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驚心
姜維重生,開局慘遭退婚 醉醒紅塵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行了,把你帝王威勢收起來吧!”
見姜維再次跪倒在地,太后沒好氣的瞪了建武帝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都是自家人,朝堂上的那一套就不要帶過來了,看把人家孩子嚇得。”
建武帝心裡也很是苦澀,他只是開了個玩笑而已,並未想拿姜維怎麼樣。
“起來吧!”建武帝的目光有些複雜,“朕跟你父親也是在戰場上一起拼殺的袍澤... ...那時... ...還是在你外祖麾下... ...你小時候,朕還抱過你呢?”
“外祖”兩個字猶如炸雷在姜維心中響起。
這一刻姜維的大腦空明異常,往日一些想不通的關竅,他想通了,他的思緒在這一刻豁然開朗。
“伴君如伴虎!”抬頭之時姜維正好看到了建武帝那複雜的眸色,不過他並沒有任何異常表現,只是在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收斂心神,姜維在太后,皇后,和自家老師的目光鼓勵下,還是站了起來。
只是,他此時的心情與剛開始卻有不同。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定不能在建武帝面前表現出對軍權的任何企圖。
此時的姜維也想到了建武帝對姜家動手的理由,兵權。
是的,就是兵權,姜行楚雖然跟大皇子共同掌握三十萬鎮北軍。但是,一直以來,姜維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姜行楚的背後還有蕭家,姜維母親的家族。
那家裡可是有著一個王爵的存在,而且還是異姓王。
鎮北軍出事的那一年正是蕭家如日中天的時候。
蕭戰掌控南疆50萬大軍,卻只有母親一個女兒。
想到此處,姜維的身體微微顫抖了起來。
好在姜維膽大如斗,強悍的心裡素質,讓一切還在可控範圍之內。如果姜維此刻有什麼異常舉動一定會讓建武帝心中起疑。
帝王都是多疑的,讓一個帝王心中起疑,那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
蕭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蕭戰不想要兒子嗎?不是的,他是怕了,怕皇權猜忌。
早年蕭戰也是有兒子的,而且不止一個,他一共有三個兒子,可是,這三個兒子都先後戰死沙場!
鎮南王的兒子,可不是庸才,他們接受過最好的教育,經歷了最好的訓練,使用過最好的藥材... ...
上陣之時,他們有著這個世間最堅固的鎧甲,最精銳的親兵,最鋒銳的兵器,最好的戰馬... ...
一個兒子戰死或許可以說成是意外,但三個兒子先後戰死這就不是巧合那麼簡單了。
隨著母親的亡故,外祖蕭戰心灰意冷,退居二線,蕭氏才漸漸淡出人麼的視野。目前外祖正在京中養老,身邊只有一個嫡孫相伴。
想到此處,姜維心中不禁為外祖感到不值。他老人家一生衛國,沒有半點思想,晚年卻... ...
西北王肖寒雖然坐擁80萬大軍,但他遠離中樞,就算反叛,短時間也影響不到皇權。
但蕭家和姜家不一樣。
兩股勢力萬一合流,就操控著大乾近一半的軍力,而且距離中樞不遠。
特別是姜行楚掌控的鎮北軍,那可是以御林軍為底子建立起來的,是絕對的精銳戰士。鎮北軍的駐地,雖然距離京城有千里之遙,但其間並無天險阻隔,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鎮北軍精銳騎兵三日內便可以從邊城殺到京城。又因與御林軍的關係,京城對鎮北軍來講,那是完全不設防的。
越想越心驚,姜維不由的驚出了一身冷汗。
莫名的姜維有了去探望外祖的打算。年逾古稀的外祖一定可以給予他最恰當的指點。
見姜維久久沒有言語,建武帝只以為姜維是初次面聖心中緊張。
“你是怎麼想的,說來聽聽,朕在這裡給你參謀參謀。”建武帝的聲音很柔和。
但聽在姜維耳中卻有如虎狼。他怎敢有其他想法,連忙回到:“但憑陛下做主,小子不通武藝,只怕受不得軍中的苦。”
建武帝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他本以為姜維會順著他的話,求個一官半職,沒想到這小子如此上道,直接在自已面前將武將之路給斷了。
太后則是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口道:“陛下,哀家看這孩子挺懂事的,就讓他在朝中當個文官吧。”
建武帝自然不會忤逆太后的意思,這也是他心中所想。當下應允道:“既然太后都這麼說了,那姜維就留在京城,當個七品御史吧。”
“陛下!太后!直接讓姜維入仕我是沒有意見的,不過他一身所學不在科場上走一遭,怪可惜的... ...”自家徒弟的前途有了著落,蔡倫心裡高興,不過想到他的一身所學,難免覺得有些可惜,就忍不住提了一嘴。
“哦!”見蔡倫如此言說,建武帝心中驚奇:“蔡師的意思是這小子能在科場上有所作為?”
蔡倫可是很少夸人的,今日再三提議讓姜維走科舉,顯然對姜維的學識很是認可。
在士人看來,科舉乃是正途,只有經過科舉並高中進士的人才有資格做到文官魁首。建武帝當然不想姜維走科舉。
“不過姜維卻是不能參加科舉了,不然會惹人非議的。他的身份畢竟在那擺著,不管考中或者考不中朝廷都不能錄取。”雖然蔡倫極力推薦,但建武帝思索了一番還是說道。
“唉!”嘆息一聲,蔡倫也想通了其中關竅,像姜維這種世家子弟參加科舉就是在爭奪平民入仕資格,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意義。
鎮北侯的光環太過耀眼,科舉入仕,蒙蔭入仕對姜維來講區別不大。
已姜維的身份來講,滿朝的文官也是不能允許他走到文官魁首那個位置。在他們看來,所有的武勳子弟最好都成為米蟲。只要不給他們添亂,萬事好說。
“就依皇帝所說,先做個七品御史吧!”最後太后一錘定音,直接定下了姜維的官職。
太后心疼自家孩子,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姜維的身體裡畢竟流淌著姜家的血脈,她還是要照看一二的。
心底,她還是希望自已子弟能夠有所作為的。
又瞅了眼姜維,太后看著他的模樣只以為孩子緊張,汗水都流淌下來了,便有意結束這場見面,畢竟姜維以後要長居京城,什麼時候想念了,直接召見就可以了。
“謝太后,謝陛下!”聽到此處,姜維慌忙謝恩
至此,一場召見算是正式結束了。
蔡倫也不願在皇宮中多待,今日帶著姜維進宮的目的主要就是讓皇帝皇后見見,畢竟他想為姜維做媒的訊息已經透過各種渠道傳入了皇宮。
如今目的已然達到,他便帶著姜維告辭而去。
瞧著姜維離去的背影,太后輕聲問道:“皇后怎麼看?對小子可還滿意?”
皇后蹙眉道:“模樣倒也周正,從蔡師的話語中也能聽出,這小子是個有學問的。只是膽子小了些。”
太后笑了笑:“畢竟不是練武的,這孩子從小跟著蔡倫那老傢伙學文,一身武人的膽氣都被學沒了,不過這樣也好,日後就不用過那種刀口舔血的日子了。”
“母后所言甚是,我對姜維還是滿意的,陛下,你怎麼看?”皇后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又看向建武帝。
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都認同了姜維,並且將壓力給到了自已,建武帝能怎麼說呢:“只要清雪同意,我沒有任何意見,只是以清雪那丫頭的脾性,姜維怕有的苦頭吃嘍!”
想到自家女兒曾經親臨戰陣斬殺敵寇,建武帝忍不住笑了起來。
沒好氣的白了建武帝一眼,皇后起身去攙扶太后。
“哪有這麼說自家女兒的!”太后自然明白皇后心中所想,不輕不重的在建武帝的肩膀打了一巴掌,之後便朝著慈寧宮而去。