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通兵力不足,只能被迫緊守汴梁城。

連續幾次派軍出城,都被伏擊,或殺回去。

而距離汴梁城不遠的張士誠與張明鑑所部,對於汴梁危機,卻是沒有任何出兵救援的打算。

隨著訊息傳到應天。

朱元璋頓時大驚,急忙召劉英。

“雍泰,劉福通要敗了!”

劉英微微點頭。

“察罕帖木兒此人乃蒙元不敗戰將,東路軍此時一片混亂,中路軍關先生、破頭潘等人,也是自顧不暇。

西路大軍,李喜喜與李武、崔德等人,更是戰敗西竄。”

“張士誠與張明鑑兩方,恐早就想將劉福通趕出河南,定會以孛蘭奚與亦老溫帖木兒兩人壓迫為藉口,不救劉福通!”

“如此,劉福通豈不就無藥可救?”

“這……”

劉英眉頭緊皺,想了想,還是說道:“陛下,察罕帖木兒雖有二十萬大軍,但汴梁城內亦有數萬大軍守城。

察罕帖木兒想要強行攻城,定會損失慘重!”

“除非圍城,以絕汴梁城內糧草,讓汴梁城不攻自破!”

“圍城?”

朱元璋若有所思,“察罕帖木兒沒有攻城利器,他定不敢強攻!”

說著,朱元璋便是有些意動。

“雍泰,如此,咱吳國若派兵相救?”

劉英微微搖頭,“陛下,若劉福通派人來求援,咱大明大軍才可名正言順前去汴梁,援救劉福通!”

“若劉福通不求援,咱大明大軍便是趁火打劫!想要穿過歸德府,便需一路攻過去!”

“這……”

朱元璋神色一怔,“難不成,咱就眼睜睜看著劉福通被圍,被滅?”

你是在擔憂劉福通?

劉英懶得拆穿朱元璋,只是說道:“殿下,張士誠、張明鑑見死不救,已投靠元廷,當討伐!”

“討伐張士誠?”

朱元璋眼睛一亮,“此計可行!”

順著運河一路攻打上去,先覆滅張士誠和張明鑑。

若是劉福通能堅持到他們攻下徐州與濟寧,他們就可救一救劉福通。

若是堅持不到,那他朱元璋便給劉福通復仇。

“來人,召姚廣孝、李善長!”

“喏!”

殿外,兩個內侍快速往外跑去。

半個時辰後。

李善長與姚廣孝兩人,先後走了進來。

見完禮,李善長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姚廣孝,便沒多理會。

“察罕帖木兒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圍困汴梁城!”

“韓宋三路大軍皆不能回軍救援,張士誠與張明鑑兩方,早已暗通蒙元!”

“劉福通敗的這麼快?”

李善長與姚廣孝兩人,皆是大驚。

“一年前,劉福通三路大軍,便先後被蒙元大軍擊潰。”

朱元璋淡聲道,“現今,只是輪到劉福通而已!”

“原來如此!”

李善長微微點頭,這個訊息他也聽過。

只是,劉福通那三路大軍距離太遠,訊息傳過來,只是幾句話。

他也並沒過多關注。

只是,他怎麼也沒想到,韓宋大軍敗的這麼厲害,已經讓蒙元大軍圍困到都城了!

“陛下,劉福通可是向陛下求援了?”

“並未!”

“那陛下之意?”

李善長有些不明白,劉福通不求援,那就靜靜等著察罕帖木兒與劉福通兩敗俱傷。

或者,一方大敗。

他們大軍殺過去,撿便宜便可!

“咱準備北伐張士誠、張明鑑兩賊子!”

“北伐張士誠與張明鑑?”

李善長又是一愣。

“陛下聖明!”

姚廣孝愣了一下,便明白過來。

“斯道明白咱的意圖?”

朱元璋有些好奇。

李善長也下意識看向姚廣孝。

姚廣孝連忙拱手行禮,“微臣愚鈍,斗膽明悟一些陛下聖意。”

“那你說說?”

“微臣遵旨!”

姚廣孝小心翼翼道:“察罕帖木兒大軍圍困汴梁城,張士誠與張明鑑見死不救,不仁不義!”

“元軍既不攻他二人,他二人也不北伐,足以說明他二人早已與蒙元暗通款曲!”

“我大明以驅逐韃虜為己任,如此心向蒙元的不仁不義之奸賊,我大明當討伐!”

“嗯!”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姚廣孝又道:“如此大義,我大明大軍當為王者之師。”

“再從應天書院抽調上百河南、山東讀書人隨軍!

如此,我大軍或不用大費工夫攻城,便可勸降一些城池!”

“最重要的是,若劉福通派人前來求援,我大明大軍可直接向西,攻向歸德府,前去汴梁城!”

“若察罕帖木兒攻下汴梁,我大軍也可趁著察罕帖木兒大軍兵馬疲憊狀態下,收復汴梁,為劉福通復仇……”

“這……”

李善長緩緩瞪大眼睛,他沒想到面前這個詭異三角眼的青年,竟然有如此謀略。

“善!”

朱元璋滿意的點著頭,又道:“你有此謀略,讓你去找徐達,當個軍中參謀,咱也放心了。”

姚廣孝連忙道,“多謝陛下,微臣經驗淺薄,去了軍中,定會多學多看!”

“嗯!”

朱元璋更是滿意,這種態度就好。

接著,朱元璋又看向李善長。

“李先生,徐達在淮安八萬大軍的所需的糧草輜重,可是都已備齊?”

李善長連忙稟報道,“回稟陛下,微臣早已連同戶部,將八萬大軍半年所屬糧草輜重送去。

另,八萬大軍冬天所穿的衣物也都備齊,送去淮安。”

“善!”

“再從應天挑選三十多個官吏,南北官員各一半,應天書院挑選兩百北方讀書人,與姚斯道一同前去淮安!”

“微臣遵旨!”

李善長恭恭敬敬應道。

朱元璋又問:“姚斯道,你那五十醫者,三百醫學徒可尋好?”

姚廣孝再次應道,“回陛下,微臣已挑好人選。只要陛下令下,他們兩日內便可到達應天!”

“甚好!”

“你兩日後攜咱旨意前去淮安!”

“微臣遵旨!”

“雍泰,工部可給北征大軍準備多少碗口筒與炸彈!”

“回陛下,微臣工部可準備三百碗口筒,炮彈一萬顆。

另,木筒炸彈、箭矢炸彈、回回炮炸彈,每一樣可給兩萬顆!”

“夠了!”

朱元璋重重點頭。

“雍泰,如此之多炸彈,哪怕與察罕帖木兒那二十萬大軍對戰,也可輕鬆擊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