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風起青萍,網羅群英
大秦:蟄伏二十載,開局奪王位 塗山梔梔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蒙驁斬釘截鐵,說道:“選擇站在未來的一邊!”
“王家那邊,王翦心思比老夫還深。但你們想想,王賁那小子,最近是不是和嚴君府的人走得有些近了?桓齮、樊於期那兩個愣頭青,更是幾乎成了嚴君在軍中的代言人!連麃公那個老滑頭,態度都曖昧不清!軍中將領,尤其是那些對現狀不滿的少壯派和務實派,心思早已浮動!”
蒙恬聞言,眼中精光爆射,說道:“祖父,那我們……”
“靜觀其變,但心向嚴君!”
蒙驁沉聲道:“武兒,約束好你手下的人,近期咸陽若有風雨,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動!但若嚴君真到了需要軍方力量穩定局面的時候,你,知道該怎麼做!”
蒙武心中一凜,肅然抱拳:
“孩兒明白!”
蒙驁又看向蒙恬、蒙毅,說道:“恬兒,你血氣方剛,但需記住,勇猛之外更需謀略!多跟你父親和毅兒學學!毅兒,你心思細膩,多留意朝堂動向,尤其是文官系統和宗室那邊的訊息,及時報我。”
“是!祖父(父親)!”
蒙恬、蒙毅齊聲應道。
蒙驁重新坐回椅中,拿起那捲《孫子兵法》,語氣帶著一絲疲憊。
“這盤棋,越來越大了。我蒙家,不能做那牆頭草,更不能做那被碾碎的棋子。嚴君嬴羽……或許,他真是那個能滌盪汙濁,重振大秦軍魂的人。我們,拭目以待吧。”
書房內陷入一片沉寂,只有蒙驁翻動竹簡的沙沙聲。
蒙家三代核心,在這一刻,心中都已有了明確的傾向。
蒙家這艘大船,已悄然調整了航向,駛向了嬴羽所引領的激流深處。
………………
離開蒙府,嬴羽並未直接回府。
他的馬車在咸陽城中低調穿行,車輪碾過不同的坊市,最終停在了一座古樸雅緻、門前栽種著幾株老松的府邸前,這裡是甘茂的府邸。
甘茂,出身名門,資歷深厚,是朝堂上反對呂不韋專權的重要旗幟之一。
他崇尚周禮,講究規矩,對呂不韋的商賈手段和楚系的跋扈深惡痛絕。
嬴羽依舊是一副病弱姿態,在侍女的攙扶下,緩步走入甘府。
甘茂親自在正堂迎接,這位老臣鬚髮皆白,面容清癯,眼神銳利,帶著一股不怒自威的剛正之氣。
“嚴君大駕光臨,老臣有失遠迎。”
甘茂拱手行禮,禮節周全。
“甘上卿客氣了。”
嬴羽微微躬身還禮,態度謙和。
“嬴羽冒昧來訪,實因心中憂思難解,特來向上卿請教治國安邦之道。”
他示意嬴仲奉上禮物,並非金銀珠寶,而是一套珍貴的、據傳是周公旦親手批註過的《周禮》竹簡拓本。
甘茂看到這份禮物,眼中閃過一絲波動。
周公制禮作樂,乃是他畢生推崇的聖賢。嬴羽這份禮,可謂送到了他的心坎上。
“嚴君請坐。”
甘茂語氣緩和了些許,請嬴羽上座。
嬴羽落座後,輕咳兩聲,開門見山,說道:
“甘上卿,嬴羽近日觀朝堂,深感憂慮。呂不韋雖有大才,然專權過甚,門客三千,幾近於私相授受,朝綱為之紊亂。楚系外戚,仗太后之勢,橫行無忌,擠壓宗室與老臣,致使朝堂之上,黨同伐異,烏煙瘴氣。更有甚者,後宮穢亂,醜聞迭出,國體蒙羞!長此以往,禮崩樂壞,國將不國!上卿乃國之柱石,執掌中樞,不知對此亂象,可有良策?”
嬴羽的話,直指甘茂心中最大的痛處。
他痛恨呂不韋破壞規矩,痛恨楚系踐踏禮法,更痛恨趙姬嫪毐的醜聞讓秦國蒙羞。
甘茂長嘆一聲,臉上露出深深的疲憊和憤懣,說道:
“嚴君所言,字字誅心!老臣每每思之,亦是痛心疾首!然呂相勢大,楚系根深,更有太后……唉!老臣雖有匡正之心,卻常感力不從心,孤掌難鳴啊!”
他看向嬴羽,眼中帶著一絲希冀和探詢,說道:
“不知嚴君……有何高見?”
嬴羽正色道:“嬴羽以為,欲正朝綱,必先明禮法,尊宗室,抑權臣!宗室乃國祚之基,呂相雖有功於先王,然其權勢已凌駕於王權之上,此乃取禍之道!楚系外戚,更是不該染指朝堂核心!嬴羽不才,身為嬴氏子孫,眼見祖宗基業被如此糟蹋,實在於心難忍!若得上卿這般忠直老臣相助,嬴羽願以殘軀,滌盪汙濁,還我大秦一個朗朗乾坤!”
他話語鏗鏘,擲地有聲,更是明確提出了“尊宗室,抑權臣”的核心主張,這完全契合甘茂的政治理念,尤其是“還我大秦朗朗乾坤”一句,更是讓甘茂心中激盪。
甘茂看著嬴羽蒼白卻堅定的面容,想起他昨日在宗正府的雷霆手段,再想到他今日拜訪的誠意和這份投其所好的重禮,這位老臣心中那杆搖擺的天平,終於重重地落了下來。
他站起身,對著嬴羽深深一揖,說道:
“嚴君心懷社稷,志存高遠,老臣……感佩萬分!若嚴君不棄,老臣願效犬馬之勞,為匡正朝綱,重振禮法,盡綿薄之力!”
“上卿言重了!”
嬴羽連忙起身扶住甘茂,臉上露出誠摯的笑容,說道:
“得上卿相助,嬴羽如虎添翼!大秦幸甚!”
隨即,嬴羽繼續和甘茂閒聊,直到午時,一起用了餐食才離去。
………………
而離開甘府後,嬴羽繼續馬不停蹄,又來到了御史大夫馮劫的府邸。
馮劫的府邸風格簡樸,甚至有些肅殺,門口連石獸都沒有,只有兩名眼神銳利的護衛。
馮劫本人執掌御史臺,彈劾過無數權貴,是呂不韋和楚系最為忌憚也最為痛恨的人物之一。
嬴羽的到來,讓馮劫有些意外。
他親自迎出,面容方正,眼神銳利如刀,彷彿能洞穿人心。
“嚴君來訪,不知有何指教?”
馮劫開門見山,語氣直接,毫無寒暄之意。
嬴羽並不在意他的態度,示意嬴仲奉上禮物——並非珍玩,而是一卷墨跡未乾的帛書,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錢貴的供詞以及韓國賄賂呂不韋的禮單副本!
“馮大夫請看。”嬴羽的聲音平靜無波。
馮劫疑惑地接過帛書,只掃了幾眼,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一股狂暴的怒意從他身上爆發出來。
“混賬!無恥!國賊!”
馮劫猛地一拍桌子,鬚髮皆張,怒不可遏。
“呂不韋!他竟敢私通敵國,收受如此巨賄,視我大秦律法如無物,該死!該殺!”
他胸膛劇烈起伏,看向嬴羽,問道:
“嚴君!此等鐵證,從何而來?!”
“機緣巧合,僥倖所得。”
嬴羽淡淡道:“嬴羽深知馮大夫剛正不阿,故特將此證據奉上。如何處置,全憑馮大夫定奪。”
馮劫死死攥著那份帛書,強行壓下怒火,但眼神中的殺意卻絲毫未減。
“嚴君將此物交予老夫,是想借老夫之手,彈劾呂不韋?”
“是!”嬴羽坦然道。
“嬴羽是希望馮大夫,能以律法為劍,為這渾濁的朝堂,斬出一條清明之路!呂不韋通敵賣國,罪證確鑿,按律當誅!然其勢大根深,牽一髮而動全身。但此事兇險,呂黨必然反撲,馮大夫需三思。”
“三思?”
馮劫冷笑一聲,眼中毫無懼色。
“老夫身為御史大夫,職責便是糾劾不法!有此鐵證在手,老夫豈能容此國賊逍遙法外?”
他對著嬴羽鄭重一揖,說道:
“嚴君深明大義,能得此證據,實乃天佑大秦!請嚴君靜候佳音,老夫即刻準備彈劾奏章!”
馮劫知道嬴羽是想借他的手來牽制呂不韋,但是他沒有拒絕。
看到馮劫急切的模樣,嬴羽也沒有過多停留,很快告辭離去,給他整理彈劾證據的時間。
而離開馮府,嬴羽最後拜訪的是客卿王綰。
王綰此人,心思活絡,善於審時度勢,雖非呂黨核心,但也與呂不韋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在朝中人脈頗廣。
嬴羽的禮物是一對溫潤無瑕的玉璧,價值不菲。王綰熱情接待,言語間滴水不漏。
“王綰先生,久仰大名。”
“嬴羽今日來訪,別無他意。只是咸陽風雲變幻,嬴羽身為宗室,深感憂慮。先生乃當世智者,洞悉世事,不知對當前局勢,有何高見?”
王綰笑容可掬,說道:“嚴君過譽了。王某不過一介客卿,混跡朝堂,只求安穩度日,哪敢妄議時局?呂相治國,雖有微瑕,但大體安穩;楚系雖盛,然有太后在,也算平衡。嚴君只需靜心休養,不必過於憂心。”
嬴羽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一絲深意,說道:
“先生此言差矣。樹欲靜而風不止。昨夜宗正府的血腥,先生想必已有耳聞。今日馮劫大夫府上,怕是也不得安寧了。這咸陽的安穩,還能維持多久呢?”
王綰笑容微僵,眼中閃過一絲驚疑。
嬴羽的話,資訊量太大,宗正府的事他知道,但馮劫府上……
難道馮劫又抓住了什麼把柄?而且嬴羽直接點出,顯然意有所指。
“嬴羽雖病弱,卻也知覆巢之下無完卵。”
嬴羽繼續道:“先生智慧通達,當知順勢而為的道理。如今之勢,非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嬴羽不才,願為嬴氏,為這大秦,爭一爭這東風之勢!先生若能助我,他日功成,先生之功,必不在甘上卿、馮大夫之下!”
嬴羽的話,幾乎是赤裸裸的招攬了!
而且暗示了甘茂、馮劫可能已經站在他這邊!
王綰心中劇震,臉上笑容幾乎維持不住,他飛快地權衡著利弊。
嬴羽展現的實力和手腕,甘茂、馮劫可能的傾向,蒙驁的態度……
再加上眼前這位嚴君那看似病弱卻深不可測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出選擇了。
繼續騎牆,恐怕兩邊都不討好。
他深吸一口氣,站起身,對著嬴羽深深一揖,說道:
“嚴君雄才大略,心繫社稷,王某感佩之至!王某雖才疏學淺,但願為嚴君效犬馬之勞,略盡綿薄之力!但有所命,萬死不辭!”
他選擇了站隊,選擇了嬴羽這股東風。
嬴羽滿意地笑了,說道:
“得先生相助,嬴羽幸甚,先生且安心,靜待時機即可。”
………………
在拜訪完王綰以後,嬴羽沒有再繼續其他的行程,而是直接驅車回府。
夜幕降臨,嚴君府的書房內燈火通明。
嬴羽換上了一身舒適的常服,坐在書案後,面前攤開著一卷竹簡,卻並未細看,因為他在等人。
“君上,李斯帶到。”
嬴仲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讓他進來。”
嬴羽淡淡道。
門被推開,一個身著普通士子深衣、面容清瘦、眼神卻異常明亮銳利的中年人走了進來。
他便是李斯,呂不韋門下門客之一,雖有才華,卻因出身楚國小吏、且非呂不韋核心圈層。
“小人李斯,拜見嚴君!”
李斯躬身行禮,姿態恭敬,但眼神深處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和期待。
他昨夜傳遞了醉仙居的情報,今日便被秘密召見,心中已然猜到了幾分。
“李斯先生不必多禮,請坐。”嬴羽指了指對面的坐席,語氣平和。
李斯依言坐下,腰桿挺直,不敢有絲毫懈怠。
嬴羽打量著他,目光平靜卻極具穿透力,說道:
“先生昨夜傳遞的訊息,甚為及時,助本君截獲了重要證據。先生之才,屈居於呂不韋門下,做一個籍籍無名的舍人,實在是明珠蒙塵。”
李斯心中一緊,連忙道:
“嚴君過譽了。小人微末之才,能得呂相收留,已是萬幸,不敢奢求。”
“不敢奢求?”
嬴羽輕笑一聲,帶著一絲玩味,說道:
“先生那篇《秦律註解》可不像是毫無所求的樣子!”
聞言,李斯微微有些緊張。
“先生不必驚慌。”
嬴羽的聲音依舊平和,說道:
“先生之才,本君深知,你那篇《秦律註解》,立意高遠,切中時弊,文采斐然,實乃治國良策!只可惜,如今的秦王並無實際權柄,無法推動此事。”
“君上讚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