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車間裡
重生1990從穿尿素褲到大富豪 燭長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吳昶的號召下,林幼時此前提出願為知青活動免費提供統一的短袖和鴨舌帽。
謝安海今天到此拜訪,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洽談此事,畢竟他被借調到籌備組,主要就是負責拉贊助。
現在林幼時問起贊助資訊問題,他心中早有準備,回道:
“叔,對於贊助資訊如何展示的問題,檔案裡也說了,只要不喧賓奪主、弄虛作假,您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雙方商量好再定稿。”
林幼時沉思了片刻,輕敲著桌面道:
“我想在短袖和帽子內側加個標籤,詳細介紹我家廠子的情況,這樣可以做到完全不影響外觀......”
“叔,我覺得你可以再大膽點。”謝安海微笑道。
林幼時抬頭望著他:“那你有什麼建議?”
謝安海隨手從辦公桌上拿起紙筆,快速畫了一張草圖,推到林幼時面前。
林幼時拿起一看,只見這是一個簡潔美觀的圖樣,上方是“YS”兩個英文字母的複合藝術結構,下方半包圍著帶幅度的“優實棉紡”四個字。
“這是......商標?”林幼時輕聲問。
“對。”謝安海點頭道,“咱們可以學某些服裝品牌,在短袖左胸口、帽子後面加一個小商標,這樣既不會喧賓奪主,又能清晰展現贊助資訊。”
“阿海,我這小廠還沒註冊過商標呢!”林幼時笑了起來,“你這設計得挺不錯,那我就拿來用了?”
“這是我隨手畫的,可以請人專門設計下,再去申請註冊。”謝安海道,“叔,我覺得商標很重要,早點註冊起來以後可能用得上。”
“行,我聽你的。”林幼時頷首,又解釋道,“到目前為止我只生產白棉布,也就沒想過整什麼商標。”
謝安海聞言好奇問道:
“叔,那你家白棉布是怎麼銷售的?”
林幼時伸出兩根手指:
“主要是兩個渠道:首先本地有布匹市場,各地中間商會來收布,銷往全國甚至海外;另外我還有幾家合作的服裝、勞保用品廠。”
他說著指了指桌上的檔案,道:
“給活動贊助的服裝帽子,我打算就用自家布料請相熟的服裝廠定製,要不我帶你去生產車間瞧瞧?”
來此拜訪的目標都已經達成,謝安海自然客隨主便。
兩人下了樓,走進廠房更衣室,便有一名女工上前問好。
林幼時道明來意,女工便取來一整套勞動保護服,協助謝安海穿戴。
不一會兒,他便套上白大褂,戴上防塵帽、紗布口罩和鞋套,全身保護得嚴嚴實實。
他轉頭一看,發現林幼時也已穿戴完畢,只露出個眼睛,便笑道:
“叔,你這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措施還挺規範!”
“這是不得不規範。”林幼時道,“廠裡女工多,要是不嚴格一點,頭髮或者裙子捲入機器可不是鬧著玩的,別的廠子已經發生過好幾起了!”
“原來如此!”
謝安海點著頭,跟著林幼時走進廠房內部,機器噪聲頓時大了起來。
林幼時大聲道:
“阿海,我這就梳棉、紡紗、織布三個車間,再加一個倉庫,攏共三十幾號人——這個就是梳棉車間,裡面請!”
梳棉車間裡,三臺機器齊聲轟鳴、粉塵飛揚,幾名工人在車間組長指揮下抬來一板板棉花,稍作整理後放入機器,轉化成生棉條。
林幼時揮手阻止車間組長想要前來陪同的動作,指著機器親自介紹:
“這是梳棉機,用來去除短絨與雜質,把長纖維轉化成連續棉條,送去隔壁車間紡紗。畢竟原料是再生棉,短棉絮和粉塵含量高,必須得戴好口罩,否則肺和氣管容易出毛病!”
謝安海聞言不住點頭,下意識屏住呼吸。
這就是他沒想過要摻和這個行業的原因了——
褪色廢水和粉塵汙染嚴重,使得錢山鎮一度成為癌症和塵肺病的高發區。
這個工廠算是保護措施做的比較好的了,可從後世來看,這紗布口罩擋粉塵根本不合格!
幸好林幼時很快便引著他往外走,去紡紗車間簡單逛了逛,最後來到織布車間。
這裡五臺織布機同時運轉,噪聲也很大,好在空氣裡沒那麼多粉塵飛絮。
幾名女工正在操作機器,兩人一進入車間便吸引了她們的注意力,紛紛望了過來。
林幼時揮手示意她們管自己繼續工作,而後引著謝安海來到一臺機器旁,介紹道:
“我這五臺電動鐵木織布機,兩臺生產高密佈、三臺生產勞保粗布,你看這臺生產的就是高密佈,我打算拿來做活動短袖的!”
織布機機不斷吐出布料,謝安海靠近伸手摸了摸,感覺手感有點粗糙,萬萬比不上後世的細棉布。
他正要開口,忽聽一旁正在操作的女工喊道:
“先生,請不要靠近機器,有危險!”
聽到這聲音,謝安海心頭微微一動,轉頭去看,只見那名女工全身包裹在勞保服帽和口罩裡,正低頭操作機器,看不清眉目。
這時林幼時道:
“沒錯,阿海,咱們還是不要呆在機器旁邊了,到質檢間看成品吧!”
謝安海推了推平板眼鏡,轉身跟著林幼時往質檢間走,邊問:
“叔,你廠裡女工確實挺多,她們工資給多少?”
“普通工從108到198,分四檔,看個人能力和崗位。”林幼時道,“就剛才提醒你那位,她四年前開始學織布,現在能操作織布機織出高密佈,一個月拿168。”
“這收入在江南垟普通工人裡算不錯了吧?”謝安海繼續問。
“還行,中等水平。”林幼時笑道,“節儉些的話,單憑她一個小姑娘,就能養活一家子了。”
質檢間是織布車間一角用紅磚水泥隔出來的小房間,一面牆上有玻璃窗直通外界。
窗邊便是質檢臺,一名年紀偏大的女工正拿著放大鏡檢查布匹,邊上還有一個姑娘在協助。
林幼時關門隔絕外面的機器噪聲,問道:
“李師傅,這兩天成品質量怎麼樣?”
李師傅放下放大鏡,轉身應道:
“老樣子,老闆你想提高質量,還是得從棉花原料上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