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喜歡猜謎。

尤其是謎底顯而易見的。

李善說:“王方翼是皇親國戚,隨他一起送信的‘李九郎’,應當是宗室之人……夫子說,字跡尚稚嫩,就是少年李九郎。”

盧照鄰若有所思:“雖然是以王方翼的名義送信,但他卻留下自已的署名,可見對自已的身份非常驕傲。”

“嗯……”張川柏目光飄遠。

王方翼是李治的遠房表弟。

李治未來的“王皇后”,是王方翼的堂妹。

李治登基後,王方翼入仕為官,此後一路升遷……即使王皇后被廢也沒牽連到他。

王方翼在西域戰功赫赫,被封為太原郡公。

《新唐書》將其列入“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列傳,與郭孝恪、薛仁貴等人並列。

直到武則天臨朝執政,王方翼因與王皇后同族受株連,被捕下獄、流放崖州,憂憤而逝於途中。

也就是說,至少這個時期,王方翼跟李治的關係還不錯。

“我知道李九郎是誰了!”張川柏笑意盈盈。

“我也知道。”李善和盧照鄰異口同聲。

師兄弟三人打著啞迷。

曹憲笑道:“知道就好好回信……既然李九郎跟你猜謎,不必直接拆穿。”

“是。”張川柏應下,又感嘆:“沒想到他會給我寫信。”

盧照鄰也感嘆:“字如其人,這位李九郎年少有壯志。”

張川柏:“……咳咳,我覺得‘字如其人’可以加個前提,有些人只是暫時沒練好字。你看我的字,想不到我是江都第一美男吧?”

“想不到你臉皮這麼厚。”盧照鄰淡定地說,“你太黑了,一笑只看見牙齒。”

“過分了啊!”張川柏不滿。

他就是最近習武曬黑了!以前黑得沒那麼明顯!

兩個小兒郎心情好,互相打趣幾句,並不是真的爭吵。

夫子這裡有筆墨,張川柏坐下給兩個新筆友回信。

盧照鄰好奇地問:“王方翼身為皇親國戚,怎麼會對農具感興趣?”

李善說:“這個我知道……我在洛陽聽了很多貴人秘聞!”

吃瓜吃瓜~~咔嚓咔嚓~~

“王方翼幼年喪父,母親不得婆母同安大長公主的喜歡,遷居到農莊。王方翼年紀尚幼,就要與農人一起開墾農田、種植樹木,把田莊經營得很富裕……我以前覺得傳言誇大,但他能發明代耕架,看來確實精通農事。”李善說。

盧照鄰唏噓:“原來他也不容易。”

張川柏:“禍兮福之所倚。”

因為精通農事,王方翼未來擔任地方官時推廣“耦耕法”、改良新農具,備受讚譽。

再加上武力值高、能征善戰,一直受李治重用。

咦?

王五跟張三走同樣的路線?

張川柏甩了甩頭,又笑著說:“他雖然很不容易,依舊習得一身好武藝,據說夜晚都能射箭……我最近跟來叔父習武,知道沒錢學不好武藝。”

吃不飽飯的人,沒有力氣習武。

“你知道得比我還多?”李善震驚,又點頭說:“我們確實不用同情王五,他跟李九郎是朋友呢!”

神童盧照鄰得到魏王的稱讚很興奮,王五跟晉王是朋友。

雖然晉王現在沒有魏王顯赫,但只要太子不倒……這兩位都是一樣的。

曹憲含笑聽三個學生議論,目光落在張川柏身上。

神童多有奇遇,張三確實知道得太多了。

難道……又是張衍教的?

皇帝的聖旨,除了親口認證張川柏是“江都神童”,也提到張川柏的父親“教子有方”……

若張衍想入仕,運作一下未必不可能。

張川柏和師兄們說笑間,將兩封信寫好,給夫子檢查。

他認真回答了王方翼和李治的問題,還禮尚往來地邀請兩位筆友來江都做客。

曹憲看完,讚許道:“你的措辭大有進步,可見背書有成效。”

張川柏說:“熟讀文選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師兄不是故意為難我,我明白的。”

“你知道就好。”李善正色說,“等你背完《昭明文選》,隨時可以出口成章、引經據典,跟世家大族的郎君說話,不會被人看輕。”

“師兄,你背完了嗎?”張川柏問。

“呃……”李善沉默片刻,握緊拳頭:“我一定能背完!”

張川柏連連點頭:“我信。”

如果按照夢中的軌跡走,李師兄下半輩子以教授《文選》為業,靠這套書吃飯呢!

曹憲改了一些遣詞造句,讓張川柏重抄一遍:“你的字還得再練,等你腕力強一點,我給你找一份好的字帖。”

“謝夫子。”張川柏很感動。

十條臘肉加一套書桌椅做束脩,就得到夫子的用心教導。

這樣的好事去哪裡找啊!

李善也看了一眼回信,笑著問:“你的署名是‘平平無奇張三郎’,怎麼不是‘江都神童張三郎’?”

張川柏說:“那樣太不謙虛了。”

……皇帝口頭誇他是“江都神童”,又沒有賜一幅字,他都不好以此自稱。

張川柏後知後覺,地表最強李世民不夠貼心啊~~

在夫子這裡又坐了一會兒,張川柏起身告辭。

曹憲讓一個僕從將張川柏送回張家灣。

張川柏推辭:“我家不遠,我自已回家就可以啦!”

農家孩子都是散養,不必時時刻刻有人照看。

曹憲笑道:“你家剛剛得到重賞,還是小心一點好。”

張川柏瞪大眼睛,想到種種可能,連忙感謝夫子的好意。

永遠不要小看人性的惡意。

也許有人心懷嫉妒,將他捉住扔進河裡,讓耶孃樂極生悲……

他以前就聽說,有人嫉妒鄰居家的孫子比自家的聰明,殺害鄰家小孩兒。

還有一種可能,財帛動人心,綁架他求財。

想著這些可能,張川柏回家的路上,總覺得有各種目光從身上滑過。

有善意的,有惡意的。

“唉,早知道就不拉著三十匹絹繞城炫耀……該不會給自家惹麻煩吧?阿耶還有沒有什麼仇人,是我不知道的?”

“我得好好習武,保護家人!明日去來叔父那裡習武,問問我的木刀做好沒有!”

張川柏想著心事,平安回到家。

他想著第二天去找來濟,卻在張家小院熱熱鬧鬧的人群裡看到了來濟。

從前沒有跟張家來往的來濟,如今主動登門了。

沒等張川柏跟眾人打招呼,他被一群少年郎圍了起來。

“抬起川柏!把他拋起來!”二表兄陸仲明的聲音最大。

“我不……啊!!”張川柏真的被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