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拜見水鏡先生!”

劉備語氣越發恭敬,他初來乍到襄陽城,但也有不少豪傑慕名來投,時常提起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世之名士。

今日也是福禍相依,遭逢大難後,竟遇上這等隱士了!

“原來是劉使君當面!”

水鏡先生司馬徽上下打量劉備,看他如此狼狽,身上還有衣衫未乾,頓時笑道:“看來今日使君遭遇大難,僥倖得以避免!”

劉備有些驚訝,不知司馬徽如何看出來的。

司馬徽說著將之請進莊內。

賓主落座,有小童上前為兩人倒茶。

劉備觀察四周,司馬徽屋中堆滿書卷,窗外種滿松竹,橫琴在桌案之上。倒是清幽雅靜,將司馬徽襯托的更加飄然若仙。

司馬徽品茶過後,笑問道:“劉使君為何來此?”

“意外路過此地,聽到清幽美妙的琴聲吸引而來。”

劉備這話令司馬徽曬然一笑,搖頭說道:“劉使君不必隱瞞,你肯定是逃難到這裡。”

“水鏡先生如何看出?”劉備有些驚訝。

司馬徽笑道:“老朽看使君氣色,以及狼狽之態,就可見一斑了。”

“唉。”

劉備看了看自己狼狽的身軀,終於沒有隱瞞,將襄陽城的事情和盤托出,他也希望從水鏡先生這裡可以得到解答,“久聞先生大名,可否為我指點迷津?”

“老朽也久聞劉使君大名,你之所以流落至此,狼狽不堪,落魄不已,是因為缺少王佐之才輔佐!”水鏡先生捋須笑道。

劉備皺眉,有些不理解的問道:

“先生,我雖然不是雄才偉略之輩,但寒微至此,也有文臣武將效力。

文臣有孫乾、簡雍等人才。武將有牽招、田豫、太史慈和典韋等悍將。忠心輔佐,一路走來多靠他們的幫助!”

水鏡先生說道:

“牽招、田豫、太史慈和典韋,確實乃將帥之才,可惜他們沒有完全發揮出自身的能力和優勢,缺少一個足夠出謀劃策的軍師。

至於孫乾、簡雍,也是人才,但不是王佐之才。你缺少的是一個可以安定天下、經國濟世的謀主之才!如劉鴻漸之郭奉孝、荀文若。曹孟德之戲志才。”

聞言,劉備心下嘆息一聲!

這些文臣武將對他忠心耿耿,但其實劉備也感受到他們的不足。

孫乾和簡雍,對比劉羽麾下的郭嘉、荀彧,甚至對比曹操麾下的戲志才等謀臣,確實稍顯遜色!

可劉備也知道自己寒微出身,很多名士賢臣根本看不上他。

劉備無奈嘆息一聲道:“先生,我也一直在求賢若渴,可惜沒有遇到賢才!”

“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水鏡先生司馬徽笑道:

“當初殷馗善於觀察天文,對世人說成群的星星聚集在穎川一帶,那裡的地方一定多有才華的人。

這天下哪裡會沒有賢才?只是使君沒有遇到罷了!”

“我愚昧不識賢才,還請水鏡先生賜教!”劉備心下一動,頓時起身行大禮。

“隨著中原戰亂,衣冠南渡,名士避禍荊襄後,天下之奇才,有十之七八盡在於此。”

水鏡先生司馬徽望向劉備說道:“如,臥龍、鳳雛,兩者得一,可安天下!”

轟隆隆——

劉備感覺有晴天霹靂炸響,身心俱震!

這句話從荊襄名士水鏡先生口中說出,那意義絕對是不同凡響的!

劉備急問道:“先生,臥龍、鳳雛是誰?”

水鏡先生司馬徽捋須暢笑,不管劉備如何追問,就是不說臥龍和鳳雛到底是誰!

“天色已晚,使君可在寒舍暫歇一宿。”水鏡先生司馬徽望著天色說道。

劉備嘆息不再多問。

一夜無話。

劉備昨夜寢食難安,一直在思考著臥龍、鳳雛到底是誰。翌日清晨的時候,麾下武將率兵馬來找。

劉備與田豫、太史慈、典韋等將匯合。

田豫說道:“主公,昨日蔡氏等家族設下鴻門宴,想要加害主公。後主公不知所蹤,我等擔心不已,連夜追查,一路查詢至此,終於找到主公。”

“讓眾兄弟擔心了!”

劉備有些感動。說起自己馬躍檀溪,死裡逃生的事情。令眾將士同仇敵愾不已。

田豫說道:“主公,我們離開的時候,劉刺史聞訊後,雷霆震怒,率兵逮捕蔡氏等罪魁禍首,襄陽城因此發生混亂。曹軍聞訊後,揮兵攻打襄陽城。”

“竟有此事!!!”

劉備大驚,沒想到他離開不過一夜,就發生這種變化,“如今軍情如何?!”

“我們憂心主公安危,沒有太過關注。但襄陽城城堅牆高,數百丈寬護城河拱衛,曹軍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但主公需要儘快迴歸襄陽城,避免劉刺史孤掌難鳴了!”

“我明白。”

劉備令田豫等將士稍安勿躁,旋即回到司馬徽宅院辭別,臨行前回想昨日交談,於是又問道:“水鏡先生,敢問臥龍、鳳雛是誰?”

水鏡先生依舊笑而不語。

劉備心下嘆息一聲,只能自我安慰是緣分未到。但他忽然驚醒過來,臥龍鳳雛不知何人,但水鏡先生也是當世賢才,於是又問道:“先生可願出山相助,同扶漢室?”

“老朽山野閒散之人,不堪大用。未來自有強我十倍的王佐之才來幫助你。”

“多謝先生。”

劉備心中不明其意,但以他昨日與水鏡先生的暢談,能感受到他的經國濟世之才、未卜先知之能,這等隱士大才這麼說,必定是有的放矢。

劉備憂心襄陽城戰事,辭別水鏡先生,匆匆離去。不過靠近襄陽城的時候,忽然在城外遇到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長歌而來。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心中一動,這描述的不正是自己嗎?

——劉羽挾持天子,大漢傾頹,天下大亂,以致各路諸侯以勤王救駕為由逐鹿天下,他孤掌難鳴,需要群賢襄助,自己求賢若渴,卻找不到賢才何在。

劉備回想起水鏡先生司馬徽之言,暗想這人莫不是臥龍、鳳雛?!

一念及此,劉備立刻翻身下馬,上前拜見,問道:“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某乃潁川人也,姓單,名福。久聞使君納士招賢,軍民讚頌仁德,特來投奔。這才故意行歌於市,以此引起使君注意。”假託單福名諱的徐庶笑著解釋道。

劉備求賢若渴,直接將其拜為軍師。

君臣二人來不及細談,同行前往襄陽城,正值曹軍攻打襄陽,軍情緊急,劉備立刻拜見劉表。

“賢弟無事,為兄就放心了!”

劉表嘆息一聲,旋即憤怒道:“蔡氏竟如此膽大妄為,為兄已經將其軟禁,一干人等全部逮捕,待此戰結束,必定嚴懲不貸!”

“景升兄,一日夫妻百日恩,既然我沒有出事,千萬不要為此傷了你們夫妻間的感情。但可以藉此機會削弱蔡氏的權利,令其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即可!”

劉備反而為仇人勸說,其實也是不希望劉表家宅不寧。

這番表態令劉表有些動容,嘆息道:“賢弟果然仁德,荊州非你莫屬啊!”

“景升兄休要再提此事!”劉備嚴詞拒絕。

“罷了罷了,如今曹軍攻城,首要之事還是抵擋曹軍之戰上。”劉表適時說起此事。

這時候忽然有傳令兵來報:“啟稟將軍,曹營呂曠和呂翔兩將引兵近萬來攻!”

劉備立刻請戰道:“景升兄,我走投無路之際,是你收留於我,我難以回報,只能藉著抵擋曹兵,鎮守襄陽報答景升兄,此戰由我打先鋒。”

“為兄調兵五千給你!”劉表沒有矯情,重重點頭。

劉備得令後回到營帳,召集文臣武將議事。

徐庶看著堪輿圖說道:“曹軍屯兵樊城和葉縣,扼守南陽東西兩頭。

“然而新野、宛城、博望等地,卻因為當初張繡和賈詡火燒之計損毀。曹軍一直在修繕城池。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聲東擊西,佯攻樊城與敵軍交戰,分兵順著淯水北上佔據新野,切斷樊城和後方的後路,在迂迴包抄過來……”

徐庶事無鉅細的進行了戰略部署,不管此計能不能成功,至少這麼完善的作戰計劃,令劉備及其文臣武將都十分動容和認可。

劉備聽徐庶所言,令牽招、田豫、太史慈、典韋分兵作戰。

太史慈和典韋等將率兵兩千拖住樊城主力,進攻的呂曠和呂翔原本是袁紹部將,在袁紹戰死後,麾下勢力陸續被曹操接收。

呂曠和呂翔也算是一流猛將,可面對太史慈這等超一流猛將、典韋這等絕世武將,顯然不是他們的對手,先後被斬於馬下,令荊州為之振奮!

牽招和田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順著淯水向新野包抄而去。

不曾想新野守軍鬆懈,竟被他們輕而易舉的奪下新野,他們回信劉備告知詳情,同時快馬加鞭修繕城池。

倒不是曹軍鬆懈,實在是曹操根本無心南陽,一直在伺機南下,謀奪襄陽。對火燒之計焚燬的新野、宛城等地,也沒有浪費人力物力修繕。

因為劉羽的兵馬在後面追殺,令曹操如芒在背,像南陽郡此地,簡直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徐庶顯然就是基於這種推測,這才鋌而走險,聲東擊西,佯攻樊城,實則謀奪新野,果然成功!

這令劉備越發重視徐庶,同時下令犒賞三軍將士,令荊州上下軍心大振、士氣如虹,也令劉備在荊州軍中的威望日益高漲起來!

曹軍聞訊新野失守,自然大為震動!

劉備的兵馬奪下新野,等於插入南陽郡的腹地,截斷南陽郡東西走向,等於成為曹軍的心腹大患了!

“劉備麾下必有高人相助!”

戲志才從此戰的細節,就看出很多內容:“這不是劉備的軍師孫乾、簡雍之流可以統籌全域性,更不是他們可以做到。”

“如今新野失守,志才認為我軍該當如何?”曹操問道。

戲志才說道:“新野、宛城,經過賈詡火燒之計後,損毀嚴重。

“想要修繕將浪費人力物力。若是平時自然需要顧及,但如今劉羽麾下張遼即將殺至,修繕南陽城池平白為他人做嫁衣裳。

“既然劉備兵馬奪下新野,我們不如將計就計,放棄葉縣、宛城等地,直接合兵樊城,強攻襄陽。

“樊城處於襄陽和新野之間,這等於令新野成為我們外側屏障,抵擋劉羽兵馬。

“同時也是隔絕襄陽和新野之間的掎角之勢,令劉備這支兵馬困守新野,孤掌難鳴。

“以劉備仁德,必定會率兵馳援,我們可圍點打援。只要擊潰劉備兵馬,必定重創荊州軍民士氣。

“我們在城中煽風點火、興風作浪,收買襄陽世家大族、文武官員,可藉機裡應外合,謀奪襄陽!”

聞言之後,文臣武將各抒己見。有贊同戲志才此言,也有反對認為太過冒險。當然也有中立派左右逢源的。

群策群力,最後還需要曹操這位主公決斷,他贊同戲志才的提議,下令出手。將南陽最外側的葉縣、宛城等兵馬,直接抽調來樊城合兵。

大軍行進的蹤跡自然不可能掩人耳目,劉備麾下的斥候自然可以打探到曹軍的動向。

此事傳到劉備軍中時,眾人倒也沒有意外,因為徐庶同樣也猜到了敵軍的戰略想法。

在曹軍兵馬抽調樊城的時候,藉著他們風塵僕僕行軍之計,以逸待勞,趁勢出手。

向樊城合兵的曹仁等兵馬,就被劉備麾下太史慈、典韋率兵圍堵,兩軍頓時爆發大戰。

原本劉備兵馬以逸待勞,士氣如虹。曹軍急行軍趕路、筋疲力盡。雙方優劣勢很明顯,劉備兵馬也一直佔據主動。

可隨著曹仁兵馬擺出“八門金鎖陣”後,情況就有些變化了。這個陣法是依據奇門遁甲中的八門方位、星象、地形等因素所制定用於古代戰場上的戰陣。

互相配合下,令人應接不暇,陷入其中。劉備兵馬因為猝不及防下,死傷許多。

徐庶觀察少許後,對劉備說道:“這是八門金鎖陣,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門而入則亡。

“今八門雖布得整齊,只是中間通欠主將。如從東南角上生門擊入,往正西景門而出,其陣必亂。”

劉備聞言立刻令麾下將領照做,果然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令曹軍陣型大亂,兩軍廝殺,曹軍大敗,向樊城奔逃。

幸好曹操聞訊後,從樊城派兵馳援,正好遇上倉皇逃竄的曹仁等殘兵敗將,將他救了回去。不然曹仁等將可能要折損在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