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前吸了口氣,直視著年鳳霞的眼睛。

“你給?”

一聽這話,還在撒潑打滾的年鳳霞戶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這話竟然會從李向前一個下鄉的知青嘴裡說出來。

就連周遭的老少爺們們也都愣了。

一千塊,這不是個小數目。

尋常人家三個壯勞力攢三五年都未必能攢的下這麼多錢。

當下還是生產大隊的時候,吃大鍋飯,參與務農的壯勞力都是在掙工分的。

這麼說吧,一個壯勞力上一個工能掙差不多十個工分,一個工分算一分三。

也就是說一個壯勞力就算不吃不喝一天到頭下來也最多也就掙不到兩毛錢。

李向前是下鄉的知青,就算有貼補,這一千塊錢得掙多久?

“對,我給!”

李向前吸了口氣,開口道:“你不是想要錢嗎?一千塊錢是吧,有這一千塊錢你就放譚月梅自由?那行啊,這錢我給!”

“一個月,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把錢湊齊了。”

李向前伸出一根手指頭,繼續道:“但有句話咱得說在前頭,錢我可以給,但你不能暗地裡去磋磨譚月梅母女倆。否則的話,就別怪我姓李的不給你臉。”

一聽這話,年鳳霞呲牙就樂了。

知道的以為這小子是紅口白牙的吹牛皮不打草稿,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姓李的嘴巴比馬大,家裡頭開印鈔廠的呢。

一千塊,賣了他都不夠。

“行啊,老婆子說話算話,你只要把錢拿出來,老婆子麻溜的就讓這娘倆滾蛋。辛苦點塞你被窩裡也行。”

“但醜話咱說在前頭,一個月你要是拿不出一千塊錢來,到時候可就不是這個價了,得加錢。”

年鳳霞洋洋得意,那小人得志的嘴臉很不能讓人立刻上前給她幾個嘴巴子消停消停。

李向前沒說話,扭身就走。

“李向前......你.......”

身後傳來譚月梅的聲音,她紅腫著眼睛,委屈巴巴伸手抓著李向前的衣角想說點什麼。後者轉過身,認真的看著譚月梅。

時隔數十年再次相見,眼前的姑娘依舊是記憶中的模樣,青澀,溫柔,一雙桃花眼眨啊眨的甚至委屈巴巴哭起來的模樣都帶著些許溫柔。

“放心,有我呢。”

丟下一句,李向前丟給譚月梅一個堅定的眼神,而後撥開人群就往知青點走。

老少爺們們議論紛紛,各種話音落在李向前的耳中,他不用聽都知道這些街坊們再說是自己這個下鄉的知青裝大發了。

一千塊錢啊,哪裡那麼好搞?

可李向前心裡卻沒有任何的情緒。

重來一遭,他不可能讓悲劇重演。

一千塊錢雖然不少,但在李向前的心中和譚月梅一比,壓根卻連個屁都算不上。

這輩子真要讓悲劇重演,那他李向前還不如直接找塊豆腐直接撞死算了,還活個什麼勁兒?

只是,上哪去搞這一千塊錢呢?

李向前捏著下巴想著,這錢要是往後說,怕是興許只是酒桌上的一瓶老酒,又或是出去瀟灑的一頓飯錢。

可方在八十年代初期,卻也是正兒八經的一筆鉅款了。

有著上輩子的閱歷和經驗,李向前當然知道,在這個經濟野蠻增長,遍地是黃金的年代自個兒到哪都能賺的盆滿缽滿。

只是這第一桶金從哪裡來?

“總得想點法子。”

正琢磨著,李向前一抬頭已經到了知青點。

其實說是知青點,就是村生產大隊的後院臨時搭建起來的幾間泥瓦房而已。

上林村是大村,和周邊的幾個村子聯合起來才組織了個生產大隊,而他們這些上山下鄉的知青沒地兒住,只能在生產大隊的後院湊合。

不過院裡的知青卻很少,大多屋子都空著。

這也要得益於去年的政策調整,允許大批知青透過招工,病退等等方式進行返城,而今年政策徹底落實後,超過數以百萬的知青大批次返城形成了回城潮。

本來李向前也在上一批返城的名單中,不過礙於譚月梅的關係李向前多留了半年。

但他也明白最遲81年最後一批返城潮後,只有少數知青願意在農村生根發芽。

上輩子他就是最後一批走的。

搖了搖頭,李向前推門進了自己的宿舍,沒成想,一股暖氣撲面而來讓他忍不住吐出一口濁氣。

一抬眼,屋裡的煤爐子生的極旺,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

一個拎著菸袋鍋子的中年老漢正吐著煙氣正往裡頭填媒,爐鉤子都燒的紅彤彤的。

“趙叔,你咋來了?”

李向前一愣,頓時認出了老漢。

他叫趙有全,是上林村的村支書,也是生產大隊一大隊的大隊長。老支書對他們這群知識分子頗為照顧,後來李向前返城的時候就是趙有全給開的介紹信。

“溜達溜達,順便過來轉轉,這不看你爐子沒點就過來生了個爐子。”

趙有全一笑,黝黑的老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來:“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啊可都是國家的寶貝,這大冬天的爐子要不早早升起來,晚上可沒法過。”

李向前道了聲謝,立刻就湊近了一點伸手烤火。

剛回來的一路上琢磨著事兒還不覺著,這一進屋才發現一路走回來身上早就凍透了,一股子涼氣貼著襖子嗖嗖的往脊背上鑽。

“我聽村裡人說,你剛去老洪家了?”

趙有全笑呵呵的將爐火攏的更旺了一點,扭頭瞧著李向前,問了一句。

李向前一怔,隨即點頭。

剛剛自個兒在老洪家大鬧了一場,那麼多雙眼睛盯著,他也沒想藏著掖著,只是沒想到這訊息傳的這麼快眨眼就傳到了老支書趙有全耳朵裡。

沒辦法,農村就這點不好。

屁大點事兒就鬧的人盡皆知,就好像早起村頭哪家放了個屁,用不了十分鐘連村尾的狗都能聞著味尋過來。

“去了!”

李向前點點頭。

“你想好了?”

趙有全再問。

“想好了,我要娶譚月梅,叔你不用勸了。”

李向前早就打定了主意,瞧著趙有全這麼一問,以為他是來說和的,畢竟自個兒的身份擺在那,上山下鄉的知青遲早有一天回城裡的。

誰知,趙有全搖了搖頭,笑了笑:

“我勸你幹啥,你既然打定了主意,咱這個當叔的祝福還來不及,那老譚家的丫頭,有福氣啊......”

“對了,這點錢你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