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趙雲的伏擊戰,曹軍的先頭部隊鎩羽而歸,暫時退回了荊州邊界。然而,張昱的心卻始終無法安定。他深知,這不過是曹操的試探,真正的攻勢還在後面。
營地裡,劉備召集眾將,商討下一步的對策。諸葛亮鋪開地圖,指著荊州的南北兩端說道:
“曹操麾下多智將謀士,先頭部隊退卻,必然在伺機觀察我軍佈防。接下來,他可能會派出更多精銳部隊,嘗試從側翼繞過我軍防線,直取江陵城。此地乃荊州的要害,萬不可失。”
劉備點頭,神色凝重:“先生以為,我軍應如何應對?”
諸葛亮搖動羽扇,語氣鎮定:“目前,我軍兵力尚少,若與曹軍正面交鋒,難以佔得優勢。唯有以守為攻,誘敵深入,再伺機而動。關、張二位將軍可分別守住東、西兩翼,趙雲將軍則駐中路機動支援。”
關羽拱手說道:“主公放心,我定當守住東翼,絕不讓曹軍越雷池一步。”
張飛拍著胸脯,大聲道:“大哥,西翼交給我!不管曹操派誰來,我張飛都能殺個片甲不留!”
趙雲點頭道:“末將聽命,定隨時待命支援。”
諸葛亮隨後看向張昱,微微一笑:“張兄弟,糧草與後勤調配,依然需要你全權負責。此戰成敗,糧草至關重要。”
張昱一聽,又是自已的活兒,差點沒從椅子上滑下來。他訕訕地說道:“先生,這次……咱們能不能稍微簡單點?我這人吧,膽小又手慢,真怕拖後腿啊。”
諸葛亮輕輕一笑,搖了搖頭:“張兄弟莫要妄自菲薄。你雖自稱膽小,但每次總能化險為夷,這正是你的長處。”
張昱心裡苦得不行:這誇我也是套路吧?話都說到這份上,我還能拒絕嗎?!
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數日後,曹操派出的第二波兵力再次逼近荊州。這一次,他派出了荀攸策劃進攻,由名將張郃和夏侯淵分別率領兩支部隊,試圖從荊州東翼與西翼同時突破。
張昱得到訊息時,立刻跑去找諸葛亮:“先生,這兩路進攻該不會只是佯攻吧?曹操會不會還有第三路藏在暗處?”
諸葛亮點了點頭:“曹操用兵多謀,此番確實可能是虛實結合。張兄弟所言甚是,此戰不僅要防止東、西兩翼失守,還需嚴密監視中路,確保不被暗襲。”
張昱頓時覺得頭皮發麻:這不等於說哪邊都得盯緊嗎?!三條戰線,我這後勤能忙得過來嗎?!
隨著戰事展開,東、西兩翼的戰鬥愈發激烈。關羽在東翼穩紮穩打,以少勝多,成功擋住了張郃的攻勢;而張飛則在西翼以攻代守,連續擊退夏侯淵的兩次進攻。然而,激烈的戰鬥也讓糧草的消耗速度遠超預期。
“張大人!”一名負責東翼的糧草官匆匆跑進營帳,滿臉焦急地說道,“東翼糧草告急,再不補充,軍心必亂!”
張昱正要開口,另一名士兵也跑了進來:“張大人,西翼那邊也來催糧了!說是張將軍親自下令,讓我們加快送糧的速度!”
張昱一聽,頓時覺得頭大如鬥:這就是傳說中的“前線一線天,後勤忙成狗”嗎?!
他咬了咬牙,站起身對眾人說道:“告訴東翼的人,馬上再調一批糧過去!西翼那邊也一樣,先把最近的一批糧草優先送過去!”
“可是,張大人,”一名士兵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如果兩邊都調配,咱們中路的後備糧就不夠了……”
張昱愣了一下,心裡盤算了一會兒,忽然拍了拍桌子:“告訴中路的人,暫時少送一半糧草,優先保東、西兩翼!”
眾人一聽,都愣住了:“中路可是先生親自佈置的啊,這要是……”
張昱擺了擺手,壓低聲音說道:“中路現在沒打仗,應該還能撐一段時間。東、西兩翼要是守不住,中路就算糧草再多也沒用!快去,別耽誤!”
糧草分配問題暫時緩解,但張昱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果然,當天晚上,諸葛亮找到了他。
“張兄弟,”諸葛亮緩緩說道,“聽聞今日中路糧草有所滯後,可是你下的命令?”
張昱頓時冷汗直冒,結結巴巴地說道:“呃……先生,我……我是覺得,東、西兩翼情況緊急,暫時把糧草優先調過去,畢竟中路還沒開戰……”
諸葛亮輕輕搖動羽扇,語氣平靜:“你的考量不錯,但凡事須知緩急輕重。中路雖暫時無戰事,卻是敵軍可能突襲的方向。一旦糧草短缺,後果不堪設想。”
張昱心裡越聽越發慌,低著頭小聲說道:“先生教訓得是……下次我一定注意。”
諸葛亮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張兄弟不必自責。今日之事雖有疏漏,但你能在危機時迅速決斷,已是難能可貴。只是,接下來需更周密規劃。”
張昱愣了一下,抬起頭問道:“那先生,您覺得接下來該怎麼調整?”
諸葛亮目光深遠,緩緩說道:“曹操主力尚未全力出動,此時我軍必須堅持,以待更多援兵到來。同時,後勤上可考慮分割槽儲存,避免因一次調配而導致全域性混亂。”
張昱聽完,點了點頭,心裡卻忍不住吐槽:您倒是淡定,我都快被這些糧草的事逼瘋了!
趙雲在長坂坡的一場伏擊讓曹軍暫時收兵,然而,局勢並未因此而平靜下來。曹操雖然暫退,但荊州的地形複雜,劉備軍的立足之地尚未完全穩固。
諸葛亮與劉備議事時,張昱依舊站在角落裡,一邊裝認真傾聽,一邊悄悄打量著地圖,心裡嘀咕著:這三國的戰爭真不是人乾的,太費腦子了!還得穩住荊州,還得防曹操,還得看著孫權那邊動靜……也不知道劉備哪來的自信玩這多線操作。
話音未落,忽有士兵進帳稟報:“主公,東吳使者至!”
劉備頓時一怔:“東吳為何此時派人前來?”
諸葛亮淡然一笑:“必是孫權見曹操有意取荊州,意欲與我軍聯手,共抗曹軍。東吳與我軍乃唇亡齒寒之勢,此番前來,或許會提出一些要求。”
張昱一聽,頓時精神一振:來了來了!孫權的外交套路來了!這可是後世三國演義裡一個經典的勾心鬥角環節啊!
果然,東吳使者滿臉堆笑進了營帳,先是對劉備一番恭維,隨即話鋒一轉,說道:“我家主公知曹操兵鋒正盛,唯恐荊州難守,願與劉皇叔聯手抗敵。不過……”
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目光看向劉備,語氣多了一絲試探:“我家主公有意將妹妹嫁與關將軍為妻,以鞏固兩家之盟。不知劉皇叔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滿帳皆驚。張飛最先拍案而起:“什麼?要我二哥娶你們孫家的女子?你們東吳也太會算計了吧!”
關羽雖然沒有發作,但臉色已有些不快。他微微皺眉,冷聲說道:“此事萬萬不可。我關某雖是武人,但絕不願以婚姻聯姻。”
劉備連忙安撫眾人,轉頭看向諸葛亮:“先生,您以為此事如何應對?”
諸葛亮不慌不忙,搖著羽扇淡然一笑:“東吳此番提議,雖有深意,但實非惡意。若曹操得荊州,則東吳無險可守,此時聯姻,不過是表明誠意罷了。”
關羽面色冷峻,抱拳說道:“主公,亮先生,我關某雖不懼任何戰事,但此事若成,必會有損軍中士氣。婚姻乃私事,我絕不願以家事換取聯盟。”
諸葛亮輕輕點頭:“雲長所言極是,婚事強求不得。但既是聯吳抗曹之勢,亦不可拒絕得太過決絕,反而失了東吳的顏面。”
劉備嘆了口氣,眉頭緊鎖:“如此說來,此事該如何妥善解決?”
張昱站在一旁,本不想多嘴,但看到氣氛僵硬,忍不住插話道:“主公,先生,依我看,這種事可以先拖一拖嘛!咱們不直接答應,也不直接拒絕,就說‘回頭再議’,先看看東吳那邊的態度如何?”
眾人轉頭看向他,張飛皺眉道:“張昱,你又出什麼餿主意?”
張昱訕笑著擺擺手:“不是餿主意,是‘現代化外交策略’!先模糊回應,既給東吳留面子,又不讓二將軍為難,這不兩全其美嗎?”
諸葛亮笑了笑,目光中帶著一絲欣賞:“張兄弟此法倒是有趣,正可一試。”
諸葛亮提議模糊回應,但關羽卻不為所動。他起身拱手,語氣堅定:“主公,亮先生,此事無需拖延。關某本就無意聯姻,更不願為私事而折軍心。還請主公明言,直接回絕此事。”
劉備見關羽態度如此堅決,只得嘆氣點頭:“既然雲長如此堅持,那便依你之意。”
諸葛亮微微頷首,轉頭看向東吳使者,輕聲說道:“請轉告孫將軍,我主與貴主本為兄弟之盟,婚姻並非必要。若真心聯手抗曹,還請共商兵事,共謀天下。”
東吳使者面色尷尬,但也不好多說,只得點頭退去。
送走使者後,眾人開始商議下一步的軍事安排,而張昱卻滿臉愁容地站在營帳外,低聲嘀咕:“關二爺是堅持了自已的原則,但這會不會讓東吳那邊覺得咱們不夠重視?孫權那麼精明,不可能就這麼算了吧?”
趙雲路過聽到,停下腳步問道:“張兄弟為何憂心?東吳既然提議聯手,自不會輕易反目。”
張昱嘆了口氣:“道理是這麼說,可要是東吳那邊生氣,拖著不發兵,咱們光靠自已真的能擋住曹操?”
趙雲目光堅毅,淡然說道:“若有一戰,趙雲願為先鋒,護住荊州。”
張昱苦笑:“將軍,您是不怕,我可是怕啊!您要是守不住,那我連跑路的時間都沒有!”
趙雲聽後哈哈一笑:“張兄弟多慮了,主公與諸葛先生自有謀劃。你只需做好糧草之事,便已是大功。”
張昱心中暗暗吐槽:糧草糧草,怎麼又是糧草?我這三國生活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