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少年正德的煩惱
老夫范進,在大明退休養老 山的那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夏天到了,范進帶著幕僚們學做一道老北京家常菜。
“往年甜妹給我做過,我教會你們,以後就你們給我做。”范進擼起袖子,在院子裡曬茄子。
蘧景玉:“……不是請了廚子?實不相瞞,在下在廚藝上缺少一點天賦。”
牛布衣為人忠厚,誠實地說:“我還行。您教,我看能不能學會。”
總不能讓大人做菜給幕僚吃吧?行不行學著點。
“還是阿牛哥誠懇,景玉的態度要改一改。”范進嘮叨兩句,繼續忙碌。
這道菜叫作“醏鮮茄”,材料很簡單,絕不用幾隻雞來配。
先是把帶皮的茄子切滾刀塊,在烈日下暴曬兩個時辰,等茄子曬得蔫巴就收起。煮的時候加醬油和黃豆一起燜。
“煮的時候不放油,熟了之後再淋一點熱油就行,比直接煮要省油。做出來鮮香好吃,我一到夏天就惦記這道菜。”
范進把茄子鋪在洗乾淨的石板上,就坐在瓜架下乘涼。
這是一棚苦瓜,累累綴綴長勢喜人,有些吃不及的變成金黃色,掰開裡面是紅色的囊,直接吃甜甜的。
“你最近都不用去當值?”蘧景玉和牛布衣陪著范進納涼。
給範大人做幕僚大概是最輕鬆的差事,既不用出謀劃策……大多數時候,範大人就是點子王;
至於文書之類,範大人給皇上寫起居注,都是當日寫完交給相關機構,不能帶回家。
兩位幕僚就成了陪吃陪玩的閒人,所幸範大人按時給月錢,也就不考慮會不會把人養廢了。
又躺了一日,噫!
“躺著還不好?”范進淡定地說,“皇上給我賜假,我就接著。也許他有什麼暗戳戳的事要做,不想被我記錄,我又何必非得去刨根問底呢?”
“可是……這樣的起居注就不完整了啊!”蘧景玉覺得不完整的東西是不合理的,渾身都難受。
“也許有別的起居郎呢?我去廣西的時候,起居注也沒有斷。”范進幽幽地說。
皇帝不夠意思啊!
暗戳戳搞什麼事,不想讓他知道,卻可以讓其他人知道?
皇帝想搞什麼呢?
范進懶得去猜,就算皇帝想裝病退位,當太上皇隨時可出遊,也不是不行。
楊廷和致仕了,新首輔楊一清剛接過朝政大局,急需獲得皇帝的支援,不會反對皇帝的行為。
除非他想不開,也想跟著楊廷和一起致仕。
說了一會兒皇帝的閒話,范進在瓜蔭下不知不覺地睡著了。蘧景玉和牛布衣沒有睡意,見此處有些細小的蟲子,就輪流用蒲扇幫范進趕蟲子。
白吃白喝的,不幹點活心裡不踏實。
牛布衣漂泊半生,終於又找到一個長久的東家,是值得高興的。
范進口口聲聲五十六歲,表面卻看不出年紀,有人說他大約有七十,也有人說可能就四五十……反正是一副很能活的樣子。
牛布衣覺得,妥了!日後就跟著範大人,至少有醏鮮茄和清炒苦瓜吃!
太陽下山了,范進醒來見茄子已經曬蔫,高高興興喊廚子收進去,按他說的做法,做一道醏鮮茄。
“不用別的菜,就這道菜能吃三碗飯!”范進說完,又嘆道:“曾經我窮得連粥都喝不飽,現在卻想什麼菜好下飯。皇恩浩蕩啊!”
說到底還是皇帝待他不薄,他才可以過這樣簡單又逍遙的日子。
“能吃飽飯,就是皇恩浩蕩?”蘧景玉問。
“必須是。”范進肯定地說,“若天下人都能吃飽飯,就是太平盛世!如果我能活很久很久,也許能見到他一天。”
牛布衣也說:“蘧老弟頗有家資,沒有受過苦。我漂泊江湖的時候,是經歷過的,知道一粥一飯之艱難。就算是作詩,也要吃飽飯才有力氣做。”
餓的時候作什麼詩?
大約是“鵝鵝鵝,餓餓餓。餓了殺大鵝,鵝死我快樂”。
噫!
……
范進歇了幾日,又被皇帝召過去當值了。
“陛下,您的事情有眉目了?”范進意味深長地笑著。
這個笑容怎麼看都有一點點反派內奸的意味。
皇帝沒好氣地說:“你看朕這個神色,是辦好的樣子嗎?楊一清還沒修理好啊!朕不過是要傳位給皇兒,自己做個太上皇,他就能找出一堆的理由反對。”
范進數著:“一,陛下年紀不算很大,遠沒有到養老的時候;二,太子還未成親,也還不算成人;三,國家現在接連幾件大事,都要陛下拿主意;四……”
“行了!怎麼,朕還要聽你嘮叨一遍?”皇帝冷哼,“你給朕出個主意,朕怎麼樣才能出去?”
“我有一個絕妙的主意。”范進胸有成竹地笑道,“皇上既然愛穿道袍,乾脆直接出家做道士。世上豈能有道士皇帝?”
“那道士太上皇呢?”皇帝嘆道,“他們反對的另一個理由,說是這是一個不好的示範,讓朕三思、慎重。”
三思什麼?
不就是擔心日後有太子奪權,強行逼父皇做太上皇?
到時候,就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
出了這樣的事,就是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
沒有內涵唐高祖和唐太宗的意思,畢竟後面還有唐玄宗和唐肅宗父子。
“載坖也來找朕哭訴,說朕這麼做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將來史書會怎麼說他!”皇帝甩了甩袖子,“史書怎麼說,你們這些起居郎不能好好寫嗎?”
范進點頭:“臣作證,陛下是自願的。太子被嚴嵩教成一個道貌岸然的君子,能幹什麼壞事?”
“……等一下,道貌岸然是什麼意思?你說朕的兒子不是好人?”皇帝不滿地看著范進。
雖然他大多數時候都想不起兒子,總覺得兩個兒子來得意外又突然。
就好像……有什麼東西打破他無子的宿命,把這兩個兒子強塞給他。
但來都來了,他的兒子就是他的,容不得旁人詆譭。
“臣說錯了!嚴嵩這個人,明君用他,他就是君子。昏君用他,他就是佞臣。”范進笑道,“陛下當然是明君。”
“這樣啊……那朕還是遲一點再讓他入閣。”皇帝心虛地說,“一意孤行要退位,朕離明君還有一點點距離。”
“噫?陛下您真有自知之明!既然如此,臣還有一個絕妙的主意!”范進目光一亮,“為了報答皇上的養育之恩,臣絞盡腦汁。”
正德皇帝:“……養育之恩,又是什麼意思?算了,你先說妙計。”
天下官員都領朝廷的俸祿,莫非都要感謝君主的養育之恩?
總覺得跟不上范進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