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荒唐絕倫的作物捲紙,朱元璋已經明悟!
百諫成聖下,大明死諫官! 葉子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震驚是震驚,但老朱也沒有直接擺明身份給士子們,反倒是遙望高臺的葉言揮手,示意不必多言。
但是吧,這老小子轉頭就要走了今日考試的試卷。
然後……
老朱怒了!
“荒唐!”
他也跑到了一處無人的靜室,不顧其他考官進行禮拜,並且進行抄錄的防舞弊動作。
他只是靜靜看著手中的試卷,他提前讓葉言派人收繳的試卷。
這一張張紙被他翻閱,老朱的表情就越來越差,甚至達到了憤怒的拍桌子的地步,嘴裡還嘀嘀咕咕個沒完。
“荒唐,荒唐!那李魁和葉言雖是大膽妄為的考這等事...但這寫的都是什麼?混賬東西,一群豬狗不如的東西!!!”
那抓狂的樣子讓貢院考官們,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多喘。
可這些人卻很理解這皇帝為何這般,因為他們在抄錄啊,他們也是第一時間看到試卷的人啊!
“咱的江山,馬上就要亡在這群只知風花雪月,不識人間五穀的蠹蟲手裡了!氣死咱了!”
老朱的怒吼是合理的。
只見其中一名考官看向抄錄的這份試卷,他內心或多或少甚至有些想笑的感覺。
這是一份字跡工整,墨色飽滿,顯然是下了苦功練過某個世家子弟之手。
但那寫下的東西,完全讓人無法接受。
考稻穀的題?
他寫著什麼此金穗垂垂,乃祥瑞之兆,見於《瑞應圖》,主五穀豐登,聖天子在位……
是洋洋灑灑引經據典的談祥瑞,就是不提稻字,更不知其如何生長、有何用。
考棉花?
白絮團簇,觸手輕柔,疑是海外奇珍吉,或為禦寒上品?然其貌不揚,置於案頭實有辱斯文……
考桑葉?
綠葉青翠,形似掌狀,《本草》或有記載?學生觀之,或可飼禽鳥,或可制香囊?然具體何物,不敢妄斷……
不敢妄斷?!
這是人說的話嗎?你是連稻穀、棉花,甚至是桑葉都不認識,這樣的小子到底怎麼活到今天的?
老朱更生氣、更猛烈的拍著桌子,越看手中的試卷越是生氣,他那脾氣比朱標暴躁的多,也充滿了這位底層而來的皇帝,那底層人才有的真實表現。
“他孃的,稻穀都不認識嗎?你哪怕給咱寫個稻字,咱都不至於如此惱火!”
“還有這個狗屎,谷也,民之天也?”
“以及這個,桑之葉也,其性微寒,可疏風散熱?你他孃的,桑葉能治病,咋不治死你那狗官的爹媽!”
甚至此前那位僅僅因為此題,就大感不爽計程車子,他寫下的驚世言論。
此等粗陋之物,形狀怪異,泥汙不堪,竟也配與紙墨同列?是為不明塊莖,或可食,或可藥,鄉野愚民用之。
“山藥,那是山藥啊!呼——,咱不能生氣了……”老朱都捂著胸口了,葉言分身死諫都沒讓他這麼惱火,因為他實在是不理解這種事啊,“再氣咱真要被這群混賬東西活活氣死!荒唐,荒唐的要死,這些人怎麼能做咱的官員?怎麼能在這考場參加科舉?!”
可以說這一刻葉言的諫言內容奏效了,朱元璋也是看出一點,若沒有李魁的諫言,不革新這科舉,這等士子當了朝廷命官,他是連稻穀都不識也,是隻會用文縐縐的四書五經之言蓋倫作政。
“哼!就算讓他們去管一縣百姓的話,怕不是連麥苗和韭菜都分不清,百姓餓死,他們也還在吟風弄月!咱…咱這大明…””
“喝——喝——”
劇烈喘息下,一股巨大的無力感和憤怒湧上心頭。
朱元璋都踉蹌一步,扶住桌案才勉強站穩,他是真的氣夠嗆,甚至無法理解這些大家族的孩子,或者說少爺怎麼就這麼誇張?!
他的目光也掃過桌案的另一角。
那是負責謄錄的考官剛剛送來的另一批試卷,字跡大多歪歪扭扭,遠不如世家子弟的工整漂亮,甚至有些還帶著塗抹修改的痕跡,顯得頗為粗鄙。
朱元璋帶著最後一絲渺茫的希望,或者說是一種近乎自虐的心態,隨手拿起最上面一份。
眼前看到的內容卻和心裡想的不同,雖然要是能忽略那字跡的歪歪扭扭……
這些試卷啊,這些士子啊!是將考題寫的清清楚楚,寫出了是什麼,有什麼用,百姓怎麼靠它活命,國家怎麼靠它收稅,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朱元璋的目光死死釘在這幾行字上,因憤怒而急促的呼吸,竟不知不覺地平緩了下來。
也不知道怎麼形容他心情了,反正就莫名像絕望之下抓住最後希望的人兒,此時是更加快速翻閱這些捲紙。
“總算…總算是沒把咱徹底氣死!”
到看到最後一份時,他終於長長的嘆口氣,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李魁……葉言……”
他真該清楚了,此前這種科舉舉行時,他內心其實還是疑心,擔憂革新完全沒用。
但李魁和葉言的做法雖然很荒誕,用的也是最簡單的方法,這一刻結果……
士子中竟然大部分都是不識五穀之人,這樣的人,尼瑪當什麼官!
他也緩緩徹底冷靜下來。
“還有救,咱的大明還有救!”
這些荒唐的捲紙,現在已經讓老朱明白了一點——趕緊把這些白痴們掃入糞坑,再會四書五經也絕不會用他們!
“傳旨。”
朱元璋的聲音不高,卻格外認真。
混進號軍中的朝廷之人,此時立馬進入靜室。
“陛下!”
“著禮部擬定此次科舉結束後朝廷要發的章程……總之,讓這些只會掉書袋裡,都認不得稻麥棉桑的廢物文章,這些廢物!給咱明明白白的寫出,全都滾回老家!朝廷斷然不會讓他們出仕!”
他頓了頓,目光再次落在那疊字跡雖醜,卻言之有物的試卷上。
“至於這些……這些知道山藥能果腹,棉花能禦寒、桑葉能養蠶計程車子……他們的卷子,他們後續作答的一切,都單獨封存。咱..朕要親自再閱!”
最後一句朕要親自再閱,讓在場的考官心頭俱是一震。
這意味著,葉言和李魁大人的革新已經改變了皇帝的想法……他們做到讓這些寒門學子,即使四書五經不行,即使字跡也歪歪扭扭,但真正是有機會進入天子的法眼了。
‘這科舉……變得不簡單了啊!’
所有考官內心都是這樣想,而在洪武鄉試還有九天,六天的作答日期,今日也僅僅是考了這一題,以及一冊的四書五經,後面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