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何清旻只是覺得有些冷,估摸是衣服薄了,準備在找到借宿的地方再找厚衣服,可還沒到傍晚,他就發起熱來,太陽落山以後整個人都神志不清了起來。凌塵沒帶過孩子,一時間也手足無措,只好打起馬來趕在關城門前趕到下一個鎮子,連夜敲開醫館的門。
“沒什麼大事,氣火攻心心竅淤堵……又受了風。”大夫補充說:“道長,老朽看你們樣子是像在趕路,這麼小的孩子路上穿得有些單薄了。”
凌塵面色微紅,慚愧道:“是貧道的過錯。”
“我先開兩副藥,他現在這樣子不能再趕路了,必須要休息兩天……你們有落腳的地方嗎?”
凌塵在大夫的指點下找了客棧落腳,何清旻前兩天一直處於半昏睡的狀態,偶爾醒來也是渾渾噩噩,凌塵想到大夫所說,對何清旻更生出了幾分憐憫,雖然眼看著錯過了掌教信中所說的日期,但還是決定以何清旻為先。
青城如今的掌教是他和凌虛的師兄凌風,師姐凌雲任執事掌管佃租等庶務,輔佐掌教。他和凌虛本就埋頭習武,門中大小事宜他們皆是一概不管,因此雖然是掌教急招回門他們是為了師兄的面子才都急著往回趕,並不是門中真的有什麼需要他們來承擔的要務。
何清旻一病就是四天,第五天上人終於清醒了過來,再次啟程凌塵總算記得自己帶著的是個八歲的孩子,放慢了腳程不說,能在城鎮休息時儘量在城鎮休息,儘量減少風餐露宿的次數。
一轉眼幾天過去,這一日天朗氣清,秋高氣爽,他們趕在晌午前終於到了青城山腳下。凌塵笑道:“今日的天氣正和你的名字。”
何清旻不禁又回憶起了過往種種,強按住鼻間算意,強笑道:“是,說起來家母還給我取個一個小名,叫秋聲。”
凌塵頷首道:“令堂文采卓越,這小名哪怕用作字也綽綽有餘了。”說著,引何清旻向左手邊的小路。
山路盤旋,雜草叢生,羊腸小道順著山間蔓延,此時不適宜騎馬,兩人下馬步行,馬兒甩起蹄子一路小跑,凌塵神定氣閒地運氣輕身功夫,走出去兩三里才想起來自己帶著的是個孩子,一回頭卻見何清旻穩穩地跟著自己,大喜道:“好俊的功夫。”
何清旻靦腆一笑。
跟上凌塵對於他來說其實還是有一點吃力的,這些日子他沒少胡思亂想,報仇的事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先暫且放下,他首先要做的是至少讓凌塵對他除了同情之外再有一些別的——比如說看中他習武的天賦。
何清旻雖然一向自謙,但對於自己的本事心中還是有數的。雖然花自芳的武藝可能不如凌虛、凌塵,但自己無論是習武的時間和強度都不如賀青衣、賀明月卻在功力上遠遠超過兩人,這必然是有些天賦在的。
何清旻深吸一口氣,他要讓凌塵覺得自己是可造之材,他要……報仇。
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報仇”僅僅是一句空談,甚至在這等慘事之後他都沒有對凌塵說過自己要報仇的話。他清晰的明白,報仇不是用嘴說出來的,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苦練武藝,有朝一日找到主謀之時,不禁能手刃兇手,也能手刃主使者……如果有凌塵能指點一二的話,他相信再加上自己從師父那裡學來的東西,一定可以做到。
師父花自芳曾經說過,武功無高下之分,有高下之分的是習武之人。比所學之術更加重要的是習武之人的意識和決斷。
花自芳還曾經這樣問過:“……常人在這樣的時候,首先都會想到用‘分花拂柳’去應對,你覺得呢?”
何清旻當時想了半晌,“‘分花拂柳’的確是最適宜的,但如果反應得足夠快,其實這時可以用‘仙人指路’,化守為攻。”
花自芳頷首道:“正是如此。能果斷地做出選擇、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才是真正的擅用。所謂的高手不一定有多深奧的武功,昔年天香夫人出手只有一劍,依然傲視群雄;上官琪只會一套雜耍班子的劍法,依然是天下第一。”
何清旻晃了晃頭,將亂七八糟的想法和蟬鳴聲一起甩出去。
凌塵的確是驚喜的。
他生性淡薄,與同門並不親熱,又加之厭煩瑣事更不耐煩帶孩子,不要說收徒,連外門弟子都鮮少指點,如今見何清旻年紀雖小,但談吐有度並不嬌慣,為人處世皆有其父風度……再加上這一身不俗的功夫和絕頂的天賦,也起了些收徒之念。但轉念想到他是花自芳的弟子,雖然不似一般江湖人一樣開壇拜師,但總歸是有教導之恩,自覺不該奪人之美,因此也只是閃念一下。
兩人一口氣趕到半山腰,何清旻一路上光顧著用盡全力表現出看起來遊刃有餘,別說是風景,連路都沒有仔細看,這時才發現他們到的地方並不是青城派,環顧四周,見有溪水泉流,不遠處還有一個山洞,門口歪歪斜斜地刻了“清泉”兩個字。
“清泉洞,我住的地方。”凌塵道:“修道者得求自然,我既是為了修行也是為了習武,並不在門派裡和他們一處,今日咱們且在這裡休息,明日……”凌塵略微頓了一頓,笑道:“花大俠教你的是劍術嗎?”
何清旻心念百轉,恭謹道:“師父教了我一套入門劍法,起手是‘仙人指路’。”
本朝尚武,先帝仿照著開成石經,將基礎入門的劍法、內功、輕功各刻印一份,雖然並不是人人皆可習得也僅僅是些粗淺的入門功夫,但傳開之後也引發了一系列的亂像,百姓好武亂鬥,險些引起大亂子,於是先帝又派人損毀石經,但內容業已傳開,雖然後屢次禁錮,但江湖間依然多有流傳。
凌塵聞言,心下生出一絲不喜,但轉念一想又覺得自己過為苛刻,便“嗯”了一聲。兩人走進洞中,洞口僅寬一人左右,進去走出七八步才有豁然開朗之勢,定睛看去長約十來尺,寬大約五六尺,洞中器物均是石制,十分粗糙,應當是凌塵自己所造。
“另一頭也有洞口,兩面通透。”凌塵進了洞府心情大好,頗為得意地道:“既透風見光,又能遮風擋雨。”
何清旻看出洞口有人工開鑿的痕跡,只是不知道只是這一側的洞口是鑿開的,還是整個洞都是他鑿開的,“果然像是神仙福地。”
凌塵思量片刻,有意想要看看何清旻的功夫,何清旻見狀自然也有意表現,兩人簡單用過乾糧後,何清旻拿了一柄竹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