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兒天晴,日子好,特意設宴,請你們都來聚一聚。”
“皇帝晚些到,傳了話讓我們儘管先開宴,不必等他。”
上座的太后和藹可親,說完,給了福安一個眼神。
福安接到指示,便將太后面前的菜式奉上,等太后夾過一筷子,才放入流水之中。
動作間,嘴裡報著菜名。
“福壽清蒸魚入水。”
“游龍白蝦入水。”
“紅珠白玉入水。”
“奼紫嫣紅入水。”
“疊安綿康果入水。”
“順意水晶糕入水。”
一連放下六道,福安才停了動作。
“太后娘娘賜下六道菜,寓意萬事大順,諸位娘娘小主,夫人小姐,還請慢用。”
話畢,皇后盛了顆果子,貴妃夾了塊水晶糕。
接下來便是照著位份高低,夫家父家的官職高低一一動筷。
賢郡王妃瞧著在場的人都吃上了,噙著近乎諂媚的笑丟擲了話引子。
“太后娘娘憐我們,做了這宴來讓大家聚著。趁著太后娘娘高興,我今日厚臉皮一回,想同太后娘娘求個恩典。”
太后不用多想都知道賢郡王妃要求什麼。
她與皇帝商議過,這事兒由著皇帝來做主,故而她遲遲沒有開口。
這事兒無利可圖,皇后便也懶得理。
貴妃看著太后的意思,也裝傻喝著甜湯。
上頭擺明了態度,下頭人自然知道該做什麼。
氣氛逐漸冷凝,賢郡王妃的臉都要僵了去,這才有人開了口。
“哦?還有什麼事是王妃得求著太后娘娘才能辦的?想來這裡頭有天大的好處,臣婦也斗膽,太后娘娘若賞了王妃恩典,也求看著臣婦可憐,疼疼臣婦。”
接話的是柳家主母,安國公夫人,太后的嫂嫂,貴妃的母親。
皇后母家不在,論著尊卑,便由她接話是最好。
“好妹妹,你我的情分說什麼求不求?你將琴兒和容兒教的這般好送進宮來,讓我省心不少。今日你求什麼?只管說出來,能定的當即為你定下,若為難的,我也替你把嘴說幹了去。”
太后對安國公夫人的請求熱情回應,立馬有人跟著附和。
齊家的那位夫人掩面笑問:“不知安國公夫人為著何事發愁啊?”
安國公夫人敬她一杯,道:“還不是我那不爭氣的兒子!三月一過便是弱冠的年紀了,我真是欠了他的,說的每樁親事都不肯點頭,我實在是沒法子了,今日便想求太后娘娘下旨,替他尋位好姑娘定下親事。”
“原來是為著川凌的親事,這有何難?說來還是你太過縱著他了,他說不願你就作罷,那這京都怕是沒有他要的姑娘了。”
太后說完,偏頭吩咐福安。
“去男席那邊,喚了川凌過來,就說我有話要問他。”
福安應下去了。
太后便才想起賢郡王妃似的,順嘴問了她一句;“賢郡王妃想求什麼來著?”
賢郡王妃壓著怒氣,咬牙笑回:“原也是想為著泊兒請旨賜婚,既已經去尋了柳小公爺來,勞太后娘娘累著,泊兒的事便先放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