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裡宋衡則看著喬錦寫的字後嘴角忍不住上揚。

誰家學字從蕁麻薄荷開始?

這難度哪個孩子遭得住?他那倆堂妹沒哭出來已經算得上心性堅定了。

蘇氏見宋衡則站在院子裡,不由露出親孃笑:“阿錦馬上就回來了,你別站那兒等,外頭風大!”

“我不是。”宋衡則紅著耳朵解釋。

“跟我有什麼好害羞的?以前你總板著臉,我還擔心你不知道疼媳婦兒呢,沒想到真成了親,一會兒不見就想成這樣,要不我和阿錦說說,讓她明天在家陪你?”蘇氏真心建議。

去縣裡少說也得兩個時辰,他的身子可禁不住風吹那麼久。

“不用。”

宋衡則甩下兩個字就匆匆回房了

別說他身體不行,就算好好的也不用天天黏一起,不然傳出去成何體統。

蘇氏不厚道地又笑了兩聲,把阿錦娶回來真好,他兒子有了人氣兒,家裡條件好了,也多了許多歡聲笑語。

她就盼著阿則多活幾年,再多幾年,別辜負了那般好的姑娘。

次日清晨喬錦藉著翻身把胳膊壓到宋衡則身上,將一半靈氣渡給他。

因為經脈還隱隱作痛,她儲存的靈氣不多,好在之前黑線受到重創,現在還老實縮著,一點就夠了。

喬錦閉目養神片刻後她趕緊起床,昨晚蘇氏說要在卯時中之前趕到村口坐牛車。

這樣可以省去一小半在路上的時間。

坐上牛車,沒等喬錦把凳子焐熱,李氏也上了車。

喬錦抿抿唇,有她在一路又不得消停,現在說腿著去還來得及嗎?

然而沒等她說話,車伕已經揚起鞭子。

“坐穩了,走嘍!”

他話音剛落,牛車便晃晃悠悠往前走去。

“大嫂以前一文錢恨不得掰成兩半,今兒怎麼捨得花四文錢坐車?是在哪兒發財了嗎?”李氏八卦的眼神在喬錦婆媳之間流轉。

別是勾搭上野男人了吧。

喬錦回道:“我娘這個月手頭緊,要晚交幾天孝敬錢,她已經和你們打過招呼了,小嬸不用回回提醒,我保證以後一定月初就把兩百文一百斤糧食送去,不會耽誤爺奶吃飯。”

李氏常常標榜自己孝順,今天她就要讓旁人看看她是怎麼孝順的。

“開始我們覺得傻丫配不上阿則,不曾給她好臉色,沒成想她記恨上了,故意編了瞎話埋汰我們!一百斤糧食可不少,你們誰看見她送了?”

李氏辯解道。

喬錦嘖嘖兩聲:“所以小嬸多聰明,讓我娘把糧食折成現錢,沒人看見就是沒給,贍養老人都是你的功勞,可誰也不傻,你面板細滑手指芊芊,像幹活兒的人嗎?”

其他人紛紛看向李氏,陽光照耀下她白得發光,手也纖細筆直,看著不過二十出頭。

而她們臉上粗糙皴裂,手指骨節變粗或變形,特別剛從冬天過來,長凍瘡的地方還沒恢復,又紅又皺,有些還破了皮,結了一層黑紅的痂。

李氏依然不慌:“我家活兒不是我乾的,難道是你乾的?不過我每天堅持用油膏保養面板,你們要是捨得,不光手和臉,身上都能養得這般好。”

她甚至有幾分驕傲,宋老三最得意她白皙細嫩的面板。

回回到了妙處,他都要啃上幾口,留下些印記。

“還是小嬸會花錢,供兩個兒子讀書還捨得買油膏,至於活兒是誰幹的,門一關誰也見不著,你說是你那就是你乾的,不過你喜歡把指甲染成粉色,應該不能長時間泡水裡吧?”

喬錦挑了下眉,帶著點挑釁的意味。

這下看她還能怎麼自圓其說。

李氏咬著嘴唇,宋有福一個五百文工錢,根本不夠金貴金寶讀書的花銷,但絕不能說是老太太補貼的,不然還要大房的孝敬錢就太難看了。

染指甲也沒得說,粉色很淡,浸到水裡很快就會消失。

“兜了一大圈,你不就想說我不孝嗎?可我繡花不比大嫂差,二嫂想我多賺點才攬下了家務,平日也是我噓寒問暖,除了老人,誰也說不著我!”

李氏確信老太太這輩子都會偏在她這邊。

“我可不敢說您不孝,大房給錢給糧,二房洗衣做飯做雜活,三房讓老人精神愉悅,各家都有贍養,您別把金全貼自己臉上,貼得太厚容易看不出原本的顏色。”喬錦摸了下自己的臉。

這意思就是她只出了張嘴,臉皮還厚。

其他人拼命憋著笑,喬錦這張利嘴可真帶勁!

“停車!”李氏喊了一嗓子。

車停下後她果斷跳下去,頭也不回地走了,下次一定看了黃曆再出門。

喬錦撇撇嘴,她的嬸兒們心虛起來都是一樣的套路。

“得虧阿錦是個厲害的,不然你家要被欺負到什麼時候?”

“就是,兩百文一百斤糧食足夠老兩口嚼用,你家全出了,另外兩個兒子幹嘛吃的?她居然想賴你沒給,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臉有什麼用,能當錢花還是能幫著幹活兒?你看她得多少實惠。”

“我估摸著你家一個月至少要二兩銀子才夠開銷,你們怎麼應付的?採藥和繡花哪個賺得多?”

有婦人趁機打聽。

喬錦搖搖頭:“哪個都賺不了大錢,還辛苦得很,一進山我就提心吊膽,我娘更是黑白不分地做針線活兒,眼睛都要熬瞎了,好不容易攢了幾百文,只夠顧一頭的,阿則說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先孝敬老人。”

“阿則才十八,又是家裡唯一的男丁,必須先緊著他喝藥。”

“這事兒你得和爺奶說,讓他們來勸阿則。”

“我家婆子把孫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你家阿則還是長孫,又早早沒了爹,老人該更疼才對。”

喬錦尷尬地笑笑:“各家情況不同吧,奶說我們不能全指著別人贍養養老,我和我娘會更努力賺錢,爭取不讓阿則為錢操心。”

“虧得大家剛剛還誇你,你也是個沒心眼的!”

“他們都一把年紀了,只要不太過分,和他們計較什麼?”

故事少了一位主角很快就落幕了,婦人換了其他話題,多是各家的雞毛蒜皮,娛樂匱乏時聽起來倒也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