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鐵騎先行,身後六千步卒舉著火把,正疾奔而來。
“援軍到了!殺!”劉明振臂高呼,士氣大振。
他率部調轉馬頭,與援軍合力突襲右翼,撕開一道缺口。
不求殲敵,只為迫使波才分兵,加劇混亂。
最終,皇甫嵩的五萬大軍與劉明及援軍前後夾擊,黃巾徹底崩潰。
波才試圖重整軍心,卻只換來潰散計程車兵與沖天火光。
火勢蔓延至半夜,八萬黃巾潰不成軍。
波才在親兵護衛下倉皇西逃,皇甫嵩下令全軍追殺。
劉明率輕騎追擊,直抵陽翟地界。
“賊酋休走!”薛仁貴彎弓搭箭,一箭正中波才胸膛。
后羿身為親衛統領,需護劉明左右,這致命一箭,終究落在了另一位神射手手中。
此役,漢軍殲滅黃巾近四萬,徹底解了長社之圍,成為平定潁川黃巾的關鍵一戰。
戰後,皇甫嵩尋找劉明,握著他的手讚歎:“若非劉校尉妙計與死戰牽制,長社危矣!這份功績,我必如實上奏!”
大戰過後,眾人處理完戰場,也是到了第二天早上。
眾人甚是身心俱疲,寒暄幾句後,便各自安置兵馬歇息去了。
經歷了半夜血戰與高度緊繃的對峙,將士們早已精疲力竭,若不及時休整,緊繃的弦一旦崩斷,反會傷及自身。
劉明一覺睡到日落,醒來時腦中仍有些混沌,端起桌上的大碗涼水一飲而盡,才稍稍緩過神來。
他走到擱置在自己武器的牆角處。
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兵器,槍桿上佈滿凹痕,刃口也捲了邊。
這杆槍雖是精鐵所鑄,卻終究是當初為關羽、張飛打造神兵時剩下的邊角料拼湊而成。
能用到如今,全憑那邊角料。
反觀關、張二人的兵器,皆是他託人尋來天外隕鐵,摻入稀有礦物。
再經過蒲氏家族的一位大師鍛造而成,而成品也是鋒利無匹,足以當得神兵二字。
蒲氏家族就是在歷史中蒲元的家族。
蒲元為三國時期最著名的鍛造大師,據宋朝《太平御覽》記載,蒲元在斜谷為諸葛亮造刀三千口。
他造的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被譽為神刀。
更為關鍵的是,蒲元也是三國時蜀漢傑出的工匠。
不僅為蜀漢丞相諸葛亮造刀三千口,還幫忙製作木牛流馬。
後來姜維為他寫過兩部傳記《蒲元傳》《蒲元別傳》。
說完蒲元再說為關、張二人造刀,劉明這般厚待,自然是為了拉攏人心。
神兵、寶馬可是武將的最愛,君不見呂布如此喜愛赤兔馬。
所以說能得到兩位猛將的歸心,劉明便不算虧。
劉明隨即喚道:“系統,使用神兵召喚卡。”
【叮,恭喜宿主獲得寒霜白龍槍,目前置於宿主門內右側。】
劉明走向系統告知處,果然見門側立著一杆長槍。
槍身雪白如凝脂,槍頭雕成張口龍首模樣,龍舌前探,恰好化作鋒利槍尖,通體透著一股威嚴與精巧。
“好一杆威風神槍!”劉明眼中瞬間亮起,伸手握住槍桿,只覺入手冰涼,輕重趁手。
隨後提著新得的寒霜白龍槍走出屋子,在院中空地上揮槍練了起來。
只見槍影翻飛,如龍游淺灘,一招一式行雲流水,槍尖劃破空氣時帶著細碎的呼嘯,竟隱隱有龍吟之聲。
一套槍法練完,他收槍而立,額角微汗,胸中卻氣血翻湧。
稍稍整理衣甲,便動身前往長社縣衙。
皇甫嵩如今是他的頂頭上司,戰後總得去拜會一番。
踏出院子,長社的街道空曠蕭索。
偶有幾聲行人的咳嗽或孩童的哭鬧從殘破的屋舍裡傳出,斷壁殘垣間,可見焦黑的木樑與散落的瓦礫。
劉明望著這片瘡痍,不禁低聲感嘆:“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啊。”
他走了約莫一刻光景,便到了長社縣衙。
古代用漏刻計時,將一個時辰分為8刻(每刻約15分鐘)
此時已近黃昏,夕陽的餘暉給斑駁的門牆鍍上一層暖色,衙內靜悄悄的,不見多少人走動。
皇甫嵩與朱儁兩位老將便暫居於此。
劉明向守衛計程車兵說明來意,被引著穿過前院,一路來到縣衙後堂。
後堂的一處屋內,皇甫嵩正與朱儁對坐議事,案上攤著潁川地圖,燭火在兩人鬢角的白髮上跳動。
見劉明進來,皇甫嵩抬手示意他落座,笑著打趣:“劉校尉睡醒了?昨日一戰,你可是立了頭功,卻也累得不輕。”
劉明拱手謝過,目光掃過案上地圖,見上面用硃砂圈著襄城、昆陽、定陵、潁陰等地,便知二人在商議解決黃巾小部隊在其他縣城之事。
他開門見山:“末將前來,是想向將軍請命。
波才雖死,潁川黃巾餘黨仍在,尤其是接近汝南接近潁川一帶尚有黃邵、何曼等人盤踞,若不乘勝剿滅,恐再生禍端。”
朱儁撫須點頭:“你與我二人想到一處去了。
只是我軍經長社一役,雖勝卻也折損不少,需稍作休整。”
皇甫嵩接過話頭:“正因如此,我打算分兵三路:
朱將軍率一部駐守長社,安撫百姓、清點糧草。
我親率主力追擊陽翟殘敵。
“至於你——”他看向劉明,眼中帶著期許,“從斥候探查來看,黃巾潰部與分散的小股部隊正打算南下,逃往汝南。
我想讓你率部從長社出發,直插汝南,沿途切斷黃巾的南逃之路,你看如何?
你麾下騎兵雖減員過半,卻都是經戰場磨礪的老兵,戰力反倒愈發精銳了。”
劉明心中一動。
汝南毗鄰潁川,既是黃巾逃竄的必經之地,又離虎牢關不遠,日後若虎牢關爆發大戰,正好能就近馳援,實乃一舉兩得。
他起身抱拳道:“末將領命!只是……”
他頓了頓,直言道“我部兵力與戰馬經連日奔襲苦戰,減員頗多,還需補充些糧草、馬料。”
“此事好辦。”皇甫嵩自然清楚劉明麾下騎兵的損耗,當即命親兵取來調令。
“長社糧倉尚存糧草,你可領兩千石米、五百擔馬料。
戰馬若有折損,可從繳獲的黃巾馬匹中挑選補充;人員方面,你也可在我軍及黃巾降兵中隨意挑選,務必補足戰力。”
劉明連忙拱手:“謝兩位將軍體恤!”
於是劉明退出後堂,暮色已漫過縣衙的飛簷。
他握著手中調令,走在回營的路上,見街邊已有百姓趁著夜色出來收拾殘破的屋舍,幾個孩童蹲在牆角,用樹枝撥弄著地上的灰燼,不知在找些什麼。
他忽然想起方才那句感嘆,腳步慢了些。
街邊一間塌了半面牆的屋子裡,傳來婦人低聲的啜泣,夾雜著孩童的囈語。
劉明駐足片刻,解下腰間的錢袋,遞給守在門口的老卒:“給那戶人家送去,再讓伙房送些熱粥過去。”
老卒接過錢袋,欲言又止,最終只道了聲“諾”。
而這時關羽、張飛等人正好出了大營,剛好看見。
隨即在心裡更加佩服和尊敬“將軍仁義也!”
此時劉明回頭,關羽率先開口:“主公,弟兄們都休整得差不多了,何時出發?”
劉明揚了揚手中的調令,將分兵之事一說,最後道:“明日一早拔營。
出發前,先給弟兄們換些新馬、飽餐一頓,另外”他看向營外,“讓伙房多煮些粥,分發給街上的百姓。”
張飛撓了撓頭:“主公,咱們自己的糧草都緊巴巴的……”
“取之於戰,用之於民。”劉明打斷他,語氣平靜卻堅定,“咱們打仗,不就是為了讓這些人能好好活下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