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欺負老實人
大唐:父慈子孝程處默 罪孽9999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楊善經吃了兩鐧,手上失了力度,被程處默一槍結果了性命。
大大咧咧的程處默下馬,割下楊善經的左耳串在繩上,笑呵呵地朝蘇定方拱手。
“郎將,想來此次出征,我程處默也該撈個勳功了吧?”
鄧驍淡淡開口:“區區上陣上獲而已,勳功五轉,勉強夠你去長安城外的畿縣當個市令。”
以少擊多是上陣,殺敵四成以上是上獲,地方上的集市官、錄事都是勳功五轉的兵將才能擔任。
蘇定方笑罵:“出息!勳功五轉就滿足了?”
程處默大笑:“勳功五轉為騎都尉,比照從五品,可比我的御武副尉高多了。”
鄧驍嘴角扯了扯,高長空一聲嗤笑,穆阿沙不置可否,安元壽卻頻頻點頭。
四官的排位,職官為先,其次為爵,再次為散官,最末才是勳官。
但是,對於程處默、安元壽之類的嗣子而言,職官沒撈著,爵位只能等著繼承,散官低到羞於啟齒,可不就指望著能掙點勳功、撈一個勳官顯擺一下了?
蘇定方嘲笑一句:“撿軟柿子捏算什麼本事?你好歹跟執失思力、阿史那思摩之類的過上兩招啊!”
噗哧的笑聲此起彼伏。
程處默臉色變黑。
他的武藝勉強能跟執失思力等突厥將領過招,力氣上卻比較吃虧。
沒辦法,中男嘛,還沒有完全長開,體力不足是必然的。
馬蹄陣陣,突厥胡祿達官吐谷渾邪率五百鐵騎衝來,雙鬢斑白的他一馬當先。
“程處默出戰。”
蘇定方估摸一下,決定讓程處默受受苦,別養成目無餘子的臭毛病。
程處默呼哨一聲,耀武揚威地帶著二十名府兵向前衝去。
二十一具角弓弩一輪齊射,幹掉了十來名突厥曳落河。
高實在率人繞到吐谷渾邪側面,角弓弩不斷放箭,曳落河追擊時不斷繞著圈子。
角弓弩配備百支弩箭的好處顯出來了,府兵能肆無忌憚地射箭,根本不擔心箭矢不足。
曳落河張開角弓回擊,可射程不及角弓弩、每弓只有三十支箭矢,還擊像在隔靴搔癢。
程處默如蛟龍出海、猛虎下山,一槍一鐧狠狠砸向吐谷渾邪。
拳打南山養老院之類的事,他可最喜歡了。
吐谷渾邪本來就不以武力見長,他是頡利可汗生母陪嫁過來的媵臣,忠心沒得挑,還能替頡利可汗料理家業。
遇上程處默這個不講武德的年輕人,也算他倒了八輩子血黴,一點不知道尊老。
長矛被四稜鐧狠狠砸開,程處默槍尖一挑,血珠子從吐谷渾邪臉上迸出。
“老傢伙,趁早回去抱孫子吧!就你這武藝也來打仗?”
程處默槍纂盪開幾支長矛,猖狂大笑。
一直默默為頡利可汗守護阿史那疊羅支的吐谷渾邪,是真把疊羅支當親孫子看。
聽懂這話的吐谷渾邪,不要命地向程處默展開攻擊,偏偏力量不夠,總是被程處默輕易打散攻勢。
閒暇之餘,程處默還打殺了幾名曳落河,張狂的姿態讓吐谷渾邪極為惱怒。
“胡祿達官快走!他們的弩太厲害了!”
一名百夫長狼狽地奔來,頂替吐谷渾邪扛下程處默狂暴的攻擊。
五百騎被二十具角弓弩吊打,現在只剩下二百來騎了。
冷兵器時代的弩弓,就是站在時代巔峰的大殺器。
再纏鬥下去,最多一個時辰,五百騎全部得交待在這裡。
吐谷渾邪恨恨地提著長矛轉身,一百騎斷後,他帶著百餘騎遁走。
爭取的這一點時間,足夠疊羅支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了。
-----------------
得勝而歸的程處默洋洋得意,角弓弩的威力,讓蘇定方安排好的接應都成了虛設。
彭杏林等六名輔兵,與二十名府兵一起回收弩箭,順帶收繳曳落河的衣甲、兵器、馬匹,死馬拖來分割肉塊。
馬肉雖然酸了點,總歸是肉食,對體力消耗極大的匡道鷹揚府來說,補充鮮肉正合適。
一向話少的果毅郎將鄧驍難得地主動開口:“弩弓,不錯。”
高長空頻頻點頭。
不管對弩弓觀感如何,能在戰場上儘快殺敵的的就是好兵器。
彭杏林收拾好弩箭,分了幾支給程處默,冷不丁開口:“剛才那胡祿達官叫吐谷渾邪,頡利可汗生母的媵臣。”
最先反應過來的程處默一拍大腿:“可惜了!剛才就應該讓他見識耶耶捉生將的本事!”
捉生將,是指交戰過程中能生擒敵人的高手,一般指校尉以下級人物。
普遍而言,捉生將的傷亡率極高,但倖存者升遷速度遠超常人,比如某個跳胡旋舞的胖子。
蘇定方似笑非笑地斜睨著程處默。
吹牛皮不打草稿,就算吐谷渾邪束手就擒,程處默有那力氣捉人過馬嗎?
後方遊奕打馬追來:“稟郎將,突厥夾畢特勒帶三千人馬追來,離此不足十里!”
程處默眨巴眼:“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那個胡人相貌的突厥人?”
蘇定方冷眼看向程處默:“你該不會說,你能打得過阿史那思摩吧?”
“我能……”程處默的牛皮終究沒吹下去。“罵得過他。”
呵呵,誰不知道阿史那思摩敏於行而拙於言?
就算換了蘇定方,一樣能罵得阿史那思摩還不了口,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
-----------------
二十七具角弓弩一字排開,弩箭閃著幽暗的光澤。
回收的弩箭有一些是受損的,拿攜帶的礪石磨一磨,箭鏃就鋒利了。
程處默都不知道,軍中還有礪石、解結錐之類雜七雜八的小工具。
當年要是知道,早就偷拿一些回家耍了。
弩弓大明大亮的威脅,就是阿史那思摩這樣的名將也得勒馬。
程處默身後的蘇定方,阿史那思摩也曾經見過,不過當時在劉黑闥帳下的蘇定方還未顯頭角罷了。
以六百騎就敢大搖大擺地攔截三千人,不得不讓阿史那思摩猜疑,唐軍在匡道鷹揚府之後是不是還有伏兵。
想想也是,只憑這六七百人,怎麼就敢孤軍深入?
背後還有伏兵才是正理。
換成突厥的其他將領,或許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衝了,偏偏阿史那思摩一向想得太多。
不想不行,從小到大,因為異於常人的相貌,阿史那思摩沒少受欺辱,有幾次差點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