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戰後的殘章
三國:無雙呂布,我代董卓做權臣 惟餘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道身影,如同撕裂陰雲的赤色流星,撞入了所有人的視野!
火紅!極致的、彷彿在燃燒的火紅!
赤兔馬四蹄翻騰,踏碎血泥,鬃毛飛揚如同跳動的火焰!
馬背上,呂布高大的身形如同魔神降臨,那身標誌性的火紅色戰甲,在透過硝煙縫隙的慘淡天光下,流淌著熔岩般的光澤,將周圍的血色與灰暗都映得黯然失色!
冰冷的鎏金方天畫戟斜提在身側,戟刃上寒光流轉,帶著凍結靈魂的殺意!
呂布來了!
他身後,數百幷州狼騎親兵如同燎原的烈火,沉默而肅殺,緊緊相隨。
鐵蹄踏地,捲起煙塵,驅散了戰場上那令人窒息的絕望陰霾,帶來一股灼熱、霸道、令人心神震顫的風暴!
呂布猛地勒住赤兔馬。
神駿的戰馬人立而起,發出一聲穿雲裂石的長嘶,彷彿在向這片修羅場宣告主宰的降臨!
他銳利如鷹隼的目光,如同實質的刀鋒,瞬間掃過整個戰場——
遍地的屍骸,燃燒的殘骸,哀嚎的傷員,重傷被攙扶的宋憲,失魂落魄在屍堆中忙碌的郭忠……
最後,定格在土坡上那身形微微搖晃、臉色蒼白卻依舊挺立如松的張遼身上。
無需言語,那目光中的關切、審視,以及深不見底的陰沉,已說明一切。
張遼忍著傷痛上前,向呂布抱拳彙報道:
“主公!末將無能!顏良、文丑率精騎突襲後軍!末將未能妥善處置,致使後軍損失慘重,孫虎校尉也英勇殉國!請主公責罰!”
他雖然剛才對郭忠說自己會對呂布如實相告,但身為統帥,他自然不會真的將所有責任都推給下屬。
一旁簡易擔架上的宋憲,聽他將所有責任都背到自己身上,忍不住在一旁補充道:“主公,此事……此事怨不得文遠……那文丑……咳……”
“文規別多說了!”張遼在一旁制止。
郭忠也失魂落魄的來到呂布馬前,跪地悽聲請罪:
“主公,此事與張將軍無關,都怪小人無能,被文丑突襲時驚慌失措,亂了陣腳,以致兄弟們損失慘重!
還請主公重責,否則不足以寬慰將士們在天之靈!”
呂布端坐馬上,靜靜聽著,稜角分明的臉上如同覆蓋著一層寒冰,看不出喜怒。
他沒有立刻回應,而是翻身下馬,動作沉穩有力。
“主公。”
呂布拍了拍張遼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
隨後,他又來到宋憲身邊,宋憲掙扎著還想起來行禮,被呂布抬手按住肩膀。
“別動。”呂布的聲音不高,卻彷彿帶著一種奇異的力量。
他目光掃過宋憲嘴角未乾的血跡和萎靡的神色,那隻按在宋憲肩頭的大手輕輕拍了拍:
“稚叔剛走,你可不能再有事了。給本侯挺住,好好養傷。此戰之功,本侯記下了。”
沒有過多安慰,只有最直接的承諾和對生命的看重。
宋憲咳著血,眼眶卻瞬間紅了,咬著牙重重點頭:“末將……明白!”
最後,呂布的目光才落到了郭忠身上。
但他目光平淡,並沒有表現得多麼敵視。
郭忠的能力他有所瞭解,此前他作為第一個投靠自己的西園軍校尉,呂布也不好完全不給他機會。
但現在給他機會之後,他卻表現的如此不堪,未來他自然也只能靠邊站,想來他也不會有怨言。
呂布暫時沒有理他,大步走向陣前那處稍高的土坡——正是剛才張遼站立的地方。
他每一步踏在浸透鮮血的泥濘土地上,都沉穩有力,如同戰鼓擂響在每一個倖存將士的心頭。
站定,轉身。
火紅的披風在帶著血腥味的寒風中獵獵作響。
呂布的目光緩緩掃過下方。
那一張張沾滿血汙、泥垢和淚痕的臉龐上,寫滿了悲痛、恐懼、茫然和……一絲微弱的、如同風中殘燭般的期待。
他開口了。
聲音並不如何高亢,卻如同沉厚的洪鐘,蘊含著奇異的力量,清晰地傳入戰場每一個角落,壓過了風聲和呻吟:
“將士們!”
僅僅三個字,便讓所有嘈雜瞬間消失。
無數道目光,如同溺水者望向浮木,死死聚焦在他身上。
“本侯來遲一步!讓你們……受苦了!”
呂布的聲音帶著一絲沉痛,這並非作偽。
他看著這慘烈的景象,看著孫虎怒目圓睜的遺體被抬過,心中亦有波瀾。
緊接著,他的聲音陡然拔高,變得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和力量:
“凡此戰陣亡者——”
他伸手指向那些正在被收斂的遺體,
“撫卹加倍發放!其戰功由家眷繼承!子嗣成年之後,亦可優先入軍中效力,承襲父志!”
呂布開口就是最實際的利益,他清楚,對於將士而言,說什麼都不如撫卹、戰功來的實在。
死寂的戰場上,響起一片壓抑的、難以置信的抽氣聲。
那些抬著同袍屍體計程車兵,手臂猛地一顫。
加倍撫卹!戰功繼承!子承父業!
這是他們這些底層士卒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厚待!
呂布的聲音如同重錘,繼續砸下:
“凡此戰奮勇作戰、負傷不退之將士,無論生死——”
他的目光掃過站著的傷兵,掃過地上的遺體,
“皆按本侯所立新軍功爵制,詳實記錄功勳!戰後統一核算!戰後本侯會根據戰功為眾將士請功!不論是官職、賞賜還是俸祿,都會根據戰功進行獎勵!”
他頓了頓,聲震四野:“本侯絕無虛言!天地為證!”
“新軍功爵制”幾個字如同火星,瞬間點燃了無數雙原本死寂的眼睛!
他們太多人都是因為呂布的“新軍制”而追隨。
此時呂布再度提起,又一次印證了他對此事的認真與重視。
這對他們這些將士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捨生忘死的從軍是為了什麼?
以前,或許只是為了三餐口糧,只是為了天災人禍後的活命。
現在,他們卻有了更加遠大的追求!
在呂布的麾下,他們再一次被賦予了改變命運、光宗耀祖的機會!
這不正是他們願意被呂布驅使的原因嗎?
與之相比,死亡又算的了什麼?
想要逆天改命,捨生忘死、捨命相搏只是最基本的努力罷了!
他們已經足夠幸運!
相比之下,這個時代有太多生命如風中殘燭熄滅的無聲無息,卻看不到絲毫希望。
在呂布的承諾中,許多將士再次感知到了機遇的降臨。
他們在慘烈的戰鬥後,沉寂、消沉的情緒逐漸消散,轉而變得振奮、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