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淹上二樓
末世來臨:我靠當包租公苟活 一顆魚蛋醬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大雨連著下了一個月,因為洪水早就漫過河堤,連續不斷的暴雨讓這一片土地都被洪水淹沒,能遷移的人早就遷移走了,剩下那些只能自求多福,水勢暴漲,誰也沒有辦法越過河流去救人。
大樓聳立在一片汪洋之中,一樓商鋪已經被淹了一半,二樓的人膽戰心驚的住著,沒有一個晚上能睡踏實的,生怕自已睡著後水就漫了上來。
不是沒想過去更高的地方,但是縣裡比較高的樓房現在都已經住滿了,就連毛坯房都住了許多災民,洪水蔓延救援物資運不進來,大家都在吃老本,這對才剛經歷過旱災的人類無疑是滅頂之災。
而那些之前生病的人,在洪水的阻隔下,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只能含恨死在了自已的家中,當洪水倒灌進來的時候,屍體也隨著水流飄了出來,沒多久,水裡的飄著的屍體越來越多,不僅有人的,也有動物的,要不是天氣太冷,估計早就臭氣熏天了。
“這麼多屍體,等雨停了肯定都泡爛了。”
“那怎麼辦?到處都是水,撈上來也不知道該放哪裡。”
說的也是,眾人看著的那一望無際的洪水,從他們的角度看過去,根本看不到陸地的影子,前幾天還能看見一些樹冠,現在已經連那些樹冠都望不見了,而市區那邊,四層以下的樓房已經完全被淹沒,四層以上的也有些岌岌可危。
一樓的門在被堵死以後,還是不斷有水滲進來,二樓的人在某天一覺醒來以後,也驚恐的發現,洪水已經來到他們的窗下了。
汪阿姨更是嚇得在家裡不停收拾東西,打算連夜就搬上樓上去,這是一早就跟樓觀魚說好了的,等洪水再往上走,他們就集體搬家。
隔壁常家阿婆也帶著孫子一起打包行李,而小夏這邊也是林漾他們一起下來幫忙收拾。
小夏開門的時候還有些驚訝:“你們怎麼來了?”
楊明飛理所當然道:“當然是看見了啊,我們在樓上就看到水又漲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一個晚上就漲了這麼多,別是上游洩洪了吧?”
林漾拍了一下楊明飛的嘴巴,呵斥他:“少說不吉利的話,上游的水庫那麼大,真洩洪了我們還能好端端待在這兒嗎?”
那確實不能,楊明飛忙呸呸呸幾聲:“哎呦,瞧我這臭嘴,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哈。”
其他人嫌棄的看著他,都多大年紀了,好意思說自已的童言。
小夏抿了抿唇,沒能阻止大家的幫忙,只能跟在林漾屁股後面幫忙,像個小尾巴似的,看得楊明飛起鬨的戳了戳身邊的人,示意他們看那兩人的互動,還別說,真像兩口子。
小夏是一個人住,本來搬上來也應該是一個人住的,但林漾以房屋緊張為由,把人拐到了自已房裡,小夏渾然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五樓都住滿了,二樓的人搬上來也差不多把六樓給住滿了,瞧這個形勢,保不齊三樓的都要往上搬,所以他對於跟林漾住一個房間的事情,完全沒察覺到哪裡不對勁。
小夏這邊有五人組幫忙,很快就把家裡的東西都搬上去了,搬走後他們還不忘把小夏屋子裡的門窗關上,再用膠帶跟塑膠布給封死,再用重的傢俱給頂住門窗,希望能起到一點作用吧。
膠帶跟塑膠布都是樓觀魚友情提供的,傢俱是屋子裡本來就有的,二樓的所有房間都做了一樣的處理,好在現在樓裡的人很多,人多力量大,大家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把所有的二樓住戶給轉移到了樓上,二樓的所有門窗也做了加固處理。
晚上大雨變成了中雨,但洪水還在逐漸上升,就在二樓的人搬走的第二天,水就從視窗那裡漫上來,很快就直接淹沒了一半的窗戶,一週以後,中雨變小雨,但水卻從縫隙裡滲了進來,將地板給泡了,這下大家徹底回不去了,每天只能等著小皮艇送來救援物資。
樓觀魚這邊人多,整天不出門,大家都下意識的把食物省著吃,誰知道吃了這頓還有沒有下頓,救援物資原本是三天來一次,漸漸就變成了一週來一次,雖然物資沒有少,但大家都知道,他們也快沒有物資了。
現在全球都差不多,電視能看的那幾個臺都在報道這次的特大洪災,網路上還有陰謀論這是世界對人類的又一次大清洗,只是這一次人類沒有了方舟,註定只能等死。
別人等不等死他們不知道,但樓裡的人沒一個願意等死的,董健跟董福生商量著要不要回村,說來說去還是糧食的問題,現在能有糧食的除了鄉下農村,也想不到其他地方了,這個天氣也不知道有沒有受潮,更擔心洪水把僅存的幾間房子給淹沒,糧食泡了水就更不能吃了。
“回村?”樓觀魚聽到董健的話還挺意外的,樓觀魚思考了一會兒:“那個快艇再來的時候你們問問能不能搭個順風車,沒油的話我這裡還有一些。”樓觀魚前段時間就陸陸續續把一樓車庫的東西搬上來一些,大部分都是汽油跟碳。
董健聽到有油時眼睛一亮,問道:“柴油有嗎?他們的快艇用的柴油。”
“柴油?沒有。”
“那沒辦法了,我到時候問問吧。”
董健走後樓觀魚也沒閒著,他再次清點了一下自已的物資,食物還有很多,冰櫃裡囤積了大量的鮮肉臘肉,庫房裡也放著大批乾貨,摸著自已囤積的物資,樓觀魚才覺得心裡踏實了些。
送物資的快艇還沒來,雨就又變大了,三天後,洪水讓二樓徹底被淹沒,還隱隱有淹上三樓的跡象,這下就連三樓的人也開始惶惶不安了起來,並且已經開始跟樓上的人商量著看要不要繼續往上搬。
只不過樓上也住得很滿,再搬就是個大工程了,幾乎整棟樓的人都要騰挪一遍,不然就只能搬到樓頂,頂樓樓觀魚自然不允許他們進來的,對此也沒有再出面,反正很快雨就會停了。
歐家父母飯後照例跟兒子打電話,雨天網路不好,每天影片改成了電話,歐向輝說他們那邊雨已經快停了,聽得歐媽媽連連說好,又問了家裡東西還夠不夠吃,也讓兩個孩子跟爸爸對話,自從上一次影片過後,兩個孩子已經很長時間沒見到父母了。
聽著兒女在那邊奶聲奶氣地問自已什麼時候能回去,歐向輝心裡又暖又酸,他又何嘗不想念父母兒女,但是現在交通不便,不管是過去還是回來,都到不了,他只能哄了孩子幾句然後便把電話給了妻子。
梁霞也哄了孩子兩句,自從梁家人被救援隊送到他們在市裡的房子後,梁霞跟自已丈夫就不怎麼說話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自已這裡吃好睡好,自已父母弟弟卻只能依靠救援物資過活,她越想越覺得丈夫太計較了,都是自家人,憑什麼不能把自已父母接過來啊?
歐祥輝對妻子的心思不是不知道,只是他沒心思搭理,他很擔心水會不會淹上來,好在他住的樓層夠高,一時半會淹不到,那些低層的房子就慘了,海城靠海,海平面一再升高,他的房子買的時候是衝著海景去的,此時淹沒的速度比其他地區還要快,地下三層跟地面四層都被淹了,並且不斷的往上漲,照這樣的雨勢下去,很快就會把五樓也淹了。
此時的救援已經沒有意義,整個地球都被淹了,僅剩下一些高海拔地區還保持完好,城市裡的人全都躲到高樓之上抱團生存。
暴雨進入第三個月後,終於全都變成了小雨,人們都覺得這場浩劫終於到頭了。
樓觀魚又開始整夜整夜睡不著,他每天就坐在窗臺上,看著外面的雨水發呆,說也奇怪,下了這麼久的雨,卻沒打過一次雷,樓觀魚記得,上輩子一直到了雨停的那一晚,才開始打雷閃電,聲勢浩大的雷電甚至能把幾百年的巨木給劈裂。
現在還早,可樓觀魚的心已經開始惴惴不安了。
雨變小後,洪水便沒有再往上漲,三樓外面的水只漲到了視窗下面,大家連夜將門窗封閉起來,看到水沒有繼續上漲,眾人全都鬆了一口氣,要真繼續下的話,三樓的人也只能往上搬了,幸好雨變小了。
暴雨轉為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但人們已經不再害怕,還能撐著自制的船在縣裡穿梭,董健也跟著樓裡的幾個青年,利用樓裡的充氣艇,帶著眾人的期望朝村裡出發。
時至寒也跟著上了筏子,他打算跟著去看看,若是有空餘的糧食自然也想買一些回來,跟著去的幾個壯勞力則擔負著樓裡其他居民的買糧重任,被困在家裡這麼久,誰家都沒有餘糧了。
董家村僅剩的幾棟房子還完好的立在洪水裡,周圍一片汪洋之下,是曾經的村莊,董健跟董福生看著這茫茫一片,已然找不到自已的家在那裡了,不由得心裡難過,董健年紀輕,沒忍住哭了出來,就是董福生這個中年漢子,也紅了眼眶。
不過村裡情況比他們想的要好一些,村裡剩下的青壯年分成男女住在大通鋪裡,最高的那兩棟房子就用來存放各家各戶的糧食,大傢伙現在都在吃大鍋飯,因為不能出去,所以一天就吃兩頓,省著吃到現在,糧食還剩下很多。
董健跟村長打了聲招呼,村長今年四十多,留在村裡坐鎮,不然剩下的人不可能這麼井然有序。
村長問了董福生外邊的情況,董福生把一路的所見所聞都說了出來,聽到就連城裡的水都被淹到了三樓,村長跟其餘的村民都一臉凝重。
老房子裡沒有電視,網路也不行,大家的手機只能用來打電話,所以他們對外邊的情況瞭解的不多,還以為城裡起碼能比村裡好,不是都說縣裡花了大價錢給做了最好的排水設施嗎,怎麼還能被淹到三樓。
“戈老弟啊,現在不光是我們這裡被淹的厲害,外邊所有的城市都被淹了,那些大城市十幾二十層的高樓,都被淹得只剩一半了!你說這雨怎麼這麼邪乎,這是不給人活路啊。”董福生一邊說一邊嘆氣,周圍的人也跟著嘆氣。
眾人休息了一會兒,董福生說起買糧的事情,村長考慮了很久,才跟另外幾家存糧大戶商量了一遍,最後眾人覺得可以賣,但賣的不多,因為村裡的人也要吃,今年又是這種年景,誰知道來年什麼樣,所以最後決定賣的糧食並不多。
來買糧的人都覺得少,好說歹說也沒讓村長鬆口,最後每戶只能分到三十斤大米,各種雜糧倒是很多,時至寒問村長買了一筐紅薯,紅薯這玩意不值錢,好種好養活,能當主食也能當菜,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能買一點是一點。
受到時至寒的啟發,其他人也都各自買了點其他的雜糧,諸如紅薯南瓜芋頭這些農村裡很多,他們自已都吃膩了,低價賣出去賺了個人情。
來的時候空空如也,回去的時候滿載而歸,幾個充氣艇都裝滿了,樓裡的住戶滿臉喜氣的迎接他們回來,等卸了貨後再一問,原來他們離開後送物資的快艇就來了,送來一批救援物資,這下他們又買了糧食回來,樓裡的人又能多撐一段時間了。
連許班長也是滿面紅光,因為他們終於申請到了一艘快艇,雖然需要他們自已去找油,但有總比沒有好,有了這艘快艇,以後出門就更方便了,不需要再借用樓觀魚的小充氣艇。
充氣艇太小了,每次能運回來的物資都不多,大傢伙一分就沒了,樓裡這麼多人,不說原本的住戶,他們這些當兵的也是吃糧大戶,軍部那邊的糧食也開始吃緊了,有了快艇,他們也可以去遠一點的地方,搜一些物資回來,如果可以,甚至還能救幾個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