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園裡的日子沒安生幾天,元宵佳節到了。

宴席還是擺在清漪湖的祝宴小築。

隨處可見各色花燈,喜慶極了。

席間和樂融融,可意外往往來的突然。

“姐姐?姐姐!姐姐你怎麼了?”

座位末端,有人驚呼。

“血?血!怎麼吐血了?太醫,快傳太醫啊!”

李麟放下酒杯望過去,福長順當即側身擋在主子跟前,忙給邊上的小太監使眼色。

太后皺起了眉。

皇后讓福錦去看看情況。

貴妃緊緊握住柳貴人的手,怕她被這動靜刺激到。

良妃也是聽著動靜就將大公主攬入懷中。

陸銀枝離得近,眯眼一瞧發現是張常在和王答應那兒的動靜。

這兩人能出什麼事?

張常在一直病著,王答應運氣不好,兩個都沒侍寢的人,誰會去算計這她們?

福錦很快回來回話:“皇后娘娘,是張常在正喝著湯,突然就吐血了,這會兒人暈過去了。”

“可是中毒?”

“應當不是,王答應與張常在用的膳食都是一樣的,這會兒王答應還好好的呢。”

良妃插了一嘴:“我聽說除夕後張常在的病就加重了,今日這般莫不是……”

何答應準備了才藝展示,想著討皇上歡心,被這麼一攪和,估計是泡湯了。

她氣惱極了,揉著帕子低聲咒罵。

“真是晦氣,極好的日子演這出,病怏怏的給誰看,不知道這留不住福氣的樣子還出來走動做什麼,早去了才好,免得還勞累的宮人們伺候……”

這話上頭的人聽不著,正垂淚的王答應卻是耳尖一動。

其餘人心情自然也不太好,多少都覺得晦氣,只是沒有明說。

畢竟最上頭那幾位還沒表態,這時候閉著嘴是最好的選擇。

太醫們小跑著來了。

最前面的是林太醫。

他一番診脈扎針,叫張常在恢復了意識。

李麟吩咐將人抬進內室,方便林太醫繼續診治。

今日這事兒可大可小,太后覺得宴上見血很不吉利,皇帝登基這半年,一而再再而三的,好日子裡總得出點意外,看來該找個日子一齊去祈福洗洗晦氣了。

面上眾人都覺得張常在是因病吐的血,可大家心裡都存著疑影,萬一是誰犯了壞心下的毒手,這查出來了可該惹怒上頭主子,故而沒人敢妄動。

貴妃的病養的七七八八,最近忙著照顧柳貴人,一應事務便交回了皇后手頭處理。

此時便由皇后穩著局面,上座的太后與皇帝只管聽結果。

福錦領著一些辦事利索的,將宴上伺候的宮人都看管住,不讓人離了祝宴小築。

全場靜默著,只等林太醫的診治結果。

約莫過了一刻鐘,薛凜與何太醫出來立在一邊,最後是步子沉重的林太醫。

林太醫直直跪下請罪:“微臣無能,張常在方才去了。”

此話一出,現場眾人臉色各異。

陸銀枝有些驚愕,其他人多半也是這般的。

只有何答應心裡還不解氣。

這樣的病秧子早死晚死都得死,今兒還偏偏要壞她的事,現在去了,她想好的招數都沒處施展。

皇后倒是鎮定。

李麟臉上也沒什麼波瀾。

而太后堅定了要去祈福的決心。

皇后問:“可是叫人害了?”

“回皇后娘娘,是張常在的病一直虛了身子,加上憂思過度,氣虛血虧,病情積攢到今日,一時發作,人便留不住了。”

聽完這話,李麟眉頭緊鎖。

“張常在病了這麼久?”

李麟不喜女色,新人入宮沒多久又忙著北疆戰事,所以不太瞭解每位妃嬪的具體情況。

對張常在的印象,還停留在她父親特意寫來的奏摺上,說是小女體弱,求他垂憐。

讓福長順吩咐了太醫院那邊,緊著些張常在的病,用心診治。

李麟之後便沒再問過這事兒,而如今張常在就這麼病重去了。

李麟有些煩悶,問話的語氣不怒而威。

“張常在的病就那麼難治,朕的太醫院養的都是一群廢物?”

“皇上息怒!張常在的病原是好轉了的,只是張常在憂思難解,吃了好幾服藥也不效啊!微臣醫術不精,求皇上責罰,只是心病難醫,還請皇上寬恕微臣的家人!”

林太醫頭磕的砰砰響,沒一會兒額頭就見了血。

林答應心焦不已,情急之下離座為自已父親求情。

“求皇上開恩啊!嬪妾的父親在太醫院任職多年,一直勤勤懇懇,不敢犯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求皇上開恩!”

皇后也在邊上勸著:“皇上,張常在的病情臣妾是知道的,只是心病還得心藥醫,太醫們醫術再精湛,也是難解心結啊。”

“臣妾覺得,不如喊了平日裡與張常在關係親近的人來問話,知道了張常在到底在憂心些什麼,也好給前朝後宮一個交代。”

皇后這話算給李麟搭了梯子,可李麟心底沒打算要治林太醫的罪,便沒接話。

他難道不知道心病難醫?

他只是煩,又要應付那個犟脾氣的大理寺卿。

要說宮裡誰最瞭解皇上,還得是貴妃。

她見皇后話落,皇上卻沒回應,就知道是話沒說對。

於是她接過了話:“林太醫快停下吧,皇上可沒說要罰你,不過是問話,好好回了實情便是。林答應也別擔心,皇上待下仁厚,是不曾隨意打殺下頭人的。”

“臣妾覺得皇后娘娘說的對,人既因著病去了,當下該問清楚是何緣故才是。”

“臣妾聽聞張常在與王答應關係最為親近,方才出事兒也是王答應最先發現。皇上,不若便喚王答應上前回話?”

李麟順了氣,薄唇吐出一個字:“傳。”

在內室守著張常在屍身的王答應便被帶到了李麟座下,眾人面前。

貴妃問:“王答應,你可知張常在為何憂思難解啊?”

王答應並沒有立即回話,而是掃視了一圈在場的這些人物,將眾人神情記在腦海,這才開口回答。

“回貴妃娘娘,張常在總惦記著彩玉,主僕二人有自小長大的情分,張常在知道彩玉沒了後,徹夜難眠。而次日良妃娘娘又查到了宮中大火也與彩玉有關,這便叫張常在愧對於各位姐姐們,也覺得是她管教不嚴,才叫宮裡生了禍亂……”

王答應說著有些哽咽,但想起張慧如事先交代她的話,又繼續道:“嬪妾與張答應走動時,也勸慰過幾句,只是張常在認死理兒,後頭連嬪妾也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