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姚廣孝為參謀
大明從資助朱元璋開始 樹上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陛下,微臣隨軍師入宮……”
姚廣孝下意識看向劉英。
麵皮竟然這般薄!
劉英撇了撇嘴,直接朝著朱元璋拱手,“陛下,是微臣要帶姚廣孝入宮覲見陛下!”
“哦?”
朱元璋眼中更是好奇。
劉英老實說道:“陛下,微臣帶姚廣孝入宮,是向陛下稟報一番醫學堂這兩年的功績!”
“有何功績?”
“回陛下,除了應天城內那兩座醫學堂外,在濠州、滁州、揚州、太平、平江、蘇州等府治,都已建有醫學堂。”
朱元璋直接問道:“有多少座?”
劉英看向姚廣孝。
姚廣孝連忙拱手,“回陛下,共有五十五座!”
“五十五座醫學堂?”
朱元璋一驚,“這些醫學堂內共有多少醫者?”
“回陛下,連帶應天城醫學堂在內,共有醫者六百一十三人!
學徒兩千四百二十六人!”
“六百醫者,兩千四百學徒?”
朱元璋兩眼更亮,“這些學徒何時可出師?
說起這個,姚廣孝的底氣便足了很多。
“回陛下,有一千學徒,明年便可出師!還有一千多學徒,需到了後年!”
朱元璋滿是驚喜,“兩年後,咱大明便可出現兩千四百多醫者?”
“好!”
朱元璋猛的看向劉英,“雍泰,姚廣孝在醫學堂幹出如此功績,咱該如何封賞他?”
“陛下誤會了!”
劉英連忙解釋道:“當初,微臣讓姚廣孝操辦醫學堂時,曾答應他,他若想當官,微臣便親自向殿下舉薦他!”
“哦?”
朱元璋目光一閃,扭頭看向姚廣孝。
“醫學堂如此蒸蒸日上,你想去幹別的了?”
“陛下聖明!”
姚廣孝連忙回稟道。
“你想去做什麼?”
姚廣孝看了一眼劉英,就小心翼翼道:“回稟陛下,微臣想去北征大軍之中。”
“北征?”
朱元璋眉頭略微皺起,“你身手如何?”
姚廣孝道:“回陛下,微臣身手可比肩百戶!”
“百戶?”
朱元璋微微搖頭,“你堂堂醫學堂祭酒去當一百戶,豈不是讓外人覺得咱昏庸?”
說著,朱元璋只能扭頭看向劉英。
“雍泰,是你領進宮的,你是否早有定論?”
“陛下聖明!”
姚廣孝渾身一震,滿臉期待的看向劉英。
“參軍!”
“參軍?”
姚廣孝心中大喜。
朱元璋則是眉頭微皺,“斯道,你懂行軍打仗?”
姚廣孝目光一黯,“回陛下,微臣從未接觸過行軍打仗之事。”
“不懂行軍打仗,如何當參軍?”
朱元璋又是看向劉英。
“陛下,那便當一參謀?”
“參謀?”
朱元璋這下若有所思。
“斯道腹中頗有謀略?”
“微臣不敢欺瞞陛下,微臣自詡有些智謀!”
“哦?”
朱元璋便有了興趣。
“那你說說,咱大軍北伐之時,可是用何種計謀?”
“攻心!”
姚廣孝直接道:“自數年前,陛下便給大都、河南、山東售糧!
如此,定會有很多糧食都被那些官員大戶貪墨。
甚至,被溢價賣給那些百姓們!
我大明可以此為大義,也可以此來讓河南、山東百姓恭迎我大明王師!”
“張士誠、張明鑑與劉福通三家,這麼久下來,早已生出間隙。
張明鑑與張士誠兩家,這些年又與孛蘭奚、亦老溫帖木兒眉來眼去,但並未徹底投降元廷。
如此,他們也不信元廷……”
“微臣願出使張士誠!”
說著,姚廣孝又道:“若陛下可緩上兩年北伐,劉福通定會敗亡。
不用我大明王師多費力氣,劉福通自會派人向陛下求援,請求我大明王師援助他們……”
朱元璋目光一閃,看向劉英。
“雍泰,你給他講述了?”
劉英連忙道:“陛下,微臣絕對沒有與他透露一句。”
朱元璋又看向姚廣孝,“這些是何人告知的你?”
姚廣孝急忙說:“回稟陛下,此事乃是微臣閒暇之時琢磨出來的!”
“閒暇之時琢磨的?”
朱元璋神情有些怪異,“此些話語,除了出使張士誠之外,所有話,軍師都給咱說過!”
“陛下明鑑,微臣都可看出陛下之謀,軍師自然也可看出來!”
“這是軍師之謀!”
姚廣孝頓時大驚,“陛下,當初給大都賣糧之事,便是此謀之故?”
“這是自然!”
姚廣孝滿臉佩服。
“軍師早備廟勝之策,算無遺策,讓下官驚為天人,方才是下官獻醜了!”
劉英輕輕一笑,就提醒道:“斯道,陛下當面,有何才能,便儘管施展出來。
今日,是你最重要的時機!”
“多謝軍師!”
姚廣孝又朝著朱元璋說道:“陛下明鑑,若軍師早就謀劃,那應天書院那上千名北方讀書人,可是為北征所準備?”
“嗯!”
“陛下,若微臣為北征大軍參謀,可帶五十醫者,三百醫學徒進入軍中!”
“好!”
朱元璋頓時大喜。
只需這一點,姚廣孝就可在北征大軍之中立足!
姚廣孝又道:“陛下,微臣除了醫學與佛學之外,還擅陰陽術數!
微臣隨軍,若北征大軍攻下城池,微臣也可主持均田之事,可審理冤案,安撫百姓與降軍!”
“善!”
朱元璋在姚廣孝身上,看到了劉英的影子。
“如此,你可為北征大軍參謀!”
“多謝陛下天恩,微臣定不負陛下信賴!”
姚廣孝大喜。
……
出了皇宮,姚廣孝便前去醫學堂。
他若辭去醫學堂祭酒,便需尋上一位祭酒上來。
另,他得去尋找那些願隨軍的醫者與醫學徒。
而朱元璋在,而是召來郭英。
讓郭英詳查一番姚廣孝。
與此同時。
在北方。
蒙元更是生出大動作,陝西行省右丞,兼陝西行臺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樞密院事察罕帖木兒,率大軍南下。
韓宋與蒙元、張士誠、張明鑑幾方勢力,也都大打了起來。
尤其是韓宋。
察罕帖木兒調兵遣將,率大軍到虎牢關,分兵兩路。
一路出汴南,攻陳州、蔡州等地。
一路出汴東,徵調戰船,順著黃河,水陸齊下。
同時,還調陝西、山西元軍,出虎牢關與太行山,齊聚汴梁城下,將汴梁城圍的水洩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