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民國:九夫人〔29〕
快穿:炮灰不壞,男主不愛 可柯可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因為事變的影響,最近海市的生意並不好做,但更讓荼九皺眉的是臨江。
這孩子最近總是走神,魂遊天外,有時候一連叫他好多聲都沒個回應,本以為是年紀到了,春心萌動,看上哪個小姑娘了,但叫來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居然想去參軍。
面對少年倔強的目光,他忍不住扶著額頭嘆了口氣:“好好的掙錢不好嗎?”
“你以前不是最嚮往平靜安穩的生活嗎?”
臨江攥緊拳頭,低聲道:“可是現在的安穩只是假象,搖搖欲墜,隨時都會徹底崩塌。”
“所以,我向往的平靜安寧,光明未來,我想要自已親手去塑造。”
荼九怔了怔,抬眼注視著少年堅毅卻稚嫩的臉龐,複雜的笑了一聲:“這些話,是誰教你的?”
臨江有些心虛的避開他的目光:“沒、沒誰,我自已想的。”
“是嗎?”
荼九沒有多問,只是嘆了口氣:“那你打算去哪裡參軍?南市?”
“我想去北邊。”
臨江毫不猶豫的開口:“去奪回屬於我們的地方。”
荼九沉默了片刻,站起了身:“你跟我來。”
他悄聲走出小洋樓,並沒有驚動已經入睡的傭人和司機,自已坐進了駕駛座:“上車。”
“我們去哪?”
臨江不解的坐進副駕駛,剛剛不是還在說自已參軍的事嗎?怎麼現在突然跑出去了?
“到了就知道。”
荼九隨口敷衍了一句,不肯多解釋什麼,只是自顧自的發動了車子,駛進了薄霧嫋嫋的寒夜。
深夜的海市雖然仍舊有繁華之處,但比起白天還是冷清了許多,尤其是出了法租界之後,隨著路邊的房屋逐漸變得簡陋,氣氛也就越發的寂靜。
等車停下時,臨江不由愣了一下:“來這幹嘛?”
“進去你就知道了。”
荼九和工廠的保安打了個招呼,便帶著他往工廠深處走去。
“到了。”
他看了一眼面前高大的倉庫,找出鑰匙開啟了大門:“進來吧。”
“到底要看什麼?”臨江跟著走進倉庫,反手關好大門:“神神秘秘的。”
“看看。”荼九指了指倉庫中央被油布蓋上的一堆東西:“認不認識。”
“看著像機器。”
臨江狐疑的靠近,掀開油布一角:“是你新引進的織布機器?”
他掃了一眼幾個龐大的機器,重新蓋上油布:“你讓我看這個幹什麼?”
“不認識?”荼九哼笑一聲,拍了拍身邊被油布掩蓋的機器:“你想要塑造的光明未來,靠的不是你在戰場上橫衝直撞,枉送性命,而是它們。”
“一個人,一把槍,就算再英勇,一輩子又能殺死多少敵人?”
“但十個人十把槍,一百個人,一千人,一萬、十萬幾十萬計程車兵手裡如果都有槍,那能解決的敵人,才足夠拯救一個國家。”
“那個偷偷教導別人家小孩的人,更缺的應該是我手底下的這些機器,而不是一個武力有限的你。”
臨江不由漲紅了臉:“說來說去,你就是不同意我去參軍!”
“不。”荼九搖了搖頭:“我只是不同意你這麼去。”
“帶著你空蕩蕩的腦袋和一副姑且算得上健康的身體,去面對殘酷的戰場。”
“至少往這裡面裝點什麼有用的。”他點了點少年的額頭,神情嘲諷:“而不是隻靠一腔意氣。”
臨江捂著額頭,有些茫然,又好像明白了什麼,怔怔的看著面前的青年。
荼九笑了笑,在他腦袋上呼嚕了一把:“明天去學校報到吧,我相信你的有這麼強大的決心,一定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學習到你想要的知識。”
“然後,再去做你想做的事。”
……
在解決了臨江的困惑之後,荼九便把全副身心放在了結交人脈和擴充套件生意上,時間流逝,日曆很快翻過一頁,來到了1932年。
一月十八日,兩名日國日蓮宗僧人與三名日本信徒到華界的三友實業社總廠生事。
日方五人在廠外觀看廠內工人義勇軍操練,並投擲石子挑釁,故意引發衝突,衝突中日方五人遭到不明人士攻擊,事後日本總領事館聲稱,日方有一人死亡,一人重傷,然而警察並未成功逮捕犯人,因此日本指控攻擊事件為華國人的工廠糾察隊所為。
這件事情發生的當時便上了報紙,荼九敏銳的察覺出這件事情實在太過眼熟。
幾乎和去年的事件如出一轍。
聯絡到國際上對日軍侵佔北方的批判與反對,他猜測,恐怕日軍這次想要故技重施,轉移國際視線,好讓他們能夠安心的侵吞東北地區。
海市的有識之士不少,很多都察覺到了一些苗頭,頓時便有些人心惶惶起來,但顯然當局並不認為日軍敢真的動手,並未做出防備的舉措,甚至給出的態度只有妥協。
南市的上官泓和葛尋真也察覺出了海市局勢的動盪,當天便發出電報,希望荼九暫時離開海市。
不過荼九仍然選擇了拒絕,理由和上次一樣,日軍不可能在法租界使用暴力,他的人身安全並不會受到威脅。
不過,為了減少損失,他決定關停位於華界和公共租界的店鋪。
好在他的攤子鋪的不算太大,這兩個區域的店鋪只有兩家。
二十日凌晨,數十名日僑青年同志會成員趁夜放火焚燒了三友實業社,又砍死一名、砍傷兩名前來組織救火的工部局華人巡捕。
得知這一事件,荼九立刻動身趕往自已位於虯江路的店鋪,希望儘快做完關停歇業的收尾工作。
然而他剛下車,便遇上了遊行的日國僑民。
“老闆。”
店長滿臉驚慌的開啟門,讓他和司機躲進來:“幸虧店就要關了,不然他們要是天天來上這麼一出,哪裡還有人敢來買東西。”
荼九開的是高檔成衣店,為了吸引顧客,店鋪門旁都安裝了一面大玻璃,清晰通透,能夠讓外面的行人清楚的看見店裡精美的服飾,同樣的,從店裡也能清晰的看見外面的一切。
所以他清楚的看見了,一些隱藏在僑民中,目光閃爍,緩緩拿出武器的傢伙。
“關門!”
他低聲囑咐店長:“他們要鬧起來了。”
話音未落,一聲清脆的玻璃破碎聲響起,不知是誰高呼一句:“讓這些支那人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
“給他們一個教訓!”
參與遊行的一千多人,頓時像燒沸的開水,瞬間沸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