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勤政殿裡,隆武帝朱澤鴻一個人在書案前坐著。

書案上還有一些奏章,不過他卻沒有在批閱了,而是眺望遠方,目光空洞,不知道在思索著什麼。

“無鋒”他淡淡的道。

一道一襲黑衣的人影從門外閃身進來。

“陛下”

“今日定北王的表現,你可看清楚了?”

“回陛下,看清楚了”。

“你覺得他說得,幾分真?幾分假?”

“屬下愚鈍,但也看那定北王也確有幾分真情實意的”

“呵呵,朕確實一個字都不信的”

“屬於愚鈍,不及陛下萬一。”

“呵呵,你可不愚鈍的,監視定北王夫婦的人都安排好了嗎?”

“屬下親自安排的,萬無一失,陛下放心,但凡有任何異動,屬下自當第一時間報與陛下”

“陛下,難道國庫重寶丟失,真的與定北王有關係?”

“呵呵,他知情也好,不知情也罷,總會露出馬腳的。”

“陛下,那用不用屬下動用些手段。”

“不必了,計劃重要,這個只是順帶著的事情,不要因小失大,你下去吧,朕一個人待一會兒。”

“是,屬下告退”。

大殿裡,只剩下燭火偶爾的噼啪聲。

“定北王,果然是不簡單呀,朕倒是想看看,你在朕的手裡,還能翻出什麼浪花,呵呵……”

皇宮的一角,叫文心苑的小院子。

聽著外面雷聲隆隆,風雨交加。

李蒼梧彷彿又回到了五年前的那個晚上,先皇太宗的聲音在他的耳旁迴盪。

“蒼梧啊,朕將你冷落了這麼多年,你可恨朕啊”

“你呀,是朕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了”

“外人只道是朕冷落了你,卻不知道,你才是朕培養出來的心腹,而你,也沒有辜負朕的期盼”

“前些年,是你替朕南征北戰,平定內亂,這些年,又私下裡替朕做了那麼多的事情,還得忍受旁人的風言風語,朕對你不起啊”

那時的李蒼梧紅著眼跪在太宗皇帝的床榻前,看著那個風燭殘年般的老人。

是這個老人,在茫茫人海里重用了他,為他鋪就好了一切的路。

一直在不為人知的地方幫助著他。

“可惜呀,有些事情,朕發現的太晚了”

“朕走後,幾位皇子,誰都可繼承大典,唯有魏王朱澤鴻不可,切記切記”

“魏王的生母是龍元國的公主,龍元亡我大康之心不死啊,他和龍元,也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絡,而且魏王雖然表現一般,差之其他皇子遠矣,但朕知道,他才是幾個皇子中藏的最深的一個,他才是最有能力坐上大典的人。”

“但是他生性薄涼,太過殘暴,大康會毀在他手裡的”

“朕絕不允許”

“朕會做一些安排,朕走後,大康可以亂,但不能大亂,你要替朕守護好大康”

“希望朕做這些事情,還能來得及”

“這個盒子裡的東西,由你保管,如果,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那一天,這皇位,你李家,可以取而代之。”

“之後,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要替朕,守護好大康,定北軍,南安軍,還有在東邊抵抗蠻夷的威遠軍,都是你帶起來的小傢伙,他們都聽你的,別的幾支軍隊裡,也都有朕為你準備好的後手,相信你可以做好的”

“切記,小心魏王。”

思緒拉回。

李蒼梧的臉色閃過一絲茫然。

“陛下,臣沒有做好呀!臣有愧”

“魏王的動作太快了,實在是太快了,也太狠了……”

窗外,噼裡啪啦,噼裡啪啦……

城外,亂葬崗。

一隻顫顫巍巍的手,突然從剛剛覆蓋的不多久,又被雨水沖刷了不少的泥土裡,伸了出來……

時光荏苒,又是三年多,匆匆而過。

已是初春時節,天氣不再那般寒冷,城西的一處院子裡。

一位長相醜陋的婦人,正收拾著東西。

床榻上,一個小少年正在熟睡。

本是六歲快七歲的年紀,卻是比一般四五歲的孩子也沒有大多少,瘦瘦弱弱的。

不久後,她抱著孩子,出現在了京都城外。

身後是一個農夫打扮的人,還有一個看上去年歲稍顯小一點的女子,也是長的不忍直視,儼然一家四口的樣子。

女子遙望著京都城,臉上顯出複雜的神色。

“小九,爹爹和娘,真的是一點訊息也沒有嗎?”

“少夫人,我偷偷的返回王府過幾次,確實不曾見過王爺和夫人返回,而且王府外有人盯梢,府內也多了許多陌生的面孔,為了以防萬一,我不敢過多的打探”

這時,後邊農夫打扮的人說道:“少夫人,如今已是多待了半年了,卻還是一點音訊都沒有,王爺他們想必是出了什麼問題,無暇顧及到我等”。

“我等還是儘快離開京都城,到達王爺提前安排好的地方,靜候佳音才是。也免得拖累到了王爺他們”。

看了看懷裡模樣可愛的孩子,婦女女子露出了慈祥的模樣。

“耀兒啊,孃親要帶你去一個新的地方生活了,娘要和你在那裡,等著你爹爹和你爺爺奶奶,來接咱們孃兒倆”。

這些年,小李耀還是一副痴傻的模樣,不過還好知道餵飯的時候,自己下嚥,這才勉強的活著,但是身體比之同齡的孩子,卻也要瘦弱不少。

“我可憐的孩子”。

女子輕聲的嘆息。

轉身坐上了身後的牛車。

另外女兒模樣打扮的女子也跟著上車,農夫打扮的人,坐在前邊趕車。

嘎吱嘎吱,牛車緩緩使動,伴隨著老牛脖子上的鈴鐺聲。

叮噹,叮噹,聲音越來越遠消失在了清晨的薄霧中……

與此同時,京都城內。

一座豪華的馬車,停靠在了定北王府的大門前,一位身穿華服大約六七歲的翩翩少年,從車上走了下來。

這個少年,如同初升的太陽,耀眼奪目,他的面龐俊俏得彷彿是上天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他的眼神犀利而深邃,透露出一股不羈的青春活力。

他的舉止優雅大方,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靈動。

雖然年歲尚幼,但卻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當真稱得上是氣宇軒昂,好一個少年。

少年領著一眾人進入了王府。

後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傳遍了整個京都城。

定北王府的小少爺,那個曾因天生痴傻而鬧的沸沸揚揚的李安平,回來了。

不但治好了怪疾,各個方面都表現的無比優異,讓人不由得讚歎。

據說這些年,他都在隆武陛下的安排下,由一位神醫治好了怪疾,還在神醫那裡學習。

而今他學成歸來。

就連陛下都賜下聖旨,稱讚其之優異,望其戒驕戒躁,早日成長,為國效力,不墮定北王府之名云云。

另外還有數車金銀綢緞賜下。

一時間,閉府三年的定北王府,變得門庭若市,來往高官富貴者,絡繹不絕。

王府不遠處的一處小巷子,一個失去雙腿的乞丐,卻是渾身顫抖著。

嘴裡喃喃道:“王爺,你們去了哪裡,那人不是小少爺呀,他不是……”

命運的齒輪就此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