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上前一步,拱手道:“張將軍稍安。

黃巾雖散,卻有六千之眾,若僅憑蠻力衝擊,我軍騎兵不過一千五,恐難佔到便宜。

唯有與城內縣兵形成夾擊,斷其前後退路,才能以最小代價殲敵,這才是萬全之策。”

張飛也是回道“俺老張知道,就是在這待久了,嘴裡都快淡出個鳥了,所以想早點打完早點完事”

英布在旁撫著腰間的短刀,聽到張飛的話哈哈一笑,打趣起來:“老薛說得在理,但是依我看吶,張將軍怕是饞酒了吧?

這密林裡雖無好酒,卻有不少鳥雀野兔,等打完這仗,某陪你獵幾隻,架火烤肉,也算解解饞。”

“就是就是,定是想喝酒了!”

“俺……俺可沒說!”張飛臉一紅,梗著脖子辯解,手裡的蛇矛卻不自覺地放低了些。

“哈哈哈!”帳內將領看到張飛的窘樣,頓時鬨笑起來。

頓時間,帳內熱烈起來,驅散了戰爭的緊迫感。

關羽在一旁捻著長髯,嘴角噙著笑意,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劉明身上。

沉聲道:“主公妙計,內外夾擊確是良策。

只是黃巾雖弱,卻也需防其困獸之鬥,某願率一隊親衛為先鋒,撕開其陣型。”

劉明點頭笑道:“雲長所言極是,到時雲長先行破陣了”

隨後對帳內將領說道“益德,先忍忍酒癮,等破了黃巾,某在郾城為諸位擺酒慶功,管夠!”

“好!”張飛眼睛一亮,頓時來了精神,“那俺就再等等,到時定要殺個痛快!再好好吃個夠!”

劉明感覺時間差不多了,想要出發時。

外頭跑進來一位士兵“報,將軍,黃巾已經攻城了”

“出發!目標郾城!”

帳外,騎兵們已整理好軍備,在月光下的密林裡悄然集結。

劉明掀簾而出,翻身上馬,望著城東方向越來越近的火把光點,低聲道:“走,讓他們嚐嚐腹背受敵的滋味。”

一千五百騎兵如一道黑色閃電,悄無聲息地潛入夜色,只留下林中蟲鳴與遠處隱約傳來的吶喊。

那是黃巾開始攻城的訊號。

“駕!”劉明一聲令下,一千五百名騎兵同時催動戰馬,馬蹄踏過林間土路,發出沉悶而整齊的聲響。

此前在襄城受損的騎兵已全數補編完畢,關張二人在襄城處理完黃巾之事就早早回到了郾城,所以在營帳中看到。

這處密林距郾城恰好二十里,以騎兵急行軍的速度,半個時辰內便可抵達城下。

為什麼這麼近,不怕被發現嗎。

劉明只能這麼說,發現的黃巾,已經張不了口了。

而且當時也算好時間:潛伏的碟子傳回訊息時,肯定會有時間差,所以在碟子發現黃巾距郾城已不足十里時,再傳訊息。

待騎兵抵達時,正好是黃巾攻城二十餘分鐘,黃巾的主帥定然會全心全意的攻城。

那時前軍被城防遲滯,後軍急於推進,首尾難以相顧,正是夾擊的最佳時機。

劉明勒住馬韁,環視諸將,下令道“加速前進!繞至黃巾陣後,聽某號令衝鋒!”

“諾!”諸將領命。

騎兵隊伍如黑色洪流,劈開密林夜色。

關羽一馬當先,張飛緊隨其後。

薛仁貴與英布分領左右兩翼。

一千五百騎的規模不算龐大,卻因軍紀嚴明、將星雲集,透著一股銳不可當的氣勢。

半個時辰後,依然看到了黃巾的大軍。

劉明拔出佩劍,劍尖直指郾城方向:“目標——黃巾後軍!衝!”

“殺!”一千五百騎如脫韁猛虎,猛撲而出,瞬間沖垮了黃巾後軍。

關羽青龍刀舞成一團銀弧,所過之處人馬俱碎,硬生生在中軍劈開一條血路。

張飛丈八蛇矛橫掃,將試圖集結的黃巾小校連人帶槍挑飛,聲如巨雷:“黃巾賊子,張翼德在此!”

薛仁貴彎弓搭箭,連射三名黃巾旗手,英布則率部直撲糧草輜重,火把扔出,頓時燃起熊熊大火。

而此時的郾城東門,左校正率前軍猛攻城牆,忽聞身後喊殺震天,回頭一看,只見自家後軍已被騎兵衝得七零八落,糧草燃起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

“不好!有埋伏!”左校失聲驚呼,攻城的陣型瞬間潰散。

城頭上,戲志才看見黃巾狀況立刻下令:“開城門!殺出去!”

吊橋落下,在縣內的姜臣和后羿帶領下,二千多縣兵湧出,這些縣兵是整合附近的縣兵和擴招訓練幾天的民兵。

縣兵與城外騎兵形成夾擊之勢。

黃巾腹背受敵,頓時陷入混亂,左校、於氐根、梁仲寧三人試圖收攏殘部,卻被關張二人死死纏住,根本無力迴天。

后羿射殺了左校,關羽授首了於氐根。

至於偽裝成士兵的梁仲寧則是被姜臣發現後,一刀送走。

從密林出發到此刻戰局已定,不過短短一個時辰。

一切都如戲志才的計劃那樣所發展。

戰場進行打掃,投降計程車兵也已被收押看管。

此前朝廷早發詔令:首惡必誅,其餘從犯則從輕發落,予以寬宥,或是代罪立功或是進行屯田、或是參軍...

戰場清理完畢後,眾人當晚便擺下慶功宴。

席間觥籌交錯,直喝到深夜,方才盡興散去。

次日上午,劉明因昨夜貪杯,此刻仍在酣睡。

直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傳來,他才惺忪睜眼,斜倚在床榻上應了聲:“進。”

推門而入的戲志才,臉上滿是凝重之色,語氣急切地稟報道:“黃巾賊已兵臨陽渠,洛陽危在旦夕!

朝廷下令命皇甫嵩將軍即刻率軍回援洛陽,同時皇甫嵩將軍也傳令主公速速前往助戰!”

劉明聞言,頓時如遭雷擊,猛然驚醒。

什麼?不過睡了一覺,大漢就要亡了?開什麼國際玩笑!

明明之前平衡了一波,給朝廷回點血,加上幫朝廷打了場勝仗,恢復了些元氣啊!怎會如此?

難道是系統播報夏侯惇的那次?

劉明之所以對洛陽和虎牢關之戰後的局勢一無所知,是因為“浮水房”的情報網路尚未延伸到司隸、雍州等中原地區。

即便勉強鋪開,也未能深入探查。

這背後,與大漢自身的情報組織“大誰何”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