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再次戰作一團,此時“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已達劍之第五重奏:其他聲響,皆是黯然失色,劍域之內,已經萬籟俱寂,獨剩問兵之劍與我方二人之劍還有響動。
但是,問兵卻還是心有掛念,他連打五關,只為見琉鶯一面,所以不似凌思雲與杜久康這般一心只想擊倒對手,心無旁騖。所以問兵的劍,還停留在劍之第四重奏之境界。
問兵第四重境界,卻能應對“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二人的第五重境界,猶如暮傾晨以銀色劍氣,卻能破蘇鈴音的金色劍氣,實屬世間罕見。
如果被“劍聖”顧東陽看到“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二人對戰問兵,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那他只怕非得好好嘲諷他們二人一番不可。
問兵與凌思雲、杜久康還在對峙,凌思雲再出“破曉霜天”,杜久康出“耀日之光”,兩人再化太極之象。凌思雲之“破曉霜天”屬陰,大有凍結山川草木之象;杜久康之“耀日之光”屬陽,擁有焚灼所過之處之能。
兩招一陰一陽,相生而融二為一,成為新招“破曉之光”,化成一道凌厲劍光,所到之處,有形之物皆化作冰粒塵埃,向問兵疾疾襲來。
問兵再出水寒劍之“遙看洞庭”,意圖將這道強勁劍光壓偏,使之改變軌道,從身旁略過。不想,“遙看洞庭”對“破曉之光”,因其劍光極為沉重,宛如泰山壓頂,哪怕是以柔克剛的招式,也是不足以輕易擊偏劍光的軌道的。
不過,這也難不倒問兵,他在左手水寒劍上,又集了“九轉龍翔劍”之“龍捲翻雲”之力,“遙看洞庭”的以柔克剛、“龍捲翻雲”的輾轉翻騰,終使劍光開始扭轉,劍勢反而集於問兵劍刃之上。問兵以彼之力,還之彼身,將這招“破曉之光”回敬給了凌思雲與杜久康。
凌思雲與杜久康急忙向兩旁散開,“破曉之光”從二人中間穿過,“嗖”一聲,擦身而去,最後落於地面之上,在他們二人身後轟然爆開。一朵巨型蘑菇狀的黑雲升起,掀起的烈風呼嘯不絕。
“天道大俠竟能反制我們二人的合擊絕招,杜某佩服,佩服。”打到現在,杜久康已經對問兵心悅誠服,這世間如果沒有他與凌思雲的聯手,只怕也沒有足以匹敵問兵的戰力了吧。
“兩位前輩,是要與問兵交戰到底嗎?”問兵已獨過四關,多少耗損了體力與腦力,又在第五關對戰聯手的“劍神”與“劍仙”,到底上累了。他的目的很簡單,只是想見到琉鶯,可是凌思雲與杜久康二人卻在第五關糾纏不休。
“當然是交戰到底,難道我們會退開嗎?”杜久康反問道。
凌思雲又道:“我們兩把老骨頭拋棄了面子威嚴,只為打敗一個天道大俠。事到如今,要我們怎麼退?今日,不到出現勝敗之時,我們二人,絕不退走。”
問兵心中十分無奈,只得拼盡畢生所學,再投身到與他們二人的激戰之中。
凌思雲與杜久康,又豈不是拼盡全力?要知道,哪怕他們現在全力以赴,卻仍然沒有打敗問兵。
三人就這樣互相擊鬥,兩方都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銅牆鐵壁:你不能勝我,而我也不能勝你。
但是,問兵只有孤身一人,迎戰雙人合擊,體力會消耗得更快,凌思雲與杜久康等的便是這個。
而凌思雲與杜久康二人,雖然體力還盈餘不少,但他們二人的握劍之手卻因問兵劍招的震懾,已經在發麻發抖,問兵的劍招,到底是威迫到了二人。
有失有得,“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二人的配合,也終於達到了巔峰。
只見凌思雲一記“水月洞天”,一束巨大的穿刺之力向問兵襲來,問兵閃避,凌思雲擦身而過。緊接著,便是杜久康的“遍舞青書”,劍招猶如狂者草書,到處遊走。
問兵看得出,凌思雲的“水月洞天”,似是佯攻,卻又不止佯攻;杜久康的“遍舞青書”,看似主攻,實則不是主攻。
杜久康的“遍舞青書”,看似殺傷範圍較大,實際上是用來封鎖問兵可以閃避的各個方向,將問兵逼至死角,最後由凌思雲,以“水月洞天”,發動關鍵的會心一擊。
想不到凌思雲和杜久康的配合,連言語或是訊號都沒有,卻能知曉自己的夥伴要做什麼,而自己又需要做什麼。
這大概,就是絕頂劍手之間的默契吧。
果然,被逼至死角的問兵,迎來了凌思雲真正的主攻。
問兵以右手劍林霞,使出同樣具有穿刺之力的“鏡潭碎月”。
只聽“鐺”的一聲,問兵的林霞劍,與凌思雲的“出雲”寶劍,精確地對在了一起。兩招刺法相互衝擊,究竟是哪一方先支援不住,全看是“鏡潭碎月”還是“水月洞天”哪一方更強了。
不過,凌思雲的意圖,可不是以“水月洞天”與問兵的“鏡潭碎月”分個高下。他是以這招“水月洞天”,封鎖問兵的右手嘯林劍,使之抽拔不出。
杜久康趁問兵林霞被制,攻上前來,以右手的“金樽萬錢”之劍,使出“武者清風”,掀起一片清風劍氣,斬向問兵。
問兵只得以左手水寒劍,擋下杜久康的這招“武者清風”。
凌思雲與杜久康嘴角露出一笑,只見杜久康對峙之下,左手摘下腰間的酒葫蘆,杜久康以內力化形,從葫蘆之中噴出一把酒劍,一招“酒仙醉劍”之“酒過深巷”,直指問兵。
現在,問兵的雙劍,水魄、林霞,皆是被壓制。沒有第三把劍來抵擋杜久康的“酒過深巷”。
危急之下,問兵以劍氣護體,周身劍氣如火焰般燃燒,再逆用內功“薄水映霞”,問兵身上的劍氣,以問兵為中心,向周圍四散衝擊。衝擊之力如群龍群象過境一般沉重,凌思雲與杜久康的進攻推進不得,少時,問兵更是憑藉這一招,逼退了“水月洞天”、“武者清風”、“酒過深巷”這三招。
三人再戰,奇招各出,凌思雲使出各門各派的拿手絕技,杜久康使出自創的“酒仙醉劍”,問兵使出凌劍山莊劍法與“九轉龍翔劍”,三人打得難解難分。
此時的暗夜之中,眾星閃耀,天上之星,熒熒閃光,似在觀賞這一場空前絕後之大戰。
三人的戰鬥,震得土石亂走,飛舞而起,三人腳下的地面先是內陷,繼而向四面八方開裂,使得地面已經崩裂。地下之水,正在不停噴湧而出,三人持劍而舞,身上沒有被沾上一滴水。
劍氣飛走四處,青龍劍城內的草木樹林也受到波及,被齊齊斬斷,草葉飛揚,長木傾倒。
月輪之光照耀在三人劍刃之上,經過反照,好似月光也在到處迸射,此時三人的劍陣之中,常人已經分不清哪是月光,哪是劍光。
問兵的體力與劍氣,正在一步一步地被“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消耗。哪怕現在的問兵還是氣吞萬里如虎,與他們二人難分高下,等到他消磨殆盡,油盡燈枯之時,凌思雲與杜久康也就不戰而勝了。
問兵不是沒有發覺凌思雲與杜久康的意圖,他知道自己一個人的體力,終究是拼不過兩個人,所以在一邊交戰,一邊汲聚劍氣,體力雖然在消耗,劍氣卻在不停增長,以備不時之需。
不管是要拖過萬招,還是儘快擊敗“劍神”與“劍仙”二人,都不能心急,一旦內心急於求成,不但無法擊敗對手,還會使自己露出本可以避免的破綻。
三人又不知對過了多少招,打得是煙塵四起,風雲變色。怎一個驚天地,泣鬼神,壯山河了得。
戰到現在,問兵終是筋疲力盡,可是凌思雲與杜久康以二敵一,所以體力可以節省一半,比起問兵輕鬆不少。
問兵自知體力不足,只能儘快分出勝負。他手持參差雙劍,對著凌思雲與杜久康逼上前來。
黃豆大小的汗珠,正從問兵的額頭上不停揮灑。
“老凌,他體力已經不足,我們不要與之正面衝突,借騰挪閃躲來耗倒他!”杜久康對凌思雲說道。
“不用你說,我也知道!”凌思雲說道。
想不到堂堂一代“劍仙”與“劍神”,也有不敢與對手正面交手的時候。
問兵可不會讓他們如願,在此之前,他便未雨綢繆,雖然現在體力已經所剩無幾,但所幸他的劍氣終於集滿,也是時候全力發動一記驚天大招了。
他以水魄、林霞雙劍使出“長風嘯林”,雙劍劍鋒呼風喚雨,金色的劍氣摩擦空氣,燃起火光,發出震耳之音,猶如千龍齊吟。問兵之前後左右的劍氣飛舞流竄,一雙參差劍的劍鋒之上,分別凝成一隻巨龍的形狀。兩條巨型的“火翼應龍”,向著“劍神”凌思雲與“劍仙”杜久康襲去。
這就是問兵的後備之招,雙劍雙龍之“長風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