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商機出現
重生八零:從娶美嬌娘開始發家致富! 月衝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老支書感慨了一句。
他邊說,邊伸手從襖子裡掏出一個紅布包來,掀開一看,裡頭整整齊齊的碼著一沓錢,面額不等。
大的錢是十塊一張的大團結,有五六張,小的一毛兩毛的也不少,甚至還有不少幾分錢的硬幣。
李向前頓時就急了。
“老支書,你這是幹啥,這不是打我臉嗎?”
他怎麼可能去要趙有全的錢。
李向前又不是原來的愣頭青,他很清楚,趙有全是上林村的村支書這不錯,可國家給這位鄉村老幹部的優待頂破了天就是上工的時候每個工分多算幾厘錢而已,能有多少存款。
剛過了緊巴巴的日子,城裡暫且先不說,可這農村可沒聽說哪家地裡有餘糧的。
老支書下頭有個癱瘓在床的兒子,還有嗷嗷待哺的孫子要養,一年到頭掙的錢還不夠還欠的饑荒的,李向前咋能要他的錢。
“後生,你別急,聽叔說,這錢吶,算是叔借你的。”
“老譚家那女娃娃命苦啊,攤上年鳳霞這麼個惡婆婆,叔是村支書,可天大的官兒也管不了人家的事兒。老譚家的姑娘那是個好女娃啊,能幹,能吃苦,人也清白。雖然是寡婦,但也是清清白白的。”
趙有全說了一半,有點說不下去。
往前數,老支書也曾給老洪家說上過幾次物件,可都被年鳳霞那個惡婆婆給攪和黃了。
人家譚家的女娃是嫁給你們老洪家,又不是賣給你們老洪家了。
老洪家那小子投機倒把遭了意外,你年鳳霞當婆婆的總不能捆著人家孤兒寡母一輩子?
若是日子過得好了,趙有全啥話也不說。
可年鳳霞是個叼的,哪會給譚月梅那姑娘活路?
李向前這後生就挺好。
幹活的時候不像其他的知青那樣偷奸耍滑,為人也踏實,上山下鄉的知青那都是有大學問的,未來必定有出息。
要是李向前真能對譚月梅好,他這個當支書的哪裡能不同意?
李向前也沒說話。
他眼睜睜的看著老支書把皺巴巴的一沓錢往自個兒手裡一塞,然後半瘸著腿就朝著外頭走。
李向前張了張嘴,可話沒吐出來哽在脖子裡卻覺得有些酸澀。
老支書是好人。
村裡的大多數鄉親們也是。
“媽的,上輩子老子良心被狗吃了?”
後來李向前知道了譚月梅的死訊過後,就再也沒回過上林村。
就連對他很上心的老支書沒的時候,他也只是寄了點錢過來,連看都沒看一眼。
如今重來一遭,可不能這麼幹了。
知恩圖報。
這是李向前後來的做生意的準則。
但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剛自個兒丟擲去的豪言壯志,一個月一千塊錢,得咋整才能把譚月梅從年鳳霞的磋磨下拯救出來?
李向前數了數老支書的留下的零散毛票,一共一百塊。
“啟動資金是有了,可究竟乾點啥呢。”
李向前躺在木板床上琢磨了整整一宿,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先是去了一趟生產隊請假,而後就坐上了去城裡的大巴車。
等到他到了城裡的時候已經是晌午了。
他先是在城根下頭對付了一碗雲吞麵填飽肚子,然後在城裡溜達起來。
路邊兒隨處可見擺攤的小販,吆喝聲不絕於耳。
這也就是這兩年,但凡要往前放兩年,擺攤的小商小販怕是這攤位沒支稜起來就要被當成投機倒把帽子給抓起來。
八十年代初期,改開如火如荼的進行,內陸地區的發展雖然遠沒有沿海地區那樣貿易發達,但隨著全國經濟管制的逐漸放開,讓頭兩年還叫人喊打喊殺的投機倒把搖身一變變成了個體經營,早就不是稀罕事兒。
就算中途路上個帶紅袖標的攤販們也能樂呵呵的打聲招呼,屬於心照不宣。
“走過路過別錯過,瞧一瞧,看一看咯,咱紅旗織布廠剛出來的料子,買了你不吃虧,買了你不上當。”
“哥們,要不要來瞅瞅,看看不要錢嘛。”
李向前饒有興致的打量著周遭,沒成想忽然被路邊的攤販拉了一下,一扭頭,李向前才發現自己一路閒逛竟然來到了織機街。
這是城裡定有名的一條路。
名氣大的原因很簡單,這不長的一條街上竟然有四個國營廠,從東到西分別是鋸木廠,糖果廠,印刷廠和服裝廠這四家。
而拉住他的小販是個買衣服的,聽那吆喝顯然是從服裝廠進的貨,底氣特別足。
沒得辦法。
這年月國營廠的金字招牌不必往後,還是響噹噹的,雖說隨著沿海地區小商品逐漸流入給內地的服裝市場造成了衝擊,但國營廠的名聲早在老百姓心裡深入人心了。
不過李向前低頭一瞧,頓時樂了。
這小商販地上擺的衣服不少,可都是頭兩年的過氣貨,唯一能看得上眼的就是幾件兒的確良的襯衣還算得上時髦,其他的壓根沒法看。
“我說,哥們,你這衣服哪年的啊,現在早就不時興了吧。”
聞聲,小商販哈哈一笑,也不惱,隨口道:“嘿,這話誰說得準,萬一過兩年又流行起來了呢?我跟你講,哥們,咱這衣服可都是國營廠出來的好貨,質量是槓槓的。再說了,不是當下的時髦貨,咱勝在便宜啊。”
“你瞅瞅,這件兒,質量多好?馬上可就到了年關了,買一件兒回去給嫂子置辦新衣裳不吃虧。”
聞聲,李向前頓時高看了對方一眼。
沒成想對方竟然也是個會做生意的,不過他仔細看了一眼攤位,又瞧了瞧周圍的顧客,頓時一笑:“啥嫂子,可別瞎說,我可還沒結婚呢。”
“不過哥們,看起來你這生意也不咋樣啊。”
一聽這話,這小販頓時一肚子苦水,他一拍大腿,苦笑道:“嘿,誰說不是呢?可咱有啥招啊。誰知道頭兩年還打破頭,連供銷社都搶不到的國營廠貨今年咋就突然無人問津了呢?不是哥們我跟你吐苦水,這日子,做買賣也難啊。”
“頭兩年沒放開吧,咱巴巴的等著放開,現在放開了吧,好傢伙,好日子沒過兩天呢這硬通貨都不好賣了。”
“不是哥們吹,咱這貨可是從服裝廠正兒八經出來的,壓著本錢呢。要不是這,哥們,我給你再便宜點,你拿兩件,就當幫兄弟開張了。”
聞聲,李向前笑了笑。
他當然知道這小商販的這批貨質量不錯。
可眼下沿海市場的服裝廠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都是港臺地區的流行貨,如果不是國營廠的金字招牌在撐著,怕是壓根都無人問津。
只是聽著這話,李向前卻是眼前一亮。
商機,商機,自己轉悠了一下午,這不就是擺在眼前的商機嗎?
他忽然笑了一下,開口道:“要不我給你出個主意?”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