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春
星際,重生,到七十年代,做知青 上進的小魚仔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隨著時間的推移,白天的時日漸漸變長,陽光也越發的溫暖了起來。
路邊的積雪開始慢慢消融,露出了下面枯黃的草地,偶爾還能看到幾株嫩綠的新芽從土裡探出腦袋,怯生生地張望著這個還未完全甦醒的世界。
知青和隊裡的社員,現在也開始慢慢的往山裡頭去採挖點才剛剛長出來的新野菜。
吃了一個冬天的白菜蘿蔔了,這新鮮嫩綠的野菜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舌尖也開始期待起那別樣的滋味。
知青和社員們一有空就拿著小鏟子揹著揹簍往山上跑。
薺菜、馬齒莧、蒲公英……這些野菜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嫩綠嫩綠的,帶著清新的氣息。
夏嵐剛剛從山裡走出來,今天她是特意自已一個人進的山,就是為了避開人群,好找機會去山谷看一看。
一個寒冷徹骨的冬季過去,她原本還有點擔憂,以為山谷裡的動物會在嚴寒中減少許多,可沒想到那些野雞、兔子依然活力滿滿地生活在那裡。
甚至因為最近開春,天氣回暖得厲害,母雞也開始歡快地“咯咯”下蛋,夏嵐今天的運氣格外好,又往空間裡撿了上百個雞蛋。
夏嵐心裡美滋滋地想著,等有時間了,她要再跑一趟黑市去換點好吃的回來。
山谷裡的野菜相較於山腳,生長得也更為繁茂一些,夏嵐還運氣好的摘了不少的刺老芽,這還是前天她和大夥一起進山時,桂花嬸眼尖找到了一棵刺老芽樹,教她辨認和採摘的。
這老刺芽,桂花嬸說了不管是拿來煎雞蛋,還是涼拌,打湯,都是非常好吃的,昨天桂花嬸給她分了點,夏嵐按照桂花嬸教她的用來涼拌,那個滋味老合她的胃口了。
隨著氣溫的回升,地裡的冰雪也開始逐漸融化,土地也像是從沉睡中徹底甦醒,逐漸解凍變軟,而播種的最佳時機已然如同即將登臺的主角,在幕後躍躍欲試。
知青們和社員們更加忙碌起來,他們仔細地按照隊裡的指示,將挑選好的種子均勻地播撒在今年規劃出來種玉米的土地上。
夏嵐雙手穩穩地拿著耙子,緊緊跟在正在丟種子的張蘭英身後,張蘭英每撒完一壟地的玉米種子,夏嵐便立刻用耙子輕輕地覆蓋上一層薄土,那動作輕柔得像是在為這些種子搭建溫暖舒適的小窩,滿心期待著它們能夠在春雨的溫柔滋潤下,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開啟生命的奇妙旅程。
在種下玉米的第二天,春雨如期而至,細密的雨絲如同牛毛一般,輕輕悠悠地灑落在廣闊的田野上,絲絲縷縷地滋潤著乾涸已久的土地。
一時間,整個世界彷彿被一雙神奇的手仔細清洗了一遍,空氣變得格外清新,那清新中瀰漫著泥土的醇厚芬芳和青草的鮮嫩氣息,讓人忍不住深深呼吸。
隊裡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們,抬頭仰望著那如油般珍貴的春雨,飽經滄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希望,這春雨來的是時候,今年肯定會是一個充滿無限生機的好年景。
隨著這一場春雨的到來,冬小麥順利地度過了寒冷的冬天,開始生機勃勃地返青了。
稻穀也已經在水中浸泡好了谷種,秧地也已經整理妥當,只需再耐心等待上個半個月或者二十天左右,就可以正式開始插秧這一重要的農事了。
知青點的自留地這邊,宋向東他們看著夏嵐在起地壟,本來還以為她是想要種黃瓜或者是豆角的。
直到看見她拿了一兜玉米種子過來,張蘭英滿臉好奇地問道:“小嵐,你今年不種菜了嗎?”
夏嵐一邊熟練地丟著種子,一邊笑著說道:“種啊,我種的那些韭菜不是都已經返青了,而且長得都有半高了。
剩下的這些地,我打算用來種玉米,到時候再套種點青菜,我一個人吃也足夠了,而且這段時間山上的野菜到處都是,也不怕沒菜吃。”
“套種啊,這能行嗎?”張蘭英疑惑地問道。
“當然可以啊,我在老家的時候,經常幫我阿婆種菜,就是採用套種的方法。
在玉米、紅薯地裡套種些青菜蘿蔔是完全沒問題的。”夏嵐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啊,紅薯地裡還能套種啊?這地下都長著紅薯,哪裡還有多餘的空間讓別的菜生長呢?到時候恐怕兩樣都會減產吧。”張蘭英有點不怎麼理解的說道。
“怎麼不可以呢?紅薯地種點小青菜還是綽綽有餘的,不過青菜確實會稍微減產一點,但紅薯的產量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夏嵐耐心地解釋道。
“玉米地套種蘿蔔,產量也挺不錯的,反正我看我阿婆種的,產量都還可以,只要肥料供應充足,而且種植的時候間隔稍微寬一點,不要種得太密就行。”夏嵐繼續說道。
張蘭英她們聽了夏嵐的話,仔細地琢磨了一番,覺得好像確實有點道理,便不再言語,各自繼續手中的活計。
其實,夏嵐之所以會把自留地用來種玉米,主要是想把這裡當作一個小小的實驗田。
她精心調製的低配版營養液已經準備就緒,此刻,就靜靜地等待著時間來驗證她心中的那個設想。
但是,這樣的心思她可不敢輕易說出口,而且在沒有得出確切的結果之前,也不能讓任何人知曉,她的心中,滿是對這片土地的期待和對未來收穫的憧憬。
四月六號,正是清明時節,在南方,清明前後稻穀都已經紛紛插下田了,或許再過兩天,有些插的早的秧苗都已經穩穩地定根了。
而北方這邊的秧苗都還沒有一個手指長。
插秧肯定是沒那麼快的啦,不過田間地頭的艾草長得不老少,嫩綠嫩綠的葉片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出獨特的清香。
夏嵐想到記憶中在家時每每到了這個節日,阿媽和阿婆都會想辦法的做點青草糰子,就算有時候一家人只能兩個人分食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