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俄羅斯所有的麻煩中,達維德-伊戈列維奇和他的堂兄奧列格-斯維亞託斯拉維奇並沒有帶來惡意,他的所作所為幾乎沒有毀掉國家。

他是斯維亞託斯拉夫-雅羅斯拉夫大公(1073-1076 年)的兒子,父親去世後,他一無所有。 新任大公奪走了小奧列格的弗拉基米爾-沃倫公國。

起初,奧列格追隨其他被遺棄者的腳步,前往動盪不安的特穆塔拉坎城,在那裡招募戰士,在穿越草原的途中帶走了波羅夫茨人,並奪取了切爾尼戈夫--一個比以前更富裕的繼承地。

同年秋天,他在與基輔軍隊的戰鬥中戰敗,逃回了塔曼半島。 不久,在不太清楚的情況下,奧列格被當地的一些哈扎爾人俘虜了,可能是他們不希望奧列格統治特木塔拉幹,於是把這個麻煩製造者送到了海對岸的希臘人那裡。 拜占庭願意接受外國 "大君 "中的政治流亡者,因為它可以馴服這些人,並在必要時利用他們來謀取利益。 眾所周知,羅得島上曾流放過俄羅斯人。

然而,1083 年,奧列格或是逃跑了,或是被拜占庭人故意釋放,回到了特穆塔拉坎,趕走了更小的棄兒--上一章的主人公達維德-伊戈列維奇和沃洛達爾-羅斯蒂斯拉維奇--並對將他流放的哈扎爾人進行了報復。

這一次,奧列格在特穆塔拉坎逗留了很長時間,等待時機。 在雅羅斯拉夫的最後一位大公弗塞沃洛德去世後,復仇的機會來了。 1094 年,奧列格把波羅維採斯帶到了俄羅斯。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切爾尼戈夫公國,但俄羅斯的土地卻因此毀於一旦。 此後,不幸的罪魁禍首被冠以 "戈里斯拉維奇 "的綽號。 編年史家對這位王子說:"讓上帝寬恕他的罪過吧,因為許多基督徒被殺,還有一些人被俘虜,流落到不同的地方"。

兩年後,當波蘭人離開時,奧列格也不得不離開切爾尼戈夫。 他搬到了西邊的斯塔羅杜布市,以便離當時擁有斯摩稜斯克的哥哥大衛-斯維亞託斯拉維奇的領地更近一些。 但基輔軍隊圍攻斯塔羅杜布,奧列格在長期圍困後投降了這座城市。 他跑到斯摩稜斯克找哥哥,但哥哥知道 "戈里斯拉維奇 "的性格,沒有給他開門。

隨後,奧列格衝向東方,襲擊了莫諾馬科夫的兒子穆羅姆王子伊扎斯拉夫。 伊扎斯拉夫在戰鬥中被殺,入侵者在新領地定居了一段時間,征服了羅斯托夫。 但是,莫諾馬赫的另一個兒子姆斯蒂斯拉夫又來了,並再次打敗了這個頑強而無助的冒險家。

在所有這些血腥而又單調的動亂中,發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 獲勝者莫諾馬赫當時已經擁有了權力和權威,他向蛙人王子獻上了世界。 莫諾馬克寫給奧列格的信全文被儲存了下來。 這份檔案以其恢弘的氣勢和藝術感染力而罕見,證明了作者非凡的人格魅力(尤其是考慮到這是一位父親所寫,而他的兒子不久前剛死於奧列格的戰士之手):

"如果你開始向上帝和我懺悔,你會心地善良,派遣你的使者或主教,然後寫一封實話實說的信,那麼你會收到一封善意的信,我們的心會轉向你,我們會比以前更好:我既不是你的敵人,也不是復仇者。 我不希望在斯塔羅杜布看到你的鮮血;但上帝不允許我看到鮮血,無論是你的手、你的命令,還是我的任何弟兄。 但如果我撒謊,上帝就是我的審判者,我的十字架是公平的! 如果這是我的罪過,因為異教徒的緣故我去切爾尼戈夫找你,我為此懺悔,關於這件事我一次也沒有告訴過我的兄弟們,我已經告訴了他們,因為我是一個男人"。

莫諾馬克在信中結束了曠日持久的分配,這給國家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悲痛。 在 1097 年的盧貝奇大會上,奧列格-斯維亞託斯拉維奇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切爾尼戈夫和圖穆塔拉坎。 對於莫諾馬克--這就是這位歷史人物的智慧--來說,政治上的權宜之計和國家的和平比惡有惡報和個人復仇更有意義。

未來,奧列格-斯維亞託斯拉維奇沒有安排麻煩,有遠見的莫諾馬赫在他身上找到了一個可靠的盟友,但編年史和人民的記憶並沒有原諒 "戈里斯拉維奇 "參與庫曼人的入侵。

弗拉基米爾的後代莫諾馬赫在下一代將不得不與奧列格的後代奧爾戈維奇爭奪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