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之上。

二十多艘鋼鐵鉅艦和五百多艘荊州水師,聲勢浩大的向著下游漢水與長江交匯口行駛而去,前線陸續有斥候傳來急報,告知三江口的情況。

劉備和孫策聯盟,大軍正在三江口布陣,嚴陣以待,以逸待勞,想要在這裡伏擊劉羽水師。劉羽號召文臣武將議事,商討對敵之策。

群策群力之中,就屬荊州水師將領發言最為踴躍,因為地理環境影響,荊州將領對水戰十分擅長,同樣也是精通水性。

可能不是每一位江南人都擅長水戰和水性,但對於每一位江南將領而言,甚至是每一位士卒而言,他們必須精通於此。

因為這是地利上的優勢!

“大王,因為西高東低的地利因素,漢水蜿蜒起伏,洶湧澎湃,一路從襄陽匯入長江,將形成一種衝擊力。而浩蕩長江從西向東匯入大海,又是一股衝擊力。

“這兩股截然不同的方向的力道衝擊碰撞,就會形成一種亂流。對行船有著極大影響。

“再加上這裡乃秦嶺山脈和大別山脈之中,周圍桐柏山、大洪山崇山峻嶺包圍,令風向多變,可能這一刻還是東南風,下一刻就是西北風。

“風向的影響,再加上兩股衝擊形成的亂流,更是會形成一種漩渦,如果風速過大,這股漩渦會擴大形成巨型漩渦,宛如蛟龍在長江遨遊,將船隻和行人吞噬,極其恐怖!

“因此為了避免長江漩渦影響,臣等建議這幾日出發,觀測天文氣象得知,這幾日長江無風無浪,漩渦的影響將降低至最少。”

荊州軍將領文聘,正在細心的為劉羽解釋“漢水匯入長江的回流”問題,也令劉羽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天偉力。

臧霸等將領也心有餘悸的點頭說道:

“主公,文將軍所言甚是,我們當初從長江匯入漢水,北上襄陽馳援張將軍他們時,就受到長江漩渦的影響。

“漢水匯入長江、以及長江奔湧大海的兩股衝擊力,導致交匯口亂流影響很大,當時鋼鐵鉅艦如果不是有‘船舶穩定系統’動力裝置,可能要翻船了。

“就算如此,因為亂流影響,船隻顛簸,以至於眾將士有些暈船,再加上水土不服的影響,嘔吐腹瀉之人眾多,戰鬥力大打折扣。

“如果敵軍此時趁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

劉羽帶來的眾將士,畢竟都是北方將士居多,哪怕提前佈局水師,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還是很難適應南方環境,自然不如從小在南方長大的江南將士。

當然靠著雙穿門的優勢,劉羽批發了不少的暈船藥,將影響降至最低。不過兩軍交戰,需要將一切意外因素都考慮周到。

劉羽於是望向文聘等荊州軍將領問道:

“這幾日長江無風無浪,長江漩渦影響降至最低,但畢竟還是有影響。而且長江地理位置特殊,風向多變,萬一發生意外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孫劉聯軍在三江口設伏,我們將從漢水匯入長江,以往面對這種局面,你們該如何應對?”

張遼、臧霸等將士,都望向文聘等荊州軍將領,他們來到南方後,看過不少的水戰兵書,但紙上談兵自然不如這些身經百戰的將領的經驗指導豐富。

文聘等將對視一眼,黃祖拱手說道:

“大王,漢水匯入長江的亂流影響、漩渦影響,乃蒼天偉力,我們凡俗力量難以干涉影響。可卻能透過借勢,發揮奇效。

“孫劉聯軍在三江口設伏,我們可令艨艟、赤馬舟等小型艦船為先鋒,甚至可以藉著由上而下的水流衝擊,撞擊敵軍艦船。

“為後方的中軍、後軍大部隊掃清障礙。屆時哪怕因為長江漩渦影響而陣型混亂,也可以有足夠時間重振旗鼓,不至於被打一個措手不及。”

黃祖拋磚引玉,文聘等荊州軍將領又出謀劃策,將他們從漢水匯入長江的亂流和漩渦影響降至最低,也避免孫劉聯軍設伏趁虛而入。

劉羽並沒有因為這些人是降將而心生多疑,而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直接下令依計行事,令文聘和黃祖等荊州軍將領感激涕零!

就是在這種群策群力之中,水師部隊穩步推進,很快到達交匯口。即將從漢水匯入長江,這裡的水勢湍急、令船隻有些漂浮搖晃等影響。

哪怕近幾日長江無風無浪,但兩股不同的力道衝擊,還是在交匯口處形成亂流和漩渦,雖然不是巨型漩渦,但小型漩渦影響也很大。

孫劉聯軍一直設伏於此,見此情形後,果斷出手。

劉羽水師部隊透過交匯口時,因為亂流和漩渦影響,以至於水師陣型大亂,孫劉聯軍藉此趁虛而入。

不過劉羽這邊早有準備,荊州軍將領也是擅長水性,早已準備的小型艦船,藉著由上而下的水勢,以合適的角度、向著孫劉聯軍撞擊過去。

劉羽處於後方拱衛之中,但藉著望遠鏡也能看到兩軍在交匯口的混戰。

明明長江有漩渦影響,令船隻行船不利,但這些擅長水性和水戰的南方將士,卻似乎如魚得水,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可以利用地利作戰。

“此將是誰?竟如此勇猛?!”

劉羽忽然看到己方一名校官打扮的勇士,身先士卒,意外落入水中,本以為此將要英勇就義的時候,在無人察覺的時機,卻宛如游魚靠近敵軍將領黃蓋的艦船,翻身攀爬上去廝殺。

如今交匯口可是有亂流和漩渦影響,諾大的艦船都有些搖晃影響,對人而言此時落水無異於自尋死路。然而此將不僅可以遊刃有餘,還能在江水中找到敵軍目標出手。

浪裡白條過來也不過如此啊!

荊州軍將領順著劉羽的目光望去,他們也正激動著握著望遠鏡這等大殺器,左看看右瞧瞧,宛如得到心愛玩具的稚童似得,愛不釋手。

聞言後黃祖啟稟道:“大王,此乃我麾下甘寧是也!

“此人年少不務正業、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崇尚奢華,人稱錦帆賊。

“青年時停止搶劫,熟讀諸子,想要有所作為。曾任蜀郡丞,但因為益州混亂、漢中割據,又過來依附劉刺史(劉表),後在我麾下任職。

“因為其劣跡斑斑,我一直沒有重用。不過大王,平心而論,此人勇武,有勇有謀,敬重士人,厚待士卒,並深得士卒擁戴!”

黃祖不敢有絲毫隱瞞,更不敢添油加醋亂說。

劉羽要不要重用甘寧暫且不提,但他既然表達了興趣,那麼他這位降將就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且要客觀的陳述事實。

“浪子回頭金不換,此將過往劣跡斑斑,但觀其表現,既然深得士卒擁戴,自然也有其過人之處。此戰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更是一大功勞!”

劉羽對甘寧自然不陌生,甘興霸、錦帆賊、江表十二虎臣之一,他說道:

“此戰過後,如果此將可以活命歸來,本王親自為其表功。若是不幸戰死,撫卹家小,以嘉勉其功勳和表現!本王麾下,不問出身,唯才是舉,論功行賞!”

“大王仁義!!!”

荊州軍等降將,頓時被劉羽海納百川的廣闊胸襟所折服,望著他的目光似乎能發光。看向甘寧的目光,更是有些羨慕嫉妒。

因為他們知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劉羽親自對其的讚賞,將成為甘寧未來軍政仕途上的最大助力!

當然他們也知道,這是甘寧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拼殺得來的。

如果他們也想要獲得如此殊榮,也可以透過奮勇殺敵、身先士卒得到榮譽!

因為劉羽說了,他麾下不問出身,唯才是舉,論功行賞!

這令全軍上下頓時有些激動,熱血沸騰!

唯才是舉、論功行賞,這讓很多出身不行,想要靠著浴血奮戰殺出一條青雲路的將士有些振奮!

這股振奮,也令軍心士氣頓時為之暴漲起來!

殺殺殺!!!

……

甘寧意外落水後,靠著卓越的水性,宛如浪裡白條似得遨遊長江,找到了一個目標,直接翻身攀爬上去,卻意外殺入重圍,遇上了黃蓋。

黃蓋身為孫堅舊部,一直備受孫策重視。此次孫劉聯軍伏擊,他乃是先鋒指揮,明明是絕佳伏擊地點,卻沒想到劉營兵馬準備充足。

並且令黃蓋有些驚疑不定的是,明明周瑜認為“劉營人心不齊”、“降軍之間會有猜忌”、“劉羽只是靠著強大的軍隊鎮壓降軍”等等預判,卻出現了一些意外。

黃蓋認識不少荊州軍將士,因為當初荊州刺史劉表想要與江東孫策結盟,兩軍將士互相之間打過不少照面,不說熟悉,但也至少有些面熟。

可明明是荊州軍將士,在南陽之戰、襄陽之戰與劉羽兵馬交戰中,生死廝殺,還有不少兄弟親友的血仇,怎麼劉羽奪下襄陽後,這些人會臣服的這麼死心塌地?

這些人不想要為戰死的親友報仇雪恨嗎?

這些人中沒有忠於劉表,想要為舊主申冤嗎?

就算這些人委曲求全,但至於這麼奮勇殺敵,浴血奮戰嗎?!

這讓黃蓋都有些摸不著頭腦,難道荊州軍和曹軍那些降將,已經真心誠意的臣服劉羽了?!

周瑜的預判失誤了?!

不可能的!

黃蓋也深知人心,甚至有過親身經歷——孫策攻略江東後,江東本地將士也是口服心不服,發生過不少譁變、倒戈相向的意外。

壓服一支勢力,不是那麼容易的!

原歷史中,諸葛亮是七擒七縱孟獲,最終才獲得孟獲心甘情願的臣服。

怎麼到了劉羽這邊,就不按常理出牌了?!

“嘩啦——”

黃蓋正驚疑不定的時候,他艦船下方傳來水聲,雖然微乎其微、不少將士都沒有察覺,但黃蓋可是身經百戰的老將,頓時驚醒過來。

當黃蓋持刀觀望的時候,甘寧正好從下方攀爬上來,一個“跳殺”襲來!

“鏘鏘鏘——”

黃蓋和甘寧這短短時間,就進行了數個回合的交手。直到此時,黃蓋的親兵護衛,方才驚醒過來,發出“敵襲”的預警後包圍過來。

“甘興霸!”

黃蓋對甘寧並不陌生,錦帆賊的諢名,江淮也算是小有名氣。

當然這一世沒有孫堅藏匿傳國玉璽,被劉表麾下黃祖射殺等事情。因此江東孫策和劉表沒有開戰結仇,反而有結盟抗羽的趨勢。如此自然也沒有甘寧射殺凌操等戰役的仇怨。

考慮到甘寧粗野兇狠、年少又是劣跡斑斑,又沒有與江東有什麼生死大仇,有策反的可能。

一念及此,黃蓋想了想後,制止親兵圍殺的動作,只是將之包圍後,大聲問道:

“甘寧,劉羽此賊,禍亂朝政、銀亂後宮、挾持天子,無君無父,實乃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你原本是劉表麾下部將,本就與江東結盟並肩作戰過,不如棄暗投明,藉機轉投江東如何?我親自為你表薦!”

黃蓋勸降道。

如果甘寧可以棄暗投明,他們甚至可以利用甘寧為細作,打入劉營腹內,不管是裡應外合,還是傳遞情報,都是一大助力。

“可是據我所知,常山王為政寬仁、愛戴百姓,治下軍民無不讚頌其仁德。入荊州後,百姓們簞食壺漿、喜迎王師。何來人人得而誅之之說?”

甘寧一邊說著,一邊用餘光觀察周圍,尋找著脫身的機會。

方才意外落水後,他將計就計,憑藉過人的水性游到了敵軍指揮—黃蓋所在的艦船,想要來一個“斬首行動”。這種突發奇想的戰術,反而令敵人防不勝防。

果然一切順風順水,甘寧靠近敵軍指揮艦船,順著繩索攀爬上來後,並沒有任何計程車卒發覺。可惜敵軍指揮黃蓋太過警覺,直接驚醒過來,以至於甘寧的“跳殺”失敗了。

既然失敗了,甘寧也不會覺得可以以一敵百、以一敵千,因為潛水遨遊,甚至連鎧甲都脫掉了,果斷選擇暫避鋒芒撤退。

可惜黃蓋親兵將之包圍,他一直找不到脫身的機會。

至於投降?還是棄暗投明的投降?

算了吧!

到底誰是明、誰是暗尤為可知!

並且甘寧可以肯定一點——

可以令洪水滔天的樊城和南陽恢復平靜,劉羽絕對是得天之助,有天命加持!

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劉羽確實也有仁義的一面,但掩蓋不了他無君無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亂臣賊子行徑。

“甘寧,你不過是一個降將,與劉羽又沒有任何君臣之情,劉羽也沒有恩待於你,何必為劉羽赴湯蹈火呢?

“我主孫策受詔勤王救駕,與漢室宗親、徐州刺史劉備結盟,此乃正義之師。

“天子被軟禁皇宮,釋出詔令勤王救駕,每一位漢室忠臣、忠君愛國之士,都應該號召討羽才對!你不應該執迷不悟,應當迷途知返!”

黃蓋心下越發驚疑,劉羽到底給荊州軍灌了什麼迷魂湯?

甘寧這等劣跡斑斑的錦帆賊,都似乎對其敬畏有加,眼神中連絲毫另投明主的心思和打算都沒有!

怎麼?難道劉羽的人格魅力,還能令錦帆賊浪子回頭嗎?!

黃蓋正驚疑不定時,忽然己方傳來“鳴金收兵”的聲音,頓時令他分神,不明白怎麼忽然之間己方要收兵了。

黃蓋下意識回首望去,卻發覺劉羽的主力部隊,已經在甘寧等先鋒部隊的拱衛下,順利透過交匯口的亂流和漩渦區域,已經趨於平緩了!

“唉——”

黃蓋嘆息一聲,劉羽麾下有鋼鐵鉅艦,失去亂流和漩渦等地利影響,他們此次的伏擊已經失敗,沒有繼續下去的意義了。

“不好!!!”

“不要讓他跑掉了!!!”

黃蓋正可惜的時候,忽然有親兵喊道,他頓時驚醒過來,發覺甘寧藉著他分神的時間,已經突出包圍圈,跳入江水之中。

“噗通——”一聲!

等黃蓋撲到船舷邊的時候,甘寧已經潛入江水中消失不見。

箭矢如雨般落入江水頓時力道全無,甘寧宛如浪裡白條,根本沒有射中的可能。

黃蓋一拍船舷暗道可惜,只得下令道:“收兵,回師!”

兩軍在漢水匯入長江的交匯口首戰,就這麼無疾而終了。

但如果按照孫劉聯軍提前埋伏的角度來看,此次屬於孫劉聯軍無功而返。而劉羽的水師得以順利透過交匯口的亂流和漩渦,是軍事上的一大進步!

劉羽水師並沒有直接開戰,數日行軍、舟車勞頓,他們將水師部隊駐紮到靠近北岸的烏林,在這裡建立水寨等防禦工事,建立橋頭堡進攻地。

而黃蓋等伏擊部隊回師後,孫劉聯軍也沒有洩氣,立刻將兵馬停靠在南岸的赤壁一側,隔著長江與劉羽的水師部隊對峙。

當甘寧等先鋒部隊回師後,立刻受到劉羽的嘉獎,甘寧等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的將士,更是受到劉羽親自嘉獎召見,令甘寧等人心下振奮!

當甘寧將與黃蓋的交談和盤托出後,更是受到劉羽讚許,有情有義、有勇有謀,不愧是甘興霸!更令甘寧有種一切的付出和浴血奮戰的拼搏是有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