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
黃帝聽說女娃死在了東海海域,招來兒子禺虢詢問,也問不出什麼,只說“不可語”。
黃帝便直接帶著各種醫死救命的寶物,前去看望炎帝。
炎帝收下黃帝的寶物,並把軒轅劍還給黃帝后,就閉門謝客。
回到中央天廷後,黃帝也是不明所以,作為中央天帝,監觀四方,但那一天他是什麼都沒看到,就像是被遮住了眼睛。
東海的人們都說那一天早上,日出晚三刻,朝陽勝正午,東海起大浪,等等諸多異常,他都沒有發現。
他只記得那一天不到卯時,炎帝火急火燎地來找自己,言說借軒轅劍一用,前塵往事就此一筆勾銷。
黃帝也很樂意,將軒轅劍借給了炎帝。
還說要跟去幫忙,但是炎帝卻拒絕了,還囑託黃帝千萬不要跟來,後來就發生瞭如今的事情。
軒轅劍是做什麼的,他比誰都瞭解,斬妖除魔上等至寶。
這其中一定有著諸多秘聞,但是他想不到緣由。
這件事的知情者彷彿只有三位,炎帝、禺虢和昊天上帝。
前兩位緘口不言,他便去找昊天上帝,卻被一句“大道無形,不可言”打發了。
正當他想要追問時,卻感覺到無比沉重的天道壓力。
而這也是他想要與炎帝修好的原因,五帝聯手才有可能從昊天上帝的手中奪取部分天道,這樣才不會一直被昊天上帝用天道壓著一頭。
離開後,黃帝發現自己每每想要與他人言說此事時,就會有一股威壓降臨。
他不知道這是天道的意思,還是昊天上帝的意思。
只說是天道無私,但他又沒有掌握過天道,怎麼知道天道能不能被掌權者用來謀私呢?
如今他與太昊謀劃的五帝聯手的計劃,看來要推遲了,重新想其他辦法來修補他與炎帝更加破碎的關係。
正坐在中央天廷的黃帝,內心無比煩躁鬱悶,就在這個時候,炎帝舊部刑天闖了進來。
當初炎帝戰敗後,刑天就很憤怒。蚩尤與黃帝開戰,刑天就想去加入到蚩尤部落裡,幸好炎帝堅決阻止才沒有成行。
刑天見到女娃溺死在東海,東海又是炎帝之子禺虢的領域,再也按捺不住憤怒,獨自離開南方天廷,奔向中央天廷,要和黃帝理論,求個說法。
說是理論,但刑天左手卻握著青銅方盾,右手拿著大斧,殺到黃帝的宮前,直言黃帝陰險。
當時黃帝剛剛成為中央天帝,天下百廢待興,就將自己的大部分軍隊派下去幫助百姓耕種,興修水利恢復生產,如今在中央天庭處哪還有能夠抵擋得住刑天的大將呢?
這才被刑天殺喊過來,再說哪有正常人趕來中央天廷鬧事的,大將不在,我黃帝還是在的,我也不是隻靠仁義就統一天下的呀。
除了刑天,炎帝的幾個部下和小兒子,看到刑天殺向中央天廷,也組織起了一些小部落趁著黃帝陣營空虛,開始發動叛亂。
黃帝見刑天殺來,還打傷了無數部下,也是不明所以。
想著怎麼你個敗軍部將都敢來中央天廷鬧事,本來就心中煩悶,頓時大怒,拿起軒轅劍就和刑天搏鬥起來。
此時赤松子大仙也來到了中央天廷,將伏羲八卦石交給黃帝。
風后稍加布置,就讓不擅長謀略的炎帝的子將陷入了八卦陣。黑風大作電閃雷鳴,天雷地火齊齊湧現,原本士氣高漲的炎帝軍隊四散奔逃,可怎麼也逃不出八卦陣的範圍,眼看著就要全軍覆沒。
刑天看到這些人裡面有不少是自己的舊部,也不忍心放任不管,就半路折返,進入到八卦陣中,把持住陣眼,統一指揮,讓這些炎帝舊部逃出了八卦陣。
隨後黃帝和刑天,兩人又從天庭殺到凡間,直殺到常羊山旁。
黃帝久經戰場,經驗老到,又有天帝聖位加持,自是戰力不俗。
刑天終是不敵,被黃帝揮劍向脖子砍去,頭顱便被斬落下來。
落到地上的刑天之頭,順坡滾到常羊山腳。
被斬首的刑天蹲下身子,試圖找回自己的頭顱。但由於失去眼睛,他並沒有看見自己的頭就在常羊山腳下。
黃帝不想再和刑天戰鬥,又怕他找到頭顱後會恢復原身再來找自己,執起手中的寶劍,向常羊山劈去。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常羊山被一分為二,刑天碩大的頭顱就勢滾進山谷。
隨後,那常羊山又合二為一,把刑天的頭顱埋葬在大山裡面。
刑天雖然沒有眼睛,但還是感覺到了周圍的變化,知道黃帝已經把自己的頭顱埋進山腹。
刑天並沒有氣餒。依舊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著天空胡亂揮舞。
失去頭顱的刑天,憤懣不平,英靈不滅,以兩個乳頭當做眼睛,張開肚臍做嘴,繼續與黃帝搏鬥。
被黃帝斬斷頭顱後,刑天“形體夭殘”,所以被稱為“形夭”,後世抄錄錯為“刑天”。
常羊之山就出現了一個“以乳為目,以臍為口,執干鏚而舞”的神怪。
山上從此陰雲鬱結,碧天不開,還時時聽見悶雷在山谷中轟鳴迴響。據說那是失敗的英雄刑天,一直不心甘,不停地揮舞武器,在與敵人作戰。
天者,顛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是說誓戮天帝以復仇。
後人都因為刑天敢和天帝作對,即便身死也勇猛向前,都稱他刑天,中國文化中從此多了一個奇怪的存在,即使他是個反叛天道的反面人物,但提起他總是肅然起敬的形象,與一個偏執得幾乎可笑的模樣。
當時也還沒有出現明確意義的國家,沒有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意識形態,刑天的反抗行為在某一方面是值得歌頌的。
這個熱愛音樂的人,即使沒有頭顱,還是會永遠站立民族最深處,猛志固常在。
......
炎帝如此對待刑天,主要是因為這件事,一來讓黃帝失了臉面,二來就是刑天什麼都不解釋,就算黃帝不追究,可不懲罰刑天怎麼對得起那些被打傷的部將呢?
沒有直接殺死刑天就已經仁至義盡了。
而且黃帝也不敢真的殺了刑天,刑天在炎部將中人緣頗好,如果真的死在自己這裡,那炎帝的手下不更要來自己這裡鬧事了嗎?
這麼多年過去,炎帝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軍事實力雖然不如自己,但是真要打起來,自己也不好受。
關鍵是如果衝突真的爆發了,自己想要和炎帝修好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難道這也在昊天上帝的計劃之中嗎?連刑天這一步都算出來了嗎?
刑天之後,還有沒有其他的手段呢?
......
精衛填海,不只是一個神話故事,而是一段天帝爭權的血淚史;
女娃,也不只是填海的精衛,而是昊天上帝穩系天道權力的見證者與犧牲者。
......
畢竟不知剩餘二位天帝都是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參考文獻:
刑天:
1.《山海經·海外西經·形天與帝爭神》:“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鏚以舞。”
2.宋·邢凱《坦齋通編》引段成式《雜俎》:“天山有獸,名刑天。黃帝時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曰:‘吾以乳為目,臍為口。’操干鏚而舞不止。”
3.陶淵明在《讀山海經》詩句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4.《太平御覽》引用《陶靖節集讀山海經詩》,“刑天”意為“形體夭殘”,但可能傳抄錯誤而有“刑天舞干鏚”與“形夭無千歲”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