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周瑜的苦肉計,郭嘉的將計就計!
雙穿門:我能往返漢末三國 餘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赤壁。
當黃蓋等先鋒軍歸來後,周瑜和程普立刻召見了黃蓋,邀約劉備這位盟友過來商議要事。
眾人落座後,黃蓋將交匯口之戰一五一十說出,他們是如何埋伏劉羽水師,如何藉著劉羽水師從漢水匯入長江交匯口未穩之計突然出手。
一切軍事行動,都是嚴格按照周瑜的排兵佈陣進行,在黃蓋這位老將統率下,沒有絲毫的疏漏!
但他們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劉羽水師先鋒部隊那些荊州軍炮灰,會為了劉羽赴湯蹈火到那種地步,幾乎是奮不顧身、浴血奮戰,悍不畏死的拼殺!
黃蓋不理解,周瑜等將也是驚疑不定!
“按照常理而言,劉羽兵馬與荊州軍兵馬爆發南陽之戰、襄陽之戰,更是在‘火燒新野’的時候,葬送兩萬多荊州軍兵馬,雙方之間有著生死愁怨,沒道理會那麼快臣服的!”
程普也是驚疑不定,不太理解:
“可如今按照公覆(黃蓋)所言,荊州軍幾乎是死心塌地的追隨劉羽,就連甘寧這等錦帆賊,都沒有任何棄暗投明的想法!劉羽到底給他們灌了什麼迷魂湯?!”
江東文臣武將都不太理解,不明白劉羽到底有什麼人格魅力。
當初中原地區,很多世家大族避禍江東,因為劉羽“攤丁入畝”賦稅改革,以至於對其百般抹黑。
在江東文臣武將看來,劉羽已經到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地步,為何剛剛投降的荊州軍,會如此死心塌地,甘願為劉羽浴血奮戰呢?!
也只有劉備等人,因為是從徐州地區而來,感受過劉羽的為政方針,因此可以理解一些。
劉羽的“攤丁入畝”等政策,對待上層人士是“暴政”,但對於底層人士而言,那就是“仁政”!
荊州軍也是將領+士卒構成,當劉羽獲得荊州軍士卒的軍心後,將領們也只能選擇順應大勢所趨。
更逞論洪水滔天的樊城,忽然之間恢復平靜,這種驚天偉力也令將領們被劉羽“得天之助”的天命之說震懾住,自然是心甘情願的臣服了。
這一點,是他們在江東沒有親眼所見,感受不到的那種震撼的!
當然如今說這些已經於事無補了,劉備在眾人驚疑不定中轉而問道:
“如今多說無益。劉羽的水師已經順利從漢水透過交匯口進入長江,並且屯兵烏林,興建水寨,在這裡建立防禦工事和前沿陣地。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如果讓劉羽水師站穩腳跟,憑藉他麾下的鋼鐵鉅艦,就不是我們能阻擋的龐然大物。更逞論他還有五百多艘荊州水師戰艦!”
劉備的話題,適時將眾人的注意力拉回來。
不管荊州軍為何對劉羽死心塌地、為何為劉營浴血奮戰。劉羽水師已經透過交匯口,並且在烏林屯兵建立前沿陣地,這件事情已經成為事實了。
他們需要面對事實,研究如何抵擋、甚至反擊劉羽水師!
孫劉聯軍文臣武將群策群力,最後周瑜說道:
“劉羽水師屯兵烏林,與我們屯兵赤壁隔江對望,如果可以藉著風勢,對其進行火攻,或可發揮奇效,也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眾人望向堪輿圖,都覺得此計不錯!
徐庶說道:“此計甚妙!劉羽麾下有二十多艘鋼鐵鉅艦,然而還有五百多艘木製艦船,如果可以透過火攻引燃,必定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甚至可以影響到鋼鐵鉅艦。”
“唯一的問題是……”
魯肅皺眉說道:
“劉羽麾下謀臣如雨,智謀之士眾多,我們施展火攻,若是沒有一個可行之策,怕是連靠近都很難。必須有一個萬全之策,再加上風向,這才能發揮奇效!”
眾人群策群力的時候,周瑜餘光掃向黃蓋,忽然計上心來,笑道:“我倒是有一個妙計,就是可能需要委屈黃老將軍了!”
“只要可以擊敗劉羽,為文臺(孫堅)報仇雪恨,任何委屈我都能承受。”
黃蓋拍著胸脯,義無反顧的說道。
眾人頓時望向周瑜,他沒有吊人胃口,直言不諱說道:
“黃老將軍率先鋒軍伏擊失利,又因為失誤,令甘寧潛入主戰艦,殺傷無數,最後在重重包圍下還令甘寧走脫了。回師後受到主帥左都督周瑜的軍法處置,剝奪軍職。
“但黃老將軍不服氣,倚老賣老,認為周瑜這位小輩仗勢欺人,處處與周瑜唱反調,最後還在暗中密謀投降劉羽、裡應外合劉羽兵馬,藉此立功之事。
“被周瑜察覺後,下令斬首示眾。但在程老將軍等人勸說下,念在其勞苦功高,改為杖責五十,杖責結束後再送回江東頤養天年。”
言畢,眾人忽然雙眼一亮。
“苦肉計!!!”
“正是苦肉計!”
周瑜笑道:“當然上面的內容還需要完善細節,並且需要做的滴水不漏。
令劉營在我們營地中的細作間諜得知,甚至全軍上下得知,必定可以傳到劉營耳中,如此黃老將軍詐降劉營,才能更有說服力!”
…
“到時候藉著風勢,黃老將軍以詐降為由,帶著滿船的薪柴膏油,甚至是火藥等易燃物,等到靠近劉營之後,來一個‘火龍鋪面’,必定打得劉營一個猝不及防!”
徐庶暗道一聲妙計,旋即說道:
“但想要令劉營相信,那麼苦肉計就需要真打,最好是打得皮開肉綻,令人信服才行。不然怕是瞞不過劉營那些智謀之士。如此,黃老將軍承受的住嗎?”
…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黃蓋一咬牙,堅定的點了點頭:“為了擊敗劉羽、為了為文臺報仇雪恨,我拼上這把老骨頭即可!”
…
“黃老將軍高義!!!”
孫劉聯軍眾文臣武將肅然起敬。
既然大致戰略決定之後,他們接下來就開始完善補充細節,務必做到滴水不漏。
然後周瑜和黃蓋開始表演了——
先是黃蓋因為先鋒伏擊不利、首戰失利,被周瑜剝奪軍職。但黃蓋因為地位很高,乃孫堅舊部,倚老賣老,公然反抗周瑜,雙方勢同水火。
這時候黃蓋還沒有對江東死心,還向孫策告狀,誰知道孫策這廝不念舊情,一點都不在乎黃蓋這位老叔,對周瑜極其偏袒。
終於在忍無可忍,感覺自己在江東沒有立足之地的時候,黃蓋心腹提起另投明主,想要投降劉羽兵馬。黃蓋艱難抉擇後答應此事,派遣心腹傳遞詐降書信。
誰知道這件事情被周瑜發覺,頓時震怒,下令斬首黃蓋,以儆效尤。但在程普、韓當和祖茂等孫堅舊部、老將的死死勸說下,這才改為杖責五十。
但黃蓋乃是老將,這五十大板下來,皮開肉綻,幾乎令他半條命沒了,差一點就要下去見孫堅。令黃蓋與周瑜、與江東的感情,完全決裂!
……
嗯,這個表演時間跨度很長,但逐漸的傳到了隔江對望、正駐紮在赤壁對面--烏林的劉營這邊。
“黃蓋想要帶著麾下將士投降?”
當劉羽收到這個訊息後,忽然之間感覺有些熟悉,略一思索很快回想起來,這不就是苦肉計嗎?
“這必定是黃蓋詐降!”
沮授直言不諱的說道:“黃蓋乃孫堅舊部,一直受到孫堅禮遇,後孫策更是待其如親叔,為何忽然之間與江東翻臉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劉營麾下一致認為,這是黃蓋的詐降之計。
然而很快,黃蓋投降劉羽之事暴露、要被周瑜斬首示眾,但因為其勞苦功高,在諸將苦苦勸說下改為笞刑,被打的皮開肉綻、半死不活的事情又傳來了。
實在是這個“苦肉計”太逼真,以至於不少人又認為,這件事情可能是真的!
“據細作傳回來的訊息,那五十杖責實打實的落在黃蓋身上,皮開肉綻,差一點要將黃蓋活活打死。幾乎半隻腳踏進鬼門關,這不可能是詐降!”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將黃蓋打死。他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何至於遭這種罪過?可能是真的被周瑜打得心灰意冷,後孫策偏袒,終於對江東死心了!”
“可完全沒有道理!黃蓋等先鋒軍首戰失利,乃非戰之罪。全靠荊州軍等將士浴血奮戰、奮勇殺敵,拼殺出一條血路。周瑜為何如此大動干戈、雷霆之怒呢?”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是‘新老將領’的地位之爭?黃蓋、程普等老將自覺乃孫堅舊部、倚老賣老。周瑜這是殺雞儆猴、以此打壓這些‘老將舊部’,為‘新將’騰位置!”
“可萬一做的過火了,不是令新老將領矛盾叢生,自相殘殺,以至於腹內不穩嗎?看看現在,黃蓋就被打得心灰意冷、想要倒戈相向、棄暗投明了!”
“其實周瑜做的很有分寸了,黃蓋想要背叛孫策,此乃死罪,明明該死的。但他卻放他一條生路,只是杖責,這就是立威卻不殺人,令老將說不出一個對錯!”
“……”
劉營麾下文臣武將,因為“黃蓋被打”之事,以至於從原本篤定“詐降”的說法,都逐漸開始改變成“可能是真的”,不少人覺得這是黃蓋寒心後的選擇,他們應當接受。
然而劉羽一直在觀察文臣武將,這一次真的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特別是在場不少頂級謀臣,都被“苦肉計”誆騙後,劉羽感覺自己的智商頓時高大上起來了!
小樣們!
這叫苦肉計!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這在現代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歇後語,就這樣還想忽悠英明神武的劉羽?!痴心妄想!
劉羽正想以高屋建瓴的角度,分析表演一番,以凸顯自己身為主公的英明神武、雄才偉略。誰知道這時候,郭嘉竟也說道:“主公,我軍該接收黃蓋的投降書!”
“嗯?!”
劉羽心下有些狐疑起來了,難道他猜錯了?因為他的插手導致蝴蝶效應,其實不是苦肉計,而是黃蓋因為某些原因,真的要投降了?
劉羽問道:“奉孝,你認為黃蓋是真心誠意投降我們?”
“自然不是,就如諸位所言,事出反常必有妖。是真是假都有可能!”郭嘉拱手回道。
“那奉孝此言又是為何?”劉羽越發不解了,眾人也將目光望來。
郭嘉說道:“主公,黃蓋投降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
“我們面對降將如果表示拒絕,未來那些敵軍將士看不到投降的機會,將會負隅頑抗、死扛到底。將對我們進攻增加眾多難度。
“他們不知道這是不是孫劉聯軍的計策,不知道這是黃蓋詐降之計,他們只看到我們拒絕降將的臣服。因此哪怕是假的,我們也需要接受!
“這不僅是接收一個降將,也是瓦解江東軍心士氣,令那些想要棄暗投明、臣服主公之人有更多選擇。令那些裹足不前、左右逢源之人生出背立的心思!
“這也是一種離間計!”
…
郭嘉此言,說到劉羽心坎裡面去了。其實他也是這麼想的。
為何原歷史上,曹操這等雄才偉略的梟雄,都中了周瑜和黃蓋的苦肉計?!
怕是不得不中吧!
因為這是一個陽謀!
如果拒絕一個降將,就有可能給出一個錯誤的訊號——
讓人覺得他們不接受降將,要與江東上下不死不休。那麼那些裹足不前、猶豫不決的人,就會完全選擇負隅頑抗,而不是倒戈相向!
可劉羽選擇接受降將,這反而可以展現他的寬宏大量和海納百川的胸襟,給江東一個訊號——
棄暗投明者,他能既往不咎!
就像兩軍廝殺,總要喊一喊“繳械投降者不殺”,就是為了瓦解敵軍軍心士氣,同時不至於令敵軍感受到“走投無路”而出現“背水一戰”的那種氣勢!
郭嘉這個分析,所站立的高度和大局觀,可謂是高瞻遠矚,令人歎服!
沮授也說道:
“奉孝這個戰略高度,可謂是令人耳目一新、歎為觀止!我們還可以將計就計,藉著黃蓋的投降書信,去詐降江陵城防。
“如今趙將軍與關將軍、張將軍兵圍江陵,但田豫和牽招兩將實乃帥才,靠著江陵城堅牆高的地理優勢,城中軍需糧草充足的後勤優勢,堅守江陵。
“可江陵不除,我們在烏林難以萬無一失。前有赤壁對峙的孫劉聯軍水師兵馬,後有江陵隨時可能南下襲擾的劉備部將駐兵,稍有不慎,就是腹背受敵之危。
“而黃蓋的投降書信,不管是詐降還是真心誠意投降,我們都能加以利用,瓦解江陵城防的軍心士氣,為我們攻破江陵提供助力!
“攻破江陵,我們才能萬無一失,沒有後顧之憂的進攻江東!”
…
“公與此乃連環計啊!”郭嘉也讚歎道,對沮授的完善補充也是深表歎服。
…
“奉孝和公與,這是雙劍合璧啊!”
“哈哈哈,不管黃蓋是不是詐降,我們都能加以利用,並且可以凸顯主公寬宏大量的胸襟,此乃一箭雙鵰之計!”
“不知主公認為奉孝和公與此計如何?”
眾人拍手稱讚,對郭嘉和沮授的連環計讚不絕口。當然最終還需要由劉羽來決定。
劉羽微微一笑,說道:“奉孝和公與此計,正合我意!”
“主公英明!!!”
劉羽理所當然的接受了文臣武將的奉承。
至於剛才想要揭破“苦肉計”的想法,早就被劉羽拋之腦後了。
劉羽已經接受現實了,跟這些高智商的頂級謀臣比智謀,那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不太現實!
劉羽要發揮自己的優勢——他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麾下文臣武將感受到雄主的光芒!
劉營上下一心後,立刻操辦起來。
他們接受黃蓋的投降書信,並且與黃蓋的心腹接洽,商量如何裡應外合,如何攻破赤壁的孫劉聯軍等等事宜。但背地裡,卻拿著黃蓋的投降書信,轉攻江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