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火!”

一支支火把被點亮的時候,大明軍隊已經開始衝鋒。沒有震天動地的呼喊聲,只有雷鳴一般的馬蹄聲。

明軍騎士跟葉爾羌輔兵一樣,都火把的照耀下疾馳,奔向那一支倉在黑暗當中,行動十分緩慢的葉爾羌軍隊。

“放!”

箭矢如雨,大量葉爾羌人裝備的弓箭在撞擊之前,便紛紛拋射而去,一支支鋒利的羽箭在黑暗當中無差別的收割著對方的命。

葉爾羌人瞬間大亂,無數軍隊在混亂當中想要突圍,卻又沒有點燃火把,看不清楚道路!

西域地形複雜,一旦脫離官道無論是遇到沙漠還是河流,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此地大多數人一輩子也沒有游泳,自然不會下水,遇到河流,只有死路。

而夏天的沙漠更是生命禁區,不管是誰闖入其中,都會變成千年之後的一具乾屍。

“投降免死!”

遲來的呼喊聲到來的時候,戰場已經被大明軍隊掌控。

一把把長刀不斷收割著葉爾羌人。

大明的精銳程度叫這些從未真正跟大明交鋒過的葉爾羌人一觸即潰。

直到跪在地上乞降的時候他們還處在惶恐當中。

葉城所在的方向也燃起火把,一支火箭破空而起,在天穹上炸裂。

那是煙花,也是訊號。

“葉城投降了。”

少數人知道這一訊號代表什麼,不是對方警覺,而是葉城當中那些可疑的“自己人”,現在也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隨遲但到。

這樣的選擇對大明而言並沒有什麼重要性,但對那些葉爾羌人來說,這是他們唯一立功的機會。

......

“又是壓倒性的勝利。”

葉城城門口,明軍正在入城。

幾個軍官難得在戰鬥後聚在一起,一邊在城外警惕,一邊談笑。

“誰說不是,這一仗打得太順利,也不知道這些葉爾羌人不如韃靼人那麼多,是怎麼在這片土地上面活下來的。”

“這你還不知道?葉爾羌人有城市,部落又跟韃靼人處於死敵狀態。別說強攻城池,就算是那些部落,韃靼人都未必能夠掃蕩乾淨。”

“就是,要是韃靼人敢全軍進入西域,第二天草原就全都是他孃的叛軍。”

隨著不斷學習,大明軍官的軍事素養,眼界不斷開拓。

韃靼人無法走出草原的根本除了中原有大明之外,更多的是草原上的叛亂太多。一旦沒有大軍彈壓,草原部落紛紛叛亂之後,誰也無法控制住草原。

包括草原原本的主人,也只能花費大力氣安撫,而不是鎮壓。

一是部落太多,彼此利益不一樣。

二是大汗一旦陷入苦戰當中,權威旁落,野心家就會登上歷史舞臺。

三是忽必烈都要靠著漢世侯鎮壓草原叛亂,韃靼人靠什麼鎮壓自己人?

大汗說到底是利益一致挑選出來的傀儡,縱然有一些實權,但想要統一意見,做出一番事業,那還是白日做夢,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

明軍進入葉城之後,這一座位於葉爾羌河邊上的城池上空頭一次飄揚起來大明戰旗。

少量明軍留守衛戍,餘下的大明軍隊紛紛北向,帶著更多葉爾羌人直奔北方的葉爾羌汗國中心城市莎車而去。

明軍勢如破竹,在佔據葉城之後根本不擔心後勤補給,受降大量軍隊後,更是不用擔心人力匱乏。

葉爾羌河邊緣的部落也紛紛投向大明,源源不斷的蔬菜水果成為軍糧的一部分,極大地緩解了新增大量輔兵的窘境。

對那些並未參戰的葉爾羌人,大明一向是登記後直接釋放。只有主動加入大明的葉爾羌人,才會被編入輔兵當中,列入戰鬥序列。

說是輔兵,這些葉爾羌人也執行戰鬥任務,只不過是跟大明軍士協助,一路向北。

隨著一面面戰旗被送到了葉爾羌人營地,成片成片的葉爾羌人投降。

十萬大軍一日間便飛灰湮滅,這一速度,比軍隊集結的時候更快。

于闐方向的葉爾羌人更是第一時間便更換旗幟,宣佈加入大明。

唯獨速達大汗的下落,直到第二天早才被清理出來,在屍體堆當中,身著鐵甲的速達大汗裝扮跟尋常軍士並無差別,從而死在大明無差別的打擊下。

熾熱的子彈穿過他的胸膛,胸甲在近距離的火槍打擊下破碎,裡面的人也一命嗚呼。

戰爭瞬間便吞噬了這位出身高貴的葉爾羌可汗的生命,將其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負責確定身份的大明軍官以及葉爾羌人都不知道這位面容扭曲的葉爾羌人大汗在生命最後一刻在想什麼。

他們唯一能夠肯定的是——葉爾羌完了。

許多老人看向蒼穹,心中好似沒了什麼東西。

在他們看來,沒了大汗,土地也被大明先後佔據,西域的天變了。

......

西域的天從南到北變幻莫測,于闐守軍投降後,大明的後勤再無阻礙,獲勝的訊息更是走高原,繞了一個大圈子後,抵達西寧,直奔大明而去。

具體訊息沒幾個人關係,大明精銳關心的是近在咫尺的莎車。

跟葉城不一樣,莎車是大城,內部勢力更多。

單單是城牆上面便聚集了上百人來看城外雲集的明軍。

當他們看到那一支明軍當中大多數都是葉爾羌人,有幾張還是自己熟悉的面孔後,不免暈厥。

南邊戰敗的訊息遠遠沒有明軍來的快。

“怎麼辦?現在該怎麼辦?”

“我哪知道,這城裡面連一個能做主的人都沒有。”

“聽說東邊也被明軍打的節節敗退,依我看,這汗國是不行了。”

權貴們焦急萬分,他們直到此刻還未倒戈大明純粹是他們對大明心存芥蒂,知道大明不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從而反對大明。

而不是他們不願意加入大明。

城外大明軍隊並未圍攻,而是立下營寨的同時,文官監軍便代表大明而來,闖入城上人的眼眶當中。

“一日內,不降者死!權貴之家盡數查抄!”

他在這裡並未展現出任何文官氣質,而是學著武將,扯著嗓門吼道。

他聲音並不洪亮,反倒是身邊翻譯的聲音更加尖銳。

話音落下,他轉身便離開莎車城下,而是回到了營地。

此刻,城牆上已經炸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