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有個叫丁達的人,生性善良,樂於施捨。有一天,他和朋友林澤前往海澄購買胡椒和木材,之後運到臨清等地售賣,貨物很快就賣完了。 在臨清這個地方,有一座寺廟,寺裡有位頗有名氣的僧人,法號無二。無二和尚年紀三十出頭,相貌英俊文雅,精通經典,擅長講述因果報應的故事,他的名聲吸引了許多良家子弟前往寺廟參拜。常有一些人被他的言辭勸化,最終削髮為僧。 當時,丁達邀請林澤一同去拜見無二和尚。
林澤勸說道:“你向來心地善良,可聽說這個和尚能言善辯,總是哄騙別人出家。你要是去見他,恐怕會被他迷惑,到時候怎麼回去見你的父母呢?”丁達卻回答:“他勸是他的事,我聽不聽由我自已決定。我心裡有主見,他又能把我怎麼樣?”執意要去拜訪無二和尚。 見到無二和尚後,丁達發現他舉止優雅閒適,談及因果之事時,言辭極具感染力。
丁達一下子就被打動了,竟然把自已做生意的本錢全部捨棄,走進寺廟,拜無二和尚為師,想要削髮為僧。林澤見狀,十分生氣,說道:“還沒到這兒的時候,我就提醒過你。現在果然被他迷惑住了,你以後還怎麼做人?”林澤再三苦苦勸諫,可丁達根本不聽。無奈之下,林澤只好獨自回去,丁達則留在寺廟裡開始修行。
兩年過去了,僧人無二所在的寺廟裡來了一位董寡婦。這董寡婦容貌極為美麗,平日裡也篤信佛法,喜歡唸誦彌陀經。她帶著一個十七歲的使女,這使女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身姿嬌媚。主僕二人來到寺廟,也進行參拜。 無二和尚見色起意,憑藉著他那能說會道的嘴巧言勸誘。
董寡婦竟也被他說動,心下信服,當即拜無二為師,還打算削髮為尼,並且暫時在寺廟裡留宿幾晚。董寡婦的丫頭常常去無二的房間送果品,無二情慾難抑,便拿出十兩白金去引誘她。丫頭收下銀子,與無二暗通款曲。 無二嚐到甜頭後,又打起了董寡婦的主意。
夜裡,他偷偷潛入董寡婦的房間,等到董氏熟睡,便欲行強姦之事。董寡婦生性堅貞,拼死不從,大聲呼喊:“什麼人如此無理,竟敢來做這姦淫偷盜之事?”話還沒喊幾聲,無二害怕事情敗露,慌忙用手巾緊緊勒住她的脖頸,沒過一會兒,董寡婦就氣絕身亡了。
第二天,使女趕緊跑去把董寡婦的死訊告知她的兒子李英。李英聽聞後,立刻趕到寺廟,可此時無二和尚早已先行逃走了。無二和尚因為在當地出名已久,各處的人大多都認得他。
李英便僱人四處緝拿,不出兩天,就將無二和尚捉拿歸案,並送到了縣衙。 縣令得知此事後,即刻點派一百多名民兵,將寺廟團團圍住。可等他們趕到時,寺裡的僧人早已四處逃散,一個都沒抓到。縣令又下令焚燒寺廟,以儆效尤。之後,縣令對無二和尚施以重責,打了他四十大板,判了他死刑。
丁達呢,此時後悔不已,不僅做生意的本錢都沒了,還覺得自已沒臉回家。後來,家裡人知道丁達從寺廟逃了回來,便派人四處尋找,好不容易把他找回家。丁達一直等到頭髮長長了,才敢出門見人。這就是愚昧之人盲目相信僧人的一個鮮明教訓啊。
評析:寺廟之中藏汙納垢,有些僧徒實際上就是作惡的賊人,這其實是常見的事,而且也常常有事情敗露的情況發生。人們即便沒有親眼目睹,也大多有所耳聞,可為什麼還是不知道引以為戒呢?
而婦人進入寺廟,男子出家為僧,這實在是愚蠢至極的行為。董寡婦雖然不幸遇害,但所幸她堅守了貞節;丁達雖說僥倖逃脫性命,可做生意的本錢卻已賠得精光。
倘若當時他和無二和尚一同被抓,又該如何分辨誰清誰濁呢?恐怕他也會被一同判死在獄中了。所以,對於那些用邪說引誘他人的人,不管是士、農、工、商哪個階層,都應當堅決不信,並且遠遠地避開他們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