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黑衣宰相:難道這一切,都是他的手筆?
大明:公主請自重,家父李景隆 青煙渺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老和尚,該你了,快些落子呀。”
朱棣嘴裡催促,笑呵呵的看向對面。
棋盤後,道衍和尚一襲黑色僧袍,端坐在蒲團上,眼眶三角形,氣勢凜然,如同病虎。
他落下一子,淡淡說道:“明天還要早朝,陛下應早些休息。”
“哎,行了行了。”
朱棣不耐單的擺擺手:“俺來你這靈谷寺,就是為了躲個清靜,不是聽你來絮叨的。”
道衍和尚抬起頭:“可是為了高陽郡王與曹國公衝突一事?”
“哈!可不是嗎。”
朱棣撇了撇嘴角:“俺還沒吃晚飯,老二就跑進宮,彈劾李景隆父子不敬之罪,煩死了。”
道衍頓了頓:“貧僧也未想到,李景隆竟投靠了世子殿下。”
“哼!他自身尚且難保,竟還敢一頭扎進儲君之爭的漩渦,這是嫌自己死的慢麼……”
朱棣說著,咧嘴一笑:“你說,他是不是覺得蝨子多了不咬人,破罐子破摔?”
道衍和尚沉默了片刻,忽然開口道:“他想破局。”
“破局?”
朱棣眉頭微皺:“如今老二勢大,李九江選擇他不是更穩妥嗎?”
話音剛落。
門外忽然傳來一道童聲:“皇爺爺!”
一僧一帝停止交談,朝外望去。
只見一道小小身影出現在門口,一溜小跑進了禪房,來到朱棣面前,笑嘻嘻的打招呼:
“老和尚,皇爺爺,你們還在下棋嗎?”
此話一出,門外走廊上的太監宮女,臉色俱是一變……普天之下,敢和萬歲爺這樣說話的,恐怕也只有這一人。
皇太孫,朱瞻基!
此時,朱棣臉上笑成了一朵花:“俺的乖孫子,這麼晚了你跑來作甚?”
六歲的朱瞻基揹著手說道:“皇爺爺,我來監督您早點睡覺。”
“哦?哈哈哈哈……”
朱棣開懷大笑,摸了摸好大孫的腦袋:“俺知道了,與老和尚說幾句話就去休息。”
朱瞻基不放心:“君無戲言?”
“嘿嘿!俺啥時候騙過你。”
“好,皇爺爺不許騙人,孫兒先告退了。”
朱瞻基躬身抱拳,對著兩位長者行了一禮,然後轉身腳步歡快的走了。
看著好大孫的背影,朱棣的眼睛眯了起來,手指有節奏的叩著桌面:
“老大的力量,還是太單薄了些,得給他找些幫手……”
話說一半,忽然停下。
與此同時,道衍和尚好似也想到了什麼。
兩人緩緩扭頭對視,眼中精光閃爍:
“李景隆——!”
他是建文舊臣的代表,繼承了曹國公的榮耀,身後有大批擁躉。
最重要的是,靖難之役中,他實力大損,無法對皇權構成威脅……
“剛剛好,這樣的力量剛剛好。”
朱棣嘴角勾起一絲微笑:“他若支援老大,安全、穩妥,再合適不過了!”
道衍和尚沉默了一下,淡淡提醒道:
“這不像是曹國公的路子,自始至終,反而是他那個兒子在主導。”
“哦?你是說李翰林....”
朱棣怔了下,眼神漸漸變得意味深長:
“呵呵,有意思。”
……
次日清晨。
李峰一覺醒來。
翻身起床,洗漱乾淨,開始開啟衣櫃,翻找官袍。
…沒錯,李大少也是有官身的。
不過不是自己考的,而是“蔭”來的。
《大明會典》卷六,蔭敘:“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蔭一子以世其祿....正一品子、正五品敘,從一品子、從五品敘,正二品子、正六品敘……”
如今李景隆紅得發紫,李峰自然也得了恩蔭。
官拜尚寶司丞,正六品!
雖是個閒職,但社畜的慣性,令李峰早早起床,繼續牛馬。
李峰穿戴完畢,來到前廳用飯。
一進門,就見老管家站在飯桌旁,黑著眼圈,昏昏欲睡。
李峰湊過去,揹著手,好奇的端詳:
“十一叔,你昨晚去青樓了?”
老管家一個激靈,如夢初醒。
“啊?見過少爺。”他趕緊給李峰行禮,苦著臉說:“少爺說笑了,老奴一把年紀了,哪有精力去青樓。”
“嘿嘿!十一叔不要謙虛,我看你也是老當益壯啊。”
李峰笑說了一句,忽然話題一轉:
“十一叔,您答應昨晚給我安排的漂亮丫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