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在哪裡!”
“王國高層是不是都逃走了!拋下我們!拋下人民跑了!”
“如果沒有跑,就讓國王陛下出來!我們要見國王!”
“是不是倫敦證券交易所那些狗東西的利益,高於國家和人民和軍隊!給我們一個解釋!”
比軍最後的據點奧斯坦德城內,隨著德軍的傳單潑灑得到處都是後,比1師、4師和6師的殘部,都徹底亂了。
無數計程車兵湧到原本國王行宮的所在,想要討個說法,亂哄哄根本止不住。
很多人在乎的也不是真相,只是因為連戰連敗士氣本就衰落到了最底,心中淤積的鬱悶實在無處發洩,就要找個藉口宣洩。
這種時候,只要給他們一個藉口,就會像一根點燃的火柴丟進火藥庫,把所有阻擋在面前的東西撕碎。
比軍最後的三個師裡,比1師的情況算是相對最好的,他們還有一定的戰鬥力,之前被當成炮灰消耗的時間也比較短。
而比4師和比6師已經算是基本上炸了,尤其比4師之前蒙受的突圍傷亡最重,損失最慘。
三個師長聚在一起,神色也是極為凝重。
作為師長一級的高層,他們的訊息自然是靈通的,也在昨晚就提前知道國王跑了。是菲利克斯總參謀長私下裡親自通知他們的,還囑咐他們保密、儘量穩住局勢、還許諾大布皇家海軍會很快接走所有人。
但三人都沒想到,訊息會走漏得這麼快,竟導致軍隊直接譁變了。
卑鄙的德瑪尼亞人,居然又故技重施直接空投傳單!那個古板的敵國,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擅長用宣傳戰了?
現在,他們只能自行商議應急對策,結果聊了半天也沒聊出個彈壓部隊的可行辦法。
怨氣最重的比4師長德吉澤爾少將甚至流露出了投誠之色,但被威望和軍銜最高的貝格漢姆中將厲聲喝止了。
比6師長維克托則是和事佬角色,因為他的師損失程度和積累的怨氣都處在平均水平。
第一次密談不歡而散後,貝格漢姆中將只好單獨出去竭力維持部隊,避免造反。好在他還有一定的威望,到處救火,胡亂許願,倒也穩住了一時。
貝格漢姆的主要說辭,無非就是誘騙其他比軍將士,說“大布皇家海軍不會拋下大家,所有人都可以被軍艦接走,馬上又有下一批軍艦來了,只要有秩序地排隊就能上船”云云。
這種說辭倒也暫時騙住了不少人,聽說有機會坐船走,也就不急著立刻投降德軍了。
而被貝格漢姆斥責的德吉澤爾則拉著維克托,兩人私下又聊了一場,德吉澤爾很想要讓維克托也支援他。
“維克托少將!你想想看,所有人都撤走肯定是不可能的!總要有部隊斷後,不然沒人守城市,德軍一小時就能殺到港口,有船都沒法撤!貝格漢姆就是高層的走狗,他向來最會討好王室和防長、總參,到時候還不是你我被安排斷後送死!”
維克托也知道他說的有一定道理,但他卻還在猶豫,讓局勢一時僵持不下。
“就算有人要斷後送死,肯定也是你的第4師優先斷後,誰讓你跟他撕破臉了……我只要保持兩邊誰都不得罪,說不定還能撈到船票……”維克托自然而然冒出了這樣的想法,這也是一切騎牆派最真實普遍的嘴臉。
大家都是千年修成的狐狸,都特麼精著呢,誰也別忽悠誰。
德吉澤爾少將見他推諉,自然也意識到他在想什麼了,兩人便貌合神離,暫時先維持表面兄弟,實則各尋後路。
德吉澤爾少將回到自己的駐地,立刻讓人開啟師部的電臺,準備跟對面的德軍溝通溝通,偷偷談談投降條件瞭解一下行情。
維克托少將回營後,也不忘趕緊透過電臺,各自談各自的,人人都開始找後路。
……
與此同時,倫敦。
海軍大臣沃頓的電話,很快被打爆了。
是剛剛撤往伊普爾的比利金國王艾伯特一世打來的,強烈要求他把自己送回去。
“沃頓大臣!你不是說一切都會隱秘的麼!而且我走之後,兩三天之內就能把我的部隊也接出來!為什麼那麼快就洩密了!你們海軍部裡肯定有內奸!有德瑪尼亞人的間諜!”
原來,國王剛剛接到貝格漢姆中將的輾轉通知,知道敵軍包圍圈裡的奧斯坦德發生了軍隊譁變!
急得火燒火燎的國王,當然要立刻向布國海軍大臣求助、訴苦、埋怨。一時間各種情緒噴湧而出,讓沃頓大臣也有些措手不及。
“這不可能!皇家海軍高層絕對沒有間諜!而且參與行動的艦艇都保持了絕對無線電靜默!艾伯特國王,問題會不會出現在你們那裡?”
然後就是一番雙方之間的互相指責,最後沃頓大臣也是強忍怒火,指出大家應該先向前看、先解決問題。
然後他就對艾伯特國王保證:“請放心,皇家海軍是最負責任的,我們會派出高速驅逐艦,以最快速度趕到奧斯坦德,能接多少就接多少,其他艦隊也會盡快啟航接應!現在不是追究誰洩露情報的時候,我們先解決問題!我保證五個小時之內就有高速驅逐艦先行抵達奧斯坦德!”
結束通話電話後,沃頓大臣連忙又操作了一番,甚至不惜打破無線電靜默,讓海峽艦隊在比利金近海巡邏的驅逐艦先趕過去,然後其餘艦隊也加速準備起航。
只可惜,那些上個世紀90年代造的前無畏艦,啟動實在是太慢了,預熱煤鍋爐都能燒半天,只能是靠相對新銳的巡洋艦來擔任撤退任務的主力了。
憤怒的沃頓大臣結束通話電話後,整個肥碩的軀幹恨恨地砸進沙發椅,內心又開始盤算起、敵人當中到底哪來的如此能人。
“這絕不是德瑪尼亞人該有的智慧!他們也不可能刺探得到這些情況,不會是他們瞎貓撞見死耗子、隨便造謠詐一詐我們的吧?”
如果此時此刻有人開了上帝視角,多半會感慨:沃頓大臣不愧是原西半球第一老陰比,居然猜得還挺準。
只可惜,既生瑜,何生亮。魯路修穿越過來了,他那個西半球第一老陰比的頭銜也只能讓賢了。
……
花開三朵,各表一枝。
同一時刻,尼奧波特鎮上的第16團團部。
魯路修軍士長,從今天一大早,就帶著幾個心腹技術骨幹、密碼骨幹,守在電訊室裡,不斷對著對面的比利金人發報勸降。
他們用的是明碼,而且是小功率短波電臺,訊號只能傳輸十幾公里那種,確保只有奧斯坦德城內的比軍團級以上軍官能收到,而更遠的後方敵人就無從探知——
當然,考慮到無線電波是呈圓形朝各個方向無差別傳播的,所以理論上,西邊十幾公里外法軍控制的敦刻爾克也能收到這些電報,只是法軍未必會去監聽罷了。
“對面的比利金將士們:好好想想你們的前途吧,你們已經沒有出路了,你們的國王出賣了你們,現在這種情況下投降,絕對不會在歷史書上留下恥辱,人民也會理解你們的,這是最好的投降時機……”
諸如此類的電文,迴圈發報,高強度轟炸著對面機要員們的神經。除非他們關閉電臺放棄通訊,否則就很容易收到。而且為了確保他們收到,魯路修還經常播一會兒之後換個頻率再播。
不過,在沒有收到回電之前,所有人的內心都是忐忑的,誰也不知道攻心勸降的效果,究竟能做到哪一步,敵人的心態到底會不會崩盤。
除了魯路修最鐵桿的心腹克洛澤以外,其他報務員全都時不時看長官一眼,似乎想從長官的眼神裡得到鼓勵。
也不知播了多久,守在接收機旁的克洛澤和施魏因施泰格突然上報:
“長官!截獲了敵人的回電!回電自稱是來自比4師德吉澤爾少將的師部,他們想跟我們談談條件!還提到比1師貝格漢姆中將死硬不降,比6師維克托少將騎牆不定,他希望投誠的時候得到我們的協助!”
原本一直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指節有節律地敲打著扶手的魯路修,聞言立刻雙目電張,霍然起身:
“終於有回電了麼?很好!敵人的譁變終於不可控制了!首先想要投誠的是第4師的德吉澤爾……嗯,讓我想想,他的師之前在突圍中確實傷亡最重,倒是第6師居然還在騎牆……他這種人反而還有臉騎牆?有了!我知道怎麼對付了,立刻按我說的發報。”
魯路修僅僅來回踱了短短七步,也就跟曹子建作詩差不多步速,一條隨機應變見招拆招的新毒計,就從他腦子裡冒了出來,
“致比6師師長維克托少將:據悉,昨日艾伯特國王便已昭告民眾,稱所謂伊澤爾河炸堤洩洪事件,並非王室與內閣決策,而是前線將領隨機應變所為。
可笑將軍竟不自知大難臨頭,還要愚忠昏君、執迷不悟!試想,如今艾伯特國王已拋棄人民、軍隊撤退,到時他對國際社會大放厥詞,必將黑鍋甩在死者頭上。這種時候,就算為了軍人榮譽感盡忠報國,也要活下去才有機會青史留名!
否則,國王屆時把罪責全部往死人身上一推,將軍不但要遭殺身之禍,還要蒙不白之冤,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而且,我德瑪尼亞軍到時候也會從旁作證,誰不投降,就把伊澤爾運河炸堤事件的罪證,都堆到死硬者身上。將軍可是親自參與了炸堤的,不投降我德瑪尼亞,後世的惡名你還洗的清嗎?”
魯路修腦子裡諸如此類的勸降話術實在是太多了。
就憑他穿越前熟讀二十四史,相關案例完全可以信手拈來。
比如章邯在鉅鹿之戰慘敗給項羽後,陳餘寫信勸章邯“當秦將,贏了得死輸了也得死,白起、蒙恬功高而不能盡賞,何況將軍還勝不了,還要成為趙高平息秦廷問責的替罪羊。”
魯路修把他能想到的案例,以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心態略微組合加工,還陰不死那些比利金人?
西方文明想跟東方文明比陰謀詭計的歷史積澱,簡直是班門弄斧。
而這一連串針對性猛攻敵人內心陰暗角落的電報發出去後,對面的奧斯坦德城裡,軍隊的譁變局面也果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紙電文可抵十萬雄兵。
……
短短半小時後,奧斯坦德城內的比6師師部。
維克托少將看著德吉澤爾少將拿來的德軍電文,整個人立刻大汗淋漓,如同水裡撈出來的一樣。
“卑鄙!卑鄙!太歹毒了!”
維克托少將只覺一陣頭暈目眩,兩眼一黑,直接就要往地上栽倒。幸好他的勤務兵們眼疾手快,左右攙扶住了將軍。
“將軍醒醒!將軍您沒事吧!”
最後還是掐人中、潑冷水、揉心肺,一番急救操作,才算是讓維克托少將緩了過來。
太歹毒了!這些將軍之所以撐死了不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出於貴族將領的榮譽感。
在1914年剛開打的時候,雙方老派貴族還是很多的,很多人要面子,不想史書上留下惡名。
至於對國王的忠義……呵呵,也就佔一小部分罷了,誰還不知道誰,主要是名聲。
但魯路修的推演,卻讓他看到了世間至為恐怖的事情:誰不配合,不但要死,而且要他死後身敗名裂!
這還打個屁?
維克托少將終於被打斷了靈魂的脊樑骨,徹底黑化了。
維克托:“兄弟,我跟你一起幹了,咱一起投降德軍,把他們放進來,要是貝格漢姆敢阻撓我們,咱一起合力,帶路把貝格漢姆殺了!他本來就是國王和總參的親信!
到時候就說炸堤的是他手下的一支特別行動隊,跟我們第6師無關!所有殘害同胞的罪行都堆到他頭上——只要你答應我這一點,我就跟你幹!”
德吉澤爾:“成交!”
一小時後,德瑪尼亞的大軍,從東西兩個方向,洶湧殺入了奧斯坦德。
比4師、6師宣佈陣前倒戈,弔民伐罪,推翻暴君。
奧斯坦德城陷入了短促但劇烈的內戰。
比4/6師給德軍帶路,一路殺到原國王行宮。
比1師長貝格漢姆中將在一片混亂中,狀態都沒搞明白,就稀裡糊塗戰死了,比1師那些絕對忠於國王的將士,也大多被殺死。
只有極小部分發現情況不對,也顧不得海上風浪大,直接在海邊碼頭找了一切可以找到的小漁船、舢板、帆船,匆匆忙忙登船出逃,隨波逐流,指望佈列顛尼亞軍艦儘快來接他們。
不過這些只能算是癬疥之疾了,已經不足掛齒。
勝利的捷報,立刻傳到了還被洪水隔斷在南側的第12師師部,也傳到了第6集團軍司令部,最後傳到總參謀部,也傳到皇帝的耳朵裡。帝國的宣傳部門,也被如此史詩級的傳奇大捷震動了。
卡爾少將得知自己手下的李斯特團是最早反攻殺進奧斯坦德的,也是極為振奮。
就靠著一個團,頂住了東邊比軍三個師、西邊法軍兩個師三天三夜的圍攻,始終堅如磐石沒讓敵人突圍!
而且關鍵是還給敵人造成了巨大傷亡,反殺了敵人三個師!
全殲比利金陸軍!
據戰後統計,此戰一次性接受了1.7萬多敵軍的投降,還俘虜了4千多輕傷士兵,累計接收達2.2萬人。
按戰前滿編統計,比軍每個師也都跟德軍差不多在1.6~1.8萬人,3個師滿編應該有5萬多人。
不過考慮到這三個比軍師本來就是安特衛普戰役被擊敗撤下來的潰兵,離開安特衛普時總人數就已經不足4萬了,之後歷次戰役打打逃逃,累計傷亡、奔逃又有1萬多人。
其中大部分就是在奧斯坦德守城戰和尼奧波特突圍戰中損失的。還有幾千人,則是在最後投降前的內部火併中損失的。
不管怎麼說,德軍受降活捉了2.2萬人,總計殲敵近4萬。
這是何等的赫赫武功!
必須從重從快重賞!必須上報統帥部作為大捷的樣板案例!
少將立刻讓人驅車飛馳,兜個大圈子往奧斯坦德趕去,他要親自接見李斯特上校還有那些剛剛創造了潑天奇蹟的有功將士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