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昱從劉備的“鼓勵”中回過神後,一臉苦澀地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任務清單,心裡直髮愁:這三國版的職場套路可太捲了!啥都讓我幹,關鍵是我還不敢偷懶太明顯……

他抬起頭,看了看帳外夜色,嘆了口氣:“我這是穿越來體驗古代996了嗎?”

正在他發呆之際,諸葛亮手持羽扇,步履從容地走了進來,臉上掛著那副不緊不慢的微笑:“張兄弟,這麼晚還在忙碌,可真是盡心盡力。”

張昱一聽,整個人都繃緊了,連忙裝作精神抖擻地說道:“哪裡哪裡,這都是應該的!畢竟先生的計劃這麼重要,我當然得加把勁。”

諸葛亮微微一笑:“如此甚好。不過,防線部署事關重大,糧草分配上,還需特別注意幾點。”

“還要注意?”張昱腦袋嗡了一下,心裡瘋狂吐槽:果然,職場老司機從不直接夸人,總會加點“反饋”!

諸葛亮不疾不徐地說道:“南線駐軍糧草儲備恐有不足,若運輸不暢,需儘快補充;西線靠近山林,防守上應多留後備物資,以防不測。”

張昱強忍住崩潰的心情,點頭應道:“先生放心,這些我都記下了!”

諸葛亮點點頭,又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張兄弟,細心者能成大事,切莫懈怠。”

等諸葛亮離開後,張昱癱在桌上,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古代版“我只是隨便提點建議,你自已看著辦吧”也太殺人誅心了吧!

經過一夜苦思,張昱終於下定決心——摸魚一定要摸得有技術含量。

“關鍵在於分鍋。”他託著下巴,喃喃自語,“不能啥都往自已頭上攬,得把任務拆成小塊,分給不同的人去完成。現代職場的‘碎片化管理’,不正適合這種局面嗎?”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張昱召集了一批負責糧草的副手,開始大刀闊斧地拆解任務。

“聽好了,”他拿著一根樹枝,指著地上畫的“流程圖”,“南線的糧草運輸分三段,你們三個負責分段銜接,出了問題直接找對應段的負責人,絕對不能一鍋亂燉!”

“西線那邊,咱們物資堆積點不夠,那就分成幾個小倉庫!記住,誰負責哪塊,出了問題就找誰!”

眾人聽得一愣一愣,忍不住問道:“張大人,這麼分工,咱們是不是更累了?”

張昱嘿嘿一笑,擺出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這叫專業化管理!你們分工明確,任務更清晰,既能減輕壓力,又能高效運轉!等這事辦完了,我再給你們在主公面前美言幾句!”

眾人一聽有“升職加薪”的希望,頓時熱血沸騰:“張大人放心,我們一定不負重託!”

看著他們鬥志昂揚地跑去幹活,張昱長舒一口氣,得意地坐回營帳:“這不就等於開了個專案組嘛!完美!”

然而,摸魚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正當張昱悠閒地喝茶時,趙雲突然闖進來,臉色有些凝重。

“張兄弟,南線的糧草隊出了問題,第一段的馬車損壞嚴重,運輸受阻了!”趙雲急道。

“啥?!”張昱差點噴出一口茶,慌慌張張地站起來,“這……這可咋辦?!”

趙雲皺眉:“你不是已經分工明確了嗎?為何還出這種岔子?”

張昱一拍腦門,心裡直罵自已太輕敵,嘴上卻趕緊說道:“啊,這個……這個問題不大,肯定是第一區段的負責人沒協調好,我這就去盯著!”

趙雲點了點頭:“儘快解決吧,若糧草遲滯,恐影響防線穩固。”

張昱連忙點頭:“沒問題!我馬上去!”

趕到南線糧草隊時,張昱發現現場一片混亂,幾輛馬車的車軸損壞,士兵們正手忙腳亂地修補。而那負責這一段計程車官更是滿頭大汗,見到張昱立刻跑過來:“張大人,這幾輛馬車太舊了,根本修不好!”

張昱額頭直冒冷汗,心裡飛速盤算:這要是拖下去,諸葛亮和趙雲那邊肯定又是一通“溫柔殺人”!得想辦法解決!

他靈機一動,忽然想起現代物流中的應急方案:“別慌!舊車軸不能用就換!從附近村莊找些木匠,把農車的車軸拆下來先湊合用!趕緊行動!”

士官一愣:“拆農車?張大人,這能行嗎?”

張昱揮了揮手:“能!農車車軸結實耐用,最多跑兩天,等新的補給到位再換回來!”

士官連忙帶人行動,果然沒多久,找來了幾輛農車的車軸裝上,糧草隊重新恢復了運轉。

看著車隊重新啟程,張昱長舒了一口氣,心中暗自得意:這不就是“緊急排程資源”嘛!現代物流管理果然還是比古代牛逼!

回到營地後,趙雲將南線恢復運輸的訊息告知諸葛亮。諸葛亮聞言,微微頷首:“張兄弟應變之策甚佳,可見其雖膽小,卻能化險為夷。”

劉備聞言,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張兄弟雖平日多有畏縮,但每遇大事,總能想出奇計,實乃我軍之福。”

正在一旁偷聽的張昱聽得暗自飄飄然,忍不住小聲嘀咕:“嘿嘿,看來‘現代物流’還能在古代職場混得不錯!”

南線糧草的問題暫時解決後,張昱終於得以稍作喘息。他坐在營帳裡,端著一碗熱茶,嘆了口氣:“總算能活幾天了,這古代的日子比現代996還難受,關鍵是連個下班的概念都沒有!”

他正打算再“摸魚”一會兒,諸葛亮卻忽然來到帳中。張昱一看這熟悉的羽扇和微笑,心裡頓時繃緊了弦:又來了,這肯定又是新任務!

“張兄弟,”諸葛亮語氣不急不緩,“南線糧草恢復得當,士氣大振,實在可喜。但曹操的軍隊已開始向荊州邊界移動,我們必須提前應對。”

張昱立刻警覺:“曹操真的要動手了?”

諸葛亮點頭,指著地圖說道:“曹操用兵之道,一向以快取勝。此次他南下荊州,雖未全力而來,但我料他必會派先頭部隊試探我軍虛實。若不早作準備,恐防線難保。”

張昱聽得頭皮發麻,心裡直叫苦:這麼快就有硬仗打了?我這小命還能撐住幾回?

“先生,”張昱斟酌著開口,“要防住曹操,咱們得先知道他派了多少兵,什麼時候動手。否則咱們手裡只有半拉訊息,佈防也容易出岔子。”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張兄弟所言極是。情報乃兵家之要,但我軍現階段探子有限,難以快速得知敵軍具體動向。”

張昱眼珠一轉,忽然想起了現代偵查中“分散式觀察”的方法。他遲疑了一下,試探著說道:“先生,咱們可以組織村民在邊界沿線做‘暗哨’。以村莊為單位,輪流值守,一旦發現敵軍動靜,就迅速通知我們。”

諸葛亮略一思索,點頭道:“此法甚妙。既能節省軍力,又可借地利察敵。但村民未必願冒險,如何說服他們?”

“這就需要‘畫大餅’了。”張昱笑了笑,得意地說道,“咱們可以告訴他們,提前發現敵軍是保護家園;再給些糧食作為報酬,他們肯定樂意幹!”

諸葛亮微微一笑:“張兄弟果然心思靈活,那此事便交由你來協調。”

張昱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啊?又是我?先生,這種事……趙將軍不是更適合嗎?”

“趙將軍乃戰場主力,豈能分心於此?”諸葛亮淡然道,“此事非張兄弟莫屬。”

張昱欲哭無淚:果然是領導的經典推鍋手法!

張昱硬著頭皮前往荊州邊界的幾個村莊,展開他自詡“現代營銷思維”的行動。他召集村民,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清了清嗓子說道:

“父老鄉親們!你們都知道,曹操要打過來了!如果不提前防備,咱們的地、房子,還有鍋裡的飯,都保不住!”

村民們面面相覷,議論紛紛:“那怎麼辦啊?我們又不是兵,哪打得過曹操?”

張昱趕緊擺手:“不用你們打仗!我們只需要大家平時多留個心眼,看到敵人就來報信。只要你們報得及時,咱們軍隊就能保護你們的村子!”

“可要是被曹軍發現,我們豈不是會被殺頭?”有人小聲問道。

“這就放心吧!”張昱胸有成竹地說道,“咱們會安排暗號,誰也不會知道是你們通風報信。而且,只要你們配合,每個村都會收到額外的糧食獎勵,保證你們冬天不捱餓!”

聽到糧食獎勵,村民們眼前一亮,紛紛議論起來:“這倒是不錯……只要不直接打仗,我們可以試試。”

張昱見大部分人已經動心,又補充了一句:“你們放心,報信的好處可不止糧食!以後咱們劉皇叔穩住荊州,你們就是有功之人!”

這番“畫大餅”的話術立刻奏效,村民們紛紛表態願意配合。

幾天後,邊界的“暗哨”開始發揮作用。一名村民急匆匆趕到營地,向張昱彙報:“張大人,有一支曹軍騎兵大約五百人,正在朝邊界移動!”

張昱連忙將訊息傳給諸葛亮,並在地圖上標出曹軍的位置。諸葛亮輕輕搖動羽扇,淡然說道:“果然是先頭部隊試探。此時若與之交戰,必會暴露我軍佈防情況,不如設伏以挫其銳氣。”

張昱聽得冷汗直冒:“先生的意思是……我要參與伏擊?”

“張兄弟可放心,”諸葛亮淡然一笑,“趙將軍會率軍正面迎敵,你只需安排糧草與後備物資,無需親上戰場。”

張昱這才鬆了口氣,但心裡還是打鼓:雖然不用上戰場,可糧草的事可不能出紕漏,這可是後勤生存的硬仗啊!

幾日後,趙雲率軍設伏成功,將曹軍先頭部隊擊退。這一戰讓劉備軍士氣大振,張昱的糧草運輸也在關鍵時刻及時到位,確保了伏擊的順利展開。

戰後,劉備召集眾將總結戰況。張昱正暗自慶幸自已的“分工管理”沒出岔子,劉備卻當眾誇獎他:“張兄弟協調有方,糧草及時到位,為我軍立下大功。”

張昱聽得心裡直髮虛,趕緊擺手:“主公過獎了,這都是將士們的功勞,我只是盡力而為。”

諸葛亮卻輕聲說道:“張兄弟雖膽小,但用心細緻,能在緊要關頭穩住大局,實乃難得。”

張昱被誇得臉發燙,心裡卻暗暗吐槽:這“難得”二字,我寧願不要,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