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外的風捲著暮色掠過,遠處傳來幾聲戰馬的嘶鳴。
關羽與張飛對視一眼,重重點頭:“主公說得是!”
次日天未亮,長社城外已響起馬蹄聲。
劉明跨上戰馬,手中寒霜白龍槍在晨光中泛著冷光。
他勒馬回望了一眼這座剛從戰火中喘息的城池,隨即揚鞭喝道:“出發!”
一千五百餘騎兵再次踏著晨露,向著汝南方向疾馳而去。
風中似乎還帶著長社百姓隱約的歡呼聲,又或許,只是馬蹄揚起的塵土,在朝陽下翻湧成浪。
而且長社之戰的勝利後。
一份記錄著完美戰績的捷報正快馬送往洛陽呈上了當今漢靈帝劉宏的御臺前。
洛陽·德陽殿
朱漆軒木,雕龍刻鳳,丹墀玉階,映照日光,這座大漢皇宮最宏偉的殿宇,處處彰顯著皇權的奢華與威嚴。
殿內文武百官按品級分列兩側,錦袍玉帶與甲冑鐵衣交相輝映,卻都斂聲屏氣,目光齊刷刷投向殿中高處。
龍椅之上,漢靈帝劉宏面色蒼白如紙,唇上幾乎不見血色,身形瘦削得彷彿一陣風就能吹倒。
可當他端坐於那象徵天下至尊的位置上時,眉宇間仍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威儀。
若是劉明在場,怕是要在心裡暗歎一聲:“這般模樣,分明是腎虛!。”
但今日的劉宏,卻比往日多了幾分精神,說話時聲音也添了些氣力。
他將手中捷報重重拍在龍案上,帶著壓抑不住的亢奮:“皇甫老將軍率四萬王師,於長社大破黃巾!
賊首波才伏誅,六萬反賊被斬四萬餘!
哈哈哈,張角那老賊的爪牙,就該如此蕩平!”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殿內百官齊齊躬身,山呼之聲震得樑上懸鈴輕響。
十常侍之首張讓搶在眾人前頭,臉上堆著諂媚的笑:“此乃高祖皇帝在天顯靈,更是陛下運籌帷幄,知人善任,才得皇甫將軍一舉建功啊!”
“陛下洪福齊天,實乃大漢之幸!”其餘常侍緊隨其後,諛詞如潮。
階下,大將軍何進,雙手按在玉帶之上,指節微微泛白。
他斜睨著張讓那副搖尾乞憐的模樣,嘴角勾起一抹鄙夷,心裡早已罵開了花:這群閹豎,只會竊取功勞,若不是皇甫嵩力戰,何來今日大捷?
司徒袁隗等文臣雖也躬身道賀,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眼底卻藏著不屑。
他們望著那群宦官圍在龍椅旁邀功的醜態,暗自思忖:朝政被這等宵小把持,朝廷遲早經歷一亂!
殿內的歡騰與暗流交織,漢靈帝被奉承得眉開眼笑,渾然不覺階下眾人各異的心思。
他把玩著腰間的玉佩,漫不經心道:“皇甫嵩有功,自當重賞。
還有那奏報中提及的劉明……是宗室?”
張讓眼疾手快,立刻躬身回道:“陛下聖明,正是涿郡宗室劉明,此次獻火攻之策,居功至偉。”
張讓這番話,沒辜負劉明每月掏的數百金銀。
“宗室有此才俊,亦是好事。”劉宏點點頭。
劉宏想起之前已經破格提拔為校尉了,於是說道“此功先記下,待黃巾之事,再另行封賞”
“陛下聖明!”眾臣齊聲應和。
漢靈帝劉宏臉上的笑意漸漸淡去,一聲嘆息打破了殿內的喜氣:“皇甫老將軍打了勝仗,可盧植那邊,卻吃了敗仗啊。”
原來就在長社大捷的同時,陳留城已被黃巾攻破。
盧植麾下副將宗元為掩護主力撤退,率部死戰項燕等人,最終為國捐軀。
正是這拼死阻攔,才讓盧植等主力得以退守虎牢關。
此役官軍折損兩萬,黃巾雖破城卻也付出四萬人的代價,算得上慘烈。
太尉楊賜出列進言:“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
而且黃巾主力久攻陳留,盧植將軍已盡最大努力了。
況且臣聽聞,黃巾之中出現一位悍勇無匹的猛將,民間稱其‘在世霸王’,戰力非凡。
依臣之見,當廣招民間勇士,充實軍力。”
“此策可行。”劉宏頷首,看向階下的何進,“何進,此事便交予你了。”
“臣遵旨!”何進躬身領命。
此時,何進說道:“陛下,涼州地處西北,受黃巾滋擾較輕,刺史與郡守已清剿境內殘寇,局勢漸穩。
臣斗膽建議,讓董卓率部南下增援,共剿兗、豫兩州黃巾。”
“董卓……”劉宏指尖輕叩龍椅,陷入沉吟。
熟知內情的人皆知,黃巾起義爆發後,董卓雖被任命為東中郎將,接管冀州戰事,卻因作戰不利遭罷免。
而董卓不甘官職罷免,於是在他女婿李儒的建議下,南下剿黃巾。
在李儒看來涼州已無大戰,戰功短時間獲取不了,而兗州戰場則是戰功遍地,到時只需南下剿黃巾,便能再獲戰功,官復原職。
為此,他早已備下金銀珠寶送入大將軍府,與何進達成默契,才有了此刻的舉薦。
何進見狀,立刻附和:“陛下,涼州、幷州、幽州三州騎兵素來精銳,若得涼州鐵騎增援,定能衝潰黃巾陣腳!”
“准奏。”劉宏一揮手,敲定了此事。
隨後朝會散去,百官各懷心思退出德陽殿。
.....
【叮,長社戰場結算——】
【長社戰場:敵方死亡人數三千人,武將三人,可兌換諸天值450】
【當前諸天值餘額:688諸天值】
“諸天值進賬不少!”劉明心中一喜,勒馬揚鞭,少年英氣在暮色中格外耀眼。
“目標——召陵縣、西華縣!”在軍師戲志才的建議下,黃巾殘部南逃,必走潁川臨潁、郾城一線,進入汝南郡後,首當其衝便是召陵與西華。
這兩城既是最短路徑的必經之地,更是潁川入汝南的首站咽喉。
隨後劉明率部一路向南,沿途撞見零星的黃巾潰兵,皆是順手剿滅。
正如他心中所想:“蚊子再小也是肉,既能斬草除根,又能積累戰功,何樂而不為?”
一日後,時至半夜,大軍終於抵達臨潁縣外。
原本按正常行程,半天便可抵達此處,只因途中清剿小股黃巾耽擱了些時辰。
劉明下令在城外紮營,打算明日進城打探黃巾逃竄的具體動向,同時分撥人手清除周邊殘餘的潰兵。
經過長社一役,潁川的黃巾主力已遭重創,像劉闢這類稍具規模的渠帥,早已帶著部眾逃入汝南,如今剩下的不過是些不成氣候的散兵遊勇。
這些小股黃巾,各城縣的縣尉率縣兵便足以應付,而大股的黃巾只能等官軍來剿,所以皇甫嵩才會出兵剿黃巾。
而劉明此行的目標,是那些從潁川逃往汝南、企圖苟延殘喘的所有黃巾餘孽。
他要在他們踏入汝南腹地前,儘可能將其截殺。
既是為了徹底肅清後患,也是為自己這支剛經大戰的隊伍,再添幾分戰功,只有戰功足夠多,後期封賞才會更大!
夜露漸重,營中篝火噼啪作響,映著士兵們疲憊卻警惕的臉龐。
劉明站在營寨高處,望著南方汝南的方向,手中寒霜白龍槍的槍尖在月光下泛著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