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三十一年秋,金國南侵之戰,終於打響。

此次南下,金國實際兵力三十餘萬,號稱六十萬大軍。

金軍兵分四路。

西路軍,主攻川陝。

以河中尹徒單合喜為主帥,平陽尹張中彥為副,率軍5萬,從鳳翔府西攻大散關。

中路軍,主攻荊襄。

以太原尹劉萼為主帥,濟南尹僕散烏者為副,率軍2萬,自蔡州南下進攻荊襄地區。

東路軍,主攻江淮。

由完顏亮親率17萬大軍,從開封府直撲壽春。同時派徒單貞統領2萬大軍,攻打淮陰。

除了上述三路,還有一路,是海路。

以工部尚書蘇保衡為主帥,益都尹完顏鄭家為副,率軍7萬由山東出發,自海道直赴臨安。

宋,臨安城大內。

新君趙昚端坐龍椅之上。

主戰派老臣張浚,詳細解說著金軍進攻路線和戰略意圖。

“從金軍進攻兵力來看,西路和中路金軍,就是為了牽制我軍兵力。老臣以為,完顏亮必定以江淮為突破口,再加上金軍水師,從海路直逼臨安,如此水陸配合,臨安危矣!”

張浚因為力主抗金,一直遭趙構貶斥。

直至趙昚登基,才重獲啟用。

如今已被升為樞密使、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

“臣附議。”

同為樞密使的陳康伯接道。

他也是朝中主戰派大臣。

不同於張浚,趙構對其一直信任有加。

以至於自己退位後,還將其推薦給新君。

趙昚登基時間不長,卻銳意進取,一掃朝中主和氣氛,重用主戰臣子。

“如今看來,金軍進攻線路與軍力佈置,與數日前皇城司送來的情報,完全相同啊?”

陳康伯道:“臣已對比過樞密院送來的情報,憑心而論,皇城司的情報,確實更早,也更精確。”

張浚讚道:“也幸好有了皇城司的情報,咱們才能早早做好安排。否則,倉促之下,怕是會出大亂子。”

趙昚深以為然。

“兩軍交戰,情報尤為重要。此事當記皇城司一功。諸葛卿家,朕當如何賞你?”

諸葛常勝站得筆直。

見官家問話,急忙躬身道:“此事本為皇城司職責所在,下臣不敢求賞。只願我大宋,藉此先機,一鼓作氣,大敗金軍。”

趙昚微微頷首,以示贊同。

陳康伯卻道:“臣以為,陛下應當重賞諸葛將軍,特別是重賞此事相關人員。如此,方能提振士氣。”

趙昚大力點頭:“丞相所言不差。”

諸葛常勝答道:“此次任務,由諸葛元芳全權負責。”

自趙昚登基後,諸葛元芳一親充當官家親衛隊長。

即便上朝,他也一直站在大殿邊上。

此時聽到眾人議論,當即大步走到中間。

“情報一事,臣不敢居功。”

眾人只道他是謙虛。

誰料諸葛元芳又道:“數日前,有人將完整情報,交到臣手中。要說功勞,臣的功勞,就是及時將情報交至樞密院。”

趙昚奇道:“那人是誰,竟有這番本事?”

諸葛元芳深吸口氣,望了望殿上眾臣,這才吐出一個名字:“長生——”

一時間,殿上眾人全部陷入沉寂之中。

自上次逼宮事件後,長生二字,已成為大宋君臣口中的“忌諱”。

張浚、陳康伯都是樞密院大佬,豈能不知情報原委?

就是害怕官家多想,這才一直沒有提及。

眾人素知諸葛元芳與長生關係匪淺,這事從他口中說出,倒也不算奇怪。

趙昚只看眾臣反應,心中頓時明鏡一般。

他知道,自己新近登基,年紀又輕,眾臣敬他,只是因為他是官家,而不是因為他的能力。

若是太上皇在此,他們是斷然不敢欺瞞的。

諸葛常勝暗叫不妙,連忙道:“其實金軍各司動向,樞密院早有諜子送來密報。就算沒有這份情報,諸位相公也瞭然於胸。”

趙昚搖搖頭:“不管如何,該是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哪怕,此人是長生,也應予以重賞。”

此言一出,眾臣齊聲稱讚。

過了片刻,張浚稟道:“針對金人四路進軍,我軍皆有相應安排,西路,有吳玠之弟吳璘坐鎮,中路,有成閔與吳拱互為犄角,東路有老將劉錡,這三路,當屬無憂。唯有水路......”

陳康伯補充道:“水路由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兼副提督海船,李寶負責。李寶精通水戰,熟悉山東一帶情況,確是合適人選。只是,此次北上出擊的水師力量過於薄弱,怕是難以建功。”

張浚道:“此次出擊,由李寶主動請纓,想來他是有必勝把握。”

趙昚想起這幾日看到的情報,心中不由暗暗擔心起來。

金軍此番南征水師,有70000水軍,600餘艘艦船,浩浩蕩蕩,氣勢如虹。

相比之下,李寶北上之軍,僅有戰船120艘,水軍3000人。

這些人還不是正規水軍,而是李寶從閩浙沿海臨時招募的弓弩手。

雙方力量對比,實在過於巨大。

趙昚甚至覺得,這就是在以卵擊石。

諸葛元芳忽然道:“海州已被我軍拿下。李寶此去,可將海州作為據點。”

陳康伯驚道:“此事樞密院並未收到上報,你是從何處得到的訊息?”

眼看眾人一齊望了過來,連官家眼中也充滿疑慮,諸葛元芳將心一橫,掏出一封密信來。

“這是長生遣人送來的加急密報。只因情報尚未核實,我也沒有上報樞密院。”

陳康伯一把搶過密信,便一目十行看了起來。

片刻後,他竟當堂狂笑,口中連呼:“妙極,妙極........”

趙昚和張浚急得抓耳撓腮,恨不得將這老貨扔出殿去。

等陳康伯緩過勁來,才對著官家大聲道:“回稟陛下,李寶北上之事,大有可為。”

接著便將密信內容講述出來。

信中首先對金人後方及山東半島情勢,作了詳細描述。

其實宋金交戰之後,宋軍對金國腹地情報已經近乎斷絕。

一來,金國加強了情報嚴查。

二來,也是人手有限。

大宋已將焦點放到交戰一線,對後方變化反倒有所忽視。

其次,信中詳細講了海州保衛戰的勝利,以及海州對大宋水師北上的作用。

眾人這才得知,原來金人早就後方起火。

而海州,竟有魏勝這號奇人,居然和李寶是一路貨色。

不等金人主動攻擊,自己倒先打了過去。

而且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

趙昚道:“此信既是長生所寫,他人必定也在海州?”

諸葛元芳老老實實答道:“長生上月去了金國,殺了金玉宮新任統領,燒了中都皇宮,此後便去了山東。海州之事,應是碰巧遇到。他順手助了魏勝一臂之力,現在應該已和李寶聯絡上了。”

眾人只聽得頭皮發麻。同時心中也一陣開心,就讓這小子禍害金人去吧。

陳康伯喜道:“有他在海州相助李寶,大事可期啊!”

諸葛元芳卻道:“可他提的要求?”

陳康伯一愣。

官家大手一揮:“他不就是想給魏勝請功嗎?朕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