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是金陵大學2017級藥學本科班的學生。

早在4月底。

她就透過考核,加入李舟的課題組。

課題組研究的課題,名為“艾茲病病毒(HIV)疫苗研發專案”。

起初,郭婷覺得這個專案,註定會以失敗而告終。

因為艾茲病非常可怕!

它不僅摧毀患者的免疫系統,更會撕裂社會的包容。

感染HIV後。

患者被家人拋棄、被朋友拉黑,最終陷入深淵。

即便在醫學發達的今天,仍有近四分之一患者因無法獲得治療而死亡。

而在科研領域。

科學家們同樣經歷著漫長的煎熬。

自1987年全球首次艾茲病疫苗試驗以來,300多次臨床試驗僅有2009年溙國試驗顯示31%的保護率,其餘均以失敗告終。

在郭婷看來。

李舟老師,固然是一名天資橫溢的科研天才,還擁有5000萬元的科研經費。

但僅僅憑藉這些。

想要研發出艾茲病疫苗,無疑是天方夜譚。

但是很快。

當李舟老師,提出以天壇株痘苗病毒作為載體,構建重組艾茲病疫苗(rTV),有望實現DNA初免/rTV加強的組合免疫方案時,郭婷的想法就變了。

或許這種方案。

真的能研發出行之有效的艾茲病疫苗!

由於內心抱有期待,加上自己是女孩子,心思比較細膩的關係。

郭婷加入課題組之後,便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5月4日,是課題組正式啟動的第一天時間。

李舟老師,帶我們十個人,來到金陵大學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該國重實驗室,定位於醫藥生物技術領域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基於生物學、基礎醫學和藥學等一級學科的交叉,解析重大疾病的遺傳基礎及病理發展過程,闡明生物學基礎問題,發現藥物靶標,發展藥物的高效傳輸和實時檢測等關鍵技術,為新藥開發和臨床治療提供理論、技術和模型資源等基礎支撐條件。

如果說,原先我們研發出艾茲病疫苗的機率,是10%的話。

那我們在學校這家國重實驗室,研發出艾茲病疫苗的機率,便提升到了20%!

課題組啟動的第一天,其實沒什麼好說的。

李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堆文獻、疫苗藥物研發資料,讓大家回去看。

此外,李老師還帶著我們參觀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讓我們熟悉科研環境。”

……

“5月5日,課題組啟動第二天。

李舟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天大的驚喜!

他考慮到我們每天要兼顧學業和課題組的工作,非常辛苦,專門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筆生活津貼,每人5萬元。

說實話。

我非常吃驚!

李舟老師,實在太豪爽了!

據我所知。

碩士生加入導師的課題組,從事科研工作,津貼非常少。

網上的碩士生一直髮帖抱怨。

說自己給導師做牛做馬,一整年就拿到2000塊錢。

許多“摳門”一些的導師,甚至就拿幾百塊錢打發學生……

從5萬元的津貼來看。

李舟老師,顯得非常豪爽和特別!”

……

“5月6日,課題組啟動第三天。

我在空閒時間,基本都在瘋狂看文獻。

課題組的其他9名學生,也基本都在看文獻,瞭解關於艾茲病的一切資訊。

對了,今天發生一番小插曲。

課題組的幾名學生,吵起來了。

大二大三的學生,覺得比大一學生,多接觸藥學幾年,所以出現依老賣老的態度。

而大一學生,全都是李舟老師帶的學生。

他們這個學期進步非常大,覺得自己不比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差。

這一點,我有發言權。

本學期,李舟老師給我們上課後,班級所有學生進步飛快。

這兩個月下來。

2017級藥學本科班的學生,在藥學領域宛若脫胎換骨一般,比大三大四年級的學長學姐,要強的多!

當課題組的高年級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後,都對我們刮目相看!”

……

“5月7日,李舟老師來到國重實驗室,他給我們詳細講述了研發艾茲病疫苗的科研計劃。

以前人類嘗試研發艾茲病疫苗失敗,主要是HIV病毒非常狡猾。

第一,HIV病毒,變異性非常強。

HIV基因組每日產生10^5次變異,相當於每年進化出‘新物種’。

第二,HIV病毒,能夠免疫逃逸。

病毒表面糖蛋白覆蓋厚厚‘糖衣’,中和抗體難以識別。

第三,HIV病毒,擁有靶標悖論。

HIV攻擊的正是疫苗需要啟用的T淋巴細胞,常規免疫策略反而為病毒提供‘入口’。

而課題組的研發思路,是一條截然不同的新路徑:從天壇株疫苗開始!

這條路徑,以曾消滅天花的‘天壇株’痘苗病毒為載體,構建複製型艾茲病疫苗。

選擇這種路徑,好處多多。

第一,天壇株痘苗病毒自1926年分離以來,已在夏國接種超1億劑次,安全性經過百年驗證。

它與傳統的滅活疫苗或亞單位疫苗不同,複製型載體能模擬病毒慢性感染過程,持續刺激免疫系統,誘匯出廣譜中和抗體和多功能T細胞應答。

第二,複製型艾茲病疫苗,試驗採用‘初免-加強’方案:首針注射重組天壇株疫苗,激發基礎免疫;第二針加強免疫,延長抗原呈遞時間。

該策略能夠破解了HIV‘千面病毒’的防禦難題。

第三,複製型艾茲病疫苗,成本非常低!

單劑疫苗成本低至1元以內,遠低於國際主流疫苗動輒數十美元的價格。

依託夏國成熟的痘苗病毒生產體系,可快速實現規模化量產,為國家提供可及的解決方案。

在郭婷看來。

其他暫且不說。

至少嘗試這種新路徑,有機率能研發出艾茲病疫苗!”

……

“5月17日,課題組的生活千篇一律。

不過學校傳來一個勁爆的訊息。

李舟老師的職稱,從講師晉升為副教授。

從今往後。

我們要稱呼李老師為李教授了!”

……

“5月25日,生活沒什麼變化,我依舊是每天學校、教室、圖書館、國重實驗室、寢室,五點一線。

這種生活非常疲憊,我始終處於缺覺狀態。

不過……

我感覺自己進步飛快!

在課題組工作的時候。

李舟教授時常會指點我們。

雖然算不上手把手的教,但我們每個人都在藥學科研領域突飛猛進,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用李舟教授的話說。

現在的我們,表面上還屬於藥學本科生。

可從能力上來說。

已經比藥學碩士還強了!”

……

“5月30日,今天我聽到一句話。

這句話是——

學生的成才,不僅僅限於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薰陶、素質的養成、環境的影響。

為什麼所有學生,拼命的想前往華清燕大唸書?

原因在於,短短大學幾年,所學的知識,不足以支撐未來一生的發展。

可在名校有機會遇上一些大學者、大師。

他們隨手的一句話,就能點撥學生的一生。

我沒有機會前往華清燕大。

但我在金陵大學,同樣遇上了頂級名師——李舟教授!

既然有幸成為李舟教授課題組的一員。

我自當要緊緊抓住這次機會,拼命的學東西!

對了,忘了寫了。

今天課題組發生了一件大事。

以天壇株’痘苗病毒為載體,構建的複製型艾茲病疫苗,進展非常順利。

不出意外的話。

下個月複製型艾茲病疫苗,就能成功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