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朱慈烺在村口吃完茶水和炊餅,便以借接應家眷為藉口,回到村外的小樹林。

趙大勇對誘敵計劃持懷疑態度:作為致仕尚書,田唯嘉身份顯赫,即便有新科進士的族侄來訪,派個兒子回村接待就可以了,沒必要親自跑一趟。

於是,他親自派出一個手下,跟著孫二弟潛往饒陽,監視城內動向。

黃昏時分,孫二弟帶回訊息:一大隊人馬離開城池,人數多達三百,正往北岐河村趕來。

大家聽說老賊上套,均對朱先生的神機妙算佩服不已,紛紛豎起大拇指。

對此,朱慈烺倒不覺得意外。

單憑朱之佐這個名號,或許不夠資格把正主勾引回來,可他一再強調和對方見過面,又特意提到“荒疏四五日”的暗號,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田唯嘉必然打聽自己的容貌,得到“或許是太子殿下”的猜測。無論是忠是奸,都要親自回來確認不可。

如今大隊人馬趕回,田唯嘉有歹心的可能性達到八成,否則必然是秘密行事,而不是大張旗鼓。

看來,這場仗是非打不可了。

考慮到敵軍眾多,朱慈烺提出在小樹林打一場伏擊戰。

眾將士聽完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夜裡伏擊可是高階兵法,一般將領根本玩不轉。想不到朱先生一介書生,也有如此韜略,真是令人佩服。

朱慈烺在小說裡看過類似的案例,便自告奮勇部署伏擊,只是搬書照抄,不免感到有些吃力。

比如說伏擊地點該選在哪裡,刀盾兵、長槍兵該安排在什麼位置,弓箭兵該藏在哪裡等等……這些小說裡可沒有說得那麼細緻。

還好趙大勇曾追隨谷可成打過幾次伏擊戰,在一旁提出不少建議,才不至於出現疏漏。

入夜前,埋伏圈終於部署完畢,敵人的火龍也出現在小樹林邊緣。

朱慈烺壓著嗓子示警:“老賊來了,所有人噤聲,注意隱蔽。”

“是。”

“是,文曲星老爺。”

順營嫡系的回應低沉而有力,頭也埋得更深。

明軍出身計程車兵則大大咧咧,總有人忍不住扭來扭去,或揮手驅趕頭臉的蚊子。

大家都被咬得滿頭是包,可一動一靜,紀律差距可見一斑。

所幸,這種狀況沒有維持多久。隨著火光越來越近,所有士兵都慢慢安靜下來。

聽著敵軍開路的吆喝聲,還有馬匹“撲哧撲哧”的喘氣聲,朱慈烺不禁有些感動。

幾個時辰前,這些潰兵還是一群行屍走肉,可僅經過半日磨合,又變回了能打伏擊戰精銳戰士。

或許,是因為這些人本就是訓練有素的老兵;

又或許,這樣的狀態僅能維持一刻鐘或兩刻鐘,卻是了不起的大改變。

對生存的渴望,不甘被異族凌辱的倔強,還有對讀書人的樸素信任,讓這支隊伍願意暫時服從指揮,壓制蚊蟲叮咬帶來的痛苦。

如若再獲得一場勝利,這些人或許能涅槃重生,成為大明覆興的火種。

嗯,成敗在此一舉,豁出去了。

-----------------

田唯嘉帶著三百鄉勇出城之後,立即全速往北岐河村趕。

他心裡火急火燎,不斷催促麾下鄉勇快馬加鞭,快一點,再快一點。那可是潑天的功勞啊,他可不想錯過。

只可惜鄉勇懶散慣了,人數又多達三百,行軍速度一直提不上來。

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在月上枝頭時,抵達村外的小樹林。

想著還有二里路,就能見到太子殿下了,田唯嘉心中激動萬分。

“一會兒該怎麼把太子穩住,是先禮後兵,還是先兵後禮……”

正想著,忽然感到一陣寒意從心底湧起,不禁摸了摸腰間的西洋短銃。

“慢,慢!”

田唯嘉急勒坐騎,指著家僕發出命令:“你們幾個,到林子兩邊細細搜搜,看看有沒有流寇的蹤跡。”

“是,老爺。”

幾個家僕領命而出,然而還沒走幾步,便聽到夜空中傳來“咻咻咻”的聲音。

利箭破空,急如閃電。

“啊……”

“啊啊……”

數道淒厲的慘叫聲在隊伍中響起,五六個人應聲從馬背跌落。還沒等鄉勇們反應過來,又是一輪急射。

接著,道路一側傳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數十道身影從黑暗中殺出。

“殺啊!”

趙大勇一馬當先,率先殺入鄉勇陣中,手中一柄大刀就好像大風車一般,舞得虎虎生風。

陳富貴也是一員猛將,跟在趙大勇身側出擊,一點也不含糊。只見他不停地刺出手中的尖頭木棍,殺得對面嗷嗷叫。

他們都是精銳之士,硬拼清軍或許吃力,可對付一群驚慌失措的鄉勇,根本不在話下。

雖然只有三十二人出擊,卻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鄉勇們都是莊稼漢,農閒時操練過幾次罷了,哪裡有應對夜襲的經驗。猝不及防之下,很快被殺得節節敗退。

朱慈烺第一次近距離觀看肉搏戰,不禁熱血沸騰。

順軍野戰營的精銳確實猛呀,殺敵就像砍瓜切菜一般,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怪不得就連孫傳庭這樣的帥臣,都被李自成打得全軍覆沒;就連周遇吉那樣的猛將,都被打得力盡而亡。

不是孫、周等人不盡力,而是農民軍太強了。

反觀明軍組成的四個什,表現就差很遠了。他們本應和順營嫡系同時發起衝鋒,卻一直磨磨蹭蹭不出擊,不知道在等什麼。

“莫非他們在等我?對,我是乙隊的隊總,應該身先士卒。”

想到這裡,朱慈烺從草叢中躍起,放聲大喝:“老畢、老魏,就差一哆嗦了。兄弟們,殺呀!”

說著,將手中長刀用力一揮,從道路另一側朝鄉勇殺去。

畢長喜等幾個什長互相看了一眼,終於齊齊發出怒吼。

“兄弟們,殺呀!”

鄉勇們本就被第一波突襲殺得六神無主,背後又忽然冒出第二波伏兵,更是方寸大亂。

在此起彼伏的喊殺聲中,三百鄉勇被七十餘名流寇打得散了架,整個隊伍亂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