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焦黑的撒馬爾罕城中心,一場盛大的儀式正在進行。

象徵著大明帝國權力與秩序的巨大印信“西域都護府印”,在無數大明將士、歸附的撒馬爾罕貴族、惶恐又希冀的平民注視下,被魏國公徐達,高高舉起,鄭重地蓋在了一方剛剛以沙土夯實、覆以絲綢的奠基基石上!

巨石沉悶的撞擊聲,如同宣告一箇舊時代的徹底埋葬,也敲響了一個嶄新時代的序章!

時間在焦土上流淌,如同緩慢癒合的傷疤。

月餘的光景,撒馬爾罕的焦黑色澤逐漸被新覆的黃沙以及初具雛形的土石營壘所覆蓋。

西域都護府的框架在徐達的鐵腕和朱棣靈活的政治手腕下迅速搭建起來。

軍府衙門設於西城殘存最完整的建築群基址上,雖不復昔日的金碧輝煌,卻已初顯肅穆威儀。

城內道路被粗略清理規整,以巨大的條石標記出未來的主幹骨架。

臨時搭建的棚戶區在劃定好的營地上成排延伸開來,冒著裊裊炊煙。

撒馬爾罕殘存的匠人、商賈、貴族,在經歷了最初的惶恐和試探後,在嚴明的律法約束、公平的商貿待遇以及明軍強大武力的震懾下,漸漸展現出歸附的誠意,許多人甚至被吸納進都護府的初步管理機構,協助管理民生、召集勞力。

一車車從遙遠中原或周邊綠洲徵調運來的糧秣、布匹、鐵器、工具抵達城外。

疲憊的臉上開始有了重建家園的堅定。

工部下屬的勘探與工程隊伍在楊開天派來的數名核心工匠帶領下,也已抵達,開始測繪這座被焚燬城池的地基,規劃新城的水脈引渠和分割槽方案。

楊開天地宮歸來後繪製的草圖與提出的“借勢導引、聚沙引水”的思路,已悄然成為規劃的核心藍圖。

而在地宮與重建工地上燃燒激情和力量的楊開天本人,則已經完全沉浸在那座“天工寶庫”之中。他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工部侍郎,而更像是一個瘋魔般的學徒。他將簡易營帳安在了地宮入口旁,日夜不眠不休。

“不行!這塊的青銅齒輪與琉璃管道角度必須再精確一絲!一絲!誤差大了根本無法捕捉到那星脈光流的能量共鳴!”

楊開天對著幾名隨行工部匠師厲聲咆哮,他頭髮凌亂,眼窩深陷,雙手沾滿金屬碎屑和油汙,袖口被未散的青銅管餘溫燙出了焦洞。

“此處的紋路不是裝飾!是引導能量流轉的通道!通道懂嗎?!照著我的描本,一比一復刻!用銅汁澆築,冷卻時溫度必須平穩下降十三度!一個刻度都不能錯!人手不夠?去找徐大帥!把我的官印給他!讓他給我調精通鍛造的撒馬爾罕匠戶!快!”

地宮中,那龐大機關核心的微光似乎都比往日明亮了三分,彷彿是感應到了一個瘋狂而執著的靈魂正在貪婪地汲取著它的智慧。

楊開天時而用放大鏡細細研究青銅構件上毫釐之間的磨損痕跡,推斷其運轉軌跡,時而在空曠處用手臂模擬機械臂的運動,以感受那種剛柔並濟的力量傳遞,時而對著一塊新發現的刻有星象與水力結合圖的石壁,整個人陷入一種入定的狀態,手指在空中不斷虛划著只有他自己能懂的公式與結構。

“老師!”

一日深夜,楊開天帶著滿眼血絲和一沓厚厚的、畫滿了前所未見圖形的紙張闖入秦楓的營帳。

“成了!第一步的微縮導引裝置,能仿造出來了!”

秦楓接過那沓圖紙,只見那些裝置結構極度繁複精密,完全跳脫了當代機械的框架。核心部分不再依賴於巨大的剛性齒輪齧合,而是由眾多細小的、如同生物關節般的柔性青銅榫卯連線起來的小型齒輪組,沿著特定能量流動的方向排列。

一條模擬穹頂星脈光流的微縮能量回路,被小心翼翼地設計嵌入其中。

更驚人的是,裝置還結合了水利調控的設計,一個微小的沙漏裝置控制著小閥門的開合,象徵著時間、水流、能量的協同流轉。

整個設計,充滿了東方式的靈動和諧與數理上的極致精確。

“雖是小物,其理已通!此物能成,那水輪機的效率,至少可增三倍!損耗可降七成!”

楊開天聲音顫抖,帶著金屬般的鏗鏘,“它不僅僅是一個機器!它是一個證明!證明墨家的道,是可行的!證明沙漠生綠洲,非是神蹟,而是人可達之力!”

秦楓的手指拂過那些圖紙上的線條,彷彿能感受到那即將噴薄而出的嶄新力量。

他知道,腳下這片焦黑的土地,以及那片更為廣袤荒涼的沙漠之下,那沉睡於地宮中的“天工開物圖”,已經成功地在大明最傑出匠師的心中,投下了一顆燎原的火種。

都護府的根基已然紮下,墨家智慧的種子正在瘋長。

重建撒馬爾罕的磚石尚未凝固,但那融合古今、貫通天地的偉大科技航程,已在西域大漠的殘墟之上,於楊開天那雙被青銅染黑的手掌中,向著不可知的壯闊未來,轟然啟錨!

正如楊開天所說。

這裡,只是小物!

甚至連剛剛興建出雛形的西域都護府,也是小物。

哪怕未來這萬里黃沙都能成為魚米之鄉,依然是小物!

更重要的是,“其理已通”!

一法通,則萬法通!

無數個日夜的不眠不休,楊開天在科技方面的智慧,終於發揮了無與倫比的價值。

雖然距離將積累千年的墨家機關術完全吃透參悟,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既然可以證明這條道路的正確,要將其徹底吸收,以及與現有的科技框架,甚至是秦楓記憶裡的那些後世科技的方向結合在一起,只是時間問題了。

遠的不提,就說整個大明朝堂,尤其是大明皇帝朱元璋心心念唸的大航海時代,這一次,是真的越來越近了!

看著周遭有條不紊的忙碌,看著神色疲憊卻振奮無比的楊開天,秦楓笑容越來越盛,他彷彿已經可以從萬里黃沙的西域大漠,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茫茫深海。

海洋,將屬於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