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 公孫無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薩勒曼你這個叛徒,你背叛了真主,你會下地獄的……”
周圍不少人都開始叫喊起來。
不過薩勒曼對周圍人的叫喊並不在意。
“拉希德我的兄弟,想想吧,木鹿城真的能夠抵抗唐軍嗎?”
“你知道唐軍有多強大嗎,他們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多的戰馬,最強大的戰士,擁有與神一樣的武器……”
“他們的戰士多如牛毛,大唐皇帝一聲令下,整個世界都會聽從他的召喚……”
“你知道嗎,如今幾乎所有人都在為大唐皇帝作戰……”
“我在唐軍軍營中見到了回紇人、契丹人、吐蕃人、渤海人、突騎斯人、同羅人、突厥人、天竺人、波斯人……甚至還有大食人……”
“我的兄弟大食不是在與大唐作戰,而是在與整個世界作戰……”
“大唐皇帝就是真主在人間的代言人,他才是真正的哈里發……”
“住口!”
聽到這裡拉希德徹底憤怒了,“來人,給我把這個叛徒的耳朵割掉,給我趕出城去……”
薩勒曼這時也提高了聲音,“拉希德,你知道我說的是事實,你想過抵抗唐軍的後果嗎?”
“給我堵住他的嘴!”拉希德徹底憤怒了。
最終薩勒曼還是被割掉耳朵被趕出了城。
不過他的話語卻如同種子一樣在城中不少人心頭紮下了根,只要等到合適的時間就會生根發芽。
雖然趕走了薩勒曼,但接下來該怎麼辦,拉希德和他的同伴們一時之間也陷入了迷茫之中。
無奈之下,拉希德只得把城中的將軍和一眾阿訇召集起來進行商議。
“投降吧,咱們不可能擋住唐軍的!”大多數將領在艾哈邁德逃跑後都失去了戰鬥的勇氣。
不過一眾阿訇卻是不同,“絕不能投降,玉龍傑赤的命運如何大家也該知道吧!”
眾人此時都是沉默了,其實大家對玉龍傑赤的具體情況都不瞭解,只知道玉龍傑赤被唐軍屠城了。
玉龍傑赤到底是投降還是被攻破,唐軍為何屠城沒有人能說清楚。
這時拉希德在經過一番思考後終於說話了,“死守吧,哈里發的大軍很快就會到來,到時候咱們就可以像宰牲口一樣把唐人和他們的走狗通通殺光……”
拉希德此語只是他的幻想,此時法赫德才剛剛領兵抵達波斯境內就遇到了嚴重的麻煩。
原來卡西姆自從率領手下的波斯軍進軍波斯後,就預料到大食人定然會派出大軍東進。
是以他一邊與波斯境內的抵抗軍以及拜火教的殘餘勢力聯絡,一邊也派出了多股力量四處破壞波斯境內的道路和橋樑。
波斯原本在很早之前就擁有良好的交通系統。
早在安息帝國時期,波斯境內的道路系統就僅次於當時的大漢。
不過在經歷了上百年的戰爭之後,這些道路系統早就已經破敗不堪。
如今又經過卡西姆的刻意破壞,這道路更加難行。
雖然曼蘇爾不停的下令催促法赫德加快進軍速度,但每天依然只能行軍不到三十里。
這也讓曼蘇爾對法赫德越來越不滿,曼蘇爾心中已經升起了替換法赫德的想法。
不過此時他還處於猶豫之中,臨陣換將畢竟是兵家大忌。
……
居士坦丁五世在與大食人簽訂了停戰協議之後,並沒有回軍君士坦丁堡,而是留在了亞美尼亞首府杜因。
杜因城距離一千多年後的亞美尼亞後世首都埃裡溫不遠。
在西元七世紀至九世紀期間是亞美尼亞的主要城市,但在後來的歷史中因戰爭和地震逐漸衰落。
不過此時杜因城還是一座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塞。
君士坦丁五世駐兵在此,也是起了坐山觀虎鬥的心思。
雖然拜占庭在唐高宗時期一度與大唐結盟,甚至主動把高加索山南部後世喬治亞地區贈送給了大唐。
但其實不過是形勢所迫,而且大唐也只是名義上接受的高加索地區,並沒有真正派兵駐守,甚至連羈縻州都沒有設定。
這一次大唐的大規模西征,讓君士坦丁五世,乃至整個拜占庭帝國上下都是心驚不已。
雖然拜占庭人早就知道大唐強大無比,但也沒有預料到短短一點時間,大唐竟然就完全佔領了整個七河之地,河中以及大半個呼羅珊,甚至還突入了波斯。
如今大唐與拜占庭帝國實際上就隔了一個大澤(裡海)而已。
自古以來東方不管是軍事、經濟還是科技都遠強於西方,若是大食人崩潰首當其衝的其實就是拜占庭帝國。
其實這個時候拜占庭帝國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東方的壓力。
當初被迫西遷的奚人和葛邏祿人已經翻過了烏拉爾山進入到了後世的烏克蘭地區,其活動範圍已經抵達了第聶伯河下游地區。
此時基輔羅斯人已經在準備組成聯軍驅逐這些從東方被驅逐而來的奚人和葛邏祿人。
位於高加索山北部的哈扎爾汗國,此時也已經有意出兵襲擊西遷的奚人和葛邏祿人。
三個月前,君士坦丁五世就已經收到了拜占庭帝國在黑海北岸的殖民點被襲擊的訊息。
事實上君士坦丁五世已經舉行了數次會議討論該如何應對唐人的東征。
其手下不少大臣與將領已經提出與大食人結盟的建議,只不過因為與大食乃是世仇,是以暫時大多數人還是不支援這個做法。
君士坦丁五世本身也是對大唐充滿了警惕。
他的底線就是唐軍不能佔領阿里王國,若是阿里王國被大唐佔領,那麼拜占庭就將要直面大唐了。
……
阿里王國乃是在倭馬亞王朝崩潰後在大澤(裡海)南部出現的一個半獨立的地方政權。
其首府乃是阿木爾,乃是後世什葉派第一位伊瑪目阿里建立的一個極端主義政權。
不過此時的阿里王國實力並不強,在名義上依舊是聽命於巴格達。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一直到西元九世紀時其才真正獨立。
面對唐軍的大規模西征,阿里也接到了出兵增援呼羅珊的命令。
但此時的阿木爾城中只有不到八千兵馬,整個阿里王國的軍隊也不到兩萬。
因此在接到來自巴格達的命令後,阿里也是陷入了兩難之中。
阿里雖然是一直宣揚極端主義,但那不過是他爭奪權力的手段而已,其本人可不傻。
唐軍的情況如何他早就已經打探清楚了,擁有十多萬騎兵的唐人西征軍顯然不是阿里王國所能對抗的。
但若是完全置之不理卻也不行,他畢竟是依靠宣揚極端主義思想而上位的,唐人可是真正的異教徒。
思來想去,阿里最終還是派出了四千軍隊,不過這四千人卻並沒有派往東方,更沒有進攻近在咫尺的唐軍而是南下進入了波斯地區。
阿里王國軍南下不久就與卡西姆的波斯軍一部相遇。
阿里王國軍,以為波斯軍是軟柿子,竟然主動向波斯軍發動進攻。
可惜他們太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同樣低估了波斯軍的戰鬥力。
波斯軍雖然擁有著近兩倍的兵力優勢,但在經過近一個時辰的激戰後還是被徹底擊潰。
戰敗的阿里王國軍,迅速逃回了阿爾木城,再也不敢南下。
這一戰雖然規模不大,但卻讓波斯貴族百姓的信心大增。
此戰之後,許多中小貴族紛紛帶著人前來投靠卡西姆,卡西姆的波斯軍在短時間內就從不足萬人,擴充到了三萬之數。
雖然這些前來投靠的人戰鬥力並不強,但搞搞破壞還是足夠的。
這也讓法赫德率領的大軍行動更加困難,曼蘇爾對法赫德的不滿也日趨增加。
……
拉希德站在城牆上望著城外的唐軍,不禁想到了當初艾哈邁德在動員百姓修築城牆時的豪言壯語。
如今回憶起來,卻是讓他憤怒不已,當初信誓旦旦的表示要與大唐決一死戰的艾哈邁德竟然在第一時間就選擇了逃跑。
完全不顧木鹿城中這近五十萬軍民百姓。
想到當初艾哈邁德說的話,拉希德就渾身發抖。
此刻他只能指望城中那六萬餘步兵,和動員起來的十數萬狂信徒。
“一定能守住的,真主一定會庇佑他的子民!”
拉希德暗暗給自己打氣。
第二日天剛矇矇亮,激烈的攻城戰就開始了。
這一次李惲不但親自披掛,指揮攻城,還動用了幾乎所有的火炮,這其中還包括從瀚城運來的八門六十斤攻城臼炮。
除此之外為了加強攻城力量,唐軍還建造了四十餘架配重式投石機。
這些重型投石機雖然在射程和精度上遠遠不能與唐軍準備的野戰炮相提並論,但威力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重型投石機可以把重達六百斤的石彈拋向木鹿城的城牆。
其威力就如同隕石一般,確是比火炮的炮彈對木鹿城的城牆更具威脅。
不過城內的守軍也是大食人在東方最精銳的軍團。
雖然他們因為艾哈邁德的逃跑士氣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戰鬥力同樣不可小覷。
這些士兵能夠從西方貧瘠的半島殺到這富庶的呼羅珊也不是浪得虛名。
雙方弩矢齊發,箭矢橫飛,城內裝備的弩炮以及投石機也拼命的向攻城的唐軍發起反擊,戰鬥的吶喊聲可謂驚天動地。
短短一個上午的時間,唐軍就傷亡了上千人。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木鹿城的北門突然開啟了。
拉希德為了擊退唐軍,把城中那二十多頭戰象放了出來。
這些戰象渾身都披著厚重的鎧甲,象牙和腿上還都綁著利器。
這些戰象,一直被拉希德當做秘密武器,當做殺手鐧,希望能夠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
望著從城內湧出的戰爭巨獸,進攻的唐軍並沒有露出任何膽怯之意。
實際上唐軍對戰象並不陌生,不管是天竺諸國,還是中南地區的林邑、驃國還是真臘都擁有著戰象,而且其數量遠超大食人。
對這些戰象,唐軍尤其是安西都護府屬下的唐軍是很有經驗的恰好今日攻城的主力就是李嗣業手下的安西唐軍。
負責前敵指揮的李嗣業當即命令火炮調整方向。
隨後對著大食人的戰象就是一頓猛轟。
大象這玩意兒別看皮糙肉厚,但膽子卻是很小的。
即使是經過專門訓練的戰象也好不到哪裡去。
面對唐軍的炮火,這些戰象一下子就驚慌起來,竟然調頭就跑。
這一下子就衝亂了跟誰在其後的步兵軍陣。
瞬間整個木鹿城北門前就亂成一鍋粥,到處都是鬼哭狼嚎之聲。許多士兵都成了自家戰象的腳下冤魂。
這時一旁壓陣的唐軍騎兵也趁機發動了衝鋒。
拉希德見狀不等出城計程車兵回城就下令關閉了城門。
拉希德的做法讓被關在城外計程車兵,一個個大罵起來。
看著前方殺來的唐軍騎兵,這些絕望計程車兵紛紛選擇了投降。
這一戰也讓城中不少人再次動了投降的念頭就連一些阿訇和烏里瑪也跑來勸說拉希德投降。
一名烏里瑪甚至宣稱真主其實就是道教的昊天上帝。伊斯蘭教與道教本為一家,乃是道教的分支。
雖然許多人並不認可他的說法,但為了活命許多人口頭還是贊同了這個說法。
不過此時拉希德還是堅持不投降,他告訴眾人,哈里發的大軍很快就會前來。
艾哈邁德也已經在馬什哈德集結了大軍準備回援木鹿城。
為了穩定軍心,拉希德又下令開啟了木鹿城的金庫賞賜全城之人。
拉希德雖然暫時穩定了軍心,但他也知道,自己支撐不了太久。
經過連續三天的攻城後,李惲已經完全摸透了城中的情況。
這時李惲已經決定發動蟻附攻城,這也是最殘酷的方法。
為了減少唐軍的傷亡,這一次李惲並不打算使用唐軍和諸部和西域諸國兵攻城而是準備使用籤軍。
唐軍木鹿城周邊地區可是抓來了超過十萬青壯,另外諸城投降的原大食軍也超過了七萬。
李惲把這些人全部遍為了籤軍,並開出了尚格。
“破城之後,城中三成財富將獎賞給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