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施邁瑟說出那番反駁的話後,一旁的公司老闆伯格曼就預感到事情要糟。

“老施邁瑟這傢伙也太不知變通了……這可是代表公爵殿下來談專案下訂單的。”伯格曼忍不住這般想,心中趕緊盤算著如何說才能把場面找補回來。

不過好在魯路修也年輕,沒那麼在乎面子,當下只是呵呵一笑,主動給了一個臺階:

“施邁瑟先生,我想我並沒有侮辱貴公司產品質量的意思,貴公司設計和生產的當然都是精品。但現在是戰時,需要更敏捷的響應速度,總不能讓前線的將士在槍林彈雨中多等三個月,你說是吧?

我可是在尼奧波特的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我知道前線將士最需要什麼!那天我的連隊剛剛趕到尼奧波特鎮的時候,東邊有三個師的比利金人想要突圍!後來我帶隊死撐,撐到有一個團的援軍抵達,然後再靠著一個團頂著敵人五個師打了三天三夜!就這樣才終於全殲了比利金陸軍!”

魯路修平時並不愛顯擺功勞。可眼前的老設計師顯然有些迂腐古板了,魯路修當然不想被人輕視。

他必須強調:自己是代表了前線最為浴血奮戰的那批將士們,在提出一項緊急請求,不容拖延。

老施邁瑟聽了這話,才肅然起敬,剩下的話也噎在喉嚨裡,不知該怎麼說了。

伯格曼也微微一驚,作為商人,他並不太關注前線戰況細節,只知道最近打勝仗了,但不知道誰打的。

這軍官絕對有大前途啊!

他連忙陪笑道:“魯路修上尉,您放心,施邁瑟絕對不是在拒絕您。反正這批東西只是試產樣品,你希望什麼樣就什麼樣好了……最後量產時如何定型,還可以從長計議嘛。”

魯路修見伯格曼服軟,也再次伸出橄欖枝:“我當然也知道你們企業界的苦,品牌價值不容玷汙嘛。這樣吧,我給你支個招——可以由伯格曼出資搞一家子公司,然後另外貼個牌子,就專門生產試驗性的槍械。

等以後定型了要量產,母公司再給點授權費把研發成本攤一下,或者母公司再弄個精品款,都沒問題。反正戰場會告訴生產者,什麼樣的才是好武器。”

後世搞子公司做低端品牌的企業比比皆是,所以魯路修這種穿越者一下子就能想到類似的解決辦法。

但這招在20世紀初絕對罕見,伯格曼猶豫了一下,才最終拍板:“這辦法確實靈活,不如這樣吧,我們伯格曼出資50萬馬克,成立一家試產新武器的子公司。

魯路修上尉,您可以透過技術諮詢入股,我們也幫您墊資一部分,佔股10%。巴里亞王室透過之前繳獲的技術資料以及後續的承諾訂單,佔股15%,具體我會操作的,反正不用你們投現金。剩下我們伯格曼佔股75%。”

也難怪伯格曼猶豫了那麼久,原來他是琢磨著如何利益繫結,索性稍微讓出去一些新公司的“乾股”好了。

反正這家子公司才50萬馬克股本,魯路修憑他的技術支援佔股價值5萬馬克,也不算太狠。後續如果要擴大生產,還要注資,魯路修的5萬佔到的比例肯定會被稀釋。

但如果魯路修個人爭氣,後續還能提供更多技術支援方案,那也可以以技術作價入股。總之一切都很靈活,可以根據後續貢獻調整。

“我就幫你帶了幾份圖紙、給了幾點建議,就能值五萬馬克的股本麼?”魯路修見對方挺上道,還省了自己的事兒,忍不住確認道。

在魯路修原本的計劃裡,這次的輕機槍改良和衝鋒槍研發,他也沒打算撈多少個人好處。只要能有筆快錢獎勵,加上讓公爵信任他在軍工領域的眼光,完成原始積累,也就夠了。

至於將來要不要親自介入搞軍工,那都是後話了。

他現在還沒心腹班底,自己作為軍官也分身乏術,能有軍工界的老闆主動伸出橄欖枝,讓他分點紅不管事,就已經是最好選擇了。

伯格曼很爽快地肯定道:“五萬馬克而已,也就幾十挺機槍的價格。您的貢獻值這個價,而且我相信您不會只懂這麼一點的。我們很需要您這樣既懂行,又充分了解前線真實需求的顧問。”

一挺mg08重機槍的造價大約700馬克,五萬馬克也就是80挺重機槍的錢。

對於一家槍械公司而言,拿這點錢投資潛力股是絕對划得來的,何況藉口都已經送到眼面前了。

魯路修確認這一切並不違規後,也很敞亮地說:“既然伯格曼先生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現在就可以再多給你們幾條建議。

首先,為了生產進度,這第一批試產的輕機槍,可以把散熱套管進一步做得更簡陋些。比如原本四個面的散熱套,只留對稱的左右兩面就行,而上下兩個面直接省掉都可以。那樣更易於維護,保留左右兩面也只是為了實戰測試散熱效果。

我們這次生產的槍械,主要是為了冬季作戰,散熱環境本來就相對好一些,可以多留一些餘量。比利金戰場又泥濘處處積水,所以只要確保槍管前部浸水後能夠儘量方便排水、擦乾、繼續使用,就可以了。

同理,我聽說你們還在琢磨一種使用小威力彈藥的短程自動槍械,嗯,就叫‘衝鋒槍’好了——這個專案,是不是也卡在了散熱方面?我覺得冬季作戰的話,同樣可以不考慮散熱套管問題,先把東西造出來用著。

等冬天過了,要換個環境再戰,再拿回來改造好了。這樣還便於一邊研發定型一邊蒐集戰場反饋資料。”

魯路修的這條建議,拿到別處去絕對也是值錢的金科玉律。

後世有大量加快科研進度的“敏捷工作方式”,不斷小版本更新迭代研發。

這在精益求精的20世紀初企業家看來,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但只要有一個好的測試使用者環境,它就真的能實打實提升科研效率。

魯路修就敏銳地抓住了這次冬季作戰的氣象特點,以及比利金戰場洪水過後處處積水的地理環境。

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勸誘生產上先搞定相容性較差的基本款,先用著,然後再解決能相容夏季和乾旱炎熱環境的版本。

老施邁瑟聽了,簡直覺得自己的腦子都不夠用了。他已經六十好幾奔七的人了,一個快退休的老頭兒,實在無法理解這樣顛覆畢生工作模式的方法。

倒是雨果施邁瑟還不到四十歲,他還年富力強學習能力驚人,聽了魯路修的話,他真心覺得獲益匪淺。

他連忙又請教了一堆問題,都是論道不論術的,魯路修也基本上有問必答,偶爾也丟擲幾句後世的科研管理常識,讓雨果施邁瑟愈發欽佩。

臨了時,雨果施邁瑟還不忘請教了他一個具體問題:

“魯路修上尉,我會按照您的要求,一併加速推進‘衝鋒槍’專案的。不過這個專案還有一點暫時無法攻克的難點,所以估計半年內都完不成——您應該不會要求在兩個月後就把衝鋒槍樣品投入實戰測試吧?”

魯路修本不想過多幹涉具體技術問題的,但聽對方如此為難,他也只好聽聽:“有什麼具體困難?說出來一起參詳參詳。”

雨果施邁瑟便提到:“衝鋒槍和機槍相比,最大的變化就在於用了小威力的手槍子彈,但這種子彈的發射藥裝藥量也比較小,火藥燃氣的後坐力也比較小,要穩定推開和解鎖目前的槍機結構,幾乎不可能做到。

所以我一直在想辦法設計一種全新的槍機結構,但您也知道的,一旦一樣東西必須另起爐灶完全重新設計,時間就難以保證了。我可以給你看看,我目前設想的、失敗的槍機是什麼樣的。”

雨果施邁瑟說著,還真讓助手回實驗室取來圖紙,直接攤在魯路修面前。

他也並沒指望對方給解法,只是希望魯路修認清難度,給這個專案多寬限些時間,別期望值太高。

魯路修看後,也是眉頭一皺。

沒想到歷史上mp18衝鋒槍的早期設計圖紙,槍機的結構這麼複雜,確實很難生產加工。就算做出來重量也很重,和機關槍的槍機差不多重了,根本不適合輕便的衝鋒槍用。

他又仔細看了一下,雖然不是很懂技術細節,但卻也讓他看出了一個關竅:施邁瑟一開始之所以走了那麼多彎路,就是因為他還在執著於“槍機在子彈激發時,能夠穩定地絕對閉鎖”。

說人話,就是當時的槍械設計理念,追求衝鋒槍要跟機槍一樣,子彈在剛發射前進的時候,槍機必須是固定死的,不能活動,這樣才能確保膛壓不洩漏、火藥燃氣的推進力不浪費。

要子彈往前飛一段後,才允許槍機後坐、完成退彈殼上新彈的動作。

但魯路修是知道歷史的,他知道幾十年後很多衝鋒槍為了最簡化結構,都直接上了“慣性閉鎖”,比如mp38/40,也就是放棄了哪怕一瞬間的“絕對閉鎖”,允許子彈底火剛激發、槍機就瞬間同步後坐、火藥燃氣立刻有一部分洩露。

而只要放棄了這個執念,槍機閉鎖機構的設計其實能簡化很多。

廠家一開始不敢這麼設計,一方面是沒想到,另一方面也是怕軍方不接受——因為那樣的話,開槍的時候槍膛後面也有可能漏出火藥氣體或是火光。如果前線士兵不願意用,怕灼傷自己的手,或者怕跳彈殼時彈到自己的臉,投訴這種武器,那生產商也會惹到很多麻煩。

好在,魯路修今天就是軍方代表,他可以代表軍方接受某些特定的“質量瑕疵”。

所以他全盤考慮後,給出了一個方案:“我覺得,槍機閉鎖機構的問題,反而沒那麼難解決。我們軍方可以嘗試一下降低要求:我允許槍膛屁股後面漏燃氣漏火光,大不了讓士兵們戴個防火性好點的皮手套,別被灼傷面板就好了。

膛壓低一點,浪費一點火藥燃氣的推力,也沒關係嘛。我們又不指望這種新槍跟步槍、機槍那樣對1000米外的目標造成精確殺傷,只要能殺傷100~200米內的目標就足夠了,低膛壓浪費完全可以接受!研發武器並不用追求完美,只要滿足特定的戰場功能需要就行了!”

雨果施邁瑟聽完後,也是再次重新整理了自己對於“甲方”的認知。

他從沒見過代表軍方來作為“甲方”提需求的人,會提這麼湊合的需求。

居然不在乎膛壓低、浪費燃氣、漏火漏氣?

他很快想到了辦法,試探著反問:“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是不是可以直接除錯一根剛度剛剛好的彈簧,用彈簧來頂住槍機?只要子彈激發,火藥燃氣後坐,平時頂著槍機的彈簧就頂不住了、自然後縮退殼上新彈?”

魯路修對他的反應速度很滿意,起身拍了拍施邁瑟的肩膀:“很好!就要有這種敢想的衝勁!別怕‘用一根彈簧當槍機鎖止機構’丟人。只要實用,沒什麼丟人的!”

(注:上圖為自由式槍機原理圖,槍機沒有鎖宕機構,只靠彈簧頂著。槍管內氣壓一高,槍機就壓開彈簧拋彈殼,這是最最簡單的槍機退殼結構,代價就是容易漏氣。)

雨果施邁瑟大受鼓舞,在心中盤算了一下專案進度後,一咬牙道:

“如果這都可以的話……我或許也能在一個半月之內試出樣槍!不過,試產速度肯定會比輕機槍慢,就算造出了樣槍,也生產不了多少。”

“沒關係,盡力就行。到時候巴里亞軍方會給你想象不到的大訂單!”魯路修最後鼓勵了一句,這事兒就算是談妥了。

衝鋒槍嘛,本來就不該造得太貴。地球上二十多年後,布國人連司登那種五布磅的便宜貨都敢造。

魯路修只是幫那些原本精益求精的德瑪尼亞設計師們,稍稍放下點思想包袱。

或許這把衝鋒槍的後門比較鬆弛,開火時可能會出現漏氣漏火的問題,但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易用性完全可以彌補這一部分。

等以後產品成熟了,再去追求滾柱閉鎖槍機或者其他型別的高階貨吧。

——

ps:今天又八千字了……想著種田總得出成果才好斷章,不忍斷在中間。

新書求評論,求追更,求收藏,求票。不知道為什麼,昨天掉了一百多人的追更,可能是打仗的戲暫時結束了導致的吧。

大家給點耐心,我會盡量多更、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