,他的想法很簡單,降,那咱們還是燕山一家親。不降,那麼剛好,你們親屬也在陣前,正好可以一起走得整整齊齊。

其他士兵見這麼個情況也是懵逼的,他們雖然不是燕山三衛的舊部,但這麼詭異的場面也讓他們不知所措,你說打吧,那些兄弟還在和親人敘舊,萬一背後捅你咋辦,你說不打吧,這都到陣前了,萬一對面不講武德直接進攻怎麼辦,自己可不是燕王的舊部,對面可不會手下留情。

所以這些人自發地退回到了俞填、宋忠身邊。

俞填無語地看了眼宋忠,宋忠也只能回以一個無奈的表情,他在開拔之前可是對那群燕山舊部說了燕王朱棣把他們親屬都殺了的話,逼得他們仇視燕王朱棣,但沒想到對方居然把親屬直接帶了過來,打破了自己的謊言。

這倒不是宋忠蠢,而是這種話術在古代經常用。

例如五代十國的郭威造反時就曾經對自己的部下說過,皇上已經把你們的親屬都殺光了,現在還要坑殺你們,今日我黃袍加身,大家隨我衝進開封去,奪了那個狗皇帝的鳥位,然後郭威這廝成功了,成了後周的開國皇帝。

然而事實是皇帝只是殺了郭威全家,你用腦子好好想想也知道嘛,哪個皇帝會把士兵的親屬全殺光,殺也殺不過來啊,要殺也殺軍官的嘛。

這些都只是將領用來坑騙手下士兵的謊話而已。

俞填、宋忠見情況不妙,趕忙率領剩下計程車兵撤退,想要退回居庸關重整。

然而朱棣會給他們機會嗎?朱棣這次帶的八千人可全是步軍,他一開始就沒有想著完全依靠燕山三衛舊部的親屬來威脅他們倒戈,這些步軍只要保證不被俞填、宋忠的軍隊短時間擊潰即可。

他早就安排好了騎兵部隊,繞遠路,對俞填、宋忠二部實施反包圍,這才是他真正的殺招。

俞填與宋忠在撤退途中毫無意外地遭到了燕軍騎兵的追擊,他們手下的軍隊也從有建制的撤退演變成了大潰敗。

俞填、宋忠二人也全部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