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
黃帝入天前,借雙河合流之事,告誡他的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團結的重要性。
在少昊的弟弟昌意謙讓後,黃帝之子玄囂,主掌了人皇之位。
玄囂,又名少皞,姬姓,名摯,字玄囂。居於江水邊,故又稱江氏。
玄囂繼位後,沿用太昊之法,故被稱少昊。
少昊誕生的時候,院裡飛來五隻鳳凰,顏色各異,五方的顏色紅、黃、青、白、玄而生成的,因此少昊又被稱為鳳鳥氏。
少昊最開始以玄鳥作為本部的圖騰。
後來少昊成為了窮桑氏大聯盟的首領,有鳳鳥飛來。於是少昊又改以鳳鳥為族神,崇拜鳳鳥圖騰。
不久少昊遷都曲阜,所轄部族皆以鳥為名,有鴻鳥氏、風鳥氏、玄鳥氏、青鳥氏,共二十四個氏族,形成一個龐大的以鳳鳥為圖騰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會。
原始的鳳文化就誕生在他的部落裡。
少昊根據不同鳥類的特點來進行分工。
鳳凰總管百鳥,有燕子掌管春天,伯勞掌管夏天,鸚雀掌管秋天,錦雞掌管冬天。
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種鳥來管理日常事務。孝順的鵓鴣掌管教育,兇猛的鷙鳥掌管軍事,公平的布穀掌管建築,威嚴的雄鷹掌管法律,善辯的斑鳩掌管言論。
另外有九種扈鳥掌管農業,使人民不至於淫佚放蕩。
五種野雞分別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個工種。
少昊後來又把他年幼的侄兒顓頊拉來料理朝政。
顓頊還在窮桑氏中和顓頊學會了彈琴。
【西方白帝】
少昊功德圓滿,被封為白帝,掌管西方,屬金,主管秋事,屬下金神蓐收,有白虎神獸。
白帝玄囂居住在長留山,軒轅丘西。山上還有磈氏(音偽氏)的宮殿,磈氏這個神主管夕陽的反射。
白帝玄囂有幾個兒子,窮奇、蟜極(音腳極)、句芒、蓐收(音入收)、倍伐、張揮、昧祖、瞽穆。
重,又叫句芒,人面臉方,鳥身白衣。出行時駕馭著兩條飛龍。木神,拿著一個類似圓規的東西。炎帝為女娃一事推去太陽神一職後,又句芒管理神樹扶桑與太陽昇起的。後來幫助伏羲掌管春天,他變成了春天騎牛的牧童,頭有雙髻,手執柳鞭,亦稱芒童。句芒還兼任生命之神,遇見善人,或者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句芒就會給他增壽。
該,又叫蓐收,人臉虎爪,渾身白毛。住在泑山,渾沌所在的天山西邊二百九十里。蓐收左耳上掛著一條蛇,坐騎是兩條龍。金神,幫助少昊掌管西方。負責檢視太陽落下與太陽落山時的西邊霞光。蓐收還掌管刑罰,如果有人行惡,危害國家利益,他就會對此人進行懲罰,輕則減壽,重則剝奪生命。
窮奇,外形似虎,肋生雙翅。住在渾沌更西邊的邽山。能夠聽懂天下各地的語言。是非不分,見人爭執,吃掉正直有理的人,讓兇惡鬧事者逍遙法外。不過窮奇本性不壞,每年臘月初八,他就會與騰根到處尋找吃人害蟲,把他們趕跑或吃掉。但是因為無知,作惡也是不少,被帝舜流放到邽山,化為牛狀,全身長刺,叫聲像野狗的野獸,成為四凶之一。
倍伐,被貶到南方,作了緡淵的主神。
張揮,即般,少昊第五子,最開始制弓矢,子孫後代被賜予弓長姓。
昧祖,昧祖之孫,昧,擔任水官,被稱為玄冥,昧的兒子臺駘,因為治水有功,被封在汾川。
蟜極,是帝嚳(帝俊)、業父(夸父之祖)的父親,大業的祖父,伯益的曾祖父,趙國、秦國、江國、黃國、梁國、徐國、費國的嫡系祖先。
窮申,窮奇之弟,帝顓頊的堂兄弟,皋陶的堂祖父。
瞽穆,也作“瞽目”,本無名,因只有一眼能看見東西,故稱瞽目。在遙遠的北方建立一目國部落,圖騰是“一目人”(人只有一隻眼睛,長在臉中間)。
【昌意】
白帝玄囂的弟弟,昌意,是黃帝和嫘祖的次子,是黃帝的二十五個兒子中,唯二為嫘祖所生的兒子。
玄囂(少昊)繼承帝位。他被封於西戎,居若水,後來建立了安息國(今伊朗高原)。
昌意本來很受黃帝器重,但無奈他好色成性,不僅多方採擷,而且毫無節制。
弱水畔居住的上千名少女都與昌意有染。
在昌意離開弱水之前染上了病。正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飲。”
因為昌意的德行不佳,所以白帝上天后,在風后,常先等人的建議下沒有登上帝位。
昌意後來娶了蜀山氏的女昌僕,生子幹荒,幹荒又名韓流,長著長脖子,小耳朵,人臉豬嘴,麒麟身豬蹄。
【顓頊】
昌意還娶了獨山氏(蜀山氏)的姑娘昌濮(昌僕)。昌濮,名女樞。
昌意與昌濮生下顓頊。
顓頊,姬姓,號高陽氏,號高陽氏,出生於若水。
昌濮夢見長虹直貫日月,又飛入腹中,由此懷孕而生顓頊。
顓頊生下時頭戴干戈,並有“聖德”字樣。
白帝迴天上後,白帝的侄子顓頊(音專需)接替了帝位。
顓頊靜淵有謀,疏通知事,養材任地,載時象天,依鬼神以治義,治氣以教化,潔誠以祭祀。
因崇尚玄色,故後人推戴他為玄帝。
帝顓頊以帝丘(河南濮陽)為都城。
制定曆法《顓頊歷》:該歷以夏正十月為歲首,閏置於九月之後,以該年正月初一日剛好立春為節氣的計算起點。
創制九州:對中洲區域建置進行明確規劃,確定兗、冀、青、徐、豫、荊、揚、雍、梁九州的名稱和分轄區域。
作曲承雲:惟天之合,正風乃行,其音若熙熙悽悽鏘鏘。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以祭上帝。乃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東夷窮桑氏部落崛起,坐鎮大壑,以鳳鳥為神宮。顓頊的音律知識,就是在此,曾師從少昊學習的琴瑟。
窮桑氏部落,想要借少昊之名奪取人皇之位。
顓頊平亂。
期間顓頊死過一次。死後重新化為蛇身,這時有風從北方吹來,從天上湧下大水如泉,澆灌到他身上,於是蛇身開始變化為魚身,最後變成一半身子有生機,一半身子枯萎的半人半魚的,人稱魚婦。
顓頊原本的身體被他葬在了附禺山,大荒的當中,東北海以外,黃河水流經。後來他的九個妃子都葬在這裡。青鳥、琅鳥、玄鳥、黃鳥、黃蛇護衛著這裡。這座山方圓三百里,山的南邊是帝嚳的竹林,竹子大的可以做船。竹林南邊有三株沒有枝椏的桑樹(應當是幼年扶桑木),山的西邊有一個叫沈淵的水潭,是顓頊沐浴的地方。
此時天帝之位大勢已定,伏羲太昊一脈統領五方,這讓昊天上帝感到不安。
在昊天上帝的挑撥下,炎帝后裔中有一位擔任水神共工的人發動了第三次神戰,意圖爭奪帝位。
(參考文獻:
少昊:
1.《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
2.《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里,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3.《山海經大荒南經》:“鳳凰文化——丹鳳朝陽“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
4.《屍子》(孫星衍輯本:“少昊金天氏邑於窮桑,日五色,互照窮桑。”謂此也。則所謂甘淵、湯谷(扶桑)、窮桑,蓋一地也。少昊在位期間,因修太昊之法,故稱少昊。設工正、農正,分別管理手工業和農業,以發展生產。同時還“正度量”,即訂立度量標準,並觀測天象,制定曆法,發明樂器,創作樂曲,以鳥命官(其實是用不同的鳥作各少昊部落的圖騰),少昊的圖騰可能是燕子(嬴)。同時,還與炎黃部族建立了密切的交流關係,比如他收留、養育了黃帝的孫子顓頊接任自己東夷部族聯盟首領的職務。
5.《春秋命歷序》說少昊傳8世,500年,《易緯稽覽圖》說是400年,後期青陽氏強力四徵,重兵苦之,遺之美女。青陽之君悅之,營域不治,大臣爭權,遠近不相聽,國分為八(《逸周書·史記解》)。周朝時嬴熊諸族、徐、群舒、趙、秦、江、梁、黃貴族多是其後代。而《史記》則說,玄囂不在帝位是司馬遷寫《史記》時根據漢武帝指示所作的誤傳。
6.《世本》的說法:“少皞是黃帝之子,金天氏少皞,青陽即少皋,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
7.《孔子家語》:“黃帝者,少昊之子,曰軒轅,生而神靈……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後克之。”
8.《史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9.《漢書》:“方雷氏,黃帝妃,生玄囂,是為青陽。絫祖(即嫘祖),黃帝妃,生昌意。肜魚氏,黃帝妃,生夷鼓。嫫母,黃帝妃,生蒼林。”
10.漢代人說法:“少昊帝曰清。清者,黃帝之子清陽也,名摯,土生金,故為金德,天下號曰金天氏。周遷其樂,故《易》不載,序於行。”
11.晉《帝王世紀》也持這種觀點:“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為玄囂。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帝。地在魯城北。”
少昊和鳳凰的關係:
《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鴡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謠者也。”
句芒:
1.《呂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誘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
2.《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餘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餘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餘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餘冬月皆然。”
3.《禮記·月令》:“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鄭玄注曰:“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為木官。”朱熹注曰:“大白皋伏犧,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聖神繼天立極,先有功德於民,故后王於春祀之。”
4.《墨子·明鬼下》︰“從前秦穆公,中什在祖廟裡,看見有神進入廟門,向左面走,鳥身,臉是方的。秦穆公嚇得逃跑。神說︰「不用怕,上帝因你有德行,給你報賞,派我賜你十九年壽命,使你的國家興盛,多子孫,不會失掉秦國。」秦穆公再拜叩頭,說︰「敢問大神名字。」答道︰「我是句芒。」”
5.《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杜預注:“正,官長也。”
蓐收:
1.《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二·山海經第七·海外西經》裡記載: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2.郭璞曰:“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執鉞。見外傳。”
3.珂案:“郭說蓐收,本國語晉語二文。晉語二雲:“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於西阿,公懼而走。神曰:‘無走。帝命曰:使晉襲於爾門。'公拜稽首,覺,召史囂佔之,對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國人賀夢。……六年,虢乃亡。”此一刑戮之神,至山海經西次三經又為司日入之神。
4.西次三經雲:“泑山,神蓐收居之,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
5.郝懿行雲:“紅光蓋即蓐收也。”近是。此神或以為是少皞之子。
6.呂氏春秋孟秋篇“其神蓐收”
7.高誘注云:“少皞氏裔子曰該,皆(實?)有金德,死託祀為金神。”或以為是少皞之叔。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尚書大傳雲:“西方之極,自流沙西至三危之野,帝少皞神蓐收司之。”蓐收,少皞之佐也。楚辭大招雲:“魂乎無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縱目,被髮鬤只;長爪踞牙,俟笑狂只。”
8.王逸注:“此蓋蓐收神之狀也。”則在世人心目中,此一刑戮之神,又倍增其獰猛之氣矣。
蓐收為金神:
1.《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昬建星中,旦畢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2.鄭玄注:“蓐收,少皞氏之子,曰該,為金官。”
3.《國語·晉語二》:“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於西阿……覺,召史嚚佔之,對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刑神也。’”
4.韋昭注:“蓐收,西方白虎金正之官也。
5.《傳》曰:‘少皞氏有子該,為蓐收。’”
6.唐李白《古風》之三二:“蓐收肅金氣,西陸弦海月。”
7.清顧炎武《華下有懷顧推官》詩:“為我呼蓐收,虎爪持霜金。”
8.譚作民《噩夢》詩:“投壺爛醉自矜寵,蓐收凜命舞節旄。”
蓐收為西方神明
1.《淮南子·時則訓》:“西方之極,自崑崙絕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國,石城金室,飲氣之民,不死之野,少皞、蓐收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2.《幼學瓊林》:“西方之神曰蓐收,當兌而司秋,庚辛屬金,金則旺於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
3.《淮南子·天文訓》:“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
4.《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畢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窮奇:
1.《山海經·西山經》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2.《山海經·海內北經》:“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頭始,所食被髮,在犬北。一日從足。”
3.《淮南子·墬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高誘注曰:“窮奇,天神也。在北方道,
4.郭璞《圖》注中雲:“似虎,蝟毛,有翼,銘曰窮奇之獸。厥形甚醜,馳逐妖邪,莫不奔走,是以一名,號曰神狗”。
5.《拾遺記》:舜將其流放,“遷於四裔,以御魑魅”。
窮奇和少昊關係:
1.《史記·五帝本紀》:“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
2.《左傳·文公十八年》:“少嗥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搜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嗥同暤。
窮奇是善獸:
1.《後漢書·禮儀志》:“追惡兇”的十二位神明,當中就有“窮奇騰根共食蠱”
2.郭璞注《山海經》時,亦創作了“窮奇之獸,厥形甚醜;馳逐妖邪,莫不奔走;是以一名,號曰神狗”
蟜極:
《史記·五帝本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顓頊為族子。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勳。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
昌意:
《唐書世系表》:“出自姬姓。黃帝生昌意。昌意三子安居於西方,自號安息國,後於中國,以安為姓。望出姑臧、河內。”
《史記》:“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竹書》史冊中的鬼方、昆夷、翳徙,就是意息安,黃帝次子昌意的三子安。安和他的臣民的子孫,也就是原來生活在新疆的西歐人、印度人,也就是伊利安(意息安)、阿利阿(意息河、伊利河)、雅利安(意息安)。
昌僕: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
顓頊:
《山海經·大荒東經》:“少昊育顓頊於東海。”
顓頊窮桑氏學琴:
《呂氏春秋·古樂》:“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惟天之合,正風乃行,其音若熙熙悽悽鏘鏘。帝顓頊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以祭上帝。乃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窮桑:
1.《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甘水之閒,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淵。”
2.《山海經·大荒東經》:“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3.袁珂校注:“所謂甘淵、湯谷、窮桑蓋一地也。”
4.《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
5.楊伯峻注:“《屍子·仁意篇》:‘少昊金天氏,邑於窮桑。’《帝王世紀》雲:‘少昊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帝。’”傳說中的巨桑。
6.晉王嘉《拾遺記·少昊》:“窮桑者,西海之濱,有孤桑之樹,直上千尋,葉紅椹紫,萬歲一實,食之後天而老。”
窮桑《山海經》:
1.《山海經.海外東經》曰:“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2.《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窮桑,甘水出焉”。
3.《山海經.大荒南經》寫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
4.晉人郭璞在為《山海經》“甘淵”作注時說:“水積則成淵也。”珂案:大荒南經雲:“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原作日浴,據宋本改)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經文“東南海之外”,北堂書抄卷一四九引無南字,無南字是也。大荒南經此節疑亦本當在此經“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之下,乃簡策錯亂,誤脫於彼也。此經甘淵實當即大荒南經羲和浴日之甘淵,其地乃湯谷扶桑也。海外東經雲:“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即此,亦即少昊鳥國建都之地。屍子(孫星衍輯本)捲上雲:“少昊金天氏邑於窮桑,日五色,互照窮桑。”謂此也。則所謂甘淵、湯谷(扶桑)、窮桑,蓋一地也。
5.《尚書.堯典》記載,羲和浴日的湯谷(暘谷)在一個叫做嵎夷的地方。“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孔安國注云:“東夷之地稱嵎夷。嵎夷在中國東方的青州。
6.《尚書.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
附禺山:
《山海經大荒北經》:“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