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問兵自有他的想法,雖然被四座颶風圍困,但只要破開其中一座颶風,便足以脫身了。聽起來方法簡單,但如果破壞風陣不夠快,颶風便會吸收周圍空氣自動復原,另外就算毀了其中一座颶風,倘若身法慢了,其他三座颶風再一聚攏,仍是沒有出口的。
只見問兵再用林霞劍使出“相看敬亭”,以推山之勁將其中一座颶風推出老遠,風陣還來不及變換形狀,問兵又連一招“慄深林巔”,他高高躍起,自上而下向那一座颶風的中心落下重重一擊,這一擊有如定風神針,將杜久康的颶風砸成烏有。
“颶風風刃犀利,然而颶風中央確實是弱點,他落入颶風風眼,配合以強大的招式,破我的颶風也不難了。”杜久康心說。
凌思雲和杜久康已經雙雙使出大招,而問兵的強力招式還有所保留,他們二人實在想不到,以二敵一,竟還是落入被動。
車輪戰討不到便宜,二人只好聯手出擊,杜久康使出“酒仙醉劍”,凌思雲使出“百武神通劍”,問兵使出“水寒經”、“嘯林訣”,三人打得難分難解,問兵雖是以一敵二,倒也暫時擋得住。
問兵所預料的果然不錯,強強相遇,未必會強上加強,甚至可能相互衝突,如果說兩位前輩各有十分技藝,聯手之下,合作之力也不過十有五六,倘若真有二十分或更強,問兵也確實吃不消了。
顯然凌思雲與杜久康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可是默契這樣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擁有,沒有足夠相互配合的實戰經驗,也只能從一點一滴開始找尋。
凌思雲與杜久康,一前一後,忽然開始以問兵為中心奔走,行跡畫成了一個大型圓圈,而問兵恰好身處圓圈的中心之點。
圓圈的內外,煙塵四揚,兩股極為強大的內力之勁,開始往圓圈的邊緣上彙集。
問兵看懂了:這是凌思雲與杜久康的合擊之招,凌思雲成陽,杜久康成陰,以凌思雲之至陽生幼陰,以杜久康之至陰生幼陽,陰陽兩力相生相剋,組合成為太極之力。
而問兵現在所處的中心之位,是陰陽邊界,陰陽兩力相互抵消,一旦問兵的位置發生偏離,便會出現陽力大過陰力,或者陰力大過陽力,極有可能會在太極之象之內受傷。
可是一味站於中心之內,也不是長久之計,凌思雲與杜久康所畫之圈正在逐步縮小,看得出,太極之力也在不停收縮,早晚會逼至中心之處,不得不防。
凌思雲與杜久康的太極之力雖然精妙,可是,這還難不倒問兵。問兵所習得的呂祖之“九轉龍翔劍”,有些劍招便暗合太極之象,如何破凌思雲與杜久康的太極之力,問兵已經有了辦法。
問兵左手水寒短劍,右手嘯林長劍,各出“九轉龍翔劍”之“天河夜轉”,以寡敵眾,劍勢呈迴轉之象,自成陰陽兩極,獨身一人化作陰陽雙力。問兵以水魄為陰,以林霞為陽,攻於幼陽、幼陰兩點,以極陰制幼陽,幼極陽制幼陰,逆轉太極,陰陽互制。
凌思雲與杜久康雖然還在奔走,卻已經維持不住陰陽太極之力,所組合而成的太極之力已是支離破碎,隨風潰散。
太極之力被破,凌思雲與杜久康只得以新招再攻,兩人一左一右攻上前來,但聽兩聲“鐺”的齊鳴,問兵左手劍架住了杜久康,右手劍擋住了凌思雲。
三人僵持之下,問兵一個發力,以“九轉龍翔劍”之“龍翔九天”螺旋而起,將凌思雲與杜久康以中心對稱之狀瞬間甩開。
“好一個天道大俠,面對我們二人的夾攻,依舊能攻防自如。”“劍仙”杜久康不禁讚歎道。
凌思雲則沉默不語,他與杜久康意見一致,只是為問兵的強大而心有不甘,所以吝惜於讚賞問兵。
戰勢一轉,輪到問兵進攻,問兵左手水魄出“水沁蓮池”,右手林霞出“游龍舞”,雙劍合力,劍舞所過之處,沿途開出朵朵白蓮,每一朵白蓮,都是九朵劍花所聚,可見問兵的這輪進攻有多密集。
問兵使出如此驚世之招,凌思雲與杜久康自然不會正面直接應對,兩人急忙散開,拉開距離,這樣問兵的密集劍招,最多隻會打在一個人身上。
問兵只有獨身一人,當然分身乏術,只能追擊一人,於是,他便朝著凌思雲追去。
面對問兵雙劍的交替攻擊,凌思雲已是避無可避,只得使出自己的強招“破曉霜天”來接問兵的“水沁蓮池”與“游龍舞”。
力量衝擊之下,只聽一聲炸響。凌思雲的“破曉霜天”,猶如海燕穿過暴雨,閃電劃破天空;問兵的“水沁蓮池”與“游龍舞”又似洪水起伏桀驁,猛獸仰天咆哮。兩道衝擊的劍技震得地動山搖,風雲變色。凌思雲拼盡全力,也只是勉強接下的劍招,問兵雖然還在儲存實力,但凌思雲剛才已經險些招架不住。
“杜兄,不想輸的話,就趕緊助我!”凌思雲高喊。
杜久康急忙上前援助,心中不禁感慨:想不到高傲的凌思雲,一代江湖“劍神”,竟也有開口求助的時候。
凌思雲與杜久康再成夾攻之勢,問兵與之相對,三人來回搏擊拆招,對招之下,凌思雲與杜久康的默契有所提高,問兵感受到,他們的總體實力,已經從十有五六,上升到了十有七八。
“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終於不再針尖對麥芒,各自衝突,反而開始相互磨合,尋找配合之法。
領教過問兵的實力之後,凌思雲與杜久康心知,問兵不愧是天道之力的持有者,若論單打獨鬥,無論是杜久康,還是凌思雲,都已經不會是對手,所以唯有“劍神”與“劍仙”合作,才能打敗問兵。
問兵再次出劍,以右手嘯林劍使出“龍吟巖泉”,劍走如流水,氣飄如行雲,而他使者的劍刃,猶如行雲流水中一條翱翔的飛龍,向著凌思雲與杜久康襲來。
凌思雲與杜久康已經試驗過,若是落單之下與問兵交手,實在討不到什麼便宜,唯有兩人合力出擊,方能使問兵陷入劣勢。
於是,兩人再出配合之招,凌思雲出“縱貫天下”,杜久康出“橫掃山河”,兩把劍一縱一橫,合力架住了問兵的“龍吟巖泉”,化解了問兵的“龍吟巖泉”的可怕劍力。
凌思雲與杜久康剛剛所使的配合之招,僅是第一階段的防招;藉著剛才殘存的劍氣,兩人緊接著變招,使出第二階段的攻擊技,凌思雲出“縱貫山河”,杜久康出“橫掃天下”,兩人合擊,劍氣爆衝,而問兵還來不及發出新招,只得以左手水魄劍回防作擋。
凌思雲與杜久康的劍招本就力勁驚人,這招合擊又是二人雙劍合一,自是威武罕見。問兵雖然憑水寒劍接下了這招,但終究是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而反衝之餘勁,到底是將他衝飛後退了二十餘步之遠。
打到現在,問兵非但沒有前進,反而開始後退了。
剛才被擊退,非問兵兵不利,戰不善,弊在凌思雲與杜久康以多欺少。問兵就算再強,出招之後也要略作調息,方可再發強招;而凌思雲與杜久康兩人合力,內功相互呼應,調息的時間便減至一半,自然可以先於問兵出手。
凌思雲與杜久康終於打退了問兵,不禁各自長長舒一口氣,他們兩人,終於找到了對付問兵的方法。
凌思雲與杜久康二人曾經分別敗於暮傾晨之手,若是如今得以打敗暮傾晨青出於藍的弟子,那他們二人心中也能舒服些。
問兵趁著與凌思雲、杜久康拉開距離的時間思考:凌思雲與杜久康說,若是問兵能支撐到萬招以外,他們二人便會放他過去。自己該是繼續儲存實力,直到拖到萬招開外;還是傾盡全力,將“劍神”凌思雲與“劍仙”在萬招以前擊敗?
若是拖到萬招以外,“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的配合,必會達到巔峰,足以有二十分力甚至更多,對戰難度會越來越大。不過,因為是拖延之戰,對身體的負擔也更小,只要問兵撐得住,便能過關。
若是現在就傾盡全力,“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的配合之力,尚未達到巔峰,在此時打敗他們,最是容易,否則拖得越久,“劍神”與“劍仙”的配合便會越強。對戰難度雖然小一些,但對身體的負擔也更大,而且問兵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擊敗他們二人。
權衡之下,問兵也找不到最佳答案,“劍神”凌思雲與“杜久康”是除了自己與暮傾晨師父之外的最強之人,究竟是拖延,還是激戰,都難度不低。
眼看凌思雲與杜久康二人再次合力攻上前來,問兵無奈,只好邊打邊看,隨機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