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三禮當天的下午,端華帝去了長順宮。

長順宮的主殿是敏妃的住處。

聽太監傳報是端華帝的御駕來了,敏妃有些激動地站起來,隨即對著鏡子快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隨即笑意盈盈地出去準備接駕。

但凡長了眼睛的,都看得出來陛下對小公主的喜愛,還以為陛下會順理成章地留在皇后處,沒成想,陛下會來她這裡。

想來陛下是嫌皇后剛生產完沒多久,身上還多有汙穢,才不願意在坤寧宮久待的。

敏妃眼中閃過得意之色。

恩愛又如何,年少夫妻情深又如何,十幾年過去了,當初的情誼又能剩多少呢。

要不是皇后肚皮爭氣,先是一舉生下了皇嫡長子,後來又生下來皇三子,在陛下想要有個女兒的時候,又正好生了個公主,還不知道今時今日坤寧宮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呢。

無非是兩個皇子,還有得力的孃家幫皇后穩固了恩寵。

倘若她像皇后一樣,家世不凡,出身百年清貴世家,再給陛下生個一兒半女,何愁會沒有陛下的恩寵呢。

無怪乎敏妃會這麼想,她的容貌是一等一的姣好,琴棋書畫,詩酒茶花,也都是樣樣出挑,但她父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四品官,還不是京城官員,而是地方知府,不夠格當太子正妻,只成了一個側妃。

為此,敏妃一直耿耿於懷,要是她的家世再好一些,太子妃就是她了,後來順理成章地也會是她坐上皇后之位。

敏妃也算聰明,剛入東宮時,就打聽到了太子和太子妃是兩小無嫌猜的青梅竹馬,不是盲婚啞嫁,感情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知道自己爭不過太子妃,便安安分分地當她的側妃。

她不主動爭寵,偶爾太子在她那裡過夜便盡心盡力地服侍,在太子妃跟前,該有的規矩,該盡的禮數,面子功夫做得十分到位。

一裝就是十幾年,無論是端華帝還是皇后,都認為敏妃是個不錯的。

尤其是皇后,這些年見多了使出百般手段爭風吃醋的女人,更覺得敏妃是個好的,頗有把敏妃當知心好友的意味。

可皇后如何能知道,被她視為好友的敏妃心裡一直藏著對她的妒忌,之所以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因為時候未到,一旦有了可趁之機,立馬就給了她最致命的一擊,直接送她入了黃泉,後來還煽風點火,推波助瀾,讓端華帝把他們的女兒視為了災星。

敏妃是滿懷喜意出去接駕的。

自從皇后有孕,陛下已有許久未踏足過其他后妃的住處,莫說侍寢了,連小坐都沒有過。

如今來了她這兒,還是在皇后生產後沒多久,小公主的洗三禮這天,豈不是說明陛下和皇后之間生了嫌隙嗎?

若是她能抓住此次機會,讓陛下寵愛於她,等再過幾個月,皇后沒了,她未嘗沒有登上後位的機會。

“臣妾恭迎陛下。”

敏妃帶著一眾宮人給端華帝請安。

端華帝不鹹不淡地“嗯”了一聲,越過他,直接向殿內走去。

敏妃也不在意端華帝的冷淡,以為端華帝是在皇后那裡受了氣,心裡不暢快,計劃著等會兒要如何表現,說些什麼“善解人意”的溫言軟語,才能讓端華帝對皇后更加不喜的同時,還能讓自己更受寵。

她不知道,自己沒有那個機會了。

皇家暗衛的辦事效率自然是不慢的,兩天時間,暗衛查到了不少的東西,比如敏妃曾經對哪些后妃使過什麼不光彩的小手段。

其中端華帝最不能容忍的是敏妃指使皇后身邊的大宮女素心給皇后下藥的事情。

在端華帝心中,皇后是他的髮妻,是他年少,情竇初開時就喜歡的女人,即使十幾年過去,他對皇后的感情不像當初那樣純粹唯一,但他依舊是喜歡皇后的,從沒想過自己會失去皇后。

敢對皇后下毒手,無疑是踩中了端華帝的雷區。

端華帝是不可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

敏妃起初還想抵賴,來個抵死不承認。

她在賭,賭萬一端華帝沒有證據呢。

然而端華帝都來找她算賬了,怎麼可能會沒有證據。

退一步說,便是沒有證據又如何,端華帝是皇帝,掌握著天下人的生殺大權,金口玉言,說一不二,他說敏妃犯了滔天大錯,那就是犯了滔天大錯。

“事到如今,竟還死不悔改,罷了,送去慎刑司吧,正好和素心敘敘舊。”

端華帝搖搖頭,轉身離去,沒有理會身後敏妃的哭鬧。

翌日,明旨頒發。

聖旨中細細羅列了敏妃這些年的罪行,意圖謀害皇后,欺凌后妃,溺死宮女……一樁樁,一件件,罪行累累,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敏妃被褫奪封號,貶為庶人,三尺白綾,了結性命,其母族受到連累,流放三千里。

端華帝還算仁慈,只是將阮氏一族流放,沒有盡數打殺,全是念及阮庶人的父親是個一心為國為民的好官的份上。

至於做出背主之事,背叛了皇后的素心,她的下場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不堪忍受慎刑司的百般酷刑,咬舌自盡,死後屍身被扔在了亂葬崗,成了野狗的腹中餐。

得知這一切的時候,皇后愣了許久。

一個素心,一個阮庶人,都是皇后身邊的親近之人,當她們聯合起來背叛她,算計她,甚至要置她於死地時,皇后心裡怎麼可能會好受。

且不說阮庶人,最讓皇后傷心的是素心的背叛。

素心是她在孃家時,從小就服侍在她身邊的,一起長大,一起先入東宮,再入皇宮,說是宮女,皇后一直把素心當妹妹對待,誰能想到,素心會巴不得她死呢。

說來素心背叛的理由也是可笑,素心曾經和一個太監看上眼了,兩人結成了對食,那太監不是個安分的,還和其他宮女糾纏不清,某次在強迫一名宮女被發現了。

為了肅清宮中風氣,端華帝便下令處死了那名太監 ,素心報復不了端華帝,便恨上了皇后。

外人不知,素心是知道皇后在端華帝心中的位置的,發誓要讓端華帝也嚐嚐失去心愛之人的痛苦。

看到渾身散發著悲傷氣息的皇后,慕容熙心裡擔心極了,她想安慰皇后,可她人小小,咿咿呀呀的,也只能說些自己才懂的奶言奶語。

【誰年輕的時候沒看走眼過啊,多多少少都遇到過幾個渣滓,母后大人別傷心了,為不值得的人傷心是最不值得的,你現在還為她們傷心,她們要害你的時候可沒傷心過,一點都不手軟呢。】

【要是她們得手了,我就沒母后了,嗚嗚,沒有母后的孩子最慘了。】

【我那花心的父皇,肯定會給我找個後孃的,有後娘就有後爹,沒娘疼,又沒爹騰,我是個小可憐了。】

【咱不傷心,偏不傷心,為什麼要傷心呢,該高興才是,該慶幸,慶幸拔除了身邊的毒瘤,不然後患無窮。】

【我不要母后只陪我半年,我要母后一直一直,永遠永遠地陪著我。】

慕容熙前世是個孤兒,聽孤兒院的院長說,出生沒多久就被扔在孤兒院門口了,是個棄嬰,因為她是個女孩兒,嘴也沒有多甜,一直也沒被領養,人家領養的都優先領養男孩兒,說是女生外嚮,養不熟,養大了多半是個白眼狼,萬一辛辛苦苦地教養長大了,轉頭被一碗白粥,被幾句甜言蜜語給哄走了,連家都不要了,豈不是白養一場,不得心寒萬分。

這一世,慕容熙嚐到了有娘疼,有娘寵是什麼滋味,她太貪戀這份溫暖了,不想失去,不願意失去。

她要是有個兩三歲的話,早就向皇后揭發素心和敏妃這兩個狼心狗肺的東西了,皇后一腔真心待她們,結果她們就是這麼“回報”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