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
追尋天道:月薪三千,征服異界! 行者無巢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夏商周終於理解阿牧震驚的原因了。
一個在位100多年的皇帝。一個作為歷代明君楷模的皇帝。居然是安燕兵變的當局者。這怎麼可能呢?
更令夏商周震驚的是,【土木軍工】二兄弟正朝他看來,沒有震驚,只有微不可察的笑容。那笑容似乎在說,我吃定你了。
夏商周有種被看透的感覺了。自以為隱藏很深,但卻是漏洞百出。可是誰也沒告訴自已,一個皇帝能在位100多年啊。看來當世的人已經習以為常了。
問題在於,一個英明的皇帝,在位久了,還會繼續英明嗎?他違反常理的百年在位,怎麼還是讓國家變成這個糟糕樣子?他召聚那麼多【穿越者】,意義何在?
夏商周再次看向阿牧,阿牧彷彿一個木頭人。麻木淡然的表情,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好像一切都與自已無關。但夏商周知道,阿牧這時情緒極為波動,他背在身後緊緊相握的兩手,微微有些抖動了。
崔伯符和周圍的幾個人悄悄交談。最後崔伯符開口,“孟君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李二身為天子,不能為百姓守國門,有何資格再坐寶座?他自已不也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看看他做了什麼?當初他一把火燒了洛陽,理由是太過奢華,過一段時間又重新修建,然後又覺得奢華,就再來一把火燒掉。還為自已辯解說,【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實質易於驅使】。驕奢淫逸的分明是他自已,還說百姓驕奢淫逸。他建了多少避暑宮殿,選了多少美人充實後宮?大楊妃,武則天,楊貴妃,她連兒孫的媳婦都不放過,孔君說,【老而不死是為賊,此之謂也】!”
崔伯符繼續吐槽,“李二任用奸邪,打壓賢能,義軍四起,民不聊生。就是張巡將軍你不也是寶珠蒙塵,被棄不用。如此君主,你又何必追隨?不如一起投誠,追隨大燕,一展抱負!”
張巡沉默半晌,不置可否。
雷萬春這時站了出來。“崔伯符你說得好聽。無非是今聖開科舉,取賢士,寒門有機會出頭,侵奪了你們【五姓七望】的好處罷了。興亡都是百姓苦,你們這些世家大族卻穩坐釣魚臺。投降了大燕,你們家族繼續做人上人,人們都說祿山狗賊大醉後,黑豬龍首,貪吃人命,這樣的人奪得天下,天下就會太平嗎?百姓就會過上好日子嗎?”
“笑話,李二治下,我崔氏出了十多任宰相,聲勢日隆。但獨夫民賊,誰人可忍?祿山尊者唯才是舉,令狐潮不過一介縣令,投降後就被抬高為大軍將帥。張將軍你若投奔,豈不更加重用!”崔伯符繼續勸誡張巡。
張巡終於開話,“張某若是貪圖富貴權勢,早可以諂媚楊國忠等,何至於政績突出,始終只做一個縣令。張某所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定。至於天日照誰,非是我等可以議論。我只知道,一旦投降,中原淪陷,百姓悽慘,江南戰火綿延,東土再無寧日。所以張某誓死不降!”
雷萬春也帶著大喊,“為家為國,誓死不降!”
好幾位將領也跟著喊,【土木軍工】二兄弟如此,阿牧也是如此,夏商周也跟著喊起來。
局勢瞬間明朗。
支援投降的是崔伯符為首的六人,這六人似乎都有世家背景。自兩朝【尊儒帝國】到【運河帝國】,數百年間,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世家在朝代更替中,不斷推薦人才,投效新君,家族長盛不衰。但現在局勢反了,皇帝成了鐵打不動的,江山永固,萬世不朽,世家卻成了職業打工人,再也沒有擁立之功,從龍之臣。皇帝可以隨心所欲,提拔人才,世家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依仗。所以幾個大的世家,暗暗支援安燕叛軍。國家興亡,與世家何干?安祿山倘若不做好皇帝也沒關係,換一個就好。但現在李二當政,一直活下去,就是一潭死水。世家很難從中再得利益。
崔伯符現在有些進退兩難了。他何嘗不知道張巡的態度。但自從和安燕叛軍開打以來,張巡多次主動求戰,早就成了叛軍的眼中釘、肉中刺。這次是賈賁身死,下次是誰?他們這些世家有幾個武力高強的?張巡有雷萬春和其餘的統領護衛,自已這群人可沒人護著。
“張巡,你莫要剛愎自用,我們跟著你,是為殺敵立功,不是去送死的。你要是不聽勸,早晚會吃大虧。”說畢,幾人拂袖,就要離去。
其他人也不阻攔,只是張巡暗暗看了雷萬春一眼。雷萬春心領神會,帶上佩劍,跟了上去。待幾人稍一走遠,張巡立刻命人收了皇帝畫像,然後吩咐留下來的將領說,吩咐下去,今夜軍兵都不可卸甲,防止叛軍襲營。
夏商周心下愕然,難不成叛軍要趁夜攻城?常理來說,人都是選擇白日攻城的。夜間攻城,除非是有內應。內應。。不會吧。崔伯符今晚的表現,恐怕是早有預謀吧?
可是看來張巡也不是吃素的。
故意讓傳令兵當面彙報城外敵軍情況,好給崔伯符等人的行動添把火。今天白天的守城戰,以及之前的訓練,好像都沒見到幾人的身影。他們應該對張巡不認可,而張巡也並沒有完全壓制住這群來自世家的驕兵悍將。
不用想那麼多,如果今晚註定要有動靜,那自已要做的,首先應該是自保。其次,如果能夠出小力,立大功,那是最好不過。
而要自保,身邊應該有人。
“阿牧,快,我們趕緊回北城門的軍營。”
說罷,二人朝衙門外跑去,隨手帶上來時放在衙門外的兵器,就朝軍營直奔。還未跑出多久,就聽一聲炮響,廝殺聲自遠方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