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總兵帶著糧草來到了這座名叫九宮山的地方。山上的大王叫董先,他手下有四個兄弟,分別是陶進、賈俊、王信和王義。他們召集了五千多人馬,盤踞在九宮山,幹些打家劫舍的勾當。這天,他們聽說岳元帥軍隊的糧草從山下經過,董先不禁哈哈大笑,對四個兄弟說:“我一直想奪取宋朝天下,當皇帝,總比在這兒瞎混強。宋朝就靠著岳飛一個人撐著,要是抓住了岳飛,還怕大事不成?如今他的糧草從這兒過,哪能輕易放過!”於是點了一千嘍囉,在半山腰紮下營寨。等糧車快到的時候,董先帶著嘍囉衝下山,一字排開,大聲喝道:“嘿!識相的就趕緊把糧草留下,饒你們這班人的狗命。要是牙縫裡蹦出半個不字,就叫你們人人都死,休想活一個!”士兵們趕忙把這訊息報告給謝昆。謝昆說:“原來是我走錯路了,怪我不好。”只好拍馬揮刀,硬著頭皮上前檢視。只見那強盜身高九尺,臉黑得像鍋底,兩道黃色眉毛直直豎起,下巴長著一部血紅色的鬍鬚;頭戴鎮鐵盔,身穿烏油鎧甲;騎著一匹點子青鬃馬,手裡拿著一柄虎頭月牙鏟。董先看到謝昆,大喝一聲,聲音如同霹靂:“嘿!你是什麼人,竟敢這麼大膽從這兒經過?快把糧草送上山,饒你狗命!”

謝昆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彎腰鞠躬,說道:“大王別生氣。小官是湖口總兵謝昆,奉嶽元帥的命令,押送糧草從這兒經過。我年紀大了,實在不是大王的對手。要是大王把糧草搶走,元帥肯定會把我全家抄斬。求大王可憐可憐我,放我過這座山,我感激不盡!”董先聽了,又打量了一下謝昆,見他鬍鬚確實白了不少,便說:“謝昆,你倒是個老實人,我不搶你的糧草。你把營寨紮好,趕緊派人去告訴你家元帥,就說我九宮山鐵面董先大王攔住了糧草,一定要岳飛親自來和我交戰。快去通報,我們等你迴音。要是遲了,可別怪我不客氣。”謝昆連連答應著退下。董先帶著眾嘍囉回到山寨。

謝昆只好紮下營寨,急忙寫好文書,派旗牌官連夜快馬趕到茶陵關報信。這時嶽元帥正在升堂議事,傳宣官上堂稟報:“謝總兵有告急文書送來。”元帥傳令讓他進來。傳宣官領命,帶著旗牌官來到滴水簷前跪下,呈上文書。元帥拆開一看,大怒道:“好大膽的強盜,欺負謝昆年老,竟敢搶奪糧草!”接著問道:“哪位將軍願意去把糧草救回來?”臺階前施全站出來,應道:“末將願意前往。”元帥就命令他帶領五百人馬,跟著旗牌官趕快去捉拿強盜。施全領命出關,和差官一起朝著九宮山趕去。

沒幾天,施全就到了糧草營前,見過謝總兵,行了禮。謝昆問:“施將軍帶了幾位將領一起來?”施全說:“就小將我一人。”謝昆說:“那個強盜非常厲害,要是隻有將軍一位,恐怕很難取勝。”施全說:“謝總爺,您放心,看小將我去擒住他。”謝總兵留施全吃了午飯,士兵們也都飽餐了一頓。施全說:“天色還早,我這就去把那強盜抓來。”

施全提戟上馬,帶著士兵來到山前擺開陣勢,高聲喊道:“強盜,快下山來受綁!”嘍囉急忙跑去報告董先。董先拿鏟上馬,帶著嘍囉飛奔下山,抬頭看見施全,大聲喝道:“來的可是岳飛?”施全說:“胡說!你不過是一夥烏合之眾,哪用得著我家元帥親自前來。我是嶽元帥麾下統制施全,奉元帥命令,特來捉拿你。”

董先大怒,舉起手中月牙鏟,對著施全的頭就打。施全舉戟抵擋。只聽“當”的一聲,鏟打在戟杆上,震得施全兩臂發麻。董先又是連著幾鏟,施全招架不住,撥馬就跑。董先大喊:“你往哪兒跑?”拍馬追了下來。追了四五里路,施全跑遠了,董先只好勒馬回山。

施全被董先這把月牙鏟打得失魂落魄,不敢回糧草營,只顧朝著荒野敗逃。他自已的馬蹄聲和鈴鐺聲,還以為是董先在後面追,所以拼命地飛奔,一口氣跑了二十多里路。回頭一看,不見了董先,才勒住馬,喘著粗氣。這時,他看見前面有個少年,頭髮前齊眉毛,後披肩頭,面容像滿月一樣圓潤;頭戴虎頭三叉金冠,束著二龍搶珠抹額;身穿大紅團花戰襖,腰繫軟金帶;騎著一匹渾紅馬。後面跟著十四五名家將,都騎著普通的馬,拿著兵器,跟著這少年一直往前走。施全心想:“這個少年肯定是富家子弟,來這兒遊玩打獵的。要是再往前走,碰上那個強盜,豈不是白白送命?我去提醒他一聲,也算做件好事。”於是高聲喊道:“前面的後生,快回來,別去白白送命。”

那後生正走著,聽到這話,勒住馬轉身問施全:“將軍叫我回來,有什麼事?”施全說:“前面有個強盜非常厲害,你們可能不知道,要是遇上他,白白丟了性命,所以通知你們一聲,趕緊回去吧!”後生問:“將軍怎麼知道前面有強盜?”施全說:“實不相瞞,我是嶽元帥麾下統制官施全。護糧總兵謝昆被九宮山上的強盜攔住不放,我奉元帥軍令來保糧草。沒想到那強盜本領高強,我打不過他,被他打敗了。所以叫你們回來,是為你們好。”

那少年說:“原來是這樣,多謝你的好意。”接著吩咐家將:“把我的鎧甲拿來!”家將答應一聲,取過包袱解開,公子下馬穿戴鎧甲。施全在旁邊看著他穿上一身合身的黃金甲,繫上絲蠻帶,翻身跳上渾紅馬。兩個家將抬過一杆虎頭金槍,公子拿在手中,說道:“施將軍,帶我去捉那強盜。”施全看著他這根槍桿,比自已的戟杆還粗,心想這人或許真有點本事,便問:“小將軍,你尊姓大名?那強盜真的很厲害,可別小瞧了他!”公子說:“我先去會會這個強盜,要是贏了,再告訴你我的姓名。要是打不過,也不用問我名字了。就請將軍在前邊帶路。”施全心裡害怕,哪敢先走?那些家將都笑著說:“虧你還是個統制老爺,遇到個強盜就這麼害怕,以後怎麼去和金兵打仗?一起去沒事的。”施全滿臉羞愧,沒辦法,只好一起往前走。

快到九宮山的時候,施全指著說:“前面半山腰的人馬,就是強盜的營寨。”小將軍催馬來到山下,高聲喊道:“快叫那個強盜董先下來,見識見識我小將軍的本事!”嘍囉趕忙去報告董先。董先騎馬飛奔下山。施全看到了,對小將軍說:“強盜來了,你可要小心!”公子說:“看我怎麼拿下他。”一馬衝上前去。施全和家將在後面看著。董先看到公子,罵道:“施全,你這個不成器的東西,怎麼叫個小孩子來送死?真是可笑!”公子問:“你就是董先?”董先說:“既然知道我的名字,就該逃走,還敢來問我?”公子說:“我看你樣子倒像個好漢,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你為什麼不改邪歸正,掙個功名?我也要去投奔嶽元帥,不如和我一起去。要是一味蠻橫,恐怕你性命不保!你好好想想。”董先說:“你這個小毛孩有什麼本事,竟敢這麼無禮,口出狂言?看我打死你!”於是一鏟打過去。公子擺動虎頭槍,在鏟柄上一擋,“當”的一聲,把鏟擋到了一邊。接著連續幾十槍,殺得董先手忙腳亂,渾身是汗,根本招架不住,只好撥馬敗上山去,大喊:“兄弟們,快來幫忙!”

陶進等四人讓過董先,一起騎馬衝下山來,一看到那位小將軍,齊聲驚叫道:“啊呀,原來是公子!”接著紛紛慌忙下馬,跪地參拜。公子也下了馬,說道:“我父親叫你們去投奔嶽元帥,你們怎麼反倒在這裡落草為寇了?”原來這四人本是張元帥以前的偏將,所以認得公子。當下他們說道:“小將們原本是要去投奔元帥的,路過此地時,被這位董大哥擒住,後來結拜為兄弟,就流落在此了。不知公子為何會到這裡?”公子說:“我遵照祖父的命令,去投奔嶽元帥。途中遇見施將軍,說你們阻攔了糧草,所以就過來了。我覺得你們在這裡當強盜,終究沒有好結果。既然已經和董先結義,為何不勸他歸順朝廷,和我一同到嶽元帥營前效力呢?將來立下功勞,也能光宗耀祖,名垂後世,這豈不是好事?”陶進等人領命,趕忙上山去勸說董先,暫且按下不表。

施全看到公子正在收服這四人,就向家將打聽:“你家公子是什麼人?怎麼會認識這些強盜?”張興回答道:“俺家公子名叫張憲。俺家老爺曾是金陵大元帥,如今已經去世了。俺家太老爺因為患有半瘋之疾,所以讓公子去投奔嶽元帥,謀求個功名。”施全聽後十分高興,連忙下馬,來拜見公子。謝總兵得知此事,也出營迎接。正好陶進等四人下山來見公子,說道:“小將們提起先老爺的事,董哥也很佩服公子的英雄氣概,情願歸降。但要收拾一下寨中事務,懇請公子等上一天,我們才能一同出發。”公子說:“無妨。你們一同去幫忙收拾,我在這裡等候便是。”四人領命回山。這邊謝昆、施全迎接張憲,大家相互見禮完畢。施全安排酒飯款待眾人。

到了第二天,董先等五位好漢收拾妥當,放火燒了山寨,帶領數千嘍囉兵下山。謝昆將他們迎進營中,與施全、張憲一一見禮。施全把隊伍分成兩隊,朝著茶陵關進發,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湯懷和孟邦傑奉令押送糧草,來到一個三叉路口,軍士請示道:“老爺,我們走大路還是小路?”湯懷問道:“大路近還是小路近?”軍士回答:“小路能近個一二十里,但只怕有草寇強盜出沒。”湯懷說:“糧草能早點送到軍前,就是功勞。既然小路近,就走小路。有我和孟將軍在此,哪有吃了豹子膽的強盜敢來招惹我們?怕他作甚?”軍士領命,便往小路行進。沒想到小路狹窄難走,還得爬山越嶺,本想圖快,結果反而慢了下來。

一天,他們走到一片大的平坦之地,湯懷吩咐軍士安營做飯,以便接下來更好地翻山。眾軍領命,便紮下營寨休息。湯懷對孟邦傑說:“賢弟,這幾天趕路辛苦,我現在閒坐無事,不如和你到山前山後,打點野味來下酒,怎麼樣?”孟邦傑正值少年心性,說道:“悶坐也無聊,甚好,甚好!”湯懷便吩咐家將:“堅守營門,我們出去耍一會兒就回來。”二人出營上馬,隨意朝著茂林深草的地方,沿著山下一路搜尋過去。只見前面有一隻大鹿正在吃草。湯懷拈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去,正中鹿背。那鹿負痛,帶著箭飛奔而逃。湯懷和孟邦傑趕忙加鞭追趕。那鹿沒命地跑,他們追了大概十來里路。這時,斜刺裡的松林裡突然轉出一隊女將,為首的兩個女子,長得十分標緻:

她們的眉毛如同彎彎新月,臉龐好似桃花映紅。蟬翼般的鬢髮上,金釵雙雙壓著;鳳頭鞋上金橙斜登。身上穿著連環鎧甲,束著紅裙,繡帶緊束柳腰,恰到好處。一個手持青萍劍,劍上寒霜凜凜;一個舞動日月刀,刀光如雪紛紛。一個拉開畫雕弓,開弓時如滿月般圓潤;一個射出穿楊箭,箭發出去似流星般迅速。

常言道:“無巧不成書。”那隻鹿剛好跑到林邊,被使刀的女子又補了一箭,鹿疼得受不了,在地上打了個滾,就被眾女兵用撓鉤搭住,用繩索捆住,扛抬走了。湯懷見狀,喊道:“孟賢弟,你看那兩個女子,把我們射的鹿搶走了!”孟邦傑說:“我們上去把鹿討回來。”湯懷說:“有理。”於是二人催馬趕上前去,高聲喊道:“這鹿是我們射下來的,你們倒好,撿現成的,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快快把鹿還來便罷,不然,惹得小將軍我動手,你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拿劍的女子喝道:“胡說!這鹿明明是我妹子一箭射倒的。你想耍賴,就算我肯還你,只怕我手中這雙劍也不肯答應。”湯懷大怒道:“好個潑婦!我看你是個女子,好言好語向你討還,你竟敢如此無禮?”說著,把槍倒轉,用槍桿打了過去。那女將舉劍隔開,迎面就砍。湯懷心頭火起,揮動長槍,“刷刷刷”一連刺出幾槍。那女將力氣漸弱,招架不住。旁邊使雙刀的女將見狀,一拍馬,舞動日月刀,上前助陣。孟邦傑看得興起,掄開雙斧,迎了上去。兩男兩女,捉對廝殺起來。那女將漸漸抵擋不住,虛晃一刀,撥馬敗走。湯懷和孟邦傑哪肯罷休,隨後緊追不捨。

追了不到二三里地,來到一座大莊院前。這莊院背靠一座高大的山峰,莊前有一排合抱都抱不過來的大樹。那女將跑到這裡,帶著女兵轉身進了莊內,緊緊關上莊門,徑直進去了。湯懷追到莊門口,高聲大叫:“你們兩個潑婦,不還我鹿,能躲到哪裡去?快快把鹿送出來,萬事皆休,不然,惹得老爺我發起火來,把你這個破莊子一把火燒成白地。”叫了半天,裡面毫無動靜。孟邦傑說:“哥哥,我們衝進去,怕他們作甚?”湯懷說:“哪怕他是皇帝的家!”

這時,莊門緩緩開啟,一位老者拄著柺杖,身後跟著幾個家將,各掛一口腰刀,慢悠悠地走了出來,問道:“哪裡來的鄉野村夫,竟敢上門欺負人?我這村莊可不是別處,別來這裡自討苦吃!”湯懷正要開口,孟邦傑搶先一步,在馬上躬身說道:“老丈請聽,我們二人是嶽元帥麾下的護糧統制。今日路過此地,在山前打點野味下酒。剛剛射倒一隻鹿,卻被你們莊裡兩個女將仗著武力搶走,所以特地前來討要。”老者聽後,說道:“原來如此。一隻鹿能值幾個錢,值得你們大驚小怪!你們既然是兩位護糧將軍,那就請進小莊喝杯茶。剛剛那兩個是我的女兒,待老夫進去把鹿討來還給你們便是。”

湯懷和孟邦傑見老者說話溫和,便下馬跟隨老者進莊。莊客把他們的馬拴好在莊前大樹上。二人來到大廳,放下兵器,向老者行禮完畢,賓主分坐。老者問道:“二位高姓大名?現任何職?”湯懷說:“小將姓湯名懷,是嶽元帥自幼結拜的義弟;這位兄弟是山東的孟邦傑,因為得罪了劉魯王,所以投奔到嶽元帥麾下,我們都擔任統制之職。如今奉元帥命令,押送糧草到此;剛才追逐野鹿,多有冒犯之處!請問長者尊姓大名?此地叫什麼名字?”老者說:“老夫姓樊名瑞,曾經擔任冀鎮總兵,如今告病辭官在家。後面這座高山,名叫八卦山,因為老夫姓樊,這個莊子就順口叫做樊家莊。今日難得二位將軍光臨,山珍野菜,權且當作給二位接風。”二人連稱:“不敢當,原來是前輩高官,小將們不知詳情,多有冒犯,還望恕罪!”

正說著,左右僕人安排好桌凳,擺上酒菜。二人連忙起身道謝,說道:“小將們公事在身,不敢久留。這鹿不還也沒關係,我們就此告辭了。”樊瑞說:“二位既然來了,就安心坐一坐。老夫還有些話想請教。”二人只好再次行禮坐下。兩邊家將斟上酒,各人喝過幾杯後。樊瑞開口說道:“二位將軍常年在外,整日在刀光劍影中奔波,可還掛念家中父母、妻兒?”湯懷說:“不瞞老伯,早年災荒年間,父母都已去世。這些年跟著嶽元帥南征北戰,也還沒娶妻,倒也沒什麼牽掛。”樊瑞說:“如此,正好一心為國家效力。但孟將軍年輕,想必父母還健在吧?”孟邦傑聽了,不禁淚如雨下,便把劉猊行兇的事情,詳細講述了一遍,因為此事,他也還沒有娶妻。

樊瑞聽完二人的講述,暗自點頭,說道:“難得,難得!老夫有個想法,二位也不必推辭。老夫曾經身為總兵,只因奸臣把持朝政,不願再為官,便隱居在此。如今老夫年近六十,小兒子還年幼。我這兩個女兒,向來不愛學習女紅,只喜歡舞刀弄劍,我一直嬌慣著她們,所以雖然已經到了婚嫁的年紀,卻還沒有許配人家。正好老夫昨晚三更時分,夢見兩隻猛虎追趕著一隻鹿跑進內堂。今日恰好遇到二位來到這裡,這也是上天的緣分。老夫想把兩個女兒,許配給二位為妻,不知二位意下如何?”湯懷和孟邦傑二人聽了,心裡十分高興,但還是假意推辭道:“承蒙老伯如此厚愛!只是我們都是粗鄙的武夫,怎敢高攀您家的千金小姐呢?”樊瑞說:“不必過於謙遜。前些日子藕塘關我的親戚金總兵曾來信說,嶽元帥已經革除了臨陣招親這一條規矩。如今賢婿們有押送軍糧的緊急任務,難以久留,趁今天是黃道吉日,就舉行婚禮吧。”於是眾人又喝了幾杯酒,撤去筵席,樊瑞叫莊丁:“把二位將軍的馬,牽到後面馬槽餵養。”一面準備花燭,安排喜宴;一面派人到附近村莊,邀請鄰里老友前來赴喜宴。那些附近的莊鄰,也都紛紛前來賀喜。一時間,廳堂上燈火輝煌,樊瑞請出樊老夫人,湯懷和孟邦傑先拜見了岳父、岳母,然後拜天地,被送入洞房。

有詩為證:

堪誇女貌與郎才,天合姻緣理所該。

十二巫雲去雨會,襄王今夜上陽臺。

婚禮結束後,湯懷和孟邦傑來到廳堂,款待眾賓客。正在飲酒的時候,家將來報:“公子回來了。”只見家將們扛抬著許多獐子、鹿、兔子之類的獵物,放在屋簷下。後面走進一位小英雄,頭髮前齊眉毛,後披肩頭,年紀十二三歲,長得一表人才,原來他就是有名的虎將樊成。樊成上廳後先拜見了父親。樊老將軍問道:“這次出去怎麼十多天才回來?”樊成說:“附近山上的野獸都被抓光了,所以我去遠一些的地方打獵,就回來晚了幾天。”老將軍說:“過來和兩位姐夫見禮。”樊成問:“孩兒不明白,怎麼突然就有了兩位姐夫?”老將軍說:“這位姓湯名懷,那位姓孟名邦傑,都是嶽元帥麾下的將領,現在擔任都統制之職。因為押送糧草經過這裡,天賜良緣,招贅在此。”樊成聽了,才過來見禮。又與各位親鄰見禮完畢,然後就座飲酒,一直到二更才散去。眾人送新人回洞房。

第二天,樊老將軍宰殺了一些牛羊豬雞等牲畜,讓莊丁扛抬來十來壇自家窖藏的好酒,送到營中,犒賞了眾軍士。湯懷和孟邦傑在這裡住了三天。到了第四天,二人請岳父出來,稟報道:“小婿軍務在身,今天就要拜別啟程了。”樊瑞說:“這是國家大事,不敢強留。”就命人準備酒席為他們餞行。席間,樊瑞說:“賢婿們要盡心盡力為國家效力,如果能迎回徽欽二聖,我也感到光榮!小女自有老夫照看,你們放心前去。”樊成說:“再過兩年,我就去幫你們殺金兵。”湯懷和孟邦傑於是拜別了岳父母,與小姐、妻舅告別後出莊回營,領兵押送糧草出發,暫且不表。

再說謝總兵押送糧草,到了關下紮營,和眾將一起來到轅門等候命令。旗牌官向元帥稟報,元帥下令讓他們進見。謝昆、施全先把九宮山鐵面董先歸降的事情,以及遇到張公子的經過,詳細地向元帥稟明。嶽元帥十分高興,便說:“快請張公子相見。”張公子上前參見,雙手呈上祖父的書信。嶽元帥接過看了,隨即起身相扶,說道:“公子在我這裡,都是為朝廷出力。”於是吩咐張保:“把行李送到我衙門附近,早晚還有話要談。”張保領命而去。元帥又讓董先等五人上堂,眾人參見完畢。嶽元帥說:“你們來到這裡,一定要為國家出力,建功立業,博得封妻廕子的榮耀,才不辜負男兒的志向。”董先等人謝過元帥。元帥便命令將董先帶來的兵卒,交由軍政司安排,收點好糧草。

諸事完畢後,大擺筵席,慶賀新來的六位將領。眾人相互見禮,全營開懷暢飲。忽然有人來報:“湯、孟二位將軍等候命令。”元帥說:“讓他們進來!”二人進見。元帥說:“十數萬大軍,每日耗費巨大,為什麼今天才把糧草送到?”二人說:“末將有下情回稟,希望元帥恕罪!”就把貪圖走近路、追鹿招親、成婚三天、耽誤軍機的事情詳細地稟明。元帥說:“我之前已經下令,革除了臨陣招親這一條,你們也沒有罪過。既然如此,就先和眾將相見,改日再為你們賀喜。”二人謝過,就來與張憲、董先等人一一見禮,入席飲宴,暫且不表。

到了第二天,嶽元帥把兩隊軍糧屯紮在關中,然後發兵前往棲梧山。大軍行進到離山十里的地方,安下營盤,派人到山下挑戰。

何元慶得知訊息,披掛整齊下山迎戰。嶽元帥抬頭觀看,只見那將領頭戴爛銀盔,身披金鎖甲,手拿兩柄銀錘,騎著一匹嘶風馬,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嶽元帥心想:“如果能讓此人歸降,還愁不能迎回徽欽二聖嗎?”於是開口說道:“來的莫非是何元慶?”何元慶答道:“正是。來將可是岳飛?”嶽元帥說:“既然知道我的名字,為什麼不投降?”何元慶說:“你既然是岳飛,我聽說你兵下太湖,收服了楊虎、餘化龍,果然是一員名將。我早就想投降,無奈我手下有兩員家將不肯,所以才一直沒降。”嶽元帥說:“身為將領,有時連君命都可以不接受,怎麼會反而被家將牽制呢?虧你還統領三軍,難道不覺得羞恥嗎?”何元慶說:“你不知道我這兩個家將,和別人不一樣,他們自幼就跟著我,半步都不肯離開我,我也一刻都離不開他們,所以才會這樣。”嶽元帥說:“你那兩個家將是什麼樣的人,可叫他們出來,讓本帥見識見識,我去勸他們歸降,怎麼樣?”何元慶說:“我這兩個家將,有萬夫不當之勇,恐怕他們未必會聽你的話。”嶽元帥說:“你先叫他們出來。”何元慶說:“你一定要見他們,可別害怕!”嶽元帥說:“不怕,不怕。”何元慶於是喚出那兩員家將,這一舉動,將會引出一番故事:嶽元帥

計就山中擒虎將,謀成水裡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