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陽城,縣衙內。

田唯嘉坐在昏暗的書房內,看著手中一封信函,不禁百感雜陳。

數天前,聽說李自成大敗虧輸,他便高舉復明大旗,帶著鄉勇襲殺了順廷偽縣令。

後來吳三桂打進京城,他又派兒子田景文進京報捷。想著有了復辟一縣的功勞,多半能官復原職。

哪知,事情的發展方向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遼東明軍後面跟著數不清的韃子,韃子後面還有清廷的一整套班底。

多爾袞直接坐進武英殿,以新朝攝政王的名義署理公務。

吳三桂則淪為清廷的鷹犬,絲毫沒有為大明存亡絕繼的意思。

就這樣,田景文將報捷改為獻城,在吳三桂、范文程、洪承疇等大漢奸面前露了臉。

回來時,帶著多爾袞頒發的委任狀,還有洪承疇的親筆信。

多爾袞褒獎田家倒戈反順的功勞,參照原來的官職,任命田唯嘉為刑部尚書管左侍郎事,招撫畿南一帶。

田景文年輕有為,忠勇可嘉,亦得到一份美差。

私信裡,洪承疇則以同年同榜的身份,分享了投清以來所受到的禮遇。

特別是皇太極脫掉身上貂裘,為其親手披上的場景,被描述得活靈活現,以突顯清廷求才若渴之心。

至於仕途官職,更不必說了。

現在他洪承疇已是秘書院大學士,即清廷的內閣首輔,比在明廷時更勝一籌。

信中還語重心長地提到,自古神器無主,唯有德有利者得之。清廷吏治清明,八旗兵強馬壯,實乃天下最有德有利者。

話裡話外,就是勸田唯嘉放下心中枷鎖,以後為朝廷盡心辦事。如此,後半生便可以順風順水,大展宏圖。

公文給足好處,私信親真意切,兩者都充滿了誠意。總而言之,田家雖沒能幫助明廷復辟,可若效忠清廷,收穫同樣豐厚。

美中不足是降官必須剃頭,這一點讓人頗感為難。至於其他,都不算什麼。

有了洪承疇這座靠山,田家的榮華富貴還需要擔憂嗎?

就在田唯嘉猶豫該以什麼姿態回信的時候,一個家僕匆匆從北岐河村趕來。

“朱之佐?他說他是新科進士,朱大典的侄子?”

“是的,老爺。他還說拜會過您老人家,仔細想想,定能記起他來。”

“有這等事?”

田唯嘉看過癸未科進士名錄,記得有朱之佐這個名號。可他絞盡了腦汁,也沒想起來,什麼時候和此人照過面。

難道當時人太多,不小心忽略了?

不可能呀,那可是朱大典的侄子,自己應該特別關注才對。

田唯嘉感到有些蹊蹺,便細細詢問“朱之佐”的身材樣貌,看能不能重新想起來。聽著家僕的描述,一個熟悉的形象在他腦中慢慢浮現。

他曾居尚書高位,與太子見面的機會很多,印象自然深刻。從年齡和相貌上看,這個朱之佐很像朱慈烺。

“他還說了什麼?”

“他還說……”

家僕想了一下,才接著道:“他還說最近流離失所,功課又荒疏了四五日,要向老爺請教嘞。”

是了,十有八九就是朱慈烺,準沒錯。

一直以來,崇禎帝很關心朱慈烺的學業功課,非但精心挑選王鐸、吳偉業等大學問家作講官,還經常親自過問講章。

一次宮中有慶,朱慈烺放了幾天假,崇禎就對閣臣嘆息道:“東宮又荒疏四五日矣!”

見皇帝重視到這個地步,王鐸等東宮屬官更加不敢懈怠,愈發兢兢業業地教導太子讀書。

這件事在官場廣為流傳,大家都認為,在如此苛刻的要求下,熟讀聖賢書的太子定能成為下一代明君。

如果來者果真是朱之佐,兵荒馬亂的,耽擱四五天學業有什麼可說的?必是太子害怕洩露行蹤,不得不用典故來暗示。

嗯,是這樣了。

這個念頭讓田唯嘉激動得滿臉潮紅,原來大明太子尚在人間,亦沒被闖賊擄走。

在危難之際,太子前來投奔,這是莫大的信任和肯定。作為身受皇恩的老尚書,應當肝腦塗地以報,盡心維護太子周全。

然而,這份激動僅保持了一瞬間。

田唯嘉很快冷靜下來。

如果清軍打算為明廷復辟,太子就是下一任皇帝,板上釘釘。傀儡也好,兒皇帝也罷,終究是大明天子。

然而,洪承疇在信中寫得非常明確,清軍打算問鼎天下,絕不會退回遼東。

在這種形勢下,朱慈烺的身份就變得很尷尬,若落入多爾袞手中,恐怕有性命之憂。

假設……

假設太子真死了,誰向清廷告密,誰就是謀害大明繼承人的罪魁禍首。

且不說以後有沒有人上門尋晦氣,光是史書上的一筆,就足以讓他成為遺臭萬年的大罪人。

可若不把人交給清廷,就成了蓄意窩藏叛逆的罪犯,抄家滅族近在咫尺。

田唯嘉在心中反覆衡量利弊,一時間竟無法做出決定。直到目光掃過那紙任命書,才終於狠下心來。

屏退左右,他向田景文吩咐道:“你馬上去點齊二百鄉勇,為父要連夜趕回去。”

田景文大惑不解:“兒子帶幾個人回去招呼朱兄弟就行,何須父親跑一趟。”

“不,你留下守城,為父必須親自回去一趟。嗯,太子殿身邊可能還有不少侍衛,要多帶一些人,點齊三百吧。”

田景文大吃一驚:“太子?哪個太子?”

“朱明太子,還有哪個太子?”

“啊!”

田景文被這個訊息驚得目瞪口呆,良久才繼續問道:“父親,您這是回去護駕嗎?”

“護駕?唉……”

田唯嘉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即將做出的選擇,不僅關乎朱慈烺的命運,也關乎田家的未來。

他給兒子分析起天下大勢:

崇禎皇帝倒行逆施,才淪落到煤山上吊的境地。朱明失天下民心,救不回來了。

如今清軍勢大,中國恐將進入南北朝之格局。田家的根基在北直隸,挪是挪不走的,只好效忠新朝。

若這個朱之佐果真是太子,獻給清廷就是潑天功勞,絕對不可錯過。

田唯嘉又細細交代,確認太子身份之前,千萬不能走漏風聲,免得節外生枝。

城內愚忠明廷的蠢貨還有不少,偷偷趕去報信,事情就不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