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春去花還在
大明:公主請自重,家父李景隆 青煙渺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顯然,李峰遺傳了母親的基因。
確切的說,是外公袁洪的基因…後者為開國悍將,出任左都督一職,官居一品。
虎父無犬女。
袁氏的彪悍,李景隆明顯吼不住。
見了好大兒,如見救命菩薩,蹭的一下竄到了李峰身後,高聲喊道:
“咱兒子來了,給為夫留個面子!”
“呸!你有個屁面子。”
袁氏怒氣衝衝,指著李景隆河東獅吼:
“姓李的,你居然和兒子一起去逛青樓,還為了個花魁大打出手....你張能耐了啊!”
大明戰神臉都白了:“誤會,都是誤會……”
“閉嘴!整個南京城都傳遍了,還能有假?!”袁氏一步跳到跟前,“兒啊,你且閃開,你爹敢上你的女人的床,娘扒了他的皮!”
…這是什麼虎狼之詞!李峰一頭暴汗,趕忙一把拉住袁氏:
“娘,別打了,都是朱高煦那貨,故意挑撥我和我爹的關係!”
袁氏動作一下頓住,滿臉狐疑的問:“此話當真?”
“當真當真....”
李峰急忙將解釋一遍,斬釘截鐵道:
“朱老二早就看我爹不順眼了,故意找茬,然後把謠言散播出去,就是讓咱家聲名掃地!”
“竟是如此麼....”袁氏怒意稍退,智商又佔領了高地,瞥了眼李景隆,不屑的哼哼:
“也是,就憑你爹那兩下子,還想睡花魁……”
我是不是聽到了不該聽的東西?
李峰渾身僵硬,木然的扭頭。
在他的注視下,李景隆臉色騰地一下漲紅,大聲抗議:
“夫人!你這是何意?”
“呵呵,我是何意,你難道聽不出來?我的意思是…是……”
袁氏說著,忽然卡殼。
畢竟兒子在場,她想委婉一些,奈何虎女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李峰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於是急中生智道:
“您想必要說的是——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李景隆聞言,如遭雷擊。
袁氏則一臉驚訝:“我的兒!你腦子果然靈光了,都會作詩了?”
這下輪到李峰臉紅了:“娘啊,這是唐代王維作的……”
“是嗎?我還以為我兒出口成章。”
袁氏喜滋滋的。
兒子雖未作詩,但已做到旁徵博引,她已是極為知足。
李峰見老爹怒氣未消,悄悄側身,壓低聲音說:
“我要是您,高低也得回敬一句——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庫庫庫……”
李景隆一下笑出了豬叫。
……
父親母親皆大歡喜,老管家李十一適時冒出來,招呼下人們上飯上菜。
一家三口坐下來吃飯。
飯桌上,袁氏有些感慨:“唉~咱李家人丁不旺,還是太冷清了些啊!”
“咳!這還簡單?”李峰悶頭乾飯,嘴裡含糊道:“您二位再生幾個就好了。”
啪!
袁氏一巴掌呼過去,紅著臉啐道:
“沒大沒小,現在說的是你!都老大不小了,還整日在外面浪!”
李景隆儒雅的笑了笑,無暇的臉上俊朗無雙:“你孃的意思是,要給你尋一門親事。”
“成親?”李峰抬起頭:“我不會喜得福報吧?”
李景隆一愣:“這是什麼講究?”
“您沒聽說過?男人結婚,四大福報……傾家蕩產,人財兩空,被告強/奸,替人養娃。”
咔嚓!
場面變得落針可聞。
大明頂級豪強之家,自詡為見多識廣的李家夫婦,滿臉震驚。
過了片刻,李景隆才緩過神來。
伸手輕撫了下李峰的後腦勺,一臉痛惜:
“兒啊,你被人打的不輕啊…這男人得倒了多大的黴,才會享受到你所說之福報啊。”
“沒錯!簡直恬不知恥!”
袁氏啪的一拍桌子,滿臉憤慨:“都說戲子無情,婊子無義,如此行徑,比婊子還不如!”
“嗯,夫人說的是。”李景隆點頭贊成道:“天下女子,若有十之二三做出那般事情,咱大明離破滅也就……”
“父親大人慎言!”
李峰趕忙攔住老爹,一臉冷汗:“您別說了,再說下去,我絕對活不過這一集……”
……
用過晚飯,李峰迴了自己小院。
梳洗完畢,他坐在床前,銅鏡中現出一張少年的臉。
清澈的眼神,鼻樑挺直,如山嶽般堅毅,身材魁梧,肌肉線條緊緻,渾身透著一股陽剛之氣。
“嗯,雖然比不過李九江,但也算小帥。”
李峰翻身上床,吹滅蠟燭。
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欞從外面照進,灑下一片銀色的光芒。
李峰雙手枕在腦後,雙眸微閉……或許是穿越的緣故,他感覺體內好似有用不完的力量。
不像之前的社畜生涯,熬出了頸椎病,坐出了脂肪肝。
自從嗑了三針科星,還多了個肺結節,身體虛弱,逢流必病,淋淋拉拉數十日。
而現在,精力充沛的他,感覺能把天捅個窟窿。
“收性收性,再覆盤下局勢!”
“朱高煦生性狡黠狠愎,肯定會出手報復,或許是幾天後,或許是明天!”
“但我參與了儲君之爭。”
“皇帝如果想立朱高熾為太子,就一定會冷處理朱老二對我的攻勢,曹國公府就能緩上這口氣……”
“問題是,按照史書記載,立太子是明年年初。”
“現在的大帝,對朱高熾是怎樣的態度?如果他偏向朱老二,我特麼豈不是自尋死路?”
“糟糕,怎麼感覺藥丸?”
“不會不會!按照時間推算,朱棣現舉棋不定,應該不會偏向誰……”
“可萬一呢?”
“真是狗屎,來不及和皇帝等人打照面,只參考歷史,果然風險極大!”
“不管了,該做的已做。”
“能否勝天半子,扭轉乾坤,就看這一哆嗦了……”
心裡念頭紛飛,李峰不知不覺睡去。
……
與此同時。
夜幕低垂。
星辰點綴在穹頂之上,寺牆高聳,簷角下的風鈴隨風輕輕搖曳。
月色下,一隊隊甲士,在古寺中穿梭巡遊。
太監和宮女們手持燈籠,站在迴廊之上,微弱的燈芒在黑暗中若隱若現。
禪房內,兩道身影圍著燭火對弈。
其中一人身居常服,半靠在軟墊之上,明明姿態慵懶,卻渾身散發著令人心悸的王者之氣。
大明皇帝,永樂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