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啟程

結束了當天的談話,程先理要先我回去等信兒,順便也 準備一下相應的裝備,探險協會的人倒是隨時待命,但投資 方與部隊那邊的人還沒到位,所以可能還要再等上個十天半 個月左右,而時間在工作的忙碌中過的很快,沒用十天,僅 僅過了一個星期,程先理便再次給我打電話,告訴我讓我來 一趟,地點還是他的辦公室,待我一路風到了地方推門進去 這一看,這寬大的辦公室有坐有站的足足擠了滿滿一屋子人。

其中第一個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男一女,這兩個人外形甚是乍眼,以我的目測,女人的淨身高絕對不小於 1.7 米,還穿著一雙 8 分的細高跟,這然她顯得比穿平底鞋不到一米八的我還高了一點,短髮瓜子臉,一對柳眉下生著一雙丹鳳眼, 身材高挑且凹凸有致,我這人自問對“美女”二字的門檻兒 是還挺高的,不會像那些標題黨一樣,是個女的就稱呼為“美女”、甚至是“女神”,但這個女人,實話實說,絕對算的上 是大美人兒,傾國傾城先不說,但絕對是萬中無一的,從她 精緻的外表與軒昂的氣質來看,就知道此人來歷不凡,那種 精明強幹的氣場,加上冷峻表情所帶來的壓迫感,不是市面 上不化妝不出門,比比皆是的普通花瓶美女可以相提並論的, 我想但凡是有點閱歷,尤其是對女人比較瞭解的人,看到她 的第一印象都會非常深刻,都會有種驚豔中帶著些許敬畏的 的感覺。

而站在她旁邊的那個男人,則顯得更像是一頭怪物,此人的淨身高少說也在 2 米以上,比正常人高了 2 個腦袋還多, 而且身材不僅高大,還極其寬厚,站在那裡好似一面巨牆, 從側面看真的就比標準商業樓的混凝土承重牆還要厚實,除此之外,他脖子的正面投影寬度超過了整張臉,最寬的位置甚至接近了耳垂所在的寬度,多年的體育鍛煉及健身經驗告訴我,這個人絕對是力大無窮的那種,曾經有位格鬥高手(主攻摔跤)告訴我,怎麼第一眼從外形來判斷一個人能不能打, 身形強不強壯這自不用說,但更主要的是看三個部位,這三個部位分別是:大腿、臀部以及頸部,而判斷標準則是:大腿粗壯,臀部寬大突出,頸部寬度等於或者是超過面部,但凡符合這三條標準的人,都不好惹,要麼是有多年習武功底的練家子,要不就是從事與對抗性體育專案有關的高手,總之比普通人要強得多,而眼前這位,全部符合不說,而且還要更加突出,不僅如此,他的頭頂空空如也沒有一根頭髮, 而且頭型也比較特殊,帶著一個“尖兒”,不濃不淡的半截眉毛下還帶著副哈八經,再加上不苟言笑的表情,顯得極其兇悍。

然後是在左手邊的茶几後面站著兩個人,這二位一看就是軍人,無論是氣質還是站姿,透露出的都是一身濃濃的陽剛之氣,這應該就是程先理之前所說的部隊派下來的那兩名精兵強將,從外形來看,他倆一高一矮,高的與我相當(我淨身高 1.79 米),矮的那個則比高的那個矮了大半頭,看樣子不到 1.7 米,與那名 2 米多的禿頭兇漢對比非常鮮明,從側面來說,他倆前後貼在一起也幾乎沒有那個兇漢厚,不過因為工作原因,我感覺我還是可以大言不慚的說自已一句 “閱人無數”的,在這個基礎上以我的經驗來說,別看他倆外形並不顯眼,但眼神之中流露出的殺氣那是蓋不住的,與兇漢的霸氣外露相比,這兩人雖然站在人群之中並不顯眼, 但絕對是可以在關鍵時刻給敵人致命一擊的狠角色,部隊訓練出來的高手,往往都是這種氣質。

再往下看就是另一對男女,男的是個中年人,女的 20 歲冒頭,正值年少,這兩位打眼一看我認識,男的是探險協會的資深探險家,名叫季成雲,時年 40 來歲,身體健壯, 常年奔波於世界各地,野外生存經驗極其豐富,也是研究野人的一把好手,是前文中多次提到過的素有“野人教授”之稱的已故教授劉民壯當年的得意門生,當年跟著劉民壯教授上神農架考察的時候,他還是個毛頭小夥子,現在已經人到中年,各方面能力都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可恩師卻已經走遠, 再也看不見了。而女的則是探險協會的珍稀動植物專家,名叫範小雨,別看年紀輕輕,但學識淵博,外表清純甜美,在探險協會這個陽剛氣比較重的單位,絕對算的上是眾星捧月的存在,也是全探險協會公認的第一“女神”,她的父母都是中科院動植物尤其是昆蟲方面的頂尖專家,她學習的專業與父母也略有不同,畢竟是女孩子,對昆蟲有些天生的牴觸,這一點她沒有繼承其母親的性格特點,不過她對大型珍稀野 生動物的研究造詣卻在年紀輕輕之下已經超越了她的父輩。 但說到底她走上這條學術道路也還算是受到了家庭的影響,只不過與在研究室中搞研究的父母不同,她性情剛毅活潑,更喜歡實地考察,用行內的話說,她的父母屬於學院派,她則屬於實幹派,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在畢業後放 棄了到天天坐研究室的中科院實習的機會,選擇到有更多機會“闖天下”的探險協會任職。

與他們倆打過招呼之後,再環顧四周,還有一大幫男男女女,其中男多女少,都是生面孔。程先理見我來了就牽線讓我們之間互相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在介紹中我才知道, 那個氣場強大的美女,就是這次行動的投資人,是一家大型跨國家族企業的千金小姐,名叫尤琦,而患病的那位則是她的親弟弟,這次行動她志在必得,一定要找到野人救她弟弟不死,雖然我對將野人骨髓移植到人類身上這種近似於“神話”的事情仍然持有保留態度。至於那個戴墨鏡的光頭大漢, 則是她的貼身保鏢,名叫李龍沛,據說是西藏康巴訓練營練出來的拳王,在那些看不見的黑市拳賽上,其身價超過正規職業拳擊比賽中的吸金王弗洛伊德.梅威瑟(關於此人各位看官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他多麼的能“吸金”,他在役期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運動員,退役後仍保持著這個記錄並是最富有的退役運動員),還當過僱傭兵,現在專門從事私人保鏢,其人在黑市拳與僱傭兵以及私人保鏢這三個圈子裡都非常有名,他也會隨行參加此次行動。

注:這裡又要說兩句題外話了,可能瞭解格鬥賽事的看官會說黑市拳都是低階拳手打的比賽,可憐的獎金,沒有榮譽,沒有保障,但凡實力高超的拳手都會去打正規比賽, 打贏了可以名利雙收,即便打輸了也有正規的賽會體制做保障,起碼醫療費不用自已承擔,更是隻要不出意外就不會有生命危險,所以說什麼黑市拳王多麼多麼厲害都是小說、電影意淫出來的情節。

這種說法我不置可否,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低水平黑市拳 手來說的確是這樣,他們被打爛下巴,踢斷肋骨無人醫治, 只能靠自已,在擂臺上被對手打死更是隻能怨自已技不如人, 誰叫這是“黑市拳”呢?但是,黑市拳與黑市拳也是有區別 的,富豪的世界普通人是無法想象的,好色的富豪會購買小 島圈養美女供自已玩樂,好鬥的富豪會出資組織一支自已的 私人武裝出去跟不相干的人幹仗(這種情況有,但不普遍, 畢竟能當上富豪的人,愛幹這種傻事的並不多),而喜歡拳 賽的富豪,除了用資本的力量在背後暗箱操作正規拳賽輸贏 以外,他們更喜歡的是在私下裡搞自已的比賽,正規的拳賽可以用資本左右勝負,這對於他們來說是“賭拳”,是一種賺錢的手段(當然我並不是說所有正規拳賽都是這樣,我只 是說正規拳賽裡有這種現象,而且比較普遍,尤其是“一切向錢看”的職業拳賽),但如此一來就沒有了觀看拳賽的樂趣,所以他們花重金在世界各地尋找頂尖的格鬥高手,在自 已所設立的比賽上進行絕對公平的廝殺,而且規則上無限接近無限制,除了不能使用武器以外,基本可以使用任何手段 攻擊對手,當然,也有使用武器的“兵擊”比賽,而且與正 規兵擊比賽身穿護具不同,這是隻穿一條短褲手拿致死性極強的武器互博,甚至有人獸大戰,而這種比賽更加類似於古羅馬的角鬥場,與主題關係不大,就不再贅述了。

富豪們各自帶著自已的拳王來比賽,押下賭注,雖然也是賭,但賭的不是誰的能量大,而是賭的手下拳王的實力, 那裡沒有暗箱操作,沒有資本控制,就是憑真本事打,比賽場地也十分多樣,有漂浮在公海上的豪華遊輪,有還海拔數千米的山巔或者是地下數百米的裂谷,甚至還有經過改裝的大型私人飛機(經過改裝後在飛機中設立一個擂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介於經費充足,這些比賽雖然也是不受正規拳賽承認的所謂“黑市拳”,但它的保障力度與獎金回報要比正規拳賽優越的多,豐厚的多,所以這種比賽裡的高手,絕對都是真正的高手。

這種比賽,處於富豪的隱私、賽事的合法性、爭議性等各方面原因,都不會呈現在普通民眾面前,就像那些寫在內參上的隱秘事件一樣。

而李龍沛,就是這種無限制拳賽中無差別級的數界總冠軍,同時也是多界鬥獸冠軍(多次在人獸大戰中成功殺死野獸),在這個圈子裡,他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說了這麼多題外話,可能對此不感興趣的看官已經看煩了,那麼我就言歸正傳:

不過在這位跨國企業大小姐的身邊除了這位兇漢以外, 還有一人,這人十分低調不起眼,要不是程先理“發起”互 相介紹的環節,我都沒發現角落裡還站著這麼一個人,其人 外形看著比較中性,若不點明,恐怕很多人第一眼都認不出 此人是男是女,不過要是經過仔細分辨,透過平緩的咽喉與 相對細膩的面板,還是能認出她是一名女性的,與尤琦一樣, 也是留著一頭短髮,只是將其染成了銀灰色,而且左半邊臉 還被頭髮遮擋,顯得有些奇怪,而且在她的左臂上,還套著 一個十分粗大的,材料類似皮質的物體,這個物體就好似一 個單手的暖手套,只是要比暖手套顯得更加粗大且堅硬的多, 除此之外,這個物體的外表還有很多細小且深的痕跡,不知 道是什麼留下的,我對這個細節很好奇,但一直到數天之後 才知曉了答案。而她的名字叫烏蘭百克,是一名柯爾克孜族 姑娘,關於這位姑娘為何如此奇怪,我好奇她左臂上戴的物 體又有何用,後文自會有交代,這裡暫且不表。

至於那兩名軍人,他們倆都來自中部戰區某特種大隊, 兩人中高個子的那個曾經在位於委內瑞拉的獵人學校學習 2 年,極其精通叢林作戰與水下滲透,獲得過“特種作戰專業碩士學位”,特戰高手有不少,但作為特戰高手的同時又能獲得該學位的則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這也充分說明了他是將高戰鬥力與高智商完美集於一身的“文武雙全”型人才, 名叫王虎。而矮個子那個,則曾奪得過“愛爾納.突擊”全球偵察兵大賽的 8 項個人第一,並保持有 3 項賽會記錄,名叫張楠鋒。

不論是從履歷還是從外形氣質來看,這兩人都是標準的特戰尖兵。

除了這些主要成員之外,屋裡其他人我在心中默數了一下,去掉在人群中來回引薦介紹的程先理,足足有 23 人, 比我預想的要多得多,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個團隊的規模不會超過 10 人,應該在 6-8 人之間,但在交談之中我才知道,原來這些人還不是全體人員,還有一部分人雖然會一起隨行,但因為主要提供的是外圍服務,所以就沒上來,而是在“中國探險協會”辦公大樓的大廳裡待命,加上這幫人, 整支隊伍不多不少,正好 40 人。看看這間辦公室,雖然寬大,但要站下 40 來人,那還是挺困難的。

而這 40 人中去掉上面介紹過的這些團隊主要成員之外, 其餘那些都是幹什麼的,我透過進一步的瞭解,才知道他們其中有隨隊醫生、醫生助手、司機、機械師、無線電通訊員、 甚至還有一名廚師外加一名營養師等等等等,他們絕大多數都是不到 30 歲的年輕人,跟我基本同齡,並且也同我一樣, 對這次科考探險行動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關於他們的具體細節,這裡為了節省篇幅,就不做一一介紹了,只是在搞清楚這幫人各自負責什麼之後,我才由衷的感嘆發起此次行動的——那位叫尤琦的富家千金也真是 財大氣粗,可以說是把能想到的人全給帶上了,但神農架核心地帶那可是當地老獵人都不敢涉足的危險“禁地”,這麼一堆沒有經受過專業野外科考訓練的人能否適應得了之後 高強度的考察活動乃至是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雖然我也 沒受過野外科考的專業訓練,但我對我自已的身體素質還是十分有信心的,但看著這些起碼從職業上幾乎與此事毫不相干的男男女女,我認為他們如果跟著一起進入神農架腹地, 總有一點點讓他們充當“炮灰”的意思,而時候所發生的一切,證明我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在雙方這次見面會後我還問程先理他跟不跟著去,程先理笑著說自已這把老骨頭坐坐辦公室就行了,深赴神農架這種事情,還是留給我這樣的“年輕人”去做,我知道他肯定不會去,有意跟他開個玩笑才如此發問,笑別之後依照在見面會上的商討結果,距離出發還有最後一晚的準備時間,次日早上七點鐘準時在探險協會大樓前集合,屆時會有車隊等著我們。

這一晚上我把自已事先準備好的行囊又重新檢查了一 遍,知道神農架深處兇險,我還特地託關係找了一位在龍泉以製作高階復古刀劍的老師傅為我做了一柄短刀,刃長 45厘米,柄長 20 厘米,開刃後可劈可刺,然後又在網上淘了一支在油管網(既全球最大的影片網站“YouTube”)上火到讓老外想到我國參軍的多功能工兵鏟,鏟刃也被我開了刃, 這兩柄武器前者插在左腿(我是左撇子,插在左邊好在有突發情況時隨時抽出)的定製專用皮質刀鞘內,後者則掛載揹包的右側,也是可以伸手就可以拿到的位置,有了它們在身邊,心裡多少了有些底。

其餘的物資諸如冷煙火、訊號槍、能量棒、固體燃料等 原本都不需要我自已攜帶,但出於作為記者這個職業比較膽大心細的習慣,我還是自已都準備了一點,一股腦的都裝在一個大背囊裡倒也方便。

第二天早上我提前十分鐘於 6 點50 分準時到達集合點,往這裡一看,心說嚯!好氣派的車隊!默數一下一共有 12 輛各種參與此次行動的車輛,其中最顯 眼的一是一輛巨大且豪華的房車,但與一般只用於公路行駛 的房車不同,這輛房車的底盤距地面起碼有 1 米以上,輪胎寬大防滑紋十分粗獷,而其它車輛也全部都是全驅動越野車, 看得出,參加此次行動的車輛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探險協會的探險家季成雲與珍稀動植物專家範小雨跟 我都是老相識,所以在這麼一幫陌生人之中,互相熟絡的人 自然就會更加親近,範小雨看著這些車,用納悶的口氣說: “神農架外圍已經被

高度開發,旅遊化推進的進度已經很廣,盤山公路隨處可見,使用常見商務車輛完全可以遊刃有餘的進出,使用大馬力的越野車輛反而會造成油耗方面的浪費,即便行動投資人‘不差錢’,那也沒有必要花這種冤枉錢啊。

而且聽你們說過很多次,說神農架核心無人區從未有人 類涉足過,但我為了這次行動惡補了一些關於神農架的常識,發現有很多人以自費旅行的方式穿越無人區,也並沒有發生什麼危險或者是無法解釋的怪事啊。”

“小范,你這就錯了,網路上那些所謂的無人區,實際上只是‘無常住居民’的區域而已,說白了也是人跡經常涉 足的區域,只是沒有固定的人類定居群落而已,而真正的無 人區,是根本沒有人類進入過的地方,那裡面有什麼,我們 誰也不知道,別看我去了神農架這麼多次,但沒有越過這道‘雷池’,也是我的一大遺憾,這次,要把這個遺憾給彌補上。”季成雲說。

“關於這個事情我也說兩句,我以前做過野人的專題報道,雖然沒去過神農架,但接觸過一些這方面的內部資料, 就神農架的地形地貌來說,有些路是可以以車輛的方式逼近核心地帶的,當然了,我說的這些‘路’,是一些在旱季時水流不大的乾涸河床,沒有河水覆蓋,這些河床就是一條條亂石灘,說它是路,是因為如果有馬力足夠、地形適應能力夠強的車輛,是可以在上面行進的,不過一般的民用車就別想了,進去之後別說被亂石卡主,就是碰上比較尖銳的石塊, 被扎破車胎就是無法避免的,可即便是可以在上面行駛的特殊車輛,速度自然也快不了,當然了,比坐‘11 路’(注:所謂坐“11 路”其實就是步行的一種俏皮話說法,‘11’這個數字就是形象的用來形容雙腿的)還是快的多的。

就眼下來看,這些車的輪胎都是‘實心胎’,而且還都是全驅動+獨立懸掛,為的就是適應極其顛簸的地形,我估 計,他們是想開著車順著乾涸河道一直往裡走,走到不能再走的程度再下車徒步行進,以達到節省時間與體力,特別是後者的目的,至於燃料費用,那對於能出得起資助這種活動的人來說,那點錢就完全不值一提了。”我說。

範小雨聽完了我倆的解釋,感嘆自已還是太年輕,去過的地方還是太少,我們仨又閒聊了兩句,時間一到,就聽見房車車頂的一個高音喇叭以每隔一秒喊一次的方式連喊了三遍“準備登車”,然後就有一男一女兩個穿著衝鋒衣的團隊成員挨個給所有人發什麼東西,發到我手裡我才看明白這是個登車牌,上面標註著我上“1 號車”,也就是那輛房車,再問旁邊的季成雲與範小雨,他倆也都是,看來每個人坐哪輛車,這個投資人都做了詳細的安排,我不得不佩服她為了此事真是下了功夫,費了精力。

拿著登車牌,我們三人先後登上房車,等車上的人來齊之後我發現原來上這輛車的就是昨天在辦公室裡的那幫人, 我們上來的時候,尤琦已經在車上了,巨大而豪華的車廂內, 她坐在左上角一個明顯是指揮席的位子上,她面前有一個尺寸巨大的螢幕,上面顯示的畫面是整個車隊的當下情況,我注意看了一會兒,發現其中資料欄裡連車隊全部 12 輛車的目前油量等整個車況都標註的一清二楚。

而且為了這次探險行動的原因,她的裝束也與昨天完全不同,昨天她的打扮更像是去參加某個重要的社交場合,渾身珠光寶氣,而今天則是英氣逼人,叫上蹬著高腰的登山靴, 修身的連體衝鋒衣,這衣服在初夏時節穿外表會看著有一點厚,但在她的後背兩側,我能看到 4 道明顯的隆起,並且腰間掛著一個類似“小盒子”的長方形裝置,我以前見過這東西,知道那 4 道隆起是 4 根迴圈管,而裡面裝的是自迴圈的“散熱液”,腰間的“小盒子”則是驅動裝置,換句話說,她穿的這身衣服是“空調服”,可以在高溫條件下自動調節穿戴者體溫的高階戶外服裝,這個設計可以保證穿戴者在 45 攝氏度的環境裡仍然保持體感溫度在較為舒適的恆溫範圍內,可以太陽能充電,陰天等陽光不足或夜間時則可以進行有線充電,一次充滿可以使用 72 個小時,也就是整整三天三夜。

而超強的效能帶來的自然是不菲的價格,不過這衣服穿在她身上,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倒也都很應景。

在其他人陸續上來之後,兇漢保鏢李龍沛,還有打扮中性的烏蘭百克,以及兩名特戰戰士最後上的車,這四個人除了烏蘭百克以外,其餘三人的穿著與昨天開會時也都完全不一樣,李龍沛的衣服十分厚重,顯得他原本就強壯無比的身材又大了一整圈,除了一個腦袋以外,連手都包括在內,他 全身上下被包裹的嚴嚴實實,現在的室外氣溫足有 25 攝氏度以上,他為什麼要穿的這麼厚?而且穿這麼厚還一點沒有熱的表現,這讓我一度有些納悶,難道也穿的是空調服?可即便穿上空調服也不至於把雙手也“捂”上啊?

除此之外,在他的手裡還拿著一個很巨大的柱狀物,外面套著一層的外罩,跟他本人一樣,都裹得嚴嚴實實,顯得 神神秘秘的。

而烏蘭百克則還是那身中性的打扮,只是右手裡多了一個十分巨大的籠子,這個籠子大的都快能塞進去一個人了, 別看她身體纖細,提著這個巨大的籠子卻毫不費力,單手就將其放到了車廂之中,離近了我便發現,在籠子裡關著一隻什麼動物,但礙於籠子的網眼十分綿密,雖然距離很近,卻看的並不真切。

至於最後上來的兩名特戰戰士,這二位的行頭就換的非常職業化了:兩人都穿著三色割裂式的數碼叢林迷彩,背後都被這一個硬殼揹包,殺氣騰騰的往那裡一坐,誰也不說話, 甚至連眼睛都不怎麼眨動。

我不知道這些人箱子、籠子、揹包裡都放的是些什麼, 但估計都是些“硬傢伙”,反正這幫人在當時讓我摸不到頭腦的地方太多了,但以後都會搞清楚的。

有事則說無事帶過,這支由各多方力量組成的探險科考對在準備就緒之後隨即出發,根據計劃,此次行動要控制在10 天以內,聽著不短,但要完成計劃中的工作量,壓力還是十分巨大的,我扭頭看了看一臉興奮的範小雨,知道在這個小姑娘的內心深處,還是把這事當成一次高階版的旅遊了, 還有坐在其他車上的那些男男女女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這種心理,他們都未意識到,隨著車子的發動,奔向的不是遊山玩水的愜意與浪漫,而是那叢林深處未知的血腥與極度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